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之漢威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七十二章後金派系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七十二章後金派系

崇禎重啟內臣監國一事,雖然對後來影響甚大,但是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

在二月開始,各方太監被派遣各地督監官員,使得一度政務清明,賑災事宜開始陸續展開,朝廷的糧餉得到有效的分配。

最主要的是朝廷派遣的錢響,如數的到了邊關將士的手中,一度緩解了邊關將士的不臣之心。

就明顯的就是陝西、河南、山西三地,在得到錢響的充實後,將士用力,洪承疇的計劃也正是開展起來。

“總督,捷報,捷報啊。”

軍帳之中洪承疇正在看著面前的沙盤。這沙盤自嶽忠建成之後,雖然沒有在明朝各軍之中普及,但是在少數軍隊之中,還是得到有效的推廣。

“哦,張勇什麼捷報?是不是曹總兵那邊得手了?”洪承疇剛開口問了一句,急忙起身來到張勇面,拿起那份戰報快速瀏覽起來。

“總督真乃高人,如同總督所料,昨晚王嘉胤在陽城死了,曹總兵大軍趁機突襲,使得敵軍大亂,曹總兵斬殺敵部一萬兩千四百,經此一戰山西這些匪患,算是群龍無首,盡剿匪軍指日可待。”

“不錯,好一個文韶,本官還真是小看了他,原本以為他勇武有餘、治軍嚴明,這一仗打下來之後,世人傳他文武雙全著實領教了。”

張勇在一旁不能理解洪承疇的話,看到張勇迷茫的眼神,洪承疇把戰報遞給他道:“好好看看,行軍打戰,無不要謀略在前,其實對陽城一戰之前,曹文韶已經暗中佈置,此戰敵方毫無勝算。”

“啊,原來早在來山西之前,曹總兵既然已經派遣親信接近王嘉胤,屬下算是明白了,為何到了山西之後,曹總兵能夠緊追王嘉胤不放,這,曹總兵真是大智慧啊。”

“哈哈,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殆,張勇你要明白,知己知彼的要義,何為知己知彼?那就是瞭解對方的佈置、謀劃,這可不光是要看表面的兵數、糧食多少,軍械齊備。”

“總督,屬下記住了。”張勇點點頭,他明白這是大人在教導自己,帶著感激的目光看向洪承疇。

陽城一戰,王嘉胤怎麼都沒想到,自己會被兩個親信殺死,更不用說這兩個親信,一個是自己的妻弟,一個是自己同族之人,這種結果王嘉胤沒有料到,更不用說其他人了。

自農民軍起義到如今,第一個揭竿起義的王二死了,而主導整個西北的王嘉胤,此時也死了,對於整個隊伍來說,這是一個災難,這種災難導致整個農民軍的隊伍,一時間彷徨四措,沒有人知道出路在哪裡。

前無出路,後又曹文韶三千鐵騎追趕,沒有人知道出路在哪裡,他們又該如何尋求生路?尋找到屬於他們自己一條出路。

就在王嘉胤死了不到半月時間,王嘉胤這一路六萬大軍,不斷有人捨棄大部隊四散而逃,不斷有人開始投降,等待朝廷對他們未知的處決。

可是就在曹文韶以為,前方不足兩萬的敵軍,就要泯滅在自己的鐵騎之下的時候,就在整個山西農民軍,都以為沒有生路的時候,就連洪承疇也是認為山西一戰,可以定局的時候。

高迎祥走了出來,在他的建議下,各路大軍終於團結一起,共舉王子用為盟主,在高迎祥的一手促成下,農民起義軍以營為建制,被劃分為三十六營。

三十六營是的農民軍抱起團來,與明軍積極展開對抗,而三十六營也促使了一批將領形成,率領了各方起義軍,使得各營調配明確,形成一股洶湧的戰鬥力。

三十六營之中,如:闖王高迎祥、八大王張獻忠、闖將李自成、曹操羅汝才、闖塌天劉國能、老回回馬守應、革裡眼賀一龍、左金王賀錦等等一批將領,也終於煥發了新的光芒,如同一顆顆繁星,點亮了整個農民軍起義軍,讓他們再一次明確了方向。

可以說王嘉胤的死,使得農民軍漫無目的,大部分農民軍四處奔逃,使得農民軍一度消弱。

可是王嘉胤的死,卻促使一批批優秀的領袖出現,再一次相互守望相助,使得整個農民軍隊伍,再一次的化整為零,從而使農民軍的流動性更強,讓明軍追繳更為困難。

正月過後,盛京瀋陽衛皇太極一人獨坐,看著腳下眾位王公貝勒,皇太極的心真是快意非凡。

這一次王公貝勒共議之後,也標誌這自此之後,後金正式廢除三大貝勒俱南面坐,共理朝政的舊制。皇太極南面獨坐,突出汗位獨尊地位,使汗權得到鞏固。

而范文程此時口中所述的政令,也標誌後金正式仿照明制,設立內三院,六部,停王貝勒領部院事,獨主政務。又設都察院和理藩院,建立起一套較為完備的國家機構。從而集中了汗權,加強了專制統治,為以後後金建國稱帝,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范文程朗朗而誦的政令,讓滿朝貝勒都是有些落寞,代善更是冷笑看著一切,心中卻也是懊悔不已,如果當初自己能夠在阿敏受難之時,自己伸出援手幫扶,或者能夠容納莽古爾泰,自己現在何苦坐在下位。不過這些也是太多的也許而已,這世界沒有後悔藥。

“各位貝勒,此時我大金國兵強馬壯、糧食充足富裕,不過我大金偏居東北一角,南接海域,北有新興的漢武部落,西有大明堅城阻礙,再有林丹汗蒙古諸部,我大金今後該如何進取?各位貝勒議議此事吧。”

皇太極掃視了一眼下方個人,這才緩緩開口道。

皇太極當然知道諸多王公貝勒,心中皆是有些不滿,雖然削了四大貝勒,以自己為主位,但是對於各方貝勒而言,並沒有衝擊他們的根本利益。

可是一旦組建各部機構,那可是要涉及他們的根本利益的,這點只要聰明一點的王公貝勒,自然會明白這個道理。

而自己提倡再次開戰,也是為了安撫諸多貝勒的情緒,要知道只要征服新的部族,就有大量奴隸供他們驅使,那就有更多的土地分封,那就會有更多的牛羊錢財供他們享受。

當務之急只有轉移他們的視線,為自己創造更多的時間,才能得出空閒慢慢消弱他們的實力,到了以後他們會發現,雖然手中的土地、牛、羊增多,但是手中的權利越來越少。

“汗王,如今祖將軍投靠我大金,大明山海防線再無一人,可阻擋我大金的鐵騎,我看汗王我們不妨發動大軍,一舉攻破山海紡線,直搗明朝的皇宮,殺了那明朝小兒,到時候汗王成為皇帝,咱們也弄個王爺噹噹,大家說是不是啊。”

這種無心無肺的話,也只有一人能夠說出了,不錯,正是莽古爾泰此人所言。

自打皇宮設宴之後,莽古爾泰與皇太極關係,雖然有所改善,其實兩人也只不過是面和心不合罷了,其他人也是有所感覺。

“汗王,五哥所言雖然看似魯莽,但是確實我大金的良機,據可靠情報傳來,自打祖將軍投靠我大金之後,孫承宗多次上書請辭,於年關之前,已得到明朝皇帝的批覆,孫承宗已經離開山海關了。”

德格類此時起身對著眾人開口道,所有人臉上皆是一喜,不由紛紛看向皇太極,可是此時的皇太極臉上,卻沒有流露出一絲笑容。

皇太極心中升起一絲怒意,德格類是掌管大金的情報,這情報沒有第一時間,呈報給自己知曉,卻在這種場合說出,單要是德格類率先開口,皇太極也不會多想。

可是聯絡到了莽古爾泰的話,皇太極不得不多想,也不得不對德格類有了其他想法。

畢竟自廢除四大和碩貝勒執政之後,王公貝勒之間隱隱有了派系,如果說原來還是介乎兄弟感情,但是現在他們因為利益而抱成一團,這種事情對於皇太極來說,可是一件大事,足以威脅自己統治地位的大事。

“哈哈,真是天佑我大金啊,此戰我大金定會拿下山海關,直搗大明京城。”

代善的兒子嶽託,見到氣氛一時之間有些凝重,看到皇太極的臉上有些不痛快,也知道德格類怕是引起皇太極的警覺,不過嶽託作為皇太極的支持者,還是要扭轉這種尷尬的氣氛,只好故作不知率先開口道。

嶽託的話讓代善微微皺眉,心中也知道自己這個兒子,真的是站在了皇太極的一邊,不過這樣也好,算是能夠儲存一脈了。

“山海防線,雖走了孫承宗,但不知是誰領任?此人關乎戰事,不得不慎重而為。”有了嶽託這麼一下子,氣氛這才慢慢緩解下來,多爾袞率先走出道。

“據情報所言,應是邱禾嘉暫代孫承宗之職。”

德格類雖然知道自己的話,引起了皇太極的不滿,本來也不想再多說什麼,但是多爾袞這麼一問,德格類也只好繼續開口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邱禾嘉?那個明朝小兒欽此‘帝倚長城’的那個傢伙?”

德格類剛一說完,碩託不僅倒吸了一口冷氣,想起在明地一戰,那位年過半百的老者,奮勇不顧的率先殺敵,碩託還是有些膽悚的。

“正是此人,不過此次他雖擔任薊遼巡撫,還有一位總兵從山東調來,名為張可大,不知此人是和來歷。”

德格類繼續把話說完,看著首座的皇太極。

“山東?來人傳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三人,想必他們對張可大或許有所瞭解。”

此次乃是貝勒內部議事,除了范文程等親近之人,其他文官皆是沒有參加,皇太極揮手讓護衛去叫三人。

不過因為前番這般對話,皇太極的心中已經確定下來,德格類怕是與莽古爾泰結盟,不過想想也釋懷了,畢竟兩人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現在莽古爾泰勢微,作為弟弟的德格類怎麼不出面幫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