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之漢威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一章納入幕僚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一章納入幕僚

“展志,你的情況建鬥已經和我說明,但是我的情況卻有些特殊,可能建鬥沒有和你說明,我本是錦衣衛出身,現在仍然兼錦衣衛指揮使一職,如果展志願意的話,可入我幕府暫為幕僚,當然要是展志不願,我也不會勉強與你。”

嶽忠說完直視著張鵬華,內心真希望張鵬華同意。坐下來的張鵬華聽完,也是有些詫異的看了一眼盧象升,這倒是對盧象升的疑惑,要知道自己這位老友,對於錦衣衛可是不待見的,怎麼會輕易與錦衣衛指揮使混淆在一起,這倒是不多見的。

盧象升搖搖頭知道張鵬華的疑惑,微微一笑開口道:“嶽大人不同。”

這一句話道盡自己言外之意,張鵬華點點頭,沉思片刻才開口道:“嶽大人過於擔憂,家祖家父在世或許會對錦衣衛不滿,但是我對於這些卻不看重,大人知道我的身份,乃是罪臣之後,能接納我入幕僚,我感激不盡。”

說完張鵬華起身再次抱拳行了一禮。嶽忠聽完十分高興道:“展志莫要對自己身份看重,家祖張閣老當年做的,的確是治國之良策,要是真的能夠執行下去,未嘗不可重振大明盛世。只不過閣老沒有考慮到,大多數人的利益而已。”

“哦,大人有何見解?”這些年張鵬華也在研究自己家祖的改制,對於民生也是有些瞭解,故此嶽忠這些話,並未引起他的反感,反而虛心的請教起來。

“我大明立國之初,乃是以百姓為重,但是到了以後不斷發展,就成就了一批鄉黨,這些鄉黨就是現在的鄉紳的前身,這些人逐漸帶領自己族氏不斷壯大,最終富甲一方成為當地的富貴,自然這些人的子女被期望成為棟樑,故此接受我大明最好的教育,不斷成為朝中的棟樑,這點我說的可對?”

見到兩人點點頭,嶽忠這才開口道:“閣老的政策,雖然對我大明很好,卻損害了當地富貴的利益,自然也損害的朝中百官的利益,這自然上阻下斥,最終政策雖好,但是卻不能執行下去,這就是最為根本的原因。”

嶽忠這番話算是讓兩人眼中精光閃閃,盧象升這時候開口道:“大人,亦是改制,但是為何此時無人反對?”

“其一,我現在未曾在朝中公開改制,這樣引不起朝中百官注意,也就引不起全國各地富貴排斥,其二陝西兵亂,我來此地治本不是治標,這事情我已經與皇上各部尚書商討,就算偏離一些,也沒人會說什麼?這也是他們同意皇上讓我便宜行事。”

說到這裡嶽忠也是嘿嘿一樂,想到當初設計這群大臣,嶽忠就覺得心中好笑,一群老狐狸讓自己這個黃嘴小兒設計了,要是說出來顯然會讓他們弄個大紅臉吧。

“其三,我不著急,我是以一地作為試點執行,這樣引不起那些人的反感,陝西雖然不小,朝中文武百官也有陝西出身,但是陝西此地多年災患,身份顯赫的人都以遷居他地,剩下這些與朝中大員牽不上邊,故此朝中不會因為陝西,得罪我這個錦衣衛指揮使的。”

想到錦衣衛指揮使一職,兩人倒是連連點頭,就算朝中大人想要反對,也要掂量掂量錦衣衛的份量。

“大人欲怎樣改制?”現在張鵬華也同意成為嶽忠的幕僚,故此也不避嫌,直接開口道。

“軍政分離,兵者國之利器,政者國之基石,兩者不可互相混淆,故此我欲改制,軍政各為一體,這樣避免地方官員敗壞,導致軍隊混亂不堪。”

“嗯,這倒是個不錯的辦法,可是如果一方民變,又如何處理?”張鵬華開口道。

“民變自有原因,地方官員如果愛民如子,自然民待為父母,又何來民變一說,故此一旦發生這種事情,一是地方官員處理不當,如果民變發生,先以疏導平撫為主,若是不行,可向最近軍衛所申請幫助。”

兩人都是點點頭,嶽忠說的不錯,民變這種事情,多與當地官員治理不當,有著密切的原因。

“當地盜賊、匪患又如何處理?不能整日向軍衛所申請吧?”盧象升也開口道。

“我欲以捕快為基礎,組建安全司,當地盜賊五十人以下,由安全司負責逮捕緝拿,五十人以上則為匪患,像佔據山頭為賊者,這樣的事情自然有負責一方的軍隊治理,與當地衙門無關係,但是兩者互相推脫,造成的責任由雙方互相承擔,一方不執行不作為,另一方可向上稟明,上司延誤不理會,以延誤之罪加重處罰上司。”

“大人這是把捕快抽調,自成一個機構了,是否例如宋朝特殊機構六扇門?”張展鵬開口道。

“嗯,形式有些雷同,但是卻不同於六扇門的特俗,安全司只管一司刑事案件,直接歸刑部調遣,一布政司設一安全司,府設安全廳主管一府形式,由安全司統管,縣設安全局由安全廳主管。”嶽忠想了想點點頭開口道。

“那會不會造成冤假錯案?”盧象升微微皺眉,這安全司權利頗大,要是真的設立,官官勾結很有可能造成這種情況發生的。

“大人如果真的有人為非作歹,那麼這個安全司,必然不如我們的設想,大人不得不防。”張展鵬也開口道。

“世間百態陰陽相匯,皆有正邪之分,安全司這個機構,當然也要有衡制它的機構,我欲設立法司衡制安全司。”

“大人何為法司?”

“安全司所有的案件,皆提報法司稽核處理,也就是說安全司的只能是審案緝捕,法司則是定罪處罰,犯人如果覺得冤枉,可以在犯人緝捕兩日後,向法司提出訴訟,可僱傭訟師要求公開審理此案,法司則要對外百姓公開,雙方各處證據,以人證、物證證明犯人是否有罪,如果安全司沒有證據證明犯人,法司核審之後當庭釋放,反之當庭定罪。”

聽著嶽忠著新鮮的說詞,兩人也是連連點頭,這的確避免冤假錯案的產生,兩日的時間還不會讓安全司屈打成招,而對百姓公開的稽核,也讓這些貪官不敢妄為。

“大人這是要大動啊,如果按照大人的改制,那麼地方機構,可是有不少變動,大人已經心裡有數,何不說出來讓我們也聽聽?”盧象升開口道。

“正有此意,我只是有個大概,但是具體實施的方法,還有二位多多提點,現在一府知府上至天文下至水利農耕,都有親自管轄,這樣未免有些力不從心,故此我打算把知府細化,分成幾個機構,知府只負責大局統管,這樣一來也是制約知府一人獨大的局面。”

“大人如何細化?”張展鵬此時帶著濃重的興趣說道。

“如水利可設為水利司,農耕畜牧可設有農業司,商賈可設商務司,驛站官路的管理可設交通司,對了郎中醫治百姓,乃是關乎生命安危,可設醫務司統一管理,其他的我一時也想不出所以來,還希望二位提醒。”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大人這樣做可是增加不少官員,雖然制約了知府一人獨大,但是這些官員的錢響,會不會加重百姓的負擔?”盧象升皺了一下眉,再次開口道。

“不然,建鬥不知道下面的底細,我這些年倒是都有瞭解,對比歷朝歷代明朝的稅收確實比較少得了,我大明朝只所以稅收比較少,只因為源自太祖的一句話還富於民。國家徵收的稅收少,但是不代表老百姓就可以倖免了。”說到這裡張鵬華開始逐漸對大家說出,這些年他在查訪的一些事情。

太祖立國之初,對於文官治國的確重視,但是那時候稅收還沒健全,經過兩個朝代的更替,民生並不富裕,故此太祖才說過藏富於民這話,但是這句話可是有兩個意思,一是安撫立國之初不穩的民生,而一方面的意思卻是說,等民之富了那麼再加稅收。

因為立國財政緊缺,另一方面太祖為了避免文官貪汙,給予文官發餉並不多,勉強夠一家三口度日,可是在這基礎上,又立下當地官員自謀出路,掙取財錢補足當地經費。

當時候百姓貧窮,這些官員只好自謀出路,要麼是開採一些空地,賣給當地富紳,要麼支援當地富紳置辦實業,來收取商賈之稅,但是絕不敢向百姓下手。明中期百姓生活十分富足,這才有永樂後期的盛世。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當地官員膽子越來越大,也逼得他們越來越大,沒有原因,只因為前人已經把路走絕了,要想獲取更大的錢財,他們只能從百姓身上下手了,前期這些人還好點,但是到了泰昌聖皇后期不問政事,這一下子算是大大助長貪官的氣焰。

地方官員無不巧取豪奪,私立雜稅等等手段暴斂錢財。故此現在的稅收猛如虎也,只不過是朝廷不知道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