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之漢威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章終究議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章終究議和

草原的硝煙戰火,終於在九月停了下來,畢竟天氣已經轉涼,不利於戰事,最主要的是皇太極搶夠本了,這一戰下來皇太極掠奪牛、羊、馬各數十萬騎,掠奪俘虜近百萬於眾,征服大小部落近乎百數,這樣的結果可是令後金舉國上下滿意,皇太極也沒想到能有這樣的結果。

可是這一場戰鬥林丹汗打的憋屈,因為大明未能增援,自己節節敗退,這是在草原從未有過的事情,對於大明更是有了仇恨,要知道當初明軍與自己結盟,才打退後金的入侵,真是忘恩負義。

可是他見到玄武之後,在知道玄武在陝西的所作所為,林丹汗一下子全明白了,尼瑪,都是這個老家夥做的手腳,要不是這位是自己的叔叔,林丹汗真想一刀宰了他。

知道了林丹汗這種狀況,玄武也是慌了手腳,知道現在後金勢大,光靠草原的實力是不行了,可是自己剛剛在人家地盤上大鬧,再想尋求人家幫助,顯然那是不可能的。

“大汗,老僧有法子。”玄武冥思苦想突然想到一個主意。

“什麼法子?阿巴嘎?【叔叔的意思】你快與我說說。”林丹汗急忙開口道。

“大汗,後金在這個時候,顯然不會對我們動武,但是對我們掠奪的資源,也使得我族人不能過冬,雖然我在大明之舉,得罪了大明的皇帝,但是我們為何不主動出擊。”

說到這裡玄武看向林丹汗,顯然是等待林丹汗的主意。

林丹汗在大帳中來回走動,腦海之後不斷思考玄武的主意,到底是否可行半響無語,整個大帳一片靜悄悄的,讓人有些喘不過氣來。

“阿巴嘎,那我們劫掠哪裡?”林丹汗這一句話,算是讓玄武放下心來,知道林丹哈已經同意自己的主意。

“大明寧夏平南所。”玄武說完這句,林丹汗也是點點頭,陝西最北部寧夏衛,是抵抗北方入侵的屏障,如果林丹汗想要真正的入侵明朝,那麼必定不會選自這裡,但是要是做做樣子,這裡絕對是最佳的位置。

寧夏衛地處大明西北,這麼多年因為草原部落,多與大明關係較好,雖然小事不斷,但是畢竟林丹汗與大明較為親近,所以寧夏衛也失去明朝建國的重要性,逐漸成為九邊重鎮最薄弱的一個。

如果明朝沒有按照自己的想法來,那麼進攻寧夏衛搶掠一番物資,也可以獲得餘利,無論哪種情況出現,林丹汗足以保證這次出兵,自己不會得不償失。

“阿巴嘎,那麼這一次我本部勇士由你帶隊,希望你不要讓我失望。”林丹汗微微點頭開口道。

“是,我以天上雄鷹發誓,必遵從大汗的旨意,完成這一次任務。”玄武半跪在地左手輕輕放在胸口道,這種對天發誓可比漢人起誓還重,累死漢人的生死令,如果玄武再次失敗,那麼只有一個結果------自裁。

兩人都明白,當初玄武被派去大明,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在大明投入細作,從而瞭解大明的動向,可是玄武的一意孤行,使得林丹汗一切化為虛影,如果玄武不是林丹汗的祖叔,那麼今日玄武的人頭早已落地。

而這一次的任務交付玄武,林丹汗未嘗不是告訴玄武,要是這一次在犯了錯誤,那麼自己自裁吧,不要以為自己還會顧忌情親,再免了你的死罪。玄武當然也是明白了這一點,故此才立下這樣的誓言。

自林丹汗本部出兵寧夏衛,可是自林丹汗登基稱汗以來實屬首次,雖然旁日裡有些小打小鬧,但是卻從來沒有本部出兵的時候,得知這一訊息,寧夏衛總兵直接上報朝廷尋求支援,這也引起朝中軒轅大波。

崇禎看著這份戰報,半夜從被窩裡爬了出來,聽著各位內閣學士朝中大員的建議,心中只有一種感覺憋屈,無比的憋屈,人家都打上門來,自己這些大臣們,既然首先提出就是議和,而不是出兵剿之。

“好了,難道朕就不可以出兵,剿滅了這些不臣外族?”終於崇禎按耐不住心中的火氣,猛然站起身來怒喝道。

“皇上息怒。”一幹大臣紛紛跪倒在地大呼道。

“皇上,萬不可因小失大,後金對於我們虎視眈眈,陝西雖然匪患漸平,但是還是有參與匪徒,東南沿岸水寇不斷,我大明經不起再折騰的,雖然林丹汗帶兵侵犯我大明之地,但是根本的目的也是想要議和,與我大明結盟共伐後金蠻夷,這對我大明是有利的,請皇上三思啊。”此時周延儒趕緊開口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一旁的韓爌也開口道:“皇上,國庫已經不足以支撐邊事,如果出兵那麼我大明以無錢可用,請皇上三思。”

兩位內閣領頭的大學士都開口了,各部大員也同時開口道:“請皇上三思。”

“嗯,朕知道了,只不過心中憋著一口悶氣,朕何時能夠中興大明盛世啊。”崇禎搖搖頭道。

“皇上,小不忍則亂大謀,只要我大明內平匪患,外剿後金東北蠻夷,中興大明指日可待,到時候何怕不能一血今日之辱。”李標也開口道。

看著一群朝中大臣跪倒在地誠惶誠恐的樣子,崇禎真是心感憔悴,不由看了看西北方向心中暗道:“衛明,希望你莫要朕失望,你是朕的希望,只要你能成功,為朕為大明平息匪患,讓大明國庫富盈,那麼朕當可封你為王,與朕一同振興大明。”

“著禮部派往官員與林丹部議和,此事由禮部尚書何如寵全兼此事,朕有些累了想要休息一下。”

崇禎轉身離去,看著崇禎離去,一幹大臣這才起身擦擦額頭汗水,可是李標卻跪在那裡未動,看著崇禎的背影,李標突然感覺皇上負擔太重了,心中卻是埋怨自己未能與君分憂。

半響身邊王洽推了推李標道了聲:“大人,這是怎麼了?”

驚醒正在思考的李標,回過神來看了一眼王洽道了一句:“沒事。”

兩人一同向外走去,半路上李標才開口道:“嶽大人那邊怎麼樣了?可有訊息傳來?”

“這段時間倒是沒有,哎,說起這件事情,我倒是有愧嶽大人,當日許下的諾言未能如願,希望嶽大人莫要怪罪我啊。”王洽輕輕嘆了口氣開口道。

“怎麼回事?”

“大人,當日我可是許下工部會全力支持嶽大人,可是前些日子嶽大人讓我,為他選幾位精通水利、民生的人才,幫扶他重建陝西一司,可是,哎就別提了。”

說到這裡李標也是明白,不是王洽不願意去辦,而是工部那些人,根本不願去那陝西之地受苦,想到那些人不顧全大局,李標也是微微搖頭道:“你也是有心了,莫要如此愧疚,以後留心一點,看有合適的人才如果願意,那麼在派往陝西吧。”兩人說著已經出了皇宮,分別揮手離去。

可是李標回到家中,這一夜怎麼也睡不著,想著王洽與他說的話,李標總覺得要做點什麼,心中不斷盤算這人選,可是怎麼也沒有頭緒,就這樣翻來覆去,直到丫鬟來叫李標起床,李標這才靈光一閃想到一人。

“哈哈。”看著老爺一臉笑容,那名丫鬟不由縮縮脖子,老爺這是怎麼了?失了心瘋?

李標可不管這名丫頭如何心思,看著丫鬟疑惑的樣子,開口笑道:“丫頭,你算提醒了我,一會去管家哪裡取一兩銀子,當做老爺的賞賜吧。”

丫鬟急忙跪倒在地道:“謝謝老爺,謝謝老爺。”

“好了抓緊時間,給我準備筆墨紙硯,老爺要寫信與好友,一會就要上早朝了,莫要耽擱了時間。”

李標急忙起身向書房走去,丫鬟也急忙離去,為李標研好墨汁鋪好宣紙。

子先兄弟安好,兄汝立心中拜望,今日書信一封,去沒想到已有數十載未見………..

今天子登基,每每勤於親政,每日勞苦之舉,多是為國為民中興大明之願…………

現陝西匪患漸平,嶽忠嶽衛明乃有大才,每日為國效力為民解憂,陝西水利民生正逐步改善,但是術業有專攻,嶽忠亦是騰不開手腳,為兄甚至民生之重,縱觀為兄結識之人,弟心中卻是不可多得人選。

可是弟乃大才,吾亦知弟此時去往陝西任職,也是失了身份,事說與弟最終心思全憑弟之衡算,如來京城可來兄府,到時美酒奉上再行細聊。

寫完自己的落款之後,李標著人快馬加鞭送往南直隸徐光啟家中。

要說兩人可是又來往了,當萬曆年間兩人就有接觸,那時候青春年少,兩人暢談國家興國,可是隨著年紀增長,兩人來往也就失去原本的親密,昨夜李標思前想後,真是把這位老友忘了。

可是一早上丫鬟叫自己起床,李標看到這姓徐的丫鬟,突然想到徐光啟這位老友來,這才興奮的賞賜了丫鬟,提筆給了這位老友寫了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