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之漢威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九章聞獲番薯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九章聞獲番薯

能被徐老如此高看,看來這嶽忠的確讓徐老認可了,兩人對視了一會,徐老這才點點頭道:“沉穩幹練,督師大人此次來陝西,心中已有打算,為何還要給老朽送了信件,可否與老朽說上一說?”

“徐公你我客氣話也不說了,此次陝西改制我以上報皇上,可是陝西改制太過奇聞,如果朝廷派往其他人,想必不會接受,故此想到徐公新穎,可支援與我。”嶽忠真誠的說道。

“嗯。”雖然嶽忠說的話有些過於直白,但是徐公卻微微高興,這也代表嶽忠沒把自己當外人來看。

“另外聽展志說予徐公,知曉徐公通曉農事,陝西匪患漸平,但是農耕之事百廢待興,這都需要徐公之才,故此嶽忠修書一封請徐公幫扶。”

“嗯,老朽自從進入陝西,多有耳聞你縣衙改制,分流知縣的權宜倒是好的,但是無人與之相橫,未免以後知縣做大之舉,嶽大人這點可是心中有數。”

這句話直指改制的關鍵,嶽忠也自嘆徐光啟眼光的銳利,對於這點嶽忠可是心中有數,但是現在說出來未免為時過早,也不知道與徐光啟說完,能否讓他接受。

“徐公眼光銳利,我只有個大概的想法,有些不得當之處,還請徐老指點。”嶽忠說完徐光啟點點頭,對於嶽忠的後手,徐光啟的確十分好奇。

這徐光啟雖然年歲大了,但是性子卻是對於新鮮事物十分好奇,要不然也不會摒棄傳統釋道,信奉西方天主教了,如果不是他好奇的性子,也不會對於西方科技感興趣,從而學習大量西方科技,補足中國傳統文化不足之處。

“徐公,縱觀我明朝三朝,群黨林立朝中,雖然多次進行衡制,但是黨派之爭越演越累,你說這黨派能否摒棄?”

“哦。”這番話可是讓徐光啟一愣,臉上也不僅嚴肅起來。這種事情雖然大家都知道,但是從來不敢非議。

嶽忠說出這種話,也是讓徐光啟有些為難,好在他不曾參與黨派,只是不知道自己應該怎樣表態。或者說徐光啟根本就沒想過這種事情,一時之間也不知道怎麼說才好。

思考了好一會,徐光啟才開口道:“黨派之爭的確有些弊端,想要摒棄黨派之爭,那可要看聖上的意思,但是一定要慢慢來才行。”

想到東林黨人員數大,徐光啟也是十分謹慎。嶽忠心中微微一笑,雖然徐光啟沒說出太重要的話,但是已經對自己表明,他對於黨派之爭也不看好,這已經達到嶽忠的目的。

“徐公的話的確慎重,但是如果皇上著急平黨,那麼又有何種方法?”嶽忠聽完接著提出自己第二個問題。

徐公心中一驚,嶽忠說出這話來,那麼可是直接告訴自己,聖上對於黨派,或者直接說東林黨,已經大為不滿,已經有了主意要剷除東林黨了,心中也是對那些老友有些擔心,但是更主要自己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衛明可有好的建議?”這話說完嶽忠一喜,這代表徐光啟認可了自己,這話也是告訴自己,對方把自己當成自己人來看,你就不要藏拙了。

“徐老,現在朝廷東林黨勢大,但是還是分為三方,一是東林黨,二是浙黨,三是中立的一些人,浙黨雖然因閹黨一事勢落,但是根子還有,故此也不是東林黨一時之間,能夠徹底擊毀的。”

說到這裡嶽忠看了看徐光啟,見到徐光啟耐心的聽著,臉上沒有帶有其他神色,這才組織了一下語言,接著開口說話。

“可是浙黨以齊楚浙聯盟,因為閹黨一事逐漸開始分化,那麼以後必然不敵東林黨,如果皇上想要摒除結黨一事,那麼肯定會有千千萬萬學子受到牽連,到時候恐怕超綱混亂,可是任憑東林黨逐漸勢大,也是皇上最不願看到的局面。為了天下苦讀詩書的學子們,我有點想法不知道對與不對。”

“衛明且說說看。”徐光啟開口道。

“如果放任黨派自由發展,皇上自成一黨,引導這一黨派為民忠君之思想,擇選其優良,以天下蒼生為己任,制定黨章黨義嚴格控制黨派思想,這般與之可否?”

“哦?”徐光啟看著嶽忠已經是睜大眼睛,人人都想著怎麼剷除結黨的事,這小子倒好專門反其道而行之,這腦袋怎麼長的。

雖然什麼黨章黨義之類的話,徐光啟不太明白,但是皇上組建一黨,這可是自古沒有的,如果真的成立黨派,那麼必然吸收大臣們加入,只要合理的控制好這些人員,足以與東林黨抗衡,也許少許時間就可平定黨爭。

“可是這與官府改制有什麼關係?”徐光啟不願意再提著話題,言語之中也是認可嶽忠的話語,但是這種事情徐光啟也不願意深討。

“徐老,如果皇上成立黨派,我姑且把這黨派稱之皇黨,皇黨之中的人員稱為黨員,那麼這些黨員選自優良,定位司書令負責傳播黨義,與各地知縣平級,都監一地官員,但沒有行政的權利,從一縣做起經過五年在地方從職,憑著地方政績一步步提升為朝中大臣。”

徐光啟點點頭,雖然現在大明多數外調,但是外調也是一省高官相互調配,想要從知縣派到省級大員,那無疑是痴人說夢,再加上朝中大員互相勾連,這官員也就暗中操作,再加上買官賣官的現象,使得人才提拔已經十分困難。

嶽忠這種從底層提拔官員的制度,徐光啟還是相當認可的,這可以從善改制大明官員制度,而且不傷及現在的根本,可謂慢刀子割肉,一步步把不良官員替換掉,但是這都需要時間,要經過一段時間才可實現。

而且要是靠著地方政績,雖然也有矇混的嫌疑,但是操作得當那麼可以選拔出不少優良之才,這一點徐光啟也是十分贊成。

“衛明這舉動的確大善,但是這其中的細節,值得你仔細思量,如果環節欠缺,想法是好的,但是也會偏離原本,現在陝西改制試行,且邊走邊看吧。”

嶽忠點點頭徐光啟說的沒錯,自己想要去蕪存精,那麼就要有一條合理的制度,黨員也不是一時之間就能組建起來的,就算著急組建起來,那麼也必然會有不良之徒加入,要是組建黨派,那麼嶽忠就打算組建一支精良的黨員,而不是被有心人混進來加以利用。

看到嶽忠點頭,徐光啟知道嶽忠已經明白自己的意思,也是開口道:“衛明明白就好,與我說說你那番米之事?對了就是玉米,為何不加以推廣,這東西產量是很高的。”

“徐老,我是這麼想的,我們大明百姓對外來事物十分牴觸,這也是源自他們無法學習的原因,而番米雖然產量甚大,但是也要考慮到土地是否適合種植,地方水土是否容納此物,故此我才行此試種之舉。”

“嗯,你能考慮這麼深遠的確不錯,番米的種植的確不易被百姓接受,可是看到了甜頭,那麼百姓必然趨時附勢,這點在過幾年就可見出成效,但是陝西麥子的種植也不能放棄。麥子雖然產量不高,但是抗旱的能力還是頗有成效的。”

“最抗旱的糧食谷黍也是可以在極西之地種植,雖然產量不高,但是耐旱的能力頗強,如果單靠玉米的種植,那麼推廣時間過於長久,不利於陝西現在這種情況,如果可以老朽倒是可以提供一種作物,產量必然十分量大。”

見到嶽忠認真的聽著,徐光啟開口道:“自正德年間福建商人在外藩,取得的番薯在福建試種,到隆慶年間在江南推廣,至今雖然種植農戶較少,但是產量頗高,老朽這幾年也是嘗試種植,得出番薯抗旱的結論,故此才想到在陝西推廣,此物產量甚大一畝可得十石。”

番薯,我去自己怎麼忘了這作物,嶽忠此時也是相當興奮道:“徐老可有種子?”

“衛明知道這東西?”徐公開口問道。

“嗯,有所耳聞,我到陝西之前本有意試種,但是那個時候因為衛所改制,只找來玉米的種子,等到得了空閒之後,就來陝西任職,故此也是沒有空閒收集。”

徐光啟微微點頭,心中也是一樂道:“既然衛明知曉這作物就好,種子數量不用考慮,我家中就有種植,可以為其提供,只不過這推廣一事頗為艱難而已。”

“哈哈,徐老莫要忘了現在陝西之地,全是皇莊之地,這推廣也是在下一句話的事,這點不愁問題,只不過不知道需要的甘薯有多少了。”嶽忠笑著說道。

“嗯,這點老朽倒是忘了,甘薯的提供沒問題,不夠我可以讓家人幫助採購,但是衛明不與我說說皇莊之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徐老既然想聽,那衛明就與徐老說說。”嶽忠順手往爐子裡面扔了幾塊煤,與徐老一起坐在炕上聊了起來。

一番話說完徐光啟眉頭緊皺,要知道這土地可是農民之根本,陝西是個特例,要是想在全國併入土地,那可是難上加難,一個不好或許弄得嶽忠早了禍患,到時候皇上想保他,也必然不會那麼簡單了。

“衛明此舉不可大範圍施展,如果碰觸世家之底線,那麼衛明你則是完無體膚,還記得張閣老的下場?”

徐光啟有些擔心的開口道。

“徐老我知道你的意思,也是為了衛明的好,衛明心中有數,徐老這件事情衛明知道深淺,也是徐徐圖之,不敢大範圍施展,請徐老放心。”

嶽忠也知道深淺,故此開口鄭重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