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水滸傳·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回:燕青秋林渡射雁 宋江東京城獻俘(3)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一十回:燕青秋林渡射雁 宋江東京城獻俘(3)

當日法司奉旨會官,寫了犯由牌,開啟囚車,取出王慶,判了“剮”字,擁到市曹。看的人壓肩疊背,也有唾罵的,也有嗟嘆的。那王慶之父王砉及前妻丈人等諸親眷屬,已於王慶初反時收捕,誅夷殆盡。今日只有王慶一個,簇擁在刀劍林中。兩聲破鼓響,一棒碎鑼鳴,刀排白雪,纛展烏雲。劊子手叫起惡殺都來,恰好午時三刻,將王慶押到十字路頭,讀罷犯由,如法凌遲處死。

再說宋江眾人,受恩回營,次日,只見公孫勝直至行營中軍帳內,與宋江等眾人,打了稽首,便稟宋江道:“向日本師羅真人囑咐小道,令送兄長還京之後,便回山中。今日兄長功成名遂,貧道就今拜別仁兄,辭別眾位,便歸山中,從師學道,侍養老母,以終天年。”

宋江見公孫勝說起前言,不便翻悔,潸然淚下,便對公孫勝道:“我想昔日弟兄相聚,如花始開;今日弟兄分別,如花零落。吾雖不敢負汝前言,心中豈忍分別?”公孫勝道:“若是小道半途撇了仁兄,便是寡情薄意。今來仁兄功成名遂,只得曲允。”宋江再四挽留不住,便乃設一筵宴,令眾弟兄相別,筵上舉杯,眾皆嘆息,人人墮淚,各以金帛相贐。公孫勝推卻不受,眾兄弟只顧打拴在包裡。次日,眾皆相別。公孫勝穿上麻鞋,背上包裹,打個稽首,望北登程去了。宋江連日思憶,淚如雨下,鬱鬱不樂。

時下又值正旦節相近,諸官準備朝賀。蔡太師恐宋江人等都來朝賀,天子見了,必當重用;隨即奏聞天子,降下聖旨,使人當住,只教宋江、盧俊義兩個有職人員,隨班朝賀,其餘出征官員,俱系白身,恐有驚御,盡皆免禮。是日正旦,百官朝賀,宋江、盧俊義俱各公服,都在待漏院伺候早朝,隨班行禮。是日駕坐紫宸殿受朝,宋江、盧俊義隨班拜罷,於兩班侍下,不待上殿。仰觀殿上,玉簪珠履,紫綬金章,往來稱觴獻壽,自天明直至午牌,方始得沾謝恩御酒。百官朝散,天子駕起。宋江、盧俊義接著內卸了公服啐頭,上馬回營,面有愁顏赧色。

眾將見宋江面帶憂容,心悶不樂,都來賀節。百餘人拜罷,立於兩邊,宋江低首不語。吳用問道:“兄長今日朝賀天子回來,何以愁悶?”宋江嘆口氣道:“想我生來八字淺薄,命運蹇滯。破遼平寇,東征西討,受了許多勞苦,今日連累眾兄弟無功,因此愁悶。”吳用答道:“兄長既知造化未通,何故不樂?萬事分有,不必多憂。”“黑旋風”李逵道:“哥哥,好沒尋思!當初在梁山泊裡,不受一個的氣,卻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討得招安了,卻惹煩惱。放著兄弟們都在這裡,再上梁山泊去,卻不快活!”宋江大喝道:“這黑禽獸又來無禮!如今做了國家臣子,都是朝廷良臣。你這不省得道理,反心尚兀自未除!”李逵又應道:“哥哥不聽我說,明朝有的氣受哩!”眾人都笑,且捧酒與宋江添壽。飲到二更,各自散了。

次日引十數騎馬入城,到宿太尉,趙樞密,並省院各言官處賀節,往來城中,觀看者甚眾。就裡有人對蔡京說知此事。次日,奏過天子,傳旨教省院出禁約,於各城門上張掛:“但凡一應出征官員將軍頭目,許於城外下營屯紮,聽候調遣;非奉上司明文呼喚,不許擅自入城!如違,定依軍令擬罪施行。”差人逕來陳橋門外張掛榜文。有人看了,逕來報知宋江。宋江轉添愁悶,眾將得知,亦皆焦躁,盡有反心,只礙宋江一個。

且說水軍頭領特地來請軍師吳用商議事務。吳用去到船中,見了李俊、張橫、張順、阮家三昆仲,俱對軍師說道:“朝廷失信,奸臣弄權,閉塞賢路。俺哥哥破了大遼,滅田虎,如今又平了王慶,只得個‘皇城使’做,又未曾升賞我等眾人。如今倒出榜文,來禁約我等,不許入城。我想那夥奸臣,漸漸的待要拆散我們弟兄,各調開去。今請軍師自做個主張;若和哥哥商量,斷然不肯。就這裡殺將起來,把東京劫掠一空,再回梁山泊去,只是落草倒好。”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吳用道:“宋公明兄長,斷然不肯。你眾人枉費了力氣。自古道蛇無頭不行,我如何敢自主張?這話須是哥哥肯時,方行得;他若不肯做主張,你們要反,也反不出去!”六個水軍頭領,見吳用不敢主張,都做聲不得。吳用回至中軍寨中,來與宋江閒話,計較軍情,便道:“仁兄往常千自由,百自在,眾多弟兄亦皆快活。自從受了招安,與國家出力,為國家臣子,不想倒受拘束,不能任用,兄弟們都有怨心。”(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