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人過五十日過午最新章節列表 > 17、第一次城裡過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7、第一次城裡過年

自我1988年來這個城市求學到後來工作、結婚、生子,至今正好30年了。但是,卻從來沒有在這個城市過過一個春節,而是回老家農村過年,包括自己的妻子、兒子,二十多年來都是跟我回去的。2018年的春節,鑑於父親已經去世,母親也已80多歲,就決定把她接過來過年,母親很高興地同意了。

臘月25日,把大姐送回老家——她在小女兒家裡住了一個多月,同時把母親接了過來。母親自備了被褥,卻因為走得匆忙忘記了帶手機。一路高速,來到了剛裝修的一處房子裡,叫母親看看。如果她喜歡或者能獨立居住,我不想出租而是叫她在此養老,週末我也可以過來看望她,我就有了真正的家的感覺。可是母親拒絕了,說些還是老家好的話。那裡有二姐可以照顧她,而這裡離我還是遠點兒了,更何況我還要上班。

買了40斤一包的乳山牡蠣,200元。賣主送到了小區門口,收貨回家。夜色已經降臨,城市的霓虹令母親感覺很新奇,“這要多少電費啊!”農民的淳樸。

妻子已經做了幾個小菜,母親樂呵呵地看了家裡的佈局,很欣慰的樣子。陪她喝了點兒酒,老太太更加心滿意足了。閒暇之餘,用PAID找到母親當年看過的老電音,如《天仙配》、《牛郎織女》等黃梅戲,母親看的很認真,並且抱怨年輕時候因為人多沒有看清楚很多鏡頭。當然,作為文盲的母親看不懂字母,也聽不懂很多說辭,但是故事情節還是知道些的。音響也給她播放些老戲曲,她聽得津津有味。每頓飯妻子和我努力做些好吃的,並且我開開若干酒叫她品嚐。偶爾帶她到樓下院子裡散散步,可惜她腰腿疼,走不動,好在不遠距離就有椅子可以坐下休息。說帶她出去開車轉轉,她拒絕了,說走一點兒的路就累的受不了。於是給她看我求求空間裡的照片,她很驚奇地知道山裡有獼猴,還有這麼多的花草樹木。

母親試探地問我:“如果我住下不走了,怎麼辦?”我說我就把她抱到車裡拉回老家——老家村裡有個不孝子據傳說就是把母親抱到門口關門不管的。“當然這是玩笑。兒子的家就是娘的,你樂意住多久就住多久。”我認真地說。“不行啊,雖然你有不止一處房子,可是我不能住久了,看看孫子天天睡客廳,我不忍心。”於是母親提議睡客廳,可是兒子堅決不同意。而我最後也做出了犧牲,睡了幾天客廳。

說起家庭矛盾,母親和我因為觀點不一致就產生些爭吵,兒子總是一邊說和,叫我採用積極有效的方法,這孩子真是長大了。他用哲學的問題啟發我:“一個遵守交通規則的孩子,七八個不遵守規則的孩子,你的剎車壞了,必須撞,你選擇哪個?凡是金錢解決不了的問題,就是大問題。該沉默的時候一定沉默,該說的一定慢慢說。”

邀請大哥嫂子來吃年夜飯未果。兒子說要尊重別人的選擇。哥嫂十年沒有來老人這裡過年了,因為家庭矛盾。母親透露要去法院告他,我不置可否。鑑於母親沒帶手機,我撥通二姐電話問個過年好,她沒說話,後頭把電話給母親,她說了個過年好就掛了。在我看來,二姐越來越變本加厲製造家庭矛盾,基本無可救藥了。農民的狡黠、小聰明是很難改變的,包括對錢財的不擇手段索取——父親兩年前去世,竟然沒有自己治病的幾萬元存款,他可是退休教師啊!而二姐卻堅決否認自己得到老人的錢財。

朋友聽說老太太在我這裡過年,紛紛過來探望,包括侄女一家三口。母親還天真地認為侄女會給她點兒錢,我說夠嗆,很多年了,沒有過的事兒你就別指望了。最後,母親給了侄女的兒子一百元,她的養老金每月不到二千。母親也很樂於見到我的朋友,包括二十年前她來看孫子認識的我的朋友。親情,友情,在春節演繹得更加真實。

母親多年來第一次來城裡過年,不必操持任何家務,所以有些過意不去。看到家裡那兒落灰了就擦一擦,看到孫子的衣服就摺疊的整整齊齊。族譜也是在她的指導下擺放的,她很滿意。有說這是迷信的,可母親相信敬天敬地敬鬼神,會給家人帶來好運。

母親說夢見老家的房子的門窗沒有了,於是打電話叫人去看看,完好無損。聽說外甥女初七回老家,她堅決要一起回去。的確,我們都上班了,她也就不想再住到元宵節了。兒子、妻子也支援,畢竟這幾天我們都做出了不少的努力和犧牲,尤其是兒子。

上班第一天,和妻子去看了自己的那套老房子,想賣掉,換一套三居室——這樣母親再來,也就方便的多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