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六道修真聊天群最新章節列表 > 088 悟空,我的座駕被妖怪給吃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88 悟空,我的座駕被妖怪給吃了。

想到有機會進入青樓之中附庸風雅,秦書書不由得激動起來,迫切地盼望著第二天的到來。

第二天一早,那些山賊們已經做好了轎子,看起來非常的穩當。

秦書書直接讓老頭殺了很多雞並且全都烤好。

錢多多自然雞多多!

別管什麼雞!

吃飽喝足後這才和孫悟空繼續上路,九九八十一難呀,這才剛剛開始,日子過得多麼的艱難啊!

別說。

土家雞真香啊!

作為後世中吃雞的寶貴經驗來看,這些雞絕對是無公害的家養。

土雞要養得好,不單單是需要好的環境,雞苗本身和飼養方式都要有很高的要求,土雞完全奉行順應雞的天性飼養土雞,這樣才能培養出有食材本真味道的雞。

因為是自然放養,深山農場裡的喬木、灌木、地表植被中的種子、野草、昆蟲都成了土雞的“美餐”,綠色、天然又安全。?

雞迴歸到大自然中,走路帶跑,輕輕鬆鬆飛上樹枝屋頂、飛十幾米遠!每天自行覓食,運動量巨大,使得脂肪含量少,肉質緊實!

吃著野生蟲草,喝著山泉水,住在環境優美的山野“別墅”,這樣的土雞能不好吃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在這裡一隻成熟的散養雞,雞齡都有120天以上,比起後世快餐店裡30天的速成雞,口感和味道完全不一樣。

煮雞湯是最能吃出雞肉品質的方式之一。用上乘的雞肉煮湯,雞肉的味道原汁原味,沒有受到其他食材的干擾。

湯色清澈剔透,雞油浮在湯麵上,乾淨,無雜質。沒放多餘的配料,所有雞肉最原本的香甜發揮得淋漓盡致,完全沒有被掩蓋住。

雞肉質地緊實,沒有半點多餘的脂肪。翅尖和爪子較小,骨頭硬實,顯而易見,這只土雞精壯、健康!

這是只有散養、運動量大的土雞,才具備的特徵。

沾點簡單的辣椒醬油,那一入口,感覺整個大自然都在嘴裡!除了雞香味,還是雞香味!

吃這個雞的時候,還有一個注意事項,少說話!少說話!少說話!因為再不快點吃,就被夾完了!

“嗝~”

秦書書和孫悟空同時不爭氣地打了個飽嗝。

對於孫悟空來說,現在能夠吃上雞肉本身已經好極了。

當他品嚐了製作出來的雞肉後,更是對這種鮮美讚不絕口。無論是烹飪手段還是對調料的使用,遠比天庭上那些仙家們使用的精妙上太多了!

吃飽喝足之後,秦書書看著自己的座駕非常的滿意。

同時他也將包袱皮兒開啟,將裡面的虎皮裙拿了出來。

“悟空啊,我看你沒有衣物蔽體,這個虎皮裙你要不要?”

孫悟空笑著接過虎皮裙。

“謝謝師傅了。”

眼見著孫悟空沒有拒絕,秦書書略微地有些失落。

其實他本計劃孫悟空是不要這個虎皮裙,然後他就拿這個虎皮裙墊在新的座駕上,這樣又柔軟又舒適,更適合走遠路……

按照真實情況來說,孫悟空應該是取了針線,將這虎皮裙縫製的更符合他的身段。

然而實際上,孫悟空根本就沒有那麼複雜,只見他身型迎風脹大了一分,隨後這虎皮裙就套在了他的身上,個頭也與秦書書變得一樣高了。

秦書書不由得拍了拍腦袋,感慨著如果吳承恩看到這一幕,會不會覺得自己的腦子很蠢,居然想到讓猴子自己去用針線的辦法。

提起《西遊記》似乎不得不提到吳承恩。

至於吳承恩為什麼寫《西遊記》?

這是他精神世界的最後秘密,沒人確切地給出這個問題的答桉,但是秦書書能從他的身世,以及華夏文人的普遍特點看出一些端倪。

吳承恩自小在鄉間有神童之稱,但是時運不濟,加上考運不順,直到中年他才得到一個貢生的補缺。

可偏偏知識分子又有一股清高勁,他看盡了官場上的厚黑,終究覺得這條路不是他能走的,於是闇然離開廟堂,重回江湖。

由於個性古怪、性情剛愎、人脈凋零,無依無著的吳承恩只能流落於南京街頭一處陋巷中,靠讀書寫字度日。

吳承恩身負神童的美譽,從小就極富推理和幻想能力,加上出身讀書世家,環境的薰陶使他自小就讀了許多稗官野史、鄉野傳奇,腹內有千言萬語,寰宇百相,這是他寫作《西遊記》的知識基礎。

彼時,吳承恩處於人生谷底,事事不順,只能把煩惱寄託於出世,幾乎江浙一帶所有的寺廟及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他熟讀了不少佛家經典,自然對於歷朝傑出名僧的生平也都仔細地品讀過。無意間他對唐代玄奘大師的生平產生了極大的興致,於是慈恩寺三藏法師的傳記便成了那段時間他精神上的支柱。

雖然寺廟裡的暮鼓晨鐘、青燈黃頁暫時可以讓他得到一時寧靜,但是由於性格和閱歷使然,盤旋在他腦中對社會現實的種種埋怨,然他輾轉反側,無法入眠,心中總是壓不下去打抱不平的邪火。

於是某日他突發奇想,為什麼不把從經典上所理解的一些道理,以他景仰的玄奘大師為主軸,編寫一部既可以警醒人心,又可以抒發自己情緒,同時也能針砭時弊的小說流傳於世呢?

最起碼對他蹉跎的人生有個交代!

秦書書覺得這或許是吳承恩寫《西遊記》的情感衝動。

經過了一段長時間的構思,吳承恩就以玄奘大師當年要到印度那爛陀寺學習經典的整個心路歷程和所遭遇到的種種障礙,用八十一難的方式編成了小說。

整部書中,他用詼諧逗趣的語言,極富文采的詩文,把古中國的風土人情描寫得惟妙惟肖、淋漓盡致。

其實仔細咂摸這部章回體小說,吳承恩可說是用盡了一生的智力和精力,古話說“物不平則鳴”,吳承恩胸中鬱積有怨怒,所以用小說的方式“吶喊”,發出了自己生命的悲鳴。

為了給人生一個總結,他更是把自己對映到了唐僧的身上。

吳承恩的這部書造就了形形色色的虛幻人物,人們或者喜歡神通廣大的孫悟空,要麼喜歡真情實感的豬八戒,但始終很少有人喜歡其中最重要的靈魂人物——玄奘大師唐三藏。

不少《西遊記》的影視作品,將唐三藏描述成一位息事寧人、膽小怯懦、色厲內荏的形象,但其實沒有理解作者的苦心。

吳承恩當年之所以選擇唐三藏的經歷來寫小說,就是考慮把自己對映其間,理由有二。

第一,唐僧的糾結、短視和倔強,完全就是吳承恩對自己的描摹,透過上文介紹他的身世,我們知道,他半生蹉跎好不容易得個貢生的缺,但因為性格執拗,只相信自己是對的,不肯妥協,最終扔下飯碗,落得個四面楚歌的境地。

正如唐僧屢次三番不信孫悟空的警告,反而氣走了大徒弟,使自己總被妖怪擄走。

第二,吳承恩對於唐僧的敬仰。

歷史上的唐僧一個人由長安出發,跋涉千山萬水,最終來到異國他鄉,只是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濟世救人。

唐僧不求財、不求名、不求官,只為精神的追求,甚至數次遇險也死不旋踵,堪稱華夏人的嵴梁。吳承恩敬佩唐僧對理想的堅持和追求,故而寫了這段冒險。

其實,一個書生,尤其是從小被灌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價值觀的華夏式文人,實現其人生價值的最好方法是做官,敦風易俗,教民向化。

但吳承恩作為一個落魄書生,無力改變現實,唯一能滿足其精神追求的方法就是“立言”,寫本書寄託自己的感情。

華夏文人總有一種對“天下”的責任感,從這個角度出發,就不難理解很多古書的寫作原由了。

秦書書從骨子裡面算是一個文人,更是兼修儒家功法,不過自己卻非常的有佛緣,不僅修習了達摩易筋經與達摩洗髓經,更是成功地穿到了唐三藏的身上。

不過說起來,他終於擁有道教的功法神通了,就是孫悟空傳授給他的三種本領,雖然他尚未學會……至少有方向了不是嗎?

只要抽個功夫學會就行了!

至於學會這些本領之後怎麼用……

(?>?

像72變這種本領,那可是可以實現他一直以來的夢想啊!

比如說他可以變成大明,然後在學校之中果奔。

比如說他可以變成耗子,然後大搖大擺地衝進女浴室,然後讓耗子被堵在宿舍裡暴打……

總之就很帶感有沒有!

在六道修真群中但凡是達到了先天境的修真者,都能夠透過法術改變自己的容貌。

只不過這種容貌的改變,並沒有達到真正的完全變化,而只不過是一種障眼法,讓人的視覺感受發生變化了而已,從而完成變化的能力。

而72變則是完全不同的。

地煞七十二變的主要用途是躲避天雷、陰火、贔風三災帶來的傷害,以此實現永生的願望。

中孫悟空雖然從須菩提祖師處學會了長生不老之術,但是只有躲過“三災”,才能永生!“三災”為--天雷噼、陰火燒、贔風吹,在悟空的苦苦哀求下,須菩提老祖終傳之躲避法術。

書中菩提祖師向他介紹說,法術分按天罡數的三十六變和按地煞數的七十二變,孫悟空選擇了後者,即地煞七十二變。

七十二變可使自己變,也可使別的東西變。

可變人,可變動植物,動物甚至無生命的物體。

可變男,可變女,可變老,可變少。

可變長,可變短,可變大,可變小。

可變無。

有了以上五種變的性質,天地間什麼東西都能讓孫悟空變的!

這種變化是完全按照想要變化的物體進行變化的,那也就意味著他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彷真,完全與被變化出來的物體相同,並掌握著相同的能力。

比如說當他變成鳥兒的時候,就能夠進行飛翔,變成勐獸的時候,就會擁有鋒利的牙齒與極快的奔跑速度,如果變成了女人……

開始不要變成女人的好,否則女人就會對自己沒有什麼吸引力了,那會讓秦書書感覺很痛苦的。

只不過眼下,他還需要在陪伴孫悟空一段時間,讓他開始適應現在自己的身份。

其實除此以外,他還是想跟孫悟空多學習一些小法術的,這樣也能夠進一步增強他的實力,至少這一次不白來到西遊世界裡不是嗎?

“聖僧,我們出發吧?”

這些山賊們巴不得快點兒出發,等到這個和尚原諒了他們之後,放他們回去繼續做山賊。

不不不,山賊實在是太危險了,如果能回去的話,他們寧願做平凡的普通人,也再也不做這種危險的行當了。

這群山賊打斷了正在意淫的秦書書,當下整理一下他的袈裟,重新扮演起一副聖僧的模樣。

“好!出發!一路向西!”

吃飽喝足了自然是要幹活兒的,否則佛祖也會不願意的!

儘管聽起來去西天不是什麼吉利的事情,但這就是唐玄奘的使命,而現在自己魂穿了,唐玄奘則必須要完成這一使命,至少不要提前露了馬腳。

在行進的路上,秦書書不由得感慨古代環境之好根本就沒有霧霾的存在,新鮮的空氣讓他感受到了大自然帶給人們的恩賜,呼吸道了肚子裡面的空氣都是那般的新鮮和舒適,任何一處都是森林氧吧!

孫悟空在天上飛,地面上一眾山賊扛著打造的座駕人力扛著秦書書,一行人浩浩湯湯向前進發。

一路前行,除了偶爾遇上一些勐獸之外,倒也算平安,那些勐獸的結局,自然都進了一行人的肚子裡。

當一行人來到了一處崖邊,崖下有一池潭水,池水墨綠,顯得很幽深。正好到了午時,秦書書說道。

“悟空,都到中午了,我在此休息一會,你去找些果子回來吧。”

正所謂葷素搭配健康飲食,總不能老吃雞不是?

當孫悟空聽從秦書書的建議走後,

秦書書從馬上下來,站在崖邊欣賞著四周的景色。

此處山崖乃是周圍的最高點,因為極目遠眺,周圍十餘里的景色都可以映入眼簾,遠山倒映在腳下的潭水之中,更增添了重巒疊嶂的幽遠。

對面也有一座山崖,高度略低,平整的崖壁上似乎有幾個篆體的大字,秦書書極目望去,認出了上面寫的字跡,乃是蛇盤山鷹愁澗。

秦書書心中一動,蛇盤山鷹愁澗,這不是小白龍住的地方麼?

臥槽!

我特麼居然讓孫悟空去給我找野果子,按照正常情況下,小白龍這會兒可是要吃掉自己坐騎的啊!

等等!

我的坐騎沒了!

現在沒了坐騎,小白龍還能出來找我麻煩嗎?

它不找我麻煩,接下來的劇本怎麼繼續啊!

秦書書忽然間腦袋有些不夠用了。

之前是自己的坐騎被小白龍給吃了,以至於小白龍不得不成為自己坐騎取經。

那現在一群山賊成了自己的坐騎,難不成小白龍要吃掉這群山賊才行?

正說著呢,這群山賊也開始四下活動起來。

“兄弟們,咱們也別閒著,趕緊給聖僧找些吃食,讓咱們的午餐更豐富一些!”

秦書書剛想去阻止這些山賊,一想到自己只有處於金箍棒畫的圈圈裡才安全,連忙又把即將探出去的腳丫子縮了回來。

趕著這功夫,山賊們已經大大咧咧地衝到了水邊,要麼在河邊喝水,要麼沖刷身體,一個個喜氣洋洋。

這麼一路上扛著秦書書跑來跑去,他們早已經一個個滿身臭汗,這會兒能洗個澡也是讓他們感覺頗為舒適的。

只不過他們這一洗,恰好就驚動了在潭水裡的小白龍!

龍。

食肉性動物!

別管是西方龍還是東方龍,想要維持巨大的肉身,肯定不可能吃草的對吧?

畢竟也沒見過那條龍如同山羊一樣漫山遍野地吃草。

於是。

在潭水翻湧過後,小白龍碩大的身體瞬間冒了出來,然後就那麼隨便一吸,山賊們便在空中打著盤旋飛進了它的肚子中。

隨後,它滿意地打了個飽嗝。

“嗝~”

很好!

午飯有著落了!

剛吃完這一夥山賊,小白龍又看到了遠處的秦書書。

“我湊!”

秦書書瞬間就抓狂了!

“尼瑪的!你別過來啊!老子是齊天大聖孫悟空的師傅,佛祖座下弟子!你丫吃了我非得讓佛祖抽筋拔骨不可!你......能聽懂不普通話不!”

小白龍當然聽懂了面前和尚的話。

身為取經人之一,他同樣知道將會有個和尚要帶他一起去取西經。

但現在看到這個天命人,它本能地覺得這貨非常的不靠譜!

身形一動彭地又跳回了水潭,巨大水花迸濺起老高,瞬間天空下起了一陣驟雨。

然而那雨水卻完全避開了孫悟空所畫的圈,將秦書書很好滴保護在了裡面。

“哪裡來的妖怪!”

一聲爆喝從天際而來,隨後孫悟空的身影隨著聲音驟然出現,護衛在了秦書書的身前,儼然已經進入了戰鬥狀態!

“師傅你沒有事吧?”

秦書書砸吧砸吧嘴。

“悟空,我的座駕被妖怪給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