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青金石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九章 祭祀大典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一十九章 祭祀大典

“滄海,你家宮裡的好看是鋪張奢靡的富麗堂皇,我看的好看,是小門小戶的各自的靜好喜樂,”把頭縮進來的淡藍錦袍少年坐回車廂裡,一晃腦袋振振有詞,“此歡喜非彼歡喜,不同也!”

“呵~”柔美動人的聲音淺淺的笑了,“歡兒說的有理。不同景緻有不同的風景。”

“滄海,話說回來,我又不是皇子,不用齋戒三天吧?三天沒有吃肉,就算餓不死也會饞死的啦!?”淡藍錦袍少年歪著身子搭在椅背上,隨著馬車的行進,把面紗無聊地搖來晃去,“要不,我就不跟你進宮裡去了,在家裡等你回來可好?”

“不好。”月白長袍遍繡暗紋祥雲的華貴少年坐得端端正正,面紗紋絲不動,“你一人,我不放心。”

“切!我又不是小孩子!”淡藍錦袍少年懶洋洋的輕哼,“不過,導演了這出大戲,倒也該親臨現場觀摩,要不,你想讓我上這馬車,哪有那麼容易啊!”

“我故意偷偷摸摸地從大門出發,把那些個虎視眈眈的盯梢霄小,引出了帝都。再改扮成女的,混進為你新買的丫鬟堆裡,回來的神不知鬼不覺,厲害啵?”淡藍錦袍少年翹起了二郎腿,把後腦勺靠著椅背閒適地輕哼:“我若不想回來,就溜之乎也,哪裡還會讓你拎上馬車來?”

“是,是,是,歡兒厲害。”月白錦袍的華貴少年輕輕一笑,溫柔的聲音如悠悠琴音,氳氤著哄孩子的寵溺,“祭祀大典上,可是看得見高貴妃與徐淑妃狗咬狗的。”

“那倒是。”淡藍錦袍少年翻身,把下巴靠在椅背上,闔上眼睛嘟嘟囔囔地說,“演員到位,濃妝出場,這一幕戲精彩絕倫,不看可惜了!”

馬車搖搖晃晃,筆直地駛入華燈初上的皇城裡。一片燈火輝煌裡,各個皇子的馬車絡繹不絕地進入皇宮。

今晚皇子們奉旨前來,為三日後的祭祀大典,開始了齋戒,以及每日必備的松湯沐浴。

金光閃閃的澤坤宮裡,朱欄玉柱的長廊曲折迴旋,兩旁栽滿了極品的一品紅,擠擠挨挨的細長葉脈翠綠如翡翠,明紅的花瓣殷紅似血。天氣越冷開得越盛,宛如翡翠的枝丫頂著瑪瑙紅的花,熱鬧喧譁的生機勃勃壓過了滿庭雪後的幽涼清冷。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長廊雕著鸞鳥雲紋的窗格子邊,掛著一溜兒的金絲扭股而成的鳥籠和鸚鵡架。朝陽明媚地照在鳥籠上,毛色豔麗的鳥兒身上,一片五彩斑斕。

鳥兒綻翅霎羽,活潑地走動跳躍,清脆悅耳的鳴叫聲揭開了新的一天帷幕。

早膳後的高貴妃閒適地緩步在迴廊裡,純平的漢白玉地磚打磨得光可鑑人,把高貴妃一身淡紫色的錦袍,繡滿雪白花瓣明黃花蕊水仙花的綢紗面狐毛披風,倒映在地面上,如同臨波照影,美豔無匹。

身姿高挑而豐滿,行動柔美而妖冶,顧盼生輝的高貴妃拈著瓜子仁,饒有興致地逗著廊角的羽毛繽紛的金剛鸚鵡,時不時的被鸚鵡的學舌惹得嬌笑連連。

穩坐帝都第一美人的高貴妃,不管遠看還是近看,她的國色天香令人總是令只看第一眼,便心生愛慕。

有細碎的腳步聲響起,跟在高貴妃身後的玲瓏回頭,看著一臉沉穩的奶孃榮嬤嬤走近。

“嬤嬤早!”玲瓏伶俐地一鞠禮,讓開了位置。

“小姐,”榮嬤嬤站得中規中矩,語音輕緩,“老奴已經打探清楚,蟾桂宮的徐淑妃,打理好了明日祭祀大典的所有用度,整裝待發。”

“好!”高貴妃揚起遠山眉,白玉響鈴簪垂在額角的金珠流蘇輕輕相碰莎莎輕響,“時機終於成熟了!我們,可以開始了!”

天還濛濛未亮,皇帝的儀仗隊已經浩浩蕩蕩地排到了宮門外。

今日冬至,是祭天祭祀祖先的日子。皇帝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

親臨主祭的皇帝經過了三日的齋戒,今晨沐浴更衣,滿是誠心敬畏,帶領著皇室中人,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因為皇后已瘋,只有讓高位嬪妃代為祭祀。高貴妃的位份最高去得理所當然,她的二皇子排序最長,去祭祀時需領頭,帶著皇子的隊伍行祭拜大禮。

而皇帝答應了大病初愈的三公主,帶她來祭祀祖先,一併帶上了照顧三公主的生母徐淑妃。到了祭祀的場地,為了禮敬祖先,徐淑妃也跟在三公主身後行祭拜大禮。

於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出現,祭拜大禮上出現了兩個行祭拜禮的女主人。文武百官心下暗暗思忖,審時度勢裡,沒有一個敢立刻站出來,稟告皇帝,與禮不合。

躊躇不決之間,鍾鳴鼎響,祭祀儀式已經開始了,文武百官與皇室宗親們齊刷刷跪滿一地。這下子,更是鼓足勇氣想稟告皇帝都沒有機會了,祭祀儀式一開始,是不能被打斷的,否則便是大不敬的罪過。

燔柴紫金爐內升起迎神的熊熊煙火,純白色的煙霧嫋嫋升騰,將人間虔誠敬畏之意傳於上天。

皇帝走到主位,迎神,對諸神行三跪九拜禮。秦隨意高舉奠玉帛過頂,跪下膝行至皇帝面前,由皇帝接過向天神、祖宗進獻美玉和綢帛。再由皇帝親手擺上祭品進俎,最後皇帝行了初獻禮,高貴妃與徐淑妃和皇子們行了亞禮,皇室宗親們行了終獻禮,祭祀大典完成。

大典過後,百官休沐,各自歸家,開始了安身靜體的冬至節。

回宮的隊伍浩浩蕩蕩,皇帝坐在明黃鑾駕裡眯眼補眠。高貴妃坐的鸞轎邊,跟在鸞轎四角走著的四個大丫鬟一臉憤憤,不時翻著白睛瞪一眼跟在後面,坐著徐淑妃的轎子。

連丫鬟都能明白,徐淑妃在典禮上的出現,令高貴妃身份大為貶低,更不用說那些腦袋抹了油般溜滑的官員大臣們了。

跟在皇室宗親身後的大臣們一個個臉如沉水波瀾不驚,心底的暗潮洶湧,只有自個兒瞭解。(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