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遊戲開拓者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四章 埃斯特利奇之煩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四章 埃斯特利奇之煩惱

也許是初次見面張樂行就很對楊老爺子的胃口,亦或是這段時間的表現讓老爺子滿意,總之在虞博士提出去美國創業的想法後,楊老爺子顯得很開明,並沒有利用他的權威留難,很痛快的就同意楊欣欣去美國。

公司未來的CEO確定後,接下來的事情就需要張樂行三人分工合作了。虞博士飛去美國打聽有關IBM新機器的訊息,然後再處理軟件版權轉讓問題,並負責成立公司的前期準備工作。楊欣欣留在香港負責辦出境的事情,其實去美國最麻煩的是張樂行這個來自國內的未成年人,好在楊家人脈甚廣,還是有些辦法來解決的。而張樂行則恢復了每天兩點一線的生活,一個點在漫畫工作室,另一個點在楊欣欣家,除了為去美國做些準備外,張樂行主要的精力還是放在了漫畫工作室,畢竟以後相當長一段時間都不會有精力過來管了。為了能讓籌備中的鯤鵬動漫傳播有限公司擁有更好的發展前景,張樂行把自己印象中幾部暢銷漫畫的故事稿留了下來,當然更重要的是留下了一張包含未來日本漫畫界牛人的名單,希望鯤鵬動漫在日本發展的時候能順便挖來幾個,能賺日本人的錢是件很爽的事,利用日本人來賺日本人的錢當然更爽。

在張樂行緊張和激動地期待中,前往美國的手續終於辦好。1981年6月1日兒童節這天,楊欣欣和張樂行搭飛機來到了美國,剛走出聖何塞國際機場的旅客通道,就看見虞博士和一個高大的老外像兩隻呆頭鵝一樣杵在那,老外手裡舉著一個大牌子,上面用中文寫著“楊欣欣、張樂行”兩個名字。

“博士,你們有車嗎?”張樂行指了指身後拖動的行李山,苦笑了一下:“女人出門不太容易。”

楊欣欣忍不住撇撇嘴,白了張樂行一眼。

“車子就在前面一點,”虞博士看了看行李山的高度,嘆了口氣:“不過看這樣估計是不容易裝得下。”

趁著老外在殷勤的幫著行李的時候,我向虞博士打聽:“這位仁兄是幹嗎的?”

“哦,這是公司招的第一個職員,叫丹尼斯。光靠我們幾個還是忙不過來,有個本地人幫忙還是好些的。”虞博士解釋道,“公司已經成立了,名字叫VisualSystem,我們等下順路還可以去看看剛租下的辦公樓。”

我們一行四人外加兩輛車(由於行李太多裝不下,只好又租了一輛車),向公司辦公樓所在地駛去。足足開了一個多鐘頭,車子停在一棟三層的小樓前,虞博士稱這就是公司的辦公樓。從外面看去,張樂行感覺這樓看起來有點舊,不過跟著虞博士走進去後,發現裡面還是很乾淨整齊的。

“這樓以前是附近大學的學生宿舍,後來才改建成辦公樓對外出租的,租金相當低,我們這次租了一樓的一半,夠用段時間了。我已經和校方商量好了,以後公司規模大了還可以把餘下的地方都租下來,等規模更大一些我們還可以去找更好的地方。”虞博士說道,“目前員工就我們四個,另外還找了一個看門人,不過明天還有些技術人員過來面試,這個還是你們來把下關比較好。”

然後車子轉到虞博士家,張樂行和楊欣欣暫時先住在樓下的客房,等找到合適的房子以後再搬。晚飯後,張樂行和虞博士坐在沙發上聊天,主要話題當然是和IBM有關。

IBM公司最早是由國際時間記錄公司、計算尺公司和製表機器公司三家在1911年合併而成,當時的名字還叫計算—製表—記錄公司(Computing-Tabulating-RecordingCompany,即C-T-R公司)。直到1924年,C-T-R公司才改名為國際商用機器公司,即後世聲名遠播的IBM。進入70年代以來,IBM公司的發展速度開始放緩,並且先後在DEC(數字裝置公司)和王安公司身上吃到了敗仗,而當微型計算機興起的時候IBM公司又沒有放在眼裡。結果1979年IBM公司的純利潤出現了負增長,這在IBM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與此同時曾經被視為玩具的微型計算機卻獲得迅猛發展,尤其是熱銷的蘋果機更讓IBM公司十分眼饞。在這種背景下,IBM公司展開了自己的微機研發計劃,IBM的總裁卡里還給計劃起了個代號——“跳棋”。

其實虞博士在IBM公司並沒有熟人,原本像這種計劃是不可能打聽得到的,還好在IBM公司的跳棋計劃中負責提供CPU的英特爾公司是一個重要的合作者,藉助在英特爾公司的人脈關系,虞博士幸運的探聽到有關跳棋計劃的一些內情。

————————————————————————————————————

埃斯特利奇是跳棋計劃的負責人,不過現在的他已經沒有剛接手項目組時的意氣風發,心中只剩下了憤怒,而他卻又不得不強壓怒火去除錯那該死的DOS作業系統,為的僅僅只是希望這鬼玩意能夠多穩定執行幾分鐘。一想到這埃斯特利奇忍不住一拳砸在辦公桌上,然後他馬上就開始慶幸不以——幸虧桌面不太硬。

其實埃斯特利奇原本不用受這個氣的,跳棋計劃中的作業系統一開始壓根就沒考慮過這見鬼的DOS,剛開始埃斯特利奇甚至還考慮過使用IBM自己的801處理器和來自高地研究所的作業系統,不過IBM那幫官僚讓人心寒的“高效率”和異常緊張的設計週期讓他很快放棄了這種想法。由於高層催的緊,IBM自己內部又無法按時提供,埃斯特利奇不得不採取非常措施,一種違背IBM傳統的手段——儘量採用外面能直接買到的配件,甚至連作業系統也只能外包出去。

最初埃斯特利奇非常看好流行的CP/M作業系統,當然他也曾經對隨VisualForm流行起來的Kylin系統感興趣,只是根本找不到開發者,所以只能把希望全寄託在CP/M上。一行人飛奔位於蒙特雷的數字研究所,想找加里·基爾代爾談談,準備試試他的CP/M系統。可是等IBM的談判人員找上門來的時候,卻得知這個數字研究公司的老闆已經出去辦事了,何時回來不得而知。IBM公司的談判人員氣極敗壞,他們可是預約過的,可是基爾代爾這個老東西居然跑了!無奈之下,他們只好和加里的老婆,時任數字研究公司的老闆助理商談。

只是跳棋計劃在IBM公司是絕密,任何人不得洩漏出去,因此在談話前IBM的談判人員要加里夫人簽署一份保密協議,保證絲毫不洩露談話的內容。什麼都不知道就要籤什麼鬼協議,加里夫人自然沒什麼好脾氣,因為這份協議一簽就意味著,她同意為IBM的人所說的一切保密,而且IBM的人還有權使用任何簽字人所說的資訊,她當即拒絕簽署這東西。

不過幸運的是基爾代爾回來後覺得沒必要為了一份保密協議而耽誤生意,於是和IBM公司重新開始了談判。可是由於IBM公司要求太急,基爾代爾沒把握能在限期內完成,不過還是向IBM介紹了正在開發的CP/M-86(CP/M的16位版本)的總體功能和適用範圍。IBM公司很感興趣,可是沒想到基爾代爾又和妻子跑去度假,而且玩得樂不思蜀的基爾代爾居然忘記再和IBM公司聯絡。IBM公司實在等不了。再加上這段時間的經歷讓他們很懷疑數字研究公司的誠意,沒轍的IBM只好另找辦法。

就這樣,IBM的作業系統收購計劃徹底失敗,沒辦法之下,只好另尋出路,就在這時比爾找上了門。埃斯特利奇現在還記得騙子比爾的那張似乎人畜無害的笑臉,信誓旦旦的他稱自己的朋友手中有一款舉世無雙的作業系統,只要稍稍修改就可以執行在任何機器上,只要IBM答應讓他做供應商,價格可以非常低廉。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其實埃斯特利奇對毛頭小子比爾的小公司還是有些不放心的,可是新任公司董事長的埃克斯卻說:“這不就是瑪麗·蓋茨的兒子比爾開得公司嗎?”言下之意自然耐人尋味,沒辦法,埃斯特利奇只好同意比爾來供貨。

有了IBM採購的承諾,比爾·蓋茨欣喜若狂,雖然現在手上連作業系統的影都沒,不過沒關係,自己沒有可以出去找嘛。還別說,也許是微軟要時來運轉了,公司的二號人物保羅·艾倫在西雅圖還真發現一個模仿CP/M的作業系統QDOS,而且看上去還不錯,於是花了七萬五千美元買下了這個作業系統,順帶還把開發者帕特森給拐了回來。

等IBM的樣機出來,比爾·蓋茨就帶著一幫學生們改編系統,幾個星期之後就搞出了一套大體能執行的程式,命名為DOS。只是幾個星期的時間不足以完成任何創新,以致於這套系統幾乎就是CP/M的翻版,就連命令也是抄襲的。更讓人惱火的是層出不窮的BUG,搞得埃斯特利奇還得親自帶著手下一幫人費勁心思幫著微軟去捉蟲,以至於跳棋項目組都快成為微軟的開發組了。

埃斯特利奇感到很困惑,微軟的DOS系統明明沒多大點,可一用起來卻象個BUG百寶箱似的,每當他以為已經把蟲捉的差不多了,他的辦公桌又會被新的BUG報告所堆滿。望著編號已經達到三百三十三的BUG報告,埃斯特利奇心中只剩下了無奈。其實埃斯特利奇也不是沒想過推遲硬體上市的日期,可是IBM的官老爺們不同意,而且還多次強調了計劃完成日期不可更改,跳棋計劃的產品必須按時上市,對此他也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