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胡善圍最新章節列表 > 127、不負國家不負卿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27、不負國家不負卿

沐英沐春父子對於洪武帝而言, 無論是感情還是時機利益, 沐英肯定勝過沐春。

洪武帝當年收養了二十幾個義子, 按照各自天分, 都有不同培養方向, 比如毛驤,是按照死士保鏢斥候教養的, 擅長單打獨鬥;沐英是則是按照名將的路數, 學習兵法謀略, 調兵遣將,要求更嚴格。

其他的義子暫且不提,活到現在的只有毛驤和沐英兩個人。這種收養義子義女的行為在亂世中尤其普遍, 孤兒孤女找依靠, 梟雄尋找可靠的人才, 就像孝慈皇后、成穆貴妃孫氏,當年都是作為籠絡手下而被人收養的義女。

只是亂世之中,勝者為王, 大部分義子義女都不配有姓名, 淹沒在歷史的塵埃裡。

到了沐春這裡,大明天下初定, 洪武帝因亂點鴛鴦的關係,心懷愧疚, 幾乎把他當成寵物養大的,表面上看,洪武帝好像總是壓著沐英寵沐春, 實際上洪武帝對一手培養、並且給他豐厚回饋的沐英更加疼愛。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就是寵物和幫手的區別了。沐春算是青年一輩出色將領,但是他立的功勞、以及對大明的貢獻,和他爹沐英比起來,連個零頭都不算。

沐春一直受洪武帝寵愛,是因為他無論多麼厭惡父親,在外面還是給沐英留面子,就像他初次成名的校場比武,和沐英比箭術,在箭術遜一籌的情況下,使出計謀射掉了沐英留在箭靶上的箭獲勝,但是沒有射落父親所有的箭,只要得分險勝過父親,就適可而止。

在封建論理強壓之下,沒有人可以挑戰孝道這個底線,沐春不可以,就連洪武帝和孝慈皇后也不可以,郭子興收養了孝慈皇后,這僅僅是養恩,洪武帝再忌憚郭家,也要給郭氏封惠妃,給郭子興立碑,還每年都派蜀王朱椿去漵州祭拜這個外祖父。

沐春敢公然忤逆沐英之日,那就是他失寵洪武帝之時。沐春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他寧可拔刀自割,也沒有喪失理智去捅沐英一刀。

洪武帝也因沐春這一舉動而要沐英後退一步,別逼的太緊,比起齊王、潭王這兩個膽敢攻打孝陵這等大不孝之舉,沐春簡直是個小天使。

沐英遠在西南,不曉得這樁皇室大醜聞,他只是覺得這次回來洪武帝蒼老了許多,以為是孝慈皇后去世的緣故。

沐英少不得安慰洪武帝,“皇上日理萬機,還要為微臣的家務事操心,都是微臣治家無能,以後微臣會儘量剋制住自己的脾氣,不會被沐春氣到失去理智,總是吵來吵去,也吵不出什麼結果,徒添煩勞而已。”

他們父子和好,是孝慈皇后的遺願之一。洪武帝見沐英服了軟,很是欣慰,“他是世子,將來要繼承爵位,沐家的威名也要靠他發揚光大。就像東宮太子,朕對他也有諸多不滿,打過他罵過他餓過他,但朕的江山是為他打下的,在外頭還是給他面子的。”

沐英拱手道:“皇上說的既是,微臣記住了。”

兩個當爹都當的相當失敗的老父親能夠交流的育兒經驗實在有限,互相吹捧都覺得心虛,只得趕緊轉移話題,到了國家大事上。

沐英說道:“西南那邊資源豐富,地廣人稀——當地土人語言繁多,溝通困難,民風彪悍,各自為陣,一言不合就操傢伙舉族血拼,為了一條河都能互相仇殺千百年,根本就不曉得還有官府調解主持公道這回事,總是死人。青壯年死在毫無意義的仇殺火拼上,微臣這幾年效仿大明戶籍制度粗粗統計了一下人數,雲南偌大的地方,人口只有兩百萬。”

“微臣在當地屯田,試種中原的糧食,就基本能保證軍糧,自給自足,可見當地土地氣候多麼適宜。”

“都是說十年育樹,百年育人,要教化當地土人,曉得文明,得需好幾代人的努力,況且當地土官眾多,一些固執貪權的土官總想割地為王,一年到頭叛亂,不服大明統治,微臣按著葫蘆浮起瓢,還要同時兼顧保護邊境,一年到頭疲於奔命,還是力有不逮。”

“微臣有個想法,中原人多地少,很多農民都是佃農,沒有自己的土地,正好西南人少地多,兩者互補,既能吃飯問題,移民還能促成文化融合,西南邊陲穩定。畢竟這些中原移民語言相通,服從朝廷管轄,就像一顆顆釘子似的安插到各地,可以有效震懾住土人叛亂。”

沐英鎮守西南五年了,他最瞭解當地實際情況,提出的建議切實可行。

洪武帝點頭允許,“短暫的和平是沒有用的,長治久安才是硬道理,奢香夫人和明德夫人修路開通龍場九驛,也是想讓當地土人走出去,中原人能進得來,都吃的飽,賺到錢,嘗到了和平開化的好處,我們就得了民心,西南這塊寶地才能真正屬於大明。朕準了,你要多少移民?”

沐英伸出一根手指頭。

洪武帝:“一萬人?”

沐英搖頭。

洪武帝:“十萬?”

沐英還是搖頭,“陛下,雲南土人有兩百萬,我們至少需要一百萬中原移民才能鎮得住這塊寶地。當地民風彪悍,若是移民人數稀少,等於送人頭去了,被人打劫搶奪,掠為奴隸,移民若不能存活,開枝散葉,改變當地人口結構,我們就白忙活一場,賠了夫人又折兵。”

洪武帝有些猶豫:“大明如今的總人口都只有五千多萬人,一百萬人移民過去,要安家費,要糧食,雲南路途遙遠,道路難行,移民們起碼有兩年不能產出糧食,等於國家要養一百萬人,足足養兩年,你算一算這需要多銀子,你會把戶部尚書逼得上吊的。”

戶部尚書茹太素:要錢要的喪心病狂。

沐英說道:“移民要花錢,打仗就不要花錢嗎?家屬的撫恤金就不要錢嗎?何況這兩項只有付出,沒有回頭錢。但是移民不一樣,皇上養他們兩年,他們穩定當地局勢,將來交的稅銀回饋國庫。皇上就把移民當栽種樹木,先勒緊褲腰帶辛苦兩年,以後坐享其成便是。”

洪武帝打起了心中的小算盤,覺得沐英說的有道理,光靠武力是無法征服西南邊陲的,需要改用人海戰術。從長遠來看,人海戰術花錢最少最穩妥。

洪武帝說道:“朕同意了。”又感慨道:“你要是把說服朕的口才用在沐春身上,昨晚就不會鬧到無法收場的地步。”

沐英坦言道:“微臣也不知為何,只要沐春一開口,微臣就全身鮮血都湧入了腦袋,無法保持冷靜了,微臣覺得有時候覺得遲早被他氣成腦溢血。”

洪武帝也有同感,“兒女都是債。”

沐英說道:“除了這一百萬人口,微臣斗膽向皇上再要一個人。”

洪武帝:“誰?”

“犬子沐春。”

洪武帝沉默不語,沐春是西平侯世子,按照老規矩,大將在外征戰鎮守,妻小必須留京,尤其是繼承者。

沐英一邊說,一邊開始脫衣服,裸著渾身都是傷疤的上半身,傷痕是戰士的勳章,洪武帝看見義子腰間有一道蜈蚣般可怖的新傷疤,沐英身軀強健,可是他八塊腹肌上的胸骨似乎有些不對稱。

沐英說道:“微臣左邊少了一根肋骨,和緬甸軍打仗的時候,被戰象一腳踩斷了肋骨,斷裂的肋骨差點刺穿了微臣的腎臟,軍醫說微臣很幸運,只差一點點就沒命了,乾脆鋸斷了整根肋骨,縫合傷口。從此之後,每逢陰雨天,微臣的腰就會疼,微臣不知道能夠撐多久,雲南局勢複雜,是時候要沐春準備接手鎮守雲南的重任,這次百萬大移民就是考驗他能力的第一關。”

“沐春就像一隻牧羊犬,如果他能夠把一百萬人保護好、安頓好,那麼將來這些一百萬移民都會服他,聽他差遣。否則,他年紀輕輕,性格浪蕩,不肯娶名門貴女,就沒有強大的岳家的支援,資歷也有限,他將來如何服眾?少不得雲南又要大亂,倘若得了百萬民心,一切就不一樣了。”

沐英前半生東征西討,到處征戰,從未在一個地方停留如此之久,他越是瞭解雲南這塊土地的珍貴,就越想將其牢牢收入大明囊中,對雲南有了感情,就像對待一個初生嬰兒,盡情發揮想象,描繪她對未來。

如何發展,如何強盛,如何保持和平,沐英一步步都算準了。

洪武帝從龍椅上走下來,親手給義子穿好衣服,“朕準了,你不要胡說八道,你還年輕,兩年之後,恰好是朕的六十大壽,到時候沐春盡到牧羊犬之職,安頓好了百萬移民,你們父子再一同進京,論功請賞。朕會封你黔國公,世襲罔替,你們沐家永鎮雲南。封沐春為黔國公世子,無論他想娶誰,朕都會成全他,這熊孩子瞧不上你安排婚事,就讓他自己去掙老婆本。”

沐英拱手說道:“多謝皇上恩典。微臣這次把小兒子沐昕帶回家了,耿氏愚鈍,怕她把孩子教壞了,微臣明日把他送到宮裡來,給小皇子們當個伴讀吧。”

沐英早有準備,帶走世子沐春,規矩上說不過去,沐家不能搞特殊,別的武將之家會暗中議論。作為交換,他必須把小兒子留在這裡,這樣就平衡了。

洪武帝曉得義子的深意,更加心疼沐英,這孩子當父親很失敗,但真是設身處地為大明著想,絲毫不藏私。

洪武帝和沐英敲定了國家和小兒女大小事情,受了傷的沐春正找胡善圍求安慰求撫摸。

沐春絮絮叨叨說了一上午,一肚子苦水,如長江之水滔滔不絕,似乎怎麼倒都倒不完,末了,用一句老生長談收尾:“你說,我上輩子到底做了孽,攤上這麼個爹?”

沒等胡善圍接話,沐春自問自答道:“一定是殺人放火,無惡不作。”

孝道這種事情是無解的,這時候沐春只是需要一個傾聽者。胡善圍也面臨著相似的問題,只是她可以透過考女官的方式,把父親和催婚隔絕到一堵堵宮牆外頭。

一直到了中午,沐春才倒完苦水,胡善圍對此表示同情,有心安慰他,“你叫做沐春,字景春,你的字是孝慈皇后所賜,你可知“景春”典出何處?”

在軍事和風俗類歌曲上,沐春或許是個天生王者,但是在詩文上,他就是一隻牧羊犬級別的半文盲。

沐春很委屈:“善圍姐姐,連你也欺負我。”

胡善圍說道:“出自范仲淹的一篇文章,‘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說的都是人間美景。孝慈皇后賜字‘景春’,是希望你一生幸福美好。文中對應還有一句‘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嶽潛形’,說的都是人間淒涼之景。”

“一個人,一輩子,有春和景明的時候,也有淫雨霏霏的時候。你是這樣,我也是這樣的。你出生不幸,父親不喜,舅舅不愛,但你有孝慈皇后庇護,從軍以來,也收穫了時千戶,陳瑄這種忠心又有才幹的將才。我年幼失母,少女時守望門寡,失歡於父親,被繼母虐待,但我也遇到了孝慈皇后,手把手教我在宮廷生存,還有茹司藥,沈教習這樣優秀的女子同朝為官,增長見識。”

“還有你。”胡善圍停下腳步,“遇到你,是我開心的事。”

沐春甚是感動,說道:“我也——”

“沐大人!”時千戶拍馬過來,又打斷了沐春,“皇上宣沐大人進宮。”

次日早朝,洪武帝宣佈了百萬移民計劃,由西平侯世子沐春負責安頓移民。滿朝皆驚,但沒有人能撼動洪武帝的決心。

三年相守,孝陵離別。

此時的胡善圍已不復當年的離別愁緒,兒女情長,“你在禁軍當差,終究是個看大門的,你的才能遠不止如此,以前當人質,沒有辦法,走不開。現在大好機會擺在面前,事關雲南千百年的大計,造福一方。你在我心裡已留有姓名,接下來該在青史裡留名,長好你的殼,就不怕別人詆譭誹謗,哪怕那人是你父親。”

沐春也曉得自己和父親的差距,想要超越父親,就必須做出一番父親無法忽視的成就,否則,往自己胳膊劃一百刀也無用。自損一千,傷敵(父)為零。

沐春對著孝慈皇后的神位發誓:“兩年之內,我一定會安頓好百萬移民,然後回京城找你,我發誓,此生不負國家不負卿。”

作者有話要說:  沐英移民120萬,後來沐春繼承爵位後,要了30萬匠戶移民雲南,搞起了技術移民。父子兩個用簡單粗暴的辦法改變了雲南人口比例。

今晚有一道100點大紅包送分題,給第一個答對的讀者。

敲黑板,同學們吶,這是初中背誦全文的課文,所以沒有備選項。

請問,沐春的字,“景春”,春和景明,出自范仲淹那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