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南明風雨最新章節列表 > 14節朝鮮事變-入城之胡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4節朝鮮事變-入城之胡

看著願本如同長蛇一般的迎使隊伍,突然散開,如同潮水一般向清營湧來,已經換了華服的昭顯世子李溰和多青兩人訝然失色。

要按多青的設想,朝鮮君臣雖然對於父王迎兒臣多有怨言,只是他們不敢也沒有能力進行抵抗。最後只能是忍恥隱辱迎接世子進城,然後在多青的五千精兵威逼之下,仁祖大王李倧傳位昭顯世子,到那時雖然朝鮮可能沒有那麼強的國力派軍入華作戰,但側後之危已解,且能防止扶桑與鄭家聯手自海上來攻。

所以他只是按照多爾袞所授計策,收服樸一志控制人數一萬的都城御營廳,自然就可安然進城,他想不出朝鮮君臣如果沒有都城御營廳的軍力相助能翻起什麼大浪來。

站在使營處的李溰雖然沒有料想到迎使的隊伍會向他們發起攻擊,尤其起先揮劍之人他看了個一清二楚,那個頭髮斑白的不老父又是哪個,一股酸澀湧上心頭。可是,他心中的感情絲毫沒有顯示在臉上。

李淏眼中冒出兩點寒光,嘴裡淡淡向多青道:“多將軍,如若我所料不錯,定然有宗族子弟逃往釜山,那兒城大兵多,將來必成禍患,還請將軍派一支人馬向釜山方向追逃,殺無赦。”

多青看了瞟了他一眼,李淏眼中冒出的寒光使他不由也冷到心底。他臉上毫無表情,也就沒有說話,只是信手一揮傳下令去。滿清八旗的騎兵不愧是訓練有素,幾乎眨眼之間一個千人隊從後營出支向釜山方向狂奔而去。

而其餘四個千人隊除了一個用於使營營寨的防禦而外,其餘兵馬在營內整好隊形,只待多青的一聲令下就殺出營去。

仁祖大王李倧的舉動,得到了部分官員的響應,一些文官、武將亦執起兵刃來跟在隊伍之後衝向敵營。而那些保護迎使隊伍的城衛軍的士兵,看見仁祖大王帶著迎使隊伍殺向清使大營,雖然不明白是何事,既然君王如此,自然也只有舉起兵刃緊緊相隨。五十來米的距離在近兩千人的衝擊也算是有些力量。

多青正待下令回擊,誰知一旁的昭顯世子攔住他道平:“多將軍,豈不聞誘敵深入,此時他們如若離開大路逃向原野,那裡雪深難行極不利於騎兵衝擊,若亂黨逃脫一二將來豈不是我心腹大患,不若我們偽作受襲,據營而守,三個千人隊卻自營後繞出,一隊直取城門小心那個小人有變。另兩隊從側後解決這裡的亂黨!待他們近在營門處再一鼓作氣衝殺出去,自然一個也逃不出去。這樣不是更好嗎!”

樸一志補迎使隊伍不要命的衝擊嚇了一跳。他事先得到了仁祖大王的秘旨,只是沒有向部下宣讀罷了,至於派去保護迎使隊伍的軍兵都是些異己將領及其手下,此次剛好趁機剪除。

由於時間上來不及無法通知李溰,況且他也心存僥倖,在局勢未明之前明哲保身依然是個穩健的策略。

正在此時,一陣如雷的馬蹄聲自清營的側而傳了過來,兩隻清軍勁旅擺開衝鋒隊形直撲城門而來。

看著清軍鼎盛軍勢,樸一志這才想起自己陣營而來,急向手下士兵大呼:“諸軍不要放箭,來軍乃昭顯世子部下,開門迎之,其餘各軍嚴防各自防區,無本將命令,不得擅自移動。”

在他大呼之時,似乎能撇見手下將領、軍兵眼中的鄙夷、悲憤神色,只是為他榮華富貴哪裡顧得了許多,只是偽作不知。

五十米的距離轉眼就到,身體一向不好的仁祖大王李倧此刻已經被那些跟隨他衝向敵營的禁衛甩在身後。

迎面是營柵之中的清軍不斷射來的箭枝,不但有槍式弩弓甚至還有十臺“效飛神弩”亦發射出似乎多到無數弩箭來,不難算出清軍是按照一個騎兵千人隊兩臺的數量配置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迎使的隊伍大多都是宮中的衛士,如果論起來單人格殺一個個也算是殺法驍勇,只是要論起這衝鋒陷陣來,自然比之其他軍隊就要差上許多。再加是迎著連續不斷弩箭衝鋒,很快衝擊隊伍就變得散亂不堪。只是這些宮中衛士平時受李氏宗族恩惠頗多,倒也忠心耿耿追隨在仁祖大王李倧左右死戰不退。

一具具身體在跳動之中被弩箭射中,好在錦袍之中罩著的鐵甲阻擋了弩箭對於要害部件的傷害,所以許多中箭士兵依然高舉手中兵刃大呼向前。

隨著向前衝鋒的道路越長,倒在地下的人越多,終究如此密度的箭枝實在不是人可以抵擋的。這是一條染血的道路,一條條忠勇的身體在這條路倒下,然而同仇敵愷的朝鮮君臣已然將生死置之度外,依然踏著斑斑血跡衝向前方。

力量對比顯然極為懸殊,且不說朝鮮君臣與迎使隊伍不過兩千餘人,根本不足以對清使構成致命打擊。原計劃是以這些人衝進敵營纏住清軍,使其不能發揮騎兵威力,然後防軍則傾全部軍力隨後掩殺,或有一戰可能。誰知原本以為會加入攻擊的防軍居然一動不動,自然造成失敗的主要根源。

正在這時,身後夾攻的清軍那個千人馬隊和營中的千人馬隊一齊殺出。這漢城美麗的郊外原野上立即上演一出血淋淋的慘劇。

前後清軍的兩個千人隊俱排成兩翼伸展的蟹螯陣,彷彿兩雙手臂把這兩千忠魂緊緊抱在懷中。

騎兵們衝到朝鮮君臣身前,長刀揮處鮮血噴湧,一棵棵六陽魁首在刀光之中飛起,屍身跌落塵埃,在地下滾動的頭顱上是一雙雙不閉的怒目。

即使如此,忠於朝廷的朝鮮軍兵依然揮舞著刀槍,與衝到身邊的清軍血戰不已。

終於,一場單方面的屠殺落下了帷幕,坐在“滿山跑”上的昭顯世子李溰進了城,透過透亮的窗戶,他向外看著。低聲喟嘆:“漢城,我回來了,這兒將是我的都城,這裡的百姓都將是我的子民!”

這幾句話似乎是說給自己,又似乎是說給別人聽的。說罷他緩緩調轉身體,目光所及之處,是躺在車中仁祖李倧怒目圓睜的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