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南明風雨最新章節列表 > 1節 君主立憲(解禁章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節 君主立憲(解禁章節)

一直以來,戰爭就是個沉重的話題。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就在殘酷的廝殺當中悄然而逝!可是,面對民族、國家的利益,面對國家、民族的血債,除了使用鮮血來進行清洗而外,還有什麼更好的選呢?

就在清軍在江南依靠漢奸的出賣奪取到神州城的時候,對馬島上慕容卓的“對馬絞肉戰”進行順利,九鬼趕保又送上一波大約八千多人的陸上兵馬。這次幾乎沒有經過多少正規的戰鬥,就被“救世軍”全殲。

經過鑑別,一些人被剃了光頭,一些人則成了“木頭”一邊做著苦役一邊等待著他們的命運。這兒,正在進行的償債行為,同樣也預示著滿清這一雙手沾滿漢人鮮血的種族,最終可能遭受到的懲罰。

對馬島附近海域的天空,在這個寒冷、肅殺的季節裡,天氣出奇的晴朗起來。海面之上的波濤也顯得較為平和,這樣的天氣很適合出來走走。

一條大約二十米左右的大船沿著對馬島凹凸不平的海岸緩慢的倘佯之中。看它的模樣,透出幾分怪異。

從它的船型來看,毫無疑問它應該是那種朝鮮水軍獨有的被稱為“玄龜鐵船”的戰船,呆是它的外表的變化是令人吃驚的。

船頭處曾經十分威武的龍頭已經被一隻長長伸出的斜桅代替,兩張三角前帆兜著小小的兩篷細風,加長了的主桅之上曾經極具東方特色的長方形四角帆已經不見了蹤影。橫桅上是捲起的白色軟帆。

沒錯,它就是在對馬島神州軍軍事基地進行改造第一批二十艘“玄龜鐵船”中的一艘。由於它寬大的船身,較適合短途運輸,因此除此一艘之外全部被改裝成運輸船。

“玄龜鐵船”背部如同魚鱗一樣的鐵甲全部被拆除,同時拆除了所有武器。加裝了一層用於載貨的甲板,使用神州城特有的“人力驅動”及“夜間照明”系統,舵杆也被輕便的舵輪代替。

就是這些小船負擔了從朝鮮北部運送礦石的漢城及釜山等地運送大量農作物的任務,每一個碼頭之上,都備著現成物資及替換船員,人歇船不歇。只要天氣許可它們就會在朝鮮及對馬島的基地之間來來往往。

由於合作雙方的共同努力,大量的礦產、農產品早已備妥第一批物資,由回航的“閩江級”大船捎回神州城。這些物資是朝鮮向神州城支付的“先進裝備”的第一批費用。

然而這艘船顯然不是用來作為貨船,此刻它的甲板之上,烤肉的鐵鈀正冒出一股股肉香四溢的味道。塗著蜂蜜被炭火燒烤成金黃色的肉排滲出一滴滴油來,滴在炭火中發出“滋滋”的聲響。

是啊,這是一個難得的閒適日子。舒舒服服坐在椅子裡的嶽效飛兩隻腳擔在船舷邊上,手上的漁杆伸向海面。一旁的小幾之上放著他的雪茄煙盒、酒壺等等雜物,顯然愜意的他注意力並沒有放在釣杆的動靜之上。

他身旁坐著的是同樣心不在焉的是那位“對馬妖狼”他的卓參謀長,另一側則是最近為了他的新軍而感覺到興奮的朝鮮新近登基的那位孝宗皇帝一一李淏。

“大哥,照你這麼說,君主什麼都不用管,只要練好簽名就行了?一切全都交給首相去處理,那他不就成了權臣,或者他若要造反豈不易如反掌?”

李淏自從到了“神州軍”的對馬基地,一切所見所聞都使他耳目一新。不論他們的武器,也不說他們的裝備,就是這兒看見的神州城的那些女人們,就已經讓他感覺到夠吃驚得了。

所以到這裡以後的日子之中,他一直在扮演著一個勤學好問的好學生的角色。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照例,嶽效飛嘴裡叼著幾乎從不離口的雪茄煙,另一手摯著酒壺,至於魚杆似乎他從來沒有打算理過它。

“容易,容易才怪!你當那些議員都是傻子,也不看看多少雙眼睛盯著他呢,而且任期不過數年一屆,想造反就得在任期內才行,時間夠不夠呢,這實在是個很為難的問題!況且想當首相的為恐怕不只他一個,下一次競選的時候他能選得上嗎?所以何必緊張呢?

再者,軍隊也不歸首相來管啊,君主才是全國武裝的最高司令,要說到動兵,沒有你這總司令的簽署,命令可也無效啊!沒兵他怎麼造反啊?有了你的禁軍,有了新軍造反,可就不是靠著大刀長矛就可以辦得到的。”

慕容卓支起耳朵,他剛剛聽到了一個新名詞一一“君主立憲”,簡單來說就是君主只要做好兩件事就可以了,一個是聽取直接向他負責的首相及各軍參謀長的報告之外,另外練好兩個字就行了一一“同意”!

自從這位朝鮮的君主跟著他這位大哥來到對馬島之後,兩人每天除了必要的公事之外,就是談論治國之策。起先慕容卓以為 這個“傻小子”嶽效飛真得開竅了,或者他心中是不是已經在想將來如何當好一個皇帝的事。

誰知聽了幾天,慕容卓除了用驚訝來形容自己的心情以外,很難找到其它的詞彙來形容。嶽效飛對李淏談論的所謂治國之策,純粹是教會一個皇帝如何偷懶,把所有的事情都甩給下面的人去作,尤其是那個首相估計會給累死的。

李淏用自己的酒壺和嶽效飛碰了一下,把酒喝進嘴裡,才由衷的讚歎:“大哥的辦法實在是高明啊!用新聞、法院看著議員,用議員看著官員,最後官員反過來指揮百姓,大家相互牽制、相互制約,如果可行的話,那這皇帝當得可輕鬆的緊啊!只是這樣權力被分散開以後,將來朝廷有事,一個個相互扯皮推委,這事可發誰來管呢?”

“誰管,當然是首相啊!不然花那麼錢僱他作什麼?況且想管事就得有真本事。兄弟你想想,以前諸事不順症節何在啊?朝鮮和大明的問題一個樣,那就是外行管內行,無論工部,戶部或者兵部全都是一幫只會‘之乎者也’的老夫子們,指望他們打仗,指望他們做工,他們也得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