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南明風雨最新章節列表 > 2節 清水養魚(解禁章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節 清水養魚(解禁章節)

李淏不解的問道:“外行管內行,可這事不要讀書人管,要哪個管啊?難不成用些百姓、工匠之類的才行?可是他們都是些鄙陋之人啊,憑他們也能管好國家嗎?大哥你不是要我用這些大字都不識得人來管事吧?”

嶽效飛知道他的貴族情結依然難以放下,最少骨子當中百姓在他的眼上不過是一些只識得五穀的下作之人罷了,在他的眼中,要將國家大事交到他們手中,只怕這國家也就離大亂不遠了。

嶽效飛略一思索,覺得如果要促使朝鮮的改變,那麼“人人平等”這個想法卻是要想法貫徹到李淏這個封建王族中長大的帝王心中才行,可是怎麼樣才能打動他呢?

“兄弟,我先問你一句,貪官你恨不恨?”

李淏連個磕都沒打隨口答道:“自然恨了,只是他們有許多在朝廷之中的關係錯綜複雜,動一發而牽全身,輕易動他們不得,對於他們的容忍結果反倒成了姑息養奸的舉動,使這些人越發無法無天起來。”

對於貪官從來沒有好感的嶽效飛冷哼一聲道:“你以為他們為何貪,為何關係錯綜複雜?歸根結底,是沒有一個公平的評價。

有得人辛苦一輩子為國為民操碎了心,可是因為不會巴結,結果就上不能施展抱復。有的人不學無術可是長著一張巧嘴,一雙明眼投上司所好,結果卻步步高昇。當這種人形成一定規模的時候,國家焉能不出現結黨營私,沒有本事不結黨營私如何怎麼能爬上高位呢?

當然並不是說這樣的人一定沒有本事,只是心術不正,有些聰明、本事全用在什麼狗屁‘為人’什麼師生、裙帶,這樣的官司留之實在無益。”

“那,大哥,我聽說神州城卻是沒有這樣的官的,你又是如何做到的,難不成是嚴刑酷法麼?”

嶽效飛搖搖頭:“當然不是,那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只是制標不治本的辦法。主要是一個公平的機制,使真正有本事的人憑著實力可以升遷,而且廣開官路,使所有有本事的人可以為我所用,有了正常的渠道就不必去結黨營私,就不必去上下其手做好自己的事,做出成績來自然就有出頭之日。有人能當誰願意去作鬼啊!”

“只是,大哥,你有所不知,那些秀才可是國家根出錢養得呢,如果人人都讀書,那朝廷哪負擔得起啊!如果貧民百姓個個讀書,誰又來耕田呢?”

“過去把錢發給那些士子當然是有問題的,所以我們神州城的作法是錢拿來建學校,而學生去學校接受教育!只要這樣朝庭的錢才花對了地方,隨著受教育的人越多有管理能力的人自然也越多,這時官的地位就受到越來越多競爭的威脅,他只有把自己事做好,而且做得更好,才能保住官位,否則想當官他能當官得人多得是,不少他一個。”

嶽效飛看著李淏臉上思索的表情,決定再給他加上一鞭,說不定一不小心在自己的影響之下,搞成這個世界上第一個君主立憲的國家也說不定。

“只不過學校裡的書可就不是什麼四書五經之類的東西,那麼將來工部的部長就得有技術基礎,而將軍和參謀本部就更不消說了,孫子兵法之類的是一定要倒背如流,射擊戰術自然要無一不精,否則怎麼帶得好兵呢?這就是專業教育!”

一個國家讀書為越多,受過專業教育的人越多,那麼這個國家也也就富強。就如我們神州城,現在不識字的人已經相當少了。”

李淏顯然跟得上嶽效飛顯然跳動很大的思維,他追問道:“大哥如此一來,那不要多好些官啊,他們可都是要俸祿的啊,現在這些官我都快養不了,我哪來那麼些錢再搞這些啊?”

嶽效飛明白,李淏的這個苦訴得是真實情況,這些封建的官們,十個九個都不幹正經事,得點時間都在想著如何巴結上司,如何討官賣爵。靠這樣的傢伙如何能保證國家的發展,民族的昌盛啊!

“所以啊,這第一步是最難邁的,當時我們神州城的辦法是依靠報紙、議會的監督,官員變得能上能下,這樣由不得他們不好好辦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只要保證政府的執行公正和公平,工商的自然會獲得長足發展。相比之下,工、商的利潤又比農業的利潤大得多,工商好了、利潤大了你自然有錢養更多的官和軍隊,到那時……!”

李淏心中思慮著嶽效飛的話,新的觀點他他所受的教育完全相左,聽到嶽效飛把“公平”二字放到如此高度,他不解的問道:“可是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李淏可是不知道,這一句出自《漢書》當中的句子,卻是嶽效飛他他的老師李廷樞專門進行過辯論的一個題目。

當時楊廷樞用這句話來影射嶽效飛的監查及效能評估制度,結果引發了一場相當激烈的辯論。

“哼!什麼狗屁水至清則無魚,最後漢還不是天下大亂、亡國滅種,試著探討一下亡國原因依然是貪官上下其手,兄弟看看我們兩個國家哪個朝代不是如此,建國伊始百廢初興大家兢兢業業,終於國家昌盛一時。

然而,一些高官、巨吏就開始上下其手,最後民不聊生基、揭杆而起、國破家亡,更有甚者被異族乘機入侵,損我身體髮膚,奪我祖宗基業。

所以,我們大可以把這些陳芝麻爛穀子的傳統扔到一邊去。看看實際情況,現在國家富強需我們去如何做,我們就如何去做,這就是實事求是的態度。

這是一種態度,也就是說如何使我們國家、民族變得更加富強,這才是根本。至於這些所謂的名言,說得人已經死了,存在的年代已經過去。全都是些過去的東西,而將來我們遇到的事情,作古的人永遠也不可再見,他們說的話拿來一聽可以,但明天畢竟是要我們來面對的!

再者,汙水養魚?給你一噸化工廠的工業汙水水,給我養條魚出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