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縱橫五代之趙匡胤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六章 排郭威定計殺臣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六章 排郭威定計殺臣子

但是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這圍城的一年中,趙匡胤有了巨大的收穫。他在主帥的身邊聽到了也看到了許多實際演練中的領導藝術與被領導技巧,這對他的成長有著巨大的教育意義。他學會了怎樣做個下屬,更同時現場觀摩了怎樣才能做一個成功的領導。軍隊這個大熔爐開始錘鍊他,把他去蕪存菁,從一個渴望進步的青年變成了一個快速進步中的職場青年。

還有,他最大的收穫,是結識了一個在當時同樣不起眼,而且很年輕的人。

這個人叫柴榮,歷史現在還沒有輪到他出場,但是很快整個世界就會發現,柴榮才是這個時代裡最最英名傑出的人。實際上,他比趙匡胤能力還要強,只不過他在一個最關鍵的因素上輸給了趙匡胤。而這個因素是自有人類以來就沒有誰能夠戰勝或者改變的。

那就是——命運。

是柴榮的不幸,才造就了趙匡胤的人生。

郭威凱旋,帶回了勝利和豐厚的戰利品(極小的傷亡數字和完整的河中城以及後漢天下重新恢復了平靜,這些比殺敵千萬,帶回來一座金山都重要),讓他受到空前熱烈的歡迎。迎接他的有升職、百官的恭賀,以及皇帝更加委靡不振的臉。

時隔近年,郭威又在近距離的情況下看到了他的陛下。他驚奇地發現,年輕的陛下臉sè更加差了,神sè加倍的委靡,著名的哈欠也打得更多了,完全無視此時場合的正規,氣氛的熱烈以及全體朝臣的注視。不知為什麼,郭威的心裡掠過了一絲異樣,像是感到了些什麼,但是沒容他仔細分辨,就馬上被歡呼的人群和酒杯淹沒了。

因為郭威的新頭銜頒佈了——加封郭威為官檢校太師兼侍中,正式成為後漢朝中第一人。但這兩個頭銜幾乎都是榮譽xing的,這也沒辦法,除此以外,早就是朝中頂級大臣的郭威已經無官可升,除非是劉承佑肯脫袍讓位。

一時間觥籌交錯,歡聲盈耳,郭威也不由得被感染了,這一年來風風雨雨,他是容易過來的嗎?應該放鬆一下了,但是他做夢都不會料到,他的危機已經在這時候伏下了,他剛剛看到的那些慵懶的哈欠和惺忪的睡眼背後真的隱藏了一些東西,在不久的將來,就會給他的人生帶來巨大的變故。

甚至是給中國的歷史都帶來轉折xing的變數。

現在,讓我們暫時離開皇宮,到民間真正歡樂的海洋裡去吧。在開封城裡萬人空巷熱烈慶祝的人群中,趙匡胤在第一時間裡脫離了部隊,奔向了自己久違的家,他要去探望自己ri夜思念的親人。三年多了,家中一切,別來無恙?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家中都好,母親安好,小妹也在,二弟匡義已經長大了,三弟匡美也已經出生,所有人都很健康,只是沒有見到他的父親。他的父親此時不在京城,在這次平叛的戰爭中禁軍也被派上了前線,但和他不在一個戰區,可以肯定的是,也還活著。

多麼的幸運,趙家有了兩位職業軍人,同上戰場,都還活著。

那麼盡情歡樂吧!一年的期盼,一年的忐忑等待,終於等來了勝利和親人,還有什麼理由不快樂呢?!當天的歡慶一直持續到了深夜,滿城歡悅的聲音和煙花燭火燦爛的光亮一直喧囂著整個開封城,也傳進了開封城裡最高大最幽深的建築——皇宮裡。這讓早就回到寢宮獨自安息的劉承佑更加難以入睡。

一個善於讓自己習慣痛苦的人,總能找到讓自己痛苦的理由。

他發現了一個新問題——為什麼有了反叛讓他不安,可平定了反叛更讓他難受?為什麼所有人都在歡呼,而他卻加倍的痛苦。

黑暗中的劉承佑瞪大了雙眼,他忘不了在白天皇宮裡所發生的一幕幕,郭威被群臣簇擁著,所有的人都圍著郭威轉,郭威才像是皇帝,才像是這座皇宮,這個天下的真正的主人!而他,本應享受這些讚譽和恭維的皇帝,卻被冷落在了一邊……他現在比剛剛繼位時更加的痛苦了,那些困擾著他的問題非但沒有解決,反而越來越嚴重。他必須做出反應,否則他真的再也無法安睡,直至痛不yu生!

歷史的車輪就這樣被一個人的痛苦啟動了,這個敏感的年輕人一但找到了他的痛苦,就天才xing地把這些痛苦無限制地放大。在不久的將來,無數人將因此而受益,同樣有無數的人將因此而遭殃,比如就在此時皇宮外面歡慶太平的開封市民們,你們就將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等待你們的只有冰冷的刀槍和沖天的火焰,只有死亡!

變化裡有著無數的機遇和兇險,所有人都只能在隨波逐流,盡力而為中得過且過,聽天由命。

郭威、柴榮、趙匡胤乃至於當時的皇帝劉承佑莫不如此。只不過,劉承佑在這期間掌握了絕對的主動,以他年輕人特有的激情和sāo動。

時間過去了四個月後,後漢皇帝劉承佑把郭威再次派上了戰場,理由很簡單——常規任務,抵擋契丹。這時候契丹的新皇帝也終於被“選”出來了,新皇帝開工,總得找點事幹,很不巧後漢的邊境與契丹直接接壤。契丹人不用站在高坡上都能看見後漢的繁華城市和美麗的姑娘。

後漢,我不找你又去找誰,何況我們還這麼的熟?

於是郭威出征,但是等他到了報jing地點,卻連一根契丹人的馬毛都沒看見,不僅如此,連搶劫現場都沒有。怎麼回事?是契丹人行動太快,已經溜了?還是訊息不準,契丹人根本沒來,有人把皇帝連帶郭威一起都涮了?但他並沒有迷惑太久,沒等他報告平安無事請求撤軍,皇帝的新命令就又到了。

就地駐防,以防契丹。

好了,郭威就這樣被調出京城,到邊疆站崗。

被騙出來的人都憤憤不平,但老於事故的郭威卻只微微一笑,他心裡明白,千萬別再說話,再一次釣魚的時間到了。他搖了搖頭,心想這個年輕的小娃娃,還真不是一般的難侍候。但他並沒有太吃驚,對現在的情況他還是有一點心理準備的,還記得當初劉承佑請他出馬時他是怎麼回答的嗎?

——臣不敢請,亦不敢辭,唯陛下命。

表面看來,這話說得既有身份又極為剋制,政治語言和個人修養都非常到位。但是領略到裡面的無奈和隱患了嗎?“臣不敢請”——因為我不想您誤會我要借出兵的機會總攬軍權;“亦不敢辭”——我更不願讓陛下您誤會我藉機要挾您;“唯陛下命”——您怎麼說就怎麼算,一切都隨您心情。

這已經是非常到位的全方面妥協式的服務了吧?但還是不行!還是不能消除劉承佑心底裡的那點不安,居然還使出了這樣不入流的小把戲!

郭威表面上維持著平靜,但此時真實的心情卻是非常痛苦而且沮喪,甚至非常自卑的,一個臣子需要向自己的皇帝如此表白,而且事後盡心盡力地工作了,卻還是得不到最起碼的信任,這真是讓他覺得自己很無能,他的工作做得極為失敗。

但是,他現在還沒有真正地開始jing覺起來,有什麼必要呢?被懷疑、或者被虐待,本是歷朝歷代為人臣子責任內必須承受的,誰都毫無例外,根本沒有什麼好說的。何況他郭威飽經風霜,人生經歷是典型的從低到高打通關式的過程,連做俘虜的ri子都熬過來了,這點委屈算什麼?

於是在他邊關站崗的這些ri子裡,他心裡經常唸叨的,只是下一步要怎樣和他的陛下進行溝通——陛下,我還能怎樣來消除您的疑雲呢?這是郭威百思都不能解決的事情。

但事實上,這並不需要他來解決,劉承佑自己都辦了。

乾祐三年十一月,忍無可忍的小皇帝劉承祐開始了他預謀不久的屠殺,準確地來說是預謀不久的暗殺。

暗殺物件包括宰相楊邠、侍衛都指揮使兼中書令史弘肇、三司使王章、樞密使郭威,他的目標是要將政、軍首腦一網打盡,估計這小子是急紅了眼,完全不顧國家還開不開,生意還做不做。

一般來講,把家裡的耕牛偷出去殺了吃肉,或者把老爹買的膝上型電腦偷出去賣錢的人,被老百姓通俗地稱作敗家子,小皇帝劉承祐完全具備了這些特質,唯一不同的是,一般的敗家子敗的是自己的小家,小皇帝劉承祐敗的是國家。

當然,這樣的大事小皇帝一個人是幹不了的,得找幾個人來商量商量。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參與小皇帝劉承祐密謀的幾個重量級人物。

第一位,李業,小皇帝的媽媽李太後同母異父的弟弟,不是親的。但這並不影響他成為李太後的最親和小皇帝的最愛。

此人以他的實際行動完美地詮釋了“屎不臭,挑起來臭”這一至理名言,在小皇帝最猶豫的時刻,以一句“終當為亂”,起到了煽風點火、一錘定音的作用,若要為此次政變評定功績,李業先生當首推第一。

正是在李先生的直接促成下,小皇帝劉承祐向黃泉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並最終導致了後漢公司關門歇業。

而這一切的一切,原因只有一個。

幾個月前,李先生做大內庫房總管做膩了,想在朝廷上露露臉,弄個宣徽使噹噹,他姐李太後和他侄兒小皇di du同意了,就楊邠、史弘肇這兩個老家夥不同意,害得李先生沒搞成。

既然你們不讓我露臉,我就讓你們活不過今年。

第二位,聶文進,時任樞密院承旨。

聶主任在樞密院混了大半輩子,進進出出見到的都是戴頭盔、穿鎧甲的,俗話說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雖然缺少戰場的實際工作經驗,但自我感覺很好,什麼行軍打仗、排兵佈陣、指揮調動對聶主任來說都是小兒科。因為工作原因,經常到皇帝處轉悠,一來二去和小皇帝混熟了,成為了小皇帝得力的助手,不可或缺的軍事智囊。

第三位,郭允明,時任飛龍使。飛龍使民間俗稱弼馬溫。其實做弼馬溫也是一份很有前途的工作,當年齊天大聖孫悟空就是從做弼馬溫開始,一步一個腳印,辛苦耕耘,最終成為了家喻戶曉的知名人物,光榮事蹟流傳了好幾百年。

但郭先生是有抱負的,他並不滿足做一個弼馬溫,他一定要做一番大事業,流傳千古,不管是流芳還是遺臭,只要出名就行。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但這句話也有特殊情況,很顯然用在這三位仁兄的身上就不太合適,這三個臭皮匠打死也頂不上諸葛亮,頂多算是臭皮匠的立方。

幾個人跟小皇帝一碰頭,簡單地討論了一下,就決定動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