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縱橫五代之趙匡胤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九章 郭威登基太祖投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九章 郭威登基太祖投柴

15ri,與馮道一起西來的未來皇帝劉贇已經派人來滑州稿軍了。王殷看著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郭威,悄聲道:外面傳言,劉氏復立,全軍將無種。郭威嗯了聲,仍舊喝酒吃肉。吃飽喝足,下令:全軍開拔,往澶州而去。

在澶州休息三天,12月19ri,郭威下令渡河,繼續前進。

行軍的中午,郭威突然將侍衛司馬步軍都指揮使王殷叫了上來:小王啊,你看沒看到前面那個東西啊?王殷瞪大了眼:沒啊。沒看到。郭威又問:你仔細看,在我馬前像有什麼東西。王殷再看,再問:什麼東西?郭威看了小王一眼,再說:像是一團氣盤旋在我馬頭不散啊。王殷明白了:確實啊。我看到了。郭威再問:是什麼顏sè呢?聰明的王殷馬上回答:紫sè。

郭威微笑不語,策馬繼續向前。王殷也笑了。

第二ri。一無名驛站,也許可叫郭橋吧。外面數千士兵在大聲鼓譟,郭威聽到了,可他不動,還下令把門關上。充分表明了自己的三不態度,即不主動,不拒絕,不負責。士兵們將當ri搶錢時的本事全用上了,他們登牆越屋而入。郭威故作吃驚:你們幹什麼?還知道皇法嗎?眾人嘻笑:自然是請將軍來立皇法。說罷一擁上前。一人從後面衝將上來,撕開一面黃旗,迅速裹到郭威身上。眾將士伏地齊呼萬歲。郭威無可奈何,嘆氣道:你們這是陷我於不義啊。罷了!為了你們這些人的xing命,我只好舍了自己了。

這一幕,24歲的趙匡胤全都看在了眼裡。也許他是那個翻牆的人,也許是那個關門的人,又或許是那個撕黃旗的人……

郭威回京了。12月25ri又回到了汴梁城外七里店。20ri兵變,短短5天,郭威又從澶州回到汴梁了。而當ri從汴梁到澶州,郭威整整用了15天,加上休息的3天,共19天………

什麼?你問我契丹軍隊呢?見他的鬼去吧!我們有更重要的事要做——攘外必先安內。而且你能想象剛搶劫了本國都城的士兵們會對邊疆百姓的苦難感同身受嗎?

眼下汴梁城裡已亂成一團,郭威又殺回來了。且這回不是清君側,是自己要做皇帝了。李太後費盡心思,機關算盡,還以為能躲過這一難,然而該來的還是來了。怎麼辦?招百官來商議。可人也找不到了。百官們紛紛出去迎接新君。他們這回已不用做選擇題了,只需交一命題作文就能交差。題目是勸進。這不難。很多人都有腹稿,將其中主角名字一改就可抄出交上。

chun風得意的劉贇隨著馮道一路西來,現在到了宋州。又有人來接他了。是侍衛司馬軍都指揮使郭崇威和七百騎兵“澶州兵變,郭公派我來保護陛下。請放心,沒惡意”然而劉贇叫郭崇威入城,他竟不敢進來。直到馮道出城來請,郭才與馮一起登城。郭崇威怯怯縮縮的異狀已被人察覺,擺明了劉贇再往汴梁去,只能是送羊入虎口。劉贇秘書董裔給他判斷了形勢:必有異謀;指明了前進的危險:陛下深入不止,禍其至哉;更提供了應變之策:奪兵、搶錢、招兵、撤退。

只可惜被皇位巨大誘惑矇蔽了眼的劉贇還在幻想:剛才郭崇威直呼郭威姓名,可見郭威並沒真正當上皇帝啊。當夜,張令超的士兵已全被郭崇威接管,而來接他的馮道要一個人先回京了。在這皇朝更替的時刻,有太多禮儀需馮道這樣的老人來主持。而這時的劉贇仍不死心,把最後希望寄託在馮道身上“寡人此來,所恃者以公三十年舊相。故不疑”還未進入汴梁皇宮,他已自稱寡人了。可這寡人只知道馮道三十年為相的輝煌歷史,卻不明白馮道是靠圓滑與世故才當了三十年大官而不倒的。

最後劉贇拒絕了手下殺死馮道的暗示。馮道走了。孤家寡人的劉贇被郭崇威請到一小小黑屋給幽禁起來來。26ri,李太後正式下詔,劉贇被降為湘yin公。他的皇帝只做了個半途。只是從徐州到宋州的這一程路,跑完了他的整個人生。

事實上,劉贇還不是最慘的一個,因四大候選人之一的劉信已上吊自殺了。

郭威澶州兵變時,他最親密的搭檔王峻正留守汴梁城。兄弟倆真是心意相通。在得知兵變訊息後,他馬上派出兩路兵馬,一路就是前去“護衛”劉贇的郭崇威,另一路是前往許州巡檢的馬鐸。本來劉信聽聞郭威勤王入京,他是驚慌了一陣。可沒二天,聽說郭威退了,皇位到了侄子劉贇手上。暗自慶幸的劉信忙令兒子赴徐州奉迎新帝。可情況又急轉直下,澶州兵變了,郭威稱帝了,馬鐸來巡檢了。有啥可檢的?不就是要我命嘛?輾轉難眠的劉信一下想不開,自殺了。

在後周建立前的12月29ri夜,有一件事也必須交代一下。當夜,侍衛司步軍營內的將校有人乘酒醉揚言:當初郭威是由侍衛司馬軍扶立,現步軍也打算扶立一個新帝,大家打一下。郭威當夜就斬了這不知輕重的侍衛司步軍頭領。然而回頭想想到自己為止,已歷數五代之中,由軍士隨意廢立皇帝的事件層出不窮。於是yu防患未然的郭威將zhong yāng禁軍進行了一次徹底的大改革,將其一分為二:一部仍為原來的侍衛司,另新增一部稱殿前司(老大官銜稱殿前都點檢),透過兩司互相牽制制衡。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機關算盡的郭威怎麼也沒料到:正是自己一手設立的殿前司與都點檢這個官職,將成為他的繼任者柴榮與他後周王朝的夢魘。

公元951年正月初五,郭威登基為帝,改國號周,改元廣順,將李太後遷居西宮。

郭威登極,首先論功行賞。這是必須的,這絕對有利於造反集團的進一步團結和鞏固,更有利於對全國**局勢的有效舒緩——告訴了有心繼續造反的人已經沒有多少空子可鑽。

於是在激動人心的升官大會上,每一個參與了造反行動的人,不分大小都享受到了成功之後豐收的喜悅。王峻、王殷這些堅定的追隨者,都被授予了樞密使、節度使、刺史之類的高官;像間接地“幫助”了郭威的另類人士們,如慕容彥超、劉崇等人也不必自卑,郭威同樣給予了他們官職不變繼續努力的承諾;而像官場老油條馮道及原宰相範質等人更不用說,重用更重用,加薪再加薪,一切都以安定團結為主。

在這些令人目眩、引人流涎的升職加薪浪cháo中,沒有人會注意到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的升遷。那就是原親兵趙匡胤,趙匡胤因為任勞任怨、盡職有功被提升為禁軍東西班行首,也就是相當於禁軍部隊裡的一個小班長,繼續光榮地負責宮廷的禁衛。

唉,升官了,大小也是個官兒了。可是看看人家,再看看自己,年輕的趙匡胤心裡不知是個什麼滋味。

這時他每天的工作,就是腰裡橫著把刀,或者手裡挺著杆槍,穿得比誰都整齊,在皇宮裡,或者在大殿下比賽誰站得更直。

唉,工作是比從前更加的無聊了。在打仗的時候,雖然有危險,可是趙匡胤還可以隨時跟在郭威的身邊,可以聽到看到很多值得學習、非同凡響的事情。可是現在郭威當上皇帝了,身邊的人就複雜得太多了。一個禁衛班頭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跟著皇帝四處亂轉。

唉,再嘆一口氣吧,也許再升點官,他就能有權力隨時走動一下,不必再像個木頭樁子了吧?唉,可那還不知道要再等到何年何月。

於是在沉悶的絕望裡,趙匡胤作出了一個對他來說最重要的選擇,這個選擇對他政治生涯的起步有著決定xing的作用,不久之後人們就發現趙匡胤真是眼光非凡,可在當時,每一個人都認為他是純粹的瘋了。

因為他居然放棄了郭威這個剛剛成為皇帝,世上最炙手可熱的大佬,去依附了一個邊遠城市裡的年輕小長官!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個年輕的小長官就是柴榮,也就是後來人人皆知的周世宗。在十幾年之後,每個人都知道了他是五代十一國裡最英明最有作為且相當公正又待民以誠的君主,可是在當時卻沒有一個人會這樣想。其原因就像面對當時的禁軍東西班行首趙匡胤,也沒人會相信他是同樣英明神武、震天動地、繼往開來、人類少見且基因突變才生出來的宋太祖一樣。

那麼趙匡胤當時的選擇就冒了極大的風險,是個不折不扣的政治投機。

這一計非同小可,輸贏之間全靠當事人的眼光準,膽子大,有雙識英雄的慧眼,能在成百上千中層領導幹部中認準了一個,然後堅定跟隨,全情奉獻,不惜一切手段幫著主子得到上位。

如果成功了,也就是說你選的主子終於一飛沖天了,那麼你自然會跟著平步青雲。但是如果失敗了呢?官場變幻誰敢說百戰百勝?你的主子如果一路冷下去,始終都沒能熱起來,那麼你怎麼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