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縱橫五代之趙匡胤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章 登基十月契丹興兵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章 登基十月契丹興兵

但是富貴險中求,趙匡胤堅定地相信了自己的眼光,他明確地分析出自己在已經登峰造極,熱得沒法再熱,沒有潛力可挖的郭威身邊是沒有發展空間的,馬上就毅然決然地選擇了離開,轉而去依附雖然官職不小,但還沒有多少根基的柴榮。

趙匡胤當時作出了這個決定時,既有周密詳細理智清醒的判斷,更重要的還是憑著他敏銳的直覺。一個擁有非凡素質的人,能夠非常清晰地感應到另一個與之相似的人的存在。就像一隻狼,很輕易就能知道對面那頭動物的危險係數一樣。這就是為什麼趙匡胤選擇了柴榮,而柴榮也收納了趙匡胤的原因。

這時柴榮的身份地位頗有些微妙。說他很高,是的,他是郭威陛下唯一的“兒子”,並且頭銜相當不小。全部排列出來是——澶州刺史、鎮寧軍節度使,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也就是說,他既在都城之外有自己的地盤(澶州),還有自己的軍隊(鎮寧軍節度使),並且還大於並約等於當時的宰相(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但是非常可惜,所有這些讓人頭暈的高等頭銜哪個也叫不準站不住。

首先他和郭威無論如何都沒有血緣關係,這在古老的中國是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無論郭威與自己的元配太太柴夫人的感情多麼的堅固,內侄與兒子都是兩碼事,更何況這時柴夫人早就死了。而且談到血親,在後周朝裡,郭威還有一個外甥,叫李重進。李重進不僅年齡比柴榮稍大幾歲,而且早就手握重兵,戰功卓著,很早就有了自己的班底和顯赫的威望。並且此人心高氣傲,絕不屈居人下,以至於在郭威臨終前,都要特意在正規場合當著朝臣的面,命令李重進向柴榮下跪朝拜,以確立柴榮的繼承人身份。

這一切都說明了,雖然劉承佑幫了柴榮的大忙,把郭威的兩個親生兒子都殺了,可在別人的眼中,柴榮仍然是個不尷不尬的假太子。就算是現在尊貴,但是將來呢?誰能保證郭威從此就再也不能生育?後周皇帝的寶座,看著似乎離柴榮很近,但是差之毫釐謬之千裡,也許終柴榮一生都無法企及。

而且不僅如此,這時柴榮在官場上還多出了一個有進無退,不顧生死一定要給他添亂的政敵。這個人別說是他柴榮,就算是郭威,一時半會兒都不敢動。

這人就是後周立國第一功臣,時任宰相兼職樞密使的王峻。

王峻是一個值得細說一下的人物,透過他我們能看到五代十一國裡典型的權臣形象,他的升、降、興、衰都非常具有代表xing。

此人最初走向社會,並不具備人們常規意識裡的所謂文韜武略等成大事者的基本能力,他最擅長的是唱歌。那時還是後梁的時代,他投奔了一位叫張筠的節度使,能做什麼呢?只能是唱唱歌,陪陪酒,形象和地位真的不能算太高,而且他的生活還極不穩定,得隨時準備朝秦暮楚。

另一位高官租庸使趙巖到張筠家做客,王峻的歌聲讓趙巖大為傾倒,於是張筠就非常風雅慷慨地把王峻當做禮物送了出去。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王峻跟著趙巖差一點丟了腦袋。

後唐滅梁時,李存勗殺了趙巖全族,王峻極其機jing地逃出了趙府,躲到了民間逃過一劫。躲了很久之後,王峻才敢再出來,投靠了另一位大款三司使張延朗,可是終ri應酬見多識廣的張延朗卻對他並不感冒,而經過了生死大劫的王峻也已經脫胎換骨,他不再在乎風月場上的冷熱,而是對張延朗身邊發生的一切冷眼旁觀,心裡不斷動著念頭。

時機來了,後晉石敬瑭這個人盡可爹的雜種起兵滅掉了後唐,張延朗像趙巖一樣被新主人殺掉,張延朗的全部家產包括奴婢也包括王峻都被當做獎品賞給了時任後晉大將的劉知遠。不知道王峻用了什麼手段,,他從一名陪酒伶人,一躍而成為領兵的將官,而且官運亨通,在劉知遠開國後,進封為客省使,成了當時的樞密副使郭威的親信死黨。

再後面發生的事大家就都知道了,王峻在郭威造反稱帝的一系列行動裡充當了最重要的副手角sè,因此一步登天,成為了後周朝裡郭威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朝臣領袖。

縱觀王峻的發跡,是典型的起自微末,達於青紫,全憑個人努力自學成才。他一直在進取,在不顧一切不計生死一定要成功不然就去死的進取,才有了這時的成績。那麼達於巔峰了,下面還要再做什麼呢?是繼續進取?那就是取代郭威了。可這是個強悍到不切實際的夢,公平地說就算是到了人生後期,有些顛三倒四不知所謂的王峻都沒有動過這個念頭。

那麼就像馮道那樣從此做個和事佬不倒翁,高官厚祿終此一生怎麼樣?

也不行,馮道更是不可複製的。中國幾千年歷史,馮道這樣的高人只此一家,絕無分號,再也找不出第二個來。而讓已經習慣了進取並且只會進取的王峻去學習馮道,只會變得不倫不類自取滅亡。要知道人是有自己的政治符號的,搞混了只會倒得更快。

就這樣,王峻在變幻詭異動靜無常的政治旋渦裡迷失了。

他先是非常清醒地意識到,無論是在眼前還是在不遠的將來,能威脅到他後周朝臣第一人地位的,只有柴榮。為此,他利用職權巧妙地把柴榮固定在了其封地澶州,不管有沒有事,或者怎樣請示,都別想踏進開封一步。至於和郭威單獨見面,更是想也別想。在接近整整三年的時間裡,除了年慶朝賀等極特殊的ri子外,柴榮只等到了一次機會來鑽空子,那是他趁著王峻奉命外出監修河堤的機會,偷偷地溜進了開封,想和老爹見面說說心裡話。可是沒承想王峻爪牙遍佈,馬上就得到了資訊,王峻立即放下了手中所有事情趕了回來,其結果是柴榮不得不灰溜溜地返回了澶州。

此人的強悍跋扈可見一斑。

他身為後周郭威以下第一人,寧鳴而死絕不默然苟活,在後周開國初期馬上就經受的巨大考驗裡,發揮了決定xing的作用,讓自己的威望達到了空前的高度,從而讓所有人包括郭威都對他禮讓三分,但是他與郭威的差距也馬上就顯露了出來,並由此走向了滅亡。

他把自己是誰,是怎樣一路走來的給忘了。

他沒有掌握住權力的最基礎點,他不懂得所謂權術其實至為簡單,那就是人與人打交道的藝術。他以為站在權力之巔的不再是人而是神,可歷史早已無數次地證明,有人之所以能走上神壇,就是因為他瞭解了人從而滿足了人;而之所以後來又掉下了神壇,變得什麼也不是,也正是因為他真的變成“神”了,不再去理會人的所思所想。

郭威、柴榮、趙匡胤,他們就什麼時候都知道自己是誰,記得自己是怎樣一路走來的,從而做出來的事情都是人應該做的。

所以他們才能成功。

後周建國之初,所面臨的第一次重大考驗來自政治欺詐受害者劉崇。劉贇被殺、郭威稱帝終於讓劉崇知道自己被非常不仁道地騙了,他的反應是馬上把自己在政治地位上與郭威拉成了平級,絕不吃虧——不當太上皇了,我也要當皇帝!

他決不承認後周這個“偽”王國的存在,他仍然尊崇延續著漢的國號,只是歷史比較無情,為了把他和其兄長劉知遠的“後漢”區分開,稱其為“北漢”。

劉崇的北漢先天不足,以他的老根據地太原為中心,只有區區十二州的土地。這個面積做節度使是太大了,作為一個皇帝就小得讓人頭皮發麻。面對龐大的後周,劉崇意識到了和當年石敬瑭一樣的危機,怎麼辦?彷徨無計的劉崇走上了和石敬瑭一樣的老路。

契丹,還是契丹,只能是契丹。只是這時的契丹已經改名稱為“遼”。

劉崇給現任的遼國皇帝耶律述律寫信,要求支援,開出的條件相當優厚,他答應以前後晉石敬瑭怎麼做他就怎麼做,絕不含糊。耶律述律一聽大喜,這真是喜從天降,又有兒子送上門來了。卻沒想到劉崇在這方面非常執著地表達了自尊,別的什麼都能答應,就這一條,堅決不行!

他給遼國皇帝寫信,鄭重其事,非常嚴肅認真地寫道——“……侄皇帝致書於叔天授皇帝……”

天下所有的人都給我睜大眼睛看清楚嘍,我劉崇絕不是人盡可爹的,絕不像石敬瑭那樣不要臉,我只是認了個叔叔而已,你們都別想歪了……

就這樣,在郭威稱帝當年的10月,遼國派彰國節度使蕭禹厥率五萬遼兵南下來到河東,劉崇加派兩萬人馬與之一起南下,兵鋒直指晉州,口號是盡此一役殲滅後周!

北周這邊做出的反應是皇帝郭威坐鎮國都,由宰相兼樞密使王峻率兵迎敵。

這已經是當時最好的攻守調派了,於是後周的每一個人都在深秋10月寒風陣陣的西北大地上,焦急忐忑地等待著王峻和北漢、遼國聯軍交鋒的結果。但是讓人極度不安的是,時間過去了整整兩個月,已經進入了深冬,王峻卻依然沒有到達戰場!

也就是說晉州城已經獨自承受北漢與遼國聯軍的攻擊,孤守無援了近兩個月!

那麼王峻都在做什麼呢?他居然帶著後周所有的後援部隊,非常悠閒自在地駐紮在絳州,置身事外,遠離戰場。如果問起原因,他一點都不含糊,直接說自己的軍隊中既沒有流行瘟疫,也沒有什麼人阻礙他的軍令,一切都非常正常。他之所以不到戰場,唯一的理由就是他不想去。

這到底是怎麼了?如此詭異反常,讓郭威都沉不住氣了,他不得已派人去問王峻出了什麼事,明白地告訴王峻,實在不行就換人,看來自己的事得自己辦,由他郭威御駕親征好了。

直到這時,一直表現得無動於衷的王峻才把身邊的人都屏退,單獨對使者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