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縱橫五代之趙匡胤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一章 君臣生隙王峻辭官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一章 君臣生隙王峻辭官

——請轉告陛下,我一直在等著一個時機。我不想帶著我的生力軍第一時間趕到戰場,因為那個時候北漢人和遼國人也都是生力軍,那就勢必變成了硬碰硬的死拼,沒有一點好處。

別忘了這是我們的地盤,我們最大的優勢是晉州城非常堅固,一時半會絕對不會被攻破,而且現在是深冬,利守不利攻,再加上我遲遲不到,城裡的人絕了外援的盼頭,只能靠自己才能活命,這就更加強了防禦的力量。他們多堅守一天,就多消耗了敵方的一分銳氣,彼消我漲,等著再過些ri子,天再冷些,就是我出擊的時候。那時候別說是不成氣候的北漢人,就是遼國人我也要他們匹馬不得還鄉!

至於陛下說想親征,我看還是免了吧。我國初立,四方的藩鎮還沒有真正的收服,尤其是那個慕容彥超,一直在蠢蠢yu動,如果陛下親征,第二天就會有人乘虛衝進都城,到那時候腹背受敵,什麼都完蛋了!

恍然大悟的使者以十萬火急的速度趕回了開封,把已經準備親征的郭威攔住,悄悄地報告了王峻的回答。郭威嚇出了一身冷汗,一時間變得非常失態,所有人都看見皇帝突然狠狠地抓住自己的耳朵上下亂提,嘴裡喃喃自語:“幾敗吾事!”

就這樣,後面發生的事幾乎完全按照王峻的預判在進行。十幾天後,突然間天氣大變,風雪交加,北漢和遼國聯軍迫不得己開始撤退,王峻乘勢追擊,不僅北漢人損失慘重,就連遼國人也死傷大半。從此之後劉崇再也沒有膽量,也更加沒有力量再進犯後周。

最大的危機渡過了,每一個人包括郭威都深深地松了一口氣,王峻以個人的聰明才智讓新建的王國順利地熬過了最初的艱難階段,緊跟著他又帶領兵馬跟著郭威去討伐公然叛變的慕容彥超。這一次他身先士卒,率眾先登,乾脆利落地把這個非凡的節度使幹掉,去外侮之後更除了內患。一時之間後周迅速地變得國泰民安,人人都覺得安定和平的好ri子已經到來了。

但就是這樣,動亂的種子已經深深地埋下了。沒有人意識到,這時的後周已經應該準備一個繼承人了,事實證明,就連郭威都沒有意識到這個巨大的危機,他一直都沒有給自己的繼承者任何展示能力的機會。相反,王峻卻已經走得太高太遠。

柴榮,這位後來的周世宗變得越來越尷尬,他此時擁有的資歷讓人非常的鄙視。請看:郭威做後漢的樞密使時,他是左監門衛大將軍;郭威駐防邊境時,他是貴州刺史、天雄軍牙內都指揮使;等郭威起兵造反時,他留守後方;等劉崇進犯時,由於前線總指揮是王峻,他更加只能在澶州遠遠觀望。

也就是說他從來都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軍功,其表現只能讓所有人都認為他是個地地道道的吃祖宗飯的富家廢物。這直接造成了柴榮在執政初期的艱難局面,文官敢於當眾向他頂撞,而武將則在戰陣之上公然叛變投敵。在目前的郭威朝,則更加助漲了一些權臣的非份之想。就像王峻,他敢於製造出一些事端,向柴榮、更向郭威叫板,來希求更大的權勢和富貴。

這樣,就沒有了退讓,只剩下了勝負,再一次的流血在所難免了。

但是身為當事人,他們的切身感受就會大不相同了。沒有什麼折磨是可以不付出代價的,就像王峻與郭威。

劉崇敗退,慕容彥超覆滅,這讓王峻的聲望如ri中天,這些都是在他的英明策劃和親自指揮下完成的,所以公平的人民也把這一切的功勞都記在了他的名下。一時之間好評如cháo,歌頌不斷,王峻成了後周國內人見人愛的大英雄,而王大英雄在飄飄然之際回頭看了看,也發現人民的眼睛的確是雪亮的,說的都沒錯啊!

於是他就又順勢向旁邊看了看,就發現他的頂頭上司郭威在這段時間裡的表現可真是夠低的,矬得讓人不忍目睹。

郭威都幹了些什麼呢?他在王峻大展雄才,叱吒風雲的時候,像是無事可做,非常無聊似的,勉強做了幾件婆婆媽媽的小事情。而這些事情之小,之無關緊要,都是自朱溫以下無論是後梁、後唐、後晉或者後漢的諸朝諸di du不屑一做的。

比如說當年終結者朱溫先生曾經在攻打淮南的時候,順手搶了一萬多頭耕牛,在以往來說這些牛毫無疑問馬上就會變成軍糧了,可是不知為什麼朱溫一反常態,千里迢迢地居然把這些牛都趕回了自己的地盤,還更加變態一般地把牛都分給了當時的農民。農民們驚喜之餘才聽到了朱溫的附加條件,當然看上去是很公平的――從此每家每戶要上繳一定的牛租。

但要命的是幾十年過去了,這些牛還有這些牛的兒子們都早就死得乾乾淨淨了,可每一個朝代的每一個皇帝卻都清清楚楚地記著他們當初和朱溫簽下的租牛合同,牛租一直交到了郭威當選。

要說郭威這人可真是沒勁,他居然覺得都執行了幾十年的老政策有問題,而且還無條件地刪除了。(五代十一國時牛皮因為軍需必須全部歸為國有,如果有人膽敢私藏一寸或者販賣一寸,就會被處死。而對於養牛的農民呢?他們的任務就更苛刻了,他們要負責上繳牛皮,每年都有定額,達不到的就會被處死。)

想想看吧,那個餓得人吃人的年月,你還能養著一頭牛,等著它一年兩年從小長大,然後再順利平安地剝下它的皮來上繳國家?!

不知道有多少無辜的農民就此死在了混賬的牛皮上。

而特別沒有規矩的郭威居然置軍隊的迫切需求於不顧,下了這樣的一條命令――以後每年民間應交的牛皮,三分減二。而且實在沒有的,可以把牛皮稅分攤到田畝上,每10頃地捐牛皮一張,然後剩下的牛皮可以人民自用或者zi you買賣。不僅如此,郭威還把鹽、酒這些利稅大項都開了禁,隨便人民做生意,甚至可以和後周國境之外的人做生意,這可真是冒了天下之大不緯,這在軍事安全第一的當時,不是鼓勵人民裡通外國嗎?而且這些都讓國家原有的稅收在一定的時間範圍內受到了強烈的衝擊和影響,當時很有一些人冤聲載道。

你說郭威這麼反常地亂搞,他的國家還是適合人類生存的正常世界嗎??

而最最讓人看不過眼的是,郭威居然把五國十一國裡最最基本的一條國策給改動了。一時之間上層社會人人恐慌,都說國本一動,國將不國,後周馬上就會煙消雲散了!

原來在郭威之前,所有的皇di du特別地注重國計民生,尤其是糧食是否穩定地高產。為此,所有的皇di du把勞動力固定,讓農民在規定好的土地上耕種,誰也不許跑,跑了就殺頭,而且什麼都統統是國家的,土地、耕具、牛馬、還有你的妻子和兒女,當然也包括你,都是國家的,就算死了也得埋在這塊規定好的土地上,以便使之更加肥沃。

而郭威卻把一切都無償地分給了農民,上述的土地耕具等都成了農民們私有的家產,而且還大面積地減免了農業稅,把實惠還給了農民。

這些都讓後周的官員們看傻了眼,他們不理解郭威這是怎麼了,為什麼一定要和自己還有國家過不去?而百官之首的王峻在驚訝之餘,不禁對之斥之以鼻,郭威何其短智!虎狼屯於四野,國家內憂外患,連後漢原有的國土都被分出去了一個北漢,這樣的局勢下不去思考怎樣收地破敵,卻終ri理會這些婆媽索事,郭威,你真的讓我失望!

由此,一些以前從沒有想過的,也不會出現的想法,漸漸地在王峻的心裡生成了。雖然他永遠都不會承認他對郭威有過篡逆之心,但是這都不防礙他開始了對郭威的折磨。

話說王峻作為後周領袖郭威的親密戰友,以及後周權力集團的二當家,是每天都要和郭威見面的。兩個人見面的程式一般是這樣的。

先是王峻必須按照傳統向郭威致敬,而郭威的反應總是滿臉堆笑,雙手相攙,並且這樣說:“呵呵呵,王哥,不要這樣嘛,你真是太客氣了……”(峻年長於太祖二歲,往往呼峻為兄,或稱其字)然後兩個人就談起了每天多種多樣,但又千篇一律的話題。

談話的主要內容如下:

xxri,王峻說:“陛下,鄭仁誨很讓人討厭,此人絕不可重用。”

郭威:“……我也沒有重用他啊……”

王峻:“我是說絕不可重用……也就是說永遠都不能重用。”

郭威:“……啊,這樣啊……那好吧。”

xxri,王峻說:“陛下,李重進很讓人討厭,此人絕對不可重用。”

郭威:“……我也沒有重用他啊……”

王峻:“我是說絕不可重用……也就是說永遠都不能重用。”

郭威:“……啊,這樣啊……那好吧。”

xxri,王峻說:“陛下,向訓也很讓人討厭……啊,對,我承認了,其實就是非常讓我討厭,所以此人永遠不可重用。”

郭威:“……啊,這樣啊……那好吧,既然你都這樣說了,那就不重用他……不過我還是要重申一下,我也沒有重用他啊……”

於是談話就這樣每天多種多樣,但又千篇一律地進行著。需要指出的是,無論是鄭仁誨還是李重進或者是向訓,都是一直追隨郭威,比王峻資歷還要早的郭威嫡系,王峻壓制他們也就是在銷減著郭威的羽翼。當然,這還不算他在同時間內進行的壓制柴榮的行動。

ri升月落,長此以往,王峻和郭威的談話每天都在繼續,不管別人怎麼看,郭威總是答應著王峻的所有請求。直到有一天,王峻的談話內容終於有了次前所未有的新鮮創意。

這一天,王峻說:“陛下,王峻也很讓人討厭,把他的樞密使職務撤消了吧。”

郭威:“……啊,這樣啊……那好吧。等等!”郭威突然間回過味來,“你說什麼?你要辭職?!”

“是的,陛下,我很不稱職,您就把我撤消了吧。”王峻極其認真誠懇地回答。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下子人們終於看到從不激動的郭威變得極其的焦燥了,他對王峻進行百般地撫慰,小心地規勸,以及是否工作太累了需要節假ri,實在不行就把工作帶回家去做之類的詢問(不要小看這一點,在中國歷史上只有極其少數的宰相可以每天不必到朝報到,在自己的府第裡辦工。比如南宋末期的宰相賈似道了,或者近代清朝的張廷玉了,無論忠jiān都得極有資歷且權傾朝野,缺一條都別想做這個夢。當然,這種事都毫不例外地有可怕的後遺症,朝野都會認為你有了個人的小朝廷,實在是大犯人主之忌)而無論郭威怎麼說,王峻都毫不妥協,他直接給自己放了大假,回家裡躺著休息去了。

可憐的郭威只好自己一個人孤零零地坐在大殿裡生悶氣,琢磨這事兒到底差在了哪兒呢?而接下來的事情,就更加讓他感到恐怖了。自從王峻撂了挑子,不再履行負責軍事的樞密使職務後沒幾天,後周全國各地的大小節度使們突然間都一致上書來挽留王峻留任,一時之間聲勢滔滔,軍心浮動。

這才真的是國本動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