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縱橫五代之趙匡胤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三章 王峻被貶郭威駕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三章 王峻被貶郭威駕崩

那天郭威看著志得意滿的王峻旁若無人地走出了他的大殿,離他越來越遠,他終於明白了,王峻已經不能再留,就算這時的王峻仍然沒有篡逆之心都再也留不得了,因為形勢和慣xing,已經讓王峻再也收不腳。如果還要退讓,那就真的不是寬容而是怯懦了。

一時間郭威覺得憤怒,但心裡夾雜著更多的是悲涼。王峻,你為什麼就忘了當年我是怎樣當臣子的呢?你都親眼見過的,面對小毛孩子劉承佑我都小心翼翼、謙恭謹慎,你為什麼就敢這樣的咄咄逼人不留餘地?!

好吧,看來再次動刀的時候已經又到了。

可是……唉,人生裡有多少事是當事者所參悟不透的啊,不管這個人是多麼的聰明機jing。一天之後,僅僅隔了區區一夜,王峻就將看到,剝下他顯赫的後周宰相兼樞密使兼平盧節度使的華貴外衣後,其實他這時的角sè與當年的那個屠夫肉霸沒有任何不同。

他極其可恨,平心而論郭威非常想親手一刀宰了他。但是他比那個肉霸幸運的是郭威現在已經是皇帝了。讓這時的皇帝郭威再回到當年的菜市場,郭威頂多只會拍拍那個肉霸的頭,說你老實點,不是人裝裝人,好好工作給我多上點稅,不然我殺了你。

就是這麼簡單,因為在郭威的眼裡,所有眾生都是一個樣――我的子民,給我幹活兒的人。你們都是有用的,我都會珍惜。只是,千萬別調皮搗蛋,不然我就只好殺了你。

這於王峻也是一樣。不管你立了多大的功,或者你的老闆是多麼的寬宏大量,其本質都是一樣。

第二天,寒食節過去了,郭威很早就起了床上朝辦工,而所有的朝臣在王峻的帶領下也都來了。接下來發生的事要怎麼形容呢?是很嚴肅認真的?還是非常滑稽搞笑的?我寧願認為是後者。

因為不可一世的王峻一下子就垮臺了。郭威只是坐在行政大廳裡當眾宣佈了他在這兩三年裡的種種混賬討厭事兒,然後就把他就地免職了。什麼事都沒費,什麼多餘的插曲也沒有發生。那些平ri裡對王峻畢恭畢敬,唯王峻馬首是瞻的群臣們連一個站出來替他說話的都沒有。

悲哀呀,真是悲哀!直到這時王峻才意識到自己犯了多大的錯誤,面對無比殘酷的現實,他開始後悔。看看郭威,這個老謀深算的傢伙要麼不動,要動就幹淨利落,絕不給敵人反把的機會。而再回頭看看自己呢?已經是群臣之首了,軍權政權一把抓,可是還要貪圖一些蠅頭小利,還要對郭威三五不時地隨意敲打,更可恨地是還聯絡了各地的節度使耍什麼yu進先退、yu擒故縱的蠢把戲!

真是死催的,這些都能讓郭威怎麼想?

這是在不停地試探,就像狐狸過冰河,一小步一小步地往前挪,走一點聽聽地下的冰凌是不是響了,再走一點再聽聽,如此走走停停,不停地推進,等著它覺得沒危險了,它就會突然加速,三步兩步地跳到河對岸去!

那時候就什麼都晚了。

所以郭威無論如何都不會再給他機會了,不管他的這些作為是不是真的如同上面的狐狸。

就這樣,了不起的員工王峻終於被憨厚無能的老闆郭威給開除了,人人都以為郭威要揚眉吐氣,痛打落水狗了,卻不料郭威突然哭了起來,他面對朝臣哭得非常傷心,並且就近抓住了老滑頭馮道的手,哽咽著說:“這都是王峻欺負我,我實在受不了才這麼做的!”

被深深感動了的馮道連忙代表全體後周朝臣表示了完全體諒皇帝的苦衷,且擁護陛下的英明決定的立場,並勸郭威千萬別再傷心了,王峻是糾由自取罪有應得,應該立即把他正法以正天下視聽。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但是郭威再次搖了頭說no,他怎麼能殺了自己的王哥呢?他絕對不殺,而且還鄭重地強調王峻雖然犯了錯誤,但他仍然期待著老同志能改過自新,不能把任何人一棒子打死……於是經過討論,作為必要的處罰,作出了對王峻降級留用,貶到了商州,任命其為司馬,以觀後效的處分決定。

但是結果是令人萬分遺憾的,王峻完全沒有體諒郭威的苦心,他到任不久後就突然死了。歷史給出的死因是王峻越想越是沒面子,無論如何都想不開,自己跟自己較勁給憋屈死的。

唉,你說郭威該有多麼的傷心啊……

不管怎樣,隨著王峻的死亡,後周又避免了一次可大可小沒有具體當量數值的爆炸危機。而郭威終於可以zi you自在地生活且沒有阻礙地發展後周的國計民生了,這時據記載是公元953年之初,一年之計在於chun,後周的chun天終於來到了。

當年三月,早chun時分,有一行人從澶州遠來,進入了都城開封。柴榮,他終於如願以償地來到了郭威身邊,身份從澶州刺史、鎮寧軍節度使,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變成了簡簡單單的晉王,具體的工作是做開封府尹。

晉王、兼開封府尹,請注意,從此這兩個看似一般的頭銜成了以後極為顯赫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王儲身份的象徵。尤其是在其後160餘年的北宋史上,幾乎每一位帝國接班人在正式上班之前都擁有這樣的地位和職權,其重要xing和象徵意味就像西方的大不列顛及北愛蘭聯合王國的威爾士親王一樣。

這時的柴榮34歲,正當年富力強之時,而郭威時年51歲,也未見衰老,父子同心同德絕無猜忌,在他們的治理之下,後周風生水起,眾國來朝,漸漸地恢復了中原大地在原有的全國政治格局裡的地位。要說明的是,現在郭威和柴榮所佔據的地方,在幾十年前,就是舉世無雙的大唐的根基所在,輝煌燦爛強盛繁榮的大唐就是在這片土地上接受著周邊所有國家的朝拜敬仰。雖然其後偉大的大唐消亡了,但是它280餘年的威勢和積累下來的文明經驗,仍然讓這裡成為了中國理所當然的中心,無論是誰佔據了這裡,當時中國其它所有的“國家”都會對之稱臣納貢,這就是先天的優勢所在。

你永遠不要提什麼南方人北方人誰更優秀,為什麼由北方人來統治南方人才合情合理,或者中國歷史上為什麼總是由北統南而由南統北僅有明朝的朱元璋一事一例的問題,因為歷史就是這樣安排的。上天讓黃河流域先期發達了起來,是黃河最先成為了我們民族的母親河,她豐腴的胸膛最先哺育了這一片的中國兒女,無論是之前的劉邦、楊堅、李世民、或者還是現在的郭威、柴榮、趙匡胤,他們都是中華民族在這裡出生的子民,命運讓他們在各自的時段裡出生在這片大地上,而且也只有在這片大地上,才能讓他們統一全國,屹立在人類和世界之巔。

這就是命運。

而命運也同時讓趙匡胤在三年之後再次回到了開封。這時他不再是禁軍東西班行首了,而是滑州(今河南滑縣東)興順軍副指揮使,這是他作為柴榮最早的班底的獎賞。而且命運之神從此之後開始真正的對他垂青了,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長卷裡,他的名字將第一次出現。

後周的寒冬

終人一生,無論他是誰,總會親歷一個終點和一個奇蹟的,那就是死亡。到那時,我們就會真的知道生命的真相,以及它到底還會走向何方。

不過郭威的麻煩還沒有完,剛整倒一個王峻,又跳來一個王殷來和郭威搗亂。王殷也是開國重臣,級別和王峻不相上下,以宰相身份坐鎮鄴都,是名副其實的“河北王”。王峻雖然對郭威不服,但也只是弄權而已,王殷在河北經常打著各種旗號撈錢,這郭威都能容忍。王殷膽子越來越大,甚至想要對郭威下手,每次朝見郭威的時候,都帶著幾百個侍衛,郭威經常擔驚受怕,萬一王殷在朝上翻臉,自己可能就要玩完。

郭威這時身體不太好,也知道自己時ri無多,為了給繼承人柴榮留下一個好局面。一狠心,趁王殷再次上朝的時候,伏兵殿中,一舉將王殷拿下,流放登州(今山東蓬萊)。但王殷剛出汴梁城,就被郭威派人在城外找個好地方給砍了。

美好的時光總是飛速流逝,還是在公元953年,這一年欣欣向榮、百廢待興,所有的人都以為後周已經走上了正軌,正帶著它的人民奔向幸福的彼岸,但是誰也沒有料到,它突然間就停頓了。人們驚愕地發現,原來龐大的帝國及其無數子民的福祉竟然是這樣的脆弱,它們完全仰縈著領導人的健康。

郭威突然間一病不起,這時距離他登極稱帝才不過短短的三年,一切都是這樣的蒼促,帝國、人民還有柴榮,都還沒有準備好,他真的不應該在這個時候病倒!

後周的這片土地,註定了要由真正的強者來統治。它四通八達,你強盛了固然是四方擁戴,而你衰敗了就是四面楚歌,哪個方向都冒出來必yu你於死地的仇敵。請看,這個時候它南邊有南唐、吳越、閩、楚、南漢、荊南、後蜀等各割據國;北邊有死敵劉崇的北漢以及雄踞朔方撫有大漠的強悍契丹;在西北還有党項、吐谷渾這些在唐朝就已經極為強盛的部落。在這三年之中,郭威已經與後蜀、南唐發生過磨擦,而北漢和契丹就更不用說了,北漢是不死不休的冤家對頭,而契丹則要到近50年之後才與北宋達成澶淵之盟,現在一切都沒有和解的盼頭。

於是郭威只有強支病體,每天照樣上朝辦工,讓天下所有的人包括他的子民和他的敵人都清清楚楚地看見,我――郭威,仍然還活著……沒有任何人任何事能讓我倒下!

就這樣,他熬到了公元954年的元旦,五十一歲本未衰老的郭威按照慣例盛裝出行,咬緊牙關登殿舉行了朝慶大典。在最最莊嚴的地方,他身著皇帝服sè向他的臣民們宣佈今年為顯德元年,願吾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並大赦天下。

當天郭威圓滿地完成了自己在大典上的任務,一直端正地坐在所有人的目光裡,直到大典結束他才站了起來,慢慢地自己走回了皇宮內院,從此他永遠地消失在了人們的視野裡。

郭威病情馬上加劇,再也無法支撐。彌留之跡,他把最重要的一些朝臣叫到了病床前,緊緊地拉住柴榮的手,交代了最後的遺言。

——我死後,儘速發喪,不必久留皇宮內院,孝不孝不在這上面。我的墳墓務必要儉素,所用人力,一定要僱用,不計遠近,不許差役百姓。我的墳墓不用石柱,也不要石人石獸,你要用瓦做棺槨,用紙做我的喪衣,臨入葬之前,當眾揭開遍示百姓,切不可以人畜殉葬!你只需要在我的墳前立一座石碑,在上面刻寫:“大周天子臨晏駕,與嗣帝約,緣平生好儉素,只令著瓦棺紙衣葬。”你若不聽我言,死後yin靈不見。

還有,把我心愛的盔甲、刀、劍分別埋在我作戰過的地方,作為我活過的紀念。

就這樣,郭威死了。翻閱史書,面對上面的遺囑,我實在想不出還要再說些什麼。縱觀中國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稱帝起,到公元1911年宣統帝退位止,2131年的時間內,共產生的230位皇帝裡,在亂世中短暫稱帝,隨即死亡的郭威或許真的不算什麼,但是我想說,郭威是一代人傑,是一個極少有的既是皇帝又同時是一個人的罕見結合體。

深沉與機謀,堅忍和決斷,這是他的特點。也許透過我的記述,大家會認為他是一個太兇險,太冷靜,太殺人不流血了的偽君子。真的是這樣嗎?難道一切都要用刀子去血淋淋地獲得,像暴徒朱溫那樣橫掃一切生命才算是理所應當嗎?

歷史沒有給他更多的時間去證明他自己,就這樣吧,郭威,你來過,你做過,你的生命已經留下了千年不滅的印跡,這些就足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