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縱橫五代之趙匡胤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七章 太祖出頭馮道西歸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七章 太祖出頭馮道西歸

可憐的劉崇,他剛剛給“自在將軍”建好了新家,自己的家就面臨了被抄的危險。於是他選擇了一個非常積極的應對辦法,這辦法之好,讓趙匡胤的子孫們在一百多年以後也同樣地效仿。那就是他把皇位馬上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劉承鈞,所有的國防職務一樣不留,全都交了出去,然後徹底休息。

真是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或許他以為這樣柴榮就不會恨他了吧?然後就此退兵?當然,為了活命,他也沒有忘記最最關鍵的那一線生機。他給他的叔叔,當時的遼國國王耶律述律寫了信,信裡不管怎樣追憶以前的美好親情,和以後他會怎樣的加倍孝敬,其主要的內容只有四個字,那就是,快來救我——!

耶律述律真的派兵了,他當然不想讓漢人統一做大。可他沒有想到,柴榮不是其他的什麼人,你可以讓柴榮後退當然也可以殺了他,但是前提必須是你已經擊敗了他!柴榮立即分兵,命大將史彥超阻擊契丹。他本人則抓緊時間立即攻城,他的計劃很明確,只要能迅速攻破太原,契丹自然絕望退去,而且北漢的其他州鎮也會不戰而降。

但是攻破太原,真是談何容易。歷史證明,不僅柴榮,就連後來的趙匡胤都沒有在有生之年親身搞定。當然原因多多,但是最主要的還是太原城牆又高又厚,本來就是歷朝歷代為了國防才修的邊境堡壘,到了五代又特地加大了尺碼,哪那麼容易說破就破?

而最重要的一點,還是柴榮剛強峻急的xing格讓這次戰役無法全勝——他太急了,雖然攜高平之勝,他銜尾急追,沒給劉崇喘息之機,但也同時沒給他自己準備的機會。

以國伐國,怎能如此輕易?

於是戰鬥只進行了近一個月,後周的士兵們就戰力衰竭了。更要命的是,由於倉促出征,圍城不下,糧草已經供應不足。柴榮嚴禁士兵搶劫,可是五代十一國裡的大兵們一但餓了,就是皇帝的飯碗他們都敢端,何況是北漢境內的老百姓?於是群眾基礎一落千丈,他們不僅得對付北漢的正規軍,還得應付更加玩命的北漢民間游擊隊。

形勢就此直轉急下,這時雪上加霜,一個決定xing的噩耗傳來,後周大將史彥超在忻口抵擋契丹時不敵陣亡。契丹軍團已經突破了防禦,正在步步逼近。

好了,不管柴榮再怎樣心比天高,他所能做的都剩下一個了,那就是立即退兵。柴榮退了,雖然沒能就此攻破太原,把北漢滅掉,但已經讓北漢心驚膽戰,從此再也不敢也沒能力主動進攻後周。

這樣根本xing的轉變,就發生在柴榮即位不到半年的時間之內。在回兵的路上,他還不知道只要再過上小半年,到這一年的11月,他此戰的另一個戰果就將顯現。

劉崇死了,連驚帶嚇,又氣又恨,再加上年紀太大了,讓他再也無法支撐。

想趁著人家死了家長去偷襲,卻不料轉過身來自己就是一樣的報應。

柴榮回到了後周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拋開了所有的常務,再次陷入了沉思。這次的思考議題是——為什麼沒能一舉拿下北漢?

原因多多,有準備不足,也有討厭的契丹,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的軍隊不行。不管別人怎麼說,他堅信,一個月的時間,足夠拿下太原城了!於是在沮喪追悔中,一個大膽的計劃在柴榮的腦海裡形成,他要重新招募裝建一支部隊,它必須是全新的,絕對服從的,戰鬥力超強的。

為此,他下了一條命令。令全國各地駐軍,把最驍勇的士兵選送進京,同時向天下詔募勇士,只要你能打,哪怕你是逃犯或者強盜都無所謂。這項任務,就交給了剛剛因功提升為後周禁軍殿前都虞侯、領嚴州刺史的趙匡胤。

趙匡胤在這次圍攻太原的戰鬥中再次成為了亮點。當時後周軍隊輪番向太原城衝擊,可都沒什麼效果,趙匡胤卻帶人直接衝到了城門下。史書記載,這次衝擊中的趙匡胤早有預謀,他沒像其他人那樣爬梯子搭人牆往城牆上爬,他直接打起了城門的主意。而且要命的是他根本就沒打算用常規的大木頭或者大石頭去撞,他直接放了一把大火,把太原的城門給點著了。

那時候再好的城門也是用木頭做的,不管裡邊人怎麼罵,趙匡胤縱火成功,他帶人就衝了進去。可結果他往回衝的速度比衝進去時還快,太原城裡的弓箭太可怕了,透過還沒有完全燒燬的城門,像一大群蒼蠅一樣劈頭蓋臉地就shè了出來,趙匡胤沒法不往回跑,而且左臂上還是中了一箭。

中箭之後的趙匡胤反而jing神大振,無論如何他都破掉了太原的城門,而且城門後面有什麼他也領教了。沒什麼可怕的!趙匡胤回到陣地簡單地包紮一下傷口就要再往上衝。這時柴榮親自拉住了他,禁止他再次冒險。

在柴榮的心中,趙匡胤已經是他急需組建的新朝臣班底裡的重要一員,而且這次招聘選拔出來的新士兵,就要優先安插進趙匡胤所在的殿前司諸班。

在這裡,我們有必要解釋一下什麼叫“殿前”。這是個簡稱,全稱是當時最高的統兵機構殿前都指揮使司,一般簡稱叫殿前司或者殿司。它的領導人依次往下排是殿前都點檢、殿前都指揮使(簡稱殿帥)還有就是殿前都虞侯(也就是趙匡胤現在的職務。怎麼樣,虞侯這個官名或許大家讀《水滸傳》時有個錯覺,以為是各個衙門裡幫閒生事的親隨小混混,其實光明正大得很,是相當大的高官)。

但是殿前司還只是禁軍的一半,另一半是侍衛馬步軍指揮使司,那邊另有系統,單獨向皇帝負責。

就這樣,趙匡胤生平第一次單獨主持了一次國家政務。只此一次,就讓他一飛沖天,再也無法遏制。他有了自己的私人小集團。

下面有一份名單請大家注意,他們是羅彥環、郭延斌、田重進、潘美、米信、張瓊、王彥升。這些人的名字是不是很眼熟?只要翻開宋史,在最初的幾篇裡這些人都歷歷在目,個個名重一時。他們就是在這次的全國海選中被趙匡胤選中,並且立即安插在自己手下做官的。

趙匡胤也因為有了禁軍殿前都虞侯這個職務之後,正式地進入了後周的高階官場之中。他開始了自己的正常人際交往。請再看一份名單,他們是石守信、王審琦、韓重斌、李繼勳、劉慶義、劉忠、劉廷讓、王政忠、楊光義。這九個當時已經身有官職,各居要津的人,不僅走到了趙匡胤的身邊,還與他結成了生死兄弟。宋史並不諱言,連同趙匡胤在內,他們是義社十兄弟。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趙匡胤迅速冒升,成為了繼柴榮之後,在與北漢的這次戰爭之中最為得利的人。歷史稍微給了他一線陽光,他就立即展翅高飛,開始了他波瀾壯闊,叱吒風雲的一生。

這一年,趙匡胤剛滿二十八歲。

在公元954年的這一年裡,二十八歲的趙匡胤在三十三歲的柴榮的領導下,像一架發動機那樣一刻都不停頓地忙碌著,他們四處出擊,開疆拓土,後周人煥發出了五代十一國時期見所未見的創業熱情,積極、開明、強盛,這些久違了的光明一面的東西再次回到了人世間。

但是就在這樣一片大好的社會形式下,珍惜每一寸光yin的柴榮突然宣佈輟朝三ri,全國哀悼,因為深仁厚德、久孚眾望、四海賓服、人類偶像的長樂老人馮道先生終於與世長辭,駕鶴西歸了。

事情是這樣的,自從上一次劉崇來犯,柴榮準備親自迎敵時,馮道當眾給了柴榮難堪後,他的好ri子就結束了。不僅僅是因為柴榮大勝,讓他的判斷錯誤丟了面子,更重要的是人們開始不認識他了。這還是馮道嗎?他歷仕五朝(後唐、後晉、契丹、後漢、後周),侍候了十一位皇帝(後唐莊宗、明宗、閔帝、末帝、後晉高祖、出帝、遼太宗耶律德光、後漢高祖、隱帝、後周太祖、世宗),從來沒有做過這樣的事。把新任的皇帝頂得當眾下不來臺,他可真是出息了。

可是柴榮卻沒把他怎麼樣,而且依照古例,給了他只有宰相才有的特殊權力——派他去給郭威修墳。這也是在變相地告訴他也告訴全天下臣民,柴榮並沒有因此而計較他,想把他怎麼樣。但是臨老出了昏招的馮道怎麼想怎麼難受,終於決定絕不原諒自己。就這樣,他的生命終結在了這一年,非常遺憾,他只活到了七十三歲。

三天之後,因為馮道的死而產生的悲傷情緒,終於在後周成為了往事。柴榮再次上朝開工,從這一天起,後周周邊其他所有國家的噩夢就此開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