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縱橫五代之趙匡胤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一章 襲唐軍皇甫暉失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一章 襲唐軍皇甫暉失策

也就是說,想拿下滁州城,你得先把這兩山夾一關的天險搞定。

但這都不算什麼,都有人能在那兒修出來關口了,還怕爬不上去嗎?但要命的是,得看一下守關的都是些什麼人,而且人數一共有多少。

守關的將領就是皇甫暉和姚鳳。姚鳳也就算了,皇甫暉可非同小可,他本是後晉時期駐守燕雲十六州里瓦橋關的北方悍將,專門和契丹人玩命的正牌將軍,當初是看不慣石敬瑭這樣認賊作父的雜種,才投奔南唐的。這樣的人根本就不能和見了小便宜就佔的何延錫來比較。

而且最致命的是,皇甫暉和姚鳳駐守天險還不算,他們的兵力足足超過十萬!趙匡胤才帶了多少人?五千!

也就是說,已經是二十比一的比例了。這個紀錄不能算是絕後也絕對是空前的了。翻閱史書,之前兩軍決戰,兵力對比最懸殊的,是距此時五百多年前的東晉謝玄以八萬兵力隔長江對峙前秦苻堅的九十萬大軍,而那也不過是近十二比一而已!

何況當時謝玄有長江天險,以逸待勞。趙匡胤卻是要主動進攻,強攻天險。

當他那天離開壽州時,所有目送他遠去的人,都在心裡默默地向他告別——多看一眼是一眼了,可惜沒法合影留念。他們確信,一定是趙匡胤哪裡做錯了,而且錯得不可原諒,無法彌補,所以柴榮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派給了他這些根本沒法搞定的任務。

唉,所有的後周的員工們不禁都同聲哀嘆,給別人打工,在什麼年月都不容易啊。遇到個瞭解你,信任你,敢於重託於你,而且還比較人道的老闆,咋就那麼地難呢?

趙匡胤重新帶著五千人馬上路了,一路之上整個隊伍都在沉默中,每個大兵都有預感,估計這次是沒法在沉默中爆發了,就等著大夥兒一起在沉默中死亡吧。

唯獨趙匡胤,他不僅愉快地接受了任務,而且在路上他的心情特別的好,他居然不知在哪裡弄到了一套一套又一套花裡胡哨的行頭,一會兒穿上這件,問大家這套怎麼樣?我穿著帥嗎?一會兒又換上了另一套,再向全軍展示——這一套怎麼樣?我還是覺得這套好……

全軍心情沉重,沒一個答理他的。

可趙匡胤不僅不理會,反而變本加厲了。他居然又變戲法似的拿出來一套套更加花裡胡哨的行頭來裝飾他的戰馬!只見嶄新的帶著花邊的馬鞍子,jing制的絕對高檔的瓔珞掛件,還有閃閃發光的馬蹬子……應有盡有。而且他本人更加光彩照人,鎧甲兵刃擦得鋥明瓦亮,就見走在五千人的大隊伍中,他閃閃發光,就像是另一個會發光的太陽,讓人一眼就能認出他來。

這時候終於有下屬看不下去了,他們比較好心地jing告了趙匡胤一下。說將軍,你太招眼了,小心被南唐人認出來,給你一箭或者都奔著你來,那可就麻煩了。

趙匡胤一概不屑一顧,他扔下了一句極端有型有款的話——我正是要給南唐人一個機會,讓他們從此知道我是誰!

籲!全軍鬱悶地長出口氣,什麼都不用說了,跟著這樣的長官,真是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很快清流關就到了,還是面對據險堅守的敵人,這次趙匡胤卻沒像上次那樣派出少股人馬去誘敵出關。他一反常態,把所有人馬都排列在清流關前,自己盔甲鮮明,人馬招搖,站在隊伍的最前面向南唐人討敵要陣。

我就是趙匡胤,有種的下來決一死戰!

沒一個有種的。所有的南唐人都站在清流關的城樓上往下看,他們都清清楚楚地看見了後周人馬一共有多少,也看見了領軍而來的將軍長得什麼樣。

事後證明,當時是有人想下去和趙匡胤較量一番的,可都被皇甫暉給攔住了。沙場老將皇甫暉的經驗太豐富,他已經知道了渦口之戰的全部經過,趙匡胤的名字已經深深地印進了他的腦海。他絕對不相信,剛剛原誘敵深入,以少勝多的趙匡胤,居然轉過身來就會這麼的簡單粗暴,以這麼點人就來“決一死戰”?

你騙誰呢?你剛用一百多人來當誘餌,後面就埋伏了五千人。那你現在用五千人當誘餌,甚至你自己都在裡邊,那麼後面又埋伏了多少?是不是連後周皇帝柴榮都來了想打埋伏?!

他命令全軍不可妄動,兵法雲,以己之不敗,待敵之可乘。我們現在據險而守,而且兵多將廣,怕他們什麼?只要我們自己穩住,就絕對不會出事。

於是這一天,就這樣平淡無奇地過去了。剛剛威名傳揚戰場的趙匡胤,居然像個時裝模特似的,在兩軍陣前白白地表演了一整天,連個鼓掌喝彩的都沒混到。

天很快就黑下來了,夜晚的群山裡山風呼嘯,寒氣逼人。想想吧,清流關就是個大山坳,三、四月份的大山裡邊是什麼天氣?皇甫暉站在城頭上,看著城下的後周軍營,覺得非常滿意。就這樣吧,讓這些火力特旺的後周大兵們先喝幾天山風敗敗火,然後我們再出城打牙祭。

還有什麼策略比這更好呢?坐擁堅城,聽敵自敗,真是再好不過的買賣。

但是卻不能有絲毫的麻痺大意。在回去睡覺之前,他又一次鄭重地jing告了守城的士兵們,一定要百倍jing惕關前的敵人,想想渦口吧,我們再不能上他們的當!

沒有誰想死,皇甫暉的士兵們都保證會打點起百倍的jing神頭,徹夜不休全天候地監視後周軍營,絕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很好,挑剔的皇甫暉終於滿意了,他放心回去睡覺了。在這天夜裡,他的睡眠非常的深沉。有時候我會不由自主地想,戰場上的睡眠,多麼的奇妙,皇甫暉在這一晚的睡眠中,會不會有一種非常奇妙的錯覺。就像一隻非常幼小的小動物,身處在漆黑兇險的大森林裡,它躲在深深的洞穴裡,聽著外面世界裡你死我活、拼命撕咬的聲音,是一種什麼感受?

應該是帶著一絲微微幸福的極私密的舒適——我還活著,不管別人怎樣,我還活著,我仍然能夠看到明天的太陽,能活著……多好。

可也真的是僅僅就此一晚了!

第二天清晨,天還沒有真正的大亮,清流關裡突然間殺聲四起,後周的軍隊不知從哪裡冒了出來,殺向了毫無準備,甚至還在睡夢中的南唐人。蒙了,徹底地蒙了,熬了整夜都沒敢閤眼的哨兵們根本不知道出了什麼事,那些還沒起**的就更加只能任人宰割。歷史記載,在這一天的清晨,發生的根本不能算是戰鬥,因為幾乎沒有哪個南唐人來得及反抗,他們中間反應最敏捷,行動最快速的,也只是做到了馬上撤退,逃出了清流關,奔向他們的大本營——滁州。

這中間就有沙場老將皇甫暉。他急怒交加,又悔又恨,但也死都不明白,趙匡胤和那些後周大兵們怎麼會突然從天而降,他們是怎麼突破的清流關天險,一下子就把戰鬥變成了沒有準備的城內巷戰的。

他當然不知道,因為就在他酣然大睡,享受戰場上難得的片刻安逸的時候,趙匡胤已經脫下了白天作秀時所穿的炫目的時裝,換上了短衣襟小打扮,命令全軍都和他一樣,把所有的馬匹帳篷都扔在清流關前,和他一起乘夜進山,來一次徹底刺激地徒手攀巖。這**,趙匡胤不僅翻過了數不清的高山怪石,而且據史書記載,他還在初chun的深山裡,涉水泅過了一道漲水了的西澗(又名上馬河,今安徽滁州城西北),就這樣千辛萬苦地搶在了天亮之前繞過了清流關正面,從背後向南唐軍發起了出其不意的猛攻。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置之死地而後生,皇甫暉敗得一點脾氣都不應該有,因為趙匡胤付出的代價比他大得太多。試想只要趙匡胤不能在天亮前抵達攻擊點,那麼南唐人就會在關前看出他軍營裡的虛實,從而有所防備,只要清流關裡有了準備,趙匡胤就會陷在大山裡進退兩難。而且就算他如願地發起了進攻,跋涉了**的士兵們還有多少戰鬥力?只要人數佔絕對優勢的南唐人能在最初的慌亂中穩定住陣腳,那麼失敗的就一定還是他趙匡胤!

但是這時候說什麼都晚了,無論怎樣趙匡胤都把一個個的不可能變成了可能。對於南唐人和皇甫暉來說,只有趕緊逃跑吧,趙匡胤就在他們後面不遠處緊緊地追著,一整夜的深山跋涉,再緊接著一場以少勝多,必須速勝的戰鬥之後,他的體力和戰鬥**卻變得更加的旺盛,前面就是滁州城了,天險已經拿下,難道還要讓敵人再進城喘上一口氣嗎?

但是沒辦法,所謂的經驗豐富,也包括了逃跑的經驗。那天早晨,在後周和南唐軍人之間舉行的晨練狂奔中,無論趙匡胤和他的部下怎麼拼命加快速度,還是讓皇甫暉帶著大量的南唐敗兵逃進了滁州城。

而且經驗的確異常豐富的皇甫暉當機立斷,使出了一招損人也不利己的絕招,妄圖把吃了興奮劑一樣的趙匡胤擋在城外——他把滁州城護城河上的橋給毀了,這等於擺明了告訴趙匡胤,小子,你行,現在我是打不過你了,可是你也別得意,我把門徹底關死行不行?我不打算出去了,你也別想著進來!

但是他的如意算盤再一次打錯了,我們可以寬容地原諒他,因為他的腦子一定是急得半中風了,導致神志不清。他怎麼不想想,連清流關兩邊的大山還有冰冷的西澗水都擋不住趙匡胤,你一個人工挖出來的護城河能頂個屁用?

於是所有驚魂未定的南唐人又看到了讓他們心驚肉跳的一幕,只見劇烈運動了**加一早晨的後周軍人沒有絲毫的猶豫,直接撲通撲通地跳進了水裡,那架勢輕鬆得就像運動後洗了個澡一樣,然後就衝上了對岸,直奔城門。

見過生猛的,沒見過這麼生猛的,這簡直是不要命了……一群瘋子!

從夢中驚醒一路被追殺到這兒的南唐軍人看得都有些傻了,眼看著這道城門也什麼都不是了,馬上就要被這群瘋子衝進來了……怎麼辦?!

就在這個時候,曾經有過輝煌的軍事職業生涯紀錄的老將皇甫暉憤怒了,他經過稍微的喘息回過些神來後,突然間勃然大怒。趙匡胤小兒,你欺人太甚了!誰沒打過仗?誰沒有打過勝仗?!哪有像你這樣小人得志,不依不饒的?!好吧,我就讓你看看,我皇甫暉到底是個什麼人!

他突然間伏在城牆上,向城下大喊——趙匡胤,我們各為其主,你不要欺人太甚!你偷偷摸摸地進攻,太不光明磊落!有種的等我開啟城門,列好隊伍,咱們真刀真槍地見過輸贏勝負!怎麼樣,你敢嗎?

城牆下頭正對著城門後悔沒帶火種來的趙匡胤一聽就樂了,所有的後周大兵都樂了,天哪,真是想啥來啥哈,這真是突然間城頭上面掉下個林妹妹啊……大家退後,給人家留個地兒,也讓南唐人當把爺們!

後周人聽話地後退了,憤怒中的皇甫暉開始實現他的諾言,真的大開城門,列隊出戰了。史書為證,這是他軍事生涯所犯的最後一個錯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