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縱橫五代之趙匡胤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九章 平定荊湖慕容氣逝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九章 平定荊湖慕容氣逝

下一個目標,湖南,這才是真正的目標!

請注意,時間截止到這裡,李處耘的表現都非常良好。雖然他稍微積極得過分了些,但身為監軍,而且主帥生病,他有理由負起更多的責任。但是隨後,這個人的心態就徹底失衡了,一朝大權在手,生殺予奪隨心所yu,一個人潛藏在心底的真面目就會突然暴露。

首先,突然傳來了一個訊息,讓李處耘又急又氣。是湖南求救的周保權,他比當初求救時還要十萬火急的傳了一個訊息,說叛賊張文表已經被他自己搞定了,宋朝能及時來援他萬分感謝,只是現在事已經辦完了,你們可以不必再來了。

開玩笑吧,李處耘大怒,他奇怪難道整個湖南都像周保權一樣是個11歲的小毛孩子?堂堂宋朝的軍隊是你們可以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對此,整個宋軍的反應是,加快速度,不僅全體出動,還帶上了荊南原有的軍隊,一起撲向了湖南。就不信了,面對這樣的大軍,你們還不望風而降?

但是事實讓他們再次震驚,湖南人遠遠不是荊南人,他們居然敢於反抗!在陸地,湖南人嚴守關聯,拆毀橋樑,盡一切努力阻擋宋軍;而在水路上,湖南人做得更絕,他們把船裝滿了巨大的石塊木料,然後沉在各個關鍵的水路灘頭,把宋軍水軍的路全都堵死。

事情嚴重了,慕容延釗向趙匡胤請示該怎麼辦。趙匡胤遠在千里之外,倒沒覺得怎樣,只是給了周保權一句話――大軍既拯爾難,何為反拒王師,自取塗炭!

全部的意義都在最後的四個字,小心“自取塗炭!”但是湖南人沒有反應。那就沒有辦法,只有進兵了。這時,廝殺一生的慕容延釗很平靜,有進攻就會有反抗,這再正常不過了。可是在李處耘的心裡,就完全是另外一種事。

這是他第一次領兵出征(在他心裡,真正的主帥絕不是慕容延釗,以後發生的事更加證實了這一點)!他絕不允許有人反抗他,讓他的事業有任何的差錯閃失。面對他,所有的人都應該像高繼衝那樣,自動走出城來,站在路邊等著他征服!

當年3月初,宋軍陸路由李處耘率先鋒前行,主帥慕容延釗統大軍隨後,出澧州(今湖南澧縣),攻擊的目標是湖南朗州。

才出澧州就遇到了湖南兵,悲劇就此發生了,李處耘一戰大勝,不僅殺了很多人,還捉住了很多人。他在俘虜裡挑出了幾十個肥胖的,然後架起了鍋,點起了火。他不僅把敵人扔進去煮熟了,還當著其他俘虜的面,要自己的士兵吃了下去……

回憶人類有史以來各種族的全部歷史,大批虐殺俘虜,幾萬幾十萬的殺也屢見不鮮,可就算是納粹德國的集中營也僅僅是用毒氣集體殺人,死後才收集人的頭髮、金牙等值錢東西;以屠城滅國著稱的蒙古人,在最初的野蠻時代,鐵木真的敵人札木合也僅僅是把敵人扔進鍋裡煮熟,可也沒吃下去……李處耘當時並沒有瘋,他事後更加沒有後悔,他的目的達到了,湖南人真的怕他了,就在3月10ri,他就攻進了湖南的都城朗州,殺了主戰的張從富,抓住了11歲的小孩子周保權。

可是他的勝利,並沒有給他帶來他期盼的榮耀。人,可以殺人,但是,要有起碼的底限!

戰報很快就傳到了趙匡胤的手裡。喜訊,從出兵到現在,不超過100天,實戰中兩天之內收服荊南,10天之內攻破湖南,生俘高繼衝和周保權,堪稱戰果輝煌,共得17州、83縣共237000戶人口。

大功告成。

但是趙匡胤卻沒法高興。因為這並不是他想要的勝利。

勝利,有時真的並不是一切。他出生在五代十一國裡,成長和拼殺在五代十一國裡,他的功名富貴,甚至他的名聲家業都與刀劍廝殺密不可分。但是,這並不代表他就喜歡它們。我們不要忘了,就在趙匡胤少年時離家出走,落魄到走投無路時,他都沒有允許自己**。歷史早就證明,趙匡胤善於殺人,但不以殺人為樂。

我想,他始終都有一個夢想,這個夢想隨著他的成長,隨著他遇到柴榮去爭戰天下而逐漸地清晰。那就是,刀劍到底能給他帶來什麼?

這是個終極問題。裡面包含著另一個極其深刻的核心,即他憑著刀劍為生,最終能走到哪一步?具體來說,他能超過柴榮嗎?

以柴榮之強,有生之年無ri不徵無ri不戰,嚴於律已,也苛求於人,雖然活得痛快淋漓,可是最後怎樣?以刀劍之利威服天下,難道刀劍還能千年不損?柴榮的教訓就是他把自己都當成了一把刀,哪裡有事哪裡到,最後終於強不可久,一刀砍得崩了刃。

所以再不能那樣了。於是趙匡胤開始派部下出兵,而且選身邊的親信來做監軍。既要勝利,更要人心。他深深地懂得,他的是他的,而別人的,一但搶到了手,也就是他的了。所以一定要珍惜。

可是李處耘這個該死的混帳東西,勝仗人人都能打,沒見過他這麼幹的,難道湖南人已經頑固到只有把他們扔進鍋裡煮熟了再吃下去,才能讓他們服從?!趙匡胤痛心疾首,他明白,這是一個標準的五代十一國時期的勝利,為了勝利不顧一切。可這不是他想要的!

弊病馬上就出現了,周保權雖然被抓住,但是湖南民憤大起,兵民齊叛,朗州城都在叛兵亂民的威脅之下了。李處耘,現在你的大鍋還夠用嗎?要不要我從開封給你送一些去啊?!

而且不止如此,殺過人的李處耘xing情大變,不僅對外兇殘,在自己的軍隊裡也開始嚴刑峻法毫不留情。尤其是主帥慕容延釗的士兵,只要有錯,李處耘直接殺伐決斷,一點都不請示全軍的主帥,在他的心裡,監軍,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最高領導!

後果是嚴重的,慕容延釗帶病出征,連氣帶累,從此一病不起,回後不久就死了。這時回頭看一下,李處耘的功勞在哪兒?以荊、湖弱小之地,派慕容延釗這等大將出征已經是大材小用,只為必勝,也一定必勝!可是李處耘把所有一切都弄變了味。

為了善後,趙匡胤只有下詔宣佈大赦荊南、湖南所有叛亂,亂者無罪,而且免除當年茶稅及各種無各雜稅,再免去荊南地區當年夏稅的一半……而這還遠遠不夠,趙匡胤明白了,他仍然還活在五代十一國裡,這個世界並沒有因為他當上了皇帝而改變什麼。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那麼要怎樣處置李處耘?賞,做夢都不要想了;那麼罰,要罰到什麼程度?在五代十一國裡,甚至在中國歷代的開國皇帝那裡,“要麼不做,要麼做絕”非常的有市場,可是趙宋的官家們不這樣。結果出人意料,李處耘僅僅被調整出zhong yāng,到地方上去學習改造――黜李處耘為淄州刺史。史稱“處耘懼,不敢自明。”

他還有什麼可以表白的?此後不過三年,李處耘就死了,只有47歲。或許也是神明有虧,坐臥不安吧!

但問題還沒有了結,趙匡胤要弄明白,為什麼會有李處耘這類兇殘暴戾的人存在?這樣的人渣只有李處耘一個嗎?他冥思苦想,終於找到了問題的根本答案。

還是權力,不加遏制的權力一定會讓人返祖變成野獸。

而從唐朝末年,各地的節度使就變成了能和皇帝分庭抗禮的諸侯,他們在自己的地盤裡有兵、糧、錢,還有自己的司法機關,這樣他們就徹底的zi you了,而請相信我,當殺人可以不負責任時,人類就會感到快樂!

就是從這時起,趙匡胤把剛剛伸出去的腳又收了回來。無論是荊湖東邊的南唐,還是它們西邊的後蜀,趙匡胤都暫時地扔在了一邊。他的目標回到了國內,他一舉收回了各藩鎮節度使們的“支郡”管轄權(支郡,就是節度使駐地以外防區以內的其它州縣),財權,以及司法權。

其中管轄權,從此以後由朝廷統一分派文官去擔任各州縣的知州知縣;

財權,則由朝廷專門設立了一個專職機構――轉運司來負責,每一個轉運使來負責一路(路,簡單地說,相當於現在的省,最高的行政區)的財政收入。每年稅收除了少量應付ri常開銷的經費之外,全部上交;

司法權就更加徹底,趙匡胤下令從此以後全國各州所有的死刑案件,要全部上報朝廷,由刑部複查,州縣官員再加上節度使再沒有處死子民的權力。尤其是以前由節度使的校尉擔當的司法提刑官員被全都清除,由科舉錄取的文官但任。

而且在這之後,趙匡胤又再次向全國派出了“兵樣”,也就是一些高大威猛,符合標準的士兵,全國各州軍隊是凡符合條件的大兵都要上交出來。

就這樣,趙匡胤才基本上做到了“兵也收了,財也收了,賞罰刑政一切收了”――大聖人朱熹語錄。在做著這些事的時候,他才深切地感到,他的前任皇帝柴榮有多危險,那是長年累月地趕著一輛沒有韁繩的馬車,隨時都會翻掉。

趙匡胤可不想這樣,他要創造出來一種能長期有效,不必對下屬隨時施壓就能傳達命令保證執行的制度。只有這樣,才能讓他的國家長治久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