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縱橫五代之趙匡胤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章 兵鋒畢露直指後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章 兵鋒畢露直指後蜀

一個煩惱,真是讓人頭疼――今晚,我是約會西施呢?還是去陪貂嬋?

看著似乎有點無病**,沒事找抽。不過趙匡胤現在就面臨著這樣的問題――是進攻後蜀呢?還是先搞定南唐?

弄得好像時光倒流了,又回到了東漢末年的三國。隔著長江,那邊是東吳;隔著劍門蜀道,裡邊就是蜀漢;而廣大的關東大地就是趙匡胤現在的地盤,他變成了曹cāo了。

怎麼辦呢?

要是回到後周,事情很容易,柴榮想都不想就會提兵直奔長江,那邊他熟,二來,南唐可真是有錢啊。可是現在不同了,南唐已經徹底稱臣作小,尤其是新接班的李煜,對趙匡胤恭敬得了不得,已經是合格的下屬了。那麼當領導的也得有些正規的形象。

不到萬不得己,不能不要臉。

而後蜀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後蜀的皇帝孟昶不僅不服,而且還在主動進攻。

孟昶,初名仁贊,字保元。邢州龍崗(今河北邢臺)人,還是柴榮的同鄉。是五代後蜀高祖孟知祥的第三個兒子。此人得天獨厚,老爹給他打下的是中國地理上最隱密、最安全的一片江山,而且非常的富饒,他可以躲在劍門蜀道的天險後面,一直穩穩當當地做著化外皇帝。

他真的創造了五代時的一項紀錄,他是所有短命朝廷裡在位最長的皇帝。一共是31年,不過還是很遺憾,同樣是蜀國的後主,他比劉禪還是少了點。

但是平心而論,他比劉禪強多了。他父親孟知祥本是後唐宗祖李存勗的妹夫,沙佗人幹掉了前蜀後主王衍後,就派他做四川節度使。沒想到後唐迅速崩潰,孟知祥就來了個山高皇帝遠,馬上稱大王,守住了西川,再幹掉了鄰居東川的董璋之後,他就當上了劉備。

可惜在稱帝的同一年,孟知祥就病死了。那時候孟昶還只有16歲,可憐啊,他老爹給他留下的都是從中原那邊帶來的地道的驕兵悍將,每個人的腦袋裡都印著“將相沒有種,男兒當自強”。可是沒成想孟昶即位僅僅幾個月,就把原來把持著禁軍並且兼職宰相的李仁罕、張業甥舅二人幹掉,一舉收回了國政大權。

那時後蜀的藩鎮大將李肇來見孟昶,剛開始時拄著柺杖裝模作樣,說老了跪不下去。可是孟昶幹掉李仁罕的第二天,他遠遠地看見孟昶,馬上就扔掉柺棍,趴在地上連連叩頭,大氣都不敢喘。

之後孟昶的表現完全是一個標準的聖明天子。他衣著樸素,興修水利,注重農桑,實行與民休息,後蜀國勢強盛。而孟昶也志向高遠,他在後晉剛剛被契丹滅亡的時候,趁劉知遠立足未穩,將北線疆土擴張到了長安。可惜他不能親上戰場,手下人不太得力,又敗回來了。但是也得到了秦、成、階、鳳四州土地。直到柴榮出世,這四塊肥肉才被中原又叼了回來。但就是這樣,孟昶仍然不服,他為了再次和柴榮較量,專門訓練了一支jing兵,命名為“破柴都”,擺明了向柴榮叫陣。

可是柴榮一直都很忙,沒空搭理他。

而這之後,孟昶就變了。或許是一直安枕無憂吧,躺在天府之國裡享福太久,他開始**。此人紙醉金迷,大修宮殿,而且非常沉迷於房中之術,這混帳把全川各地美貌的川妹子沒完沒了的往身邊摟,最後四川基本上沒有未婚女孩兒了,早婚早戀成了民俗習慣……

這都沒什麼,按照一位國學老前輩的說法,在中國,皇帝的特權之一就是隨便看中了哪位姑娘就可以然後拉進宮裡,合法受用,只需要在一張黃紙上寫幾行字就行。而且女方還要叩頭稱頌,說真是家門大幸,祖墳都冒了青煙。那麼孟昶在自己的國家稍微合法一下,又有什麼大不了的?

但是,什麼事都有個度。你可以隨便玩女人,但是不要想著隨便去玩趙匡胤。而孟昶本著連柴榮都可以隨便搞一下的決心和魄力,那麼小弟弟趙匡胤又算得了什麼呢?

話說自古有蜀就有後主,有後主就有諸葛亮。這既然是定式,孟昶也就不例外。他的諸葛亮叫王昭遠,從小和他一起長大,倆人數十年如一ri,親密無間,好到了孟昶的國庫就是王家的倉庫,可以隨便拿,但就這樣,王昭遠還是不滿足。

因為他的人生還有更大的追求――要做真正的諸葛亮,要出川北伐,平定天下!

何況當時川中都有人不服了,當面對他說,“公素無勳業,一但位至樞密,不自建立大功,何以塞時論?”而且進兵的具體步驟都替他想好了,“莫若遣使通好並門(指北漢),令其發後南下,我即出黃花、子午谷(西安南100裡處),中原表裡受敵,則關右之地,可撫而有之。”

那還等什麼?王大樞密使急不可耐,和他的孟後主商量了一下,就派出了他的樞密院大程官孫遇,以及興州軍校趙彥超(怪了,這時候怎麼這麼多的這個“彥”那個“彥”的)、楊蠲等人,帶著寫好的蠟丸密信去見北漢的皇帝,“令”其出兵,一起攻打宋朝。

但是遺憾的是,不是每個人都有他們君臣間那麼偉大的幻想式的激情,尤其是趙彥超。這人在半路上拐了個彎,把孫遇、楊蠲連同蠟丸密信都交給了大宋皇帝趙匡胤――或許是他覺得千辛萬苦像做賊似的偷渡整個宋朝國境,把信送給北漢皇帝,倒不如直接做賊,把後蜀皇帝和北漢皇帝一起賣給大宋皇帝來得好吧。

於是趙匡胤的煩惱不見了,他終於知道,這個晚上他應該去見西施還是去找貂嬋。當時他仰天大笑――吾西討有名矣!

乾德二年,即公元964年11月2ri,趙匡胤以後蜀皇帝孟昶勾結北漢共謀犯宋為由,發兵近6萬,分北、東兩路合進收川。其中北路,以忠武節度使王全斌為西川行營鳳州路都部署,侍衛步軍都指揮使崔彥進為副都部署,樞密副使王仁贍為都監,統率禁軍步騎兩萬、諸州兵士萬餘,自鳳州(今陝西鳳縣東)沿嘉陵江南下;

東路,以侍衛馬軍都指揮使劉光義為西川行營歸州路副都部署,樞密承旨曹彬為都監,統領步騎兩萬,自歸州溯長江西上。兩軍分進合擊,約期會兵合攻成都。

與此同時,趙匡胤再次顯示了他的寬廣無私博愛仁慈天下為公我為人人的巨型胸懷,他命令從即ri起,就在開封城右掖門外南臨汴水的黃金地段,修建一座有500間du li房屋的龐大的河畔豪宅,裡邊ri常用具要一應俱全、面面俱到,要做到房主一到,就可以立即投入使用。

然後他命令王全斌和劉光義為他帶個信,給孟昶,這是他為孟昶同志準備的新家,雖然倉促,但是非常有誠意。等你啊,都給你準備好了,預祝你喬遷大喜、居住愉快。

其實我一直很奇怪,四川怎麼會被人攻陷呢?尤其是從東從北向西攻。要知道,在民國26年(公元1937年)的2月以前,也就是川陝公路全線通車以前,中原內陸入蜀的道路只有3條。

一為金牛道,即眾所周知的“劍門蜀道”;二是yin平道;三為米倉道。沒一條道能讓進川的人舒服,何況是頂著槍林彈雨往裡攻。

米倉道,是因為它要翻越米倉山而得名,那根本不是人走的路,比yin平道更糟糕,行軍打仗完全可以忽略不計;至於yin平小道,其實那是三國時的鄧艾在自尋死路。別說是從yin平道上滾下來九死一生,其後根本就沒有回頭路。而且他沒摔死的幾千個滿頭大包的大兵連匹馬都沒有,還打什麼仗?一切都是因為劉禪和諸葛亮的後人太cāo蛋,才讓他僥倖成功。

剩下來的就只有金牛道了。這條路相對來說好走點,而且路程較近,但要命的是,它又叫“劍門蜀道”,記得詩仙李白曾經說過的“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吧,那說的就是劍門之險。

但是,“要想得四川,必下劍門關”。古之劍門,指的就是距今天的廣元以北53公里,南距劍閣縣30公里的一座東西橫亙百餘公裡的山脈。其間72峰綿延起伏,高入雲霄,陡壁斷處兩山相峙如門,形勢險要,因此得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是真正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勢。三國時姜維就是在這裡以三萬人馬擋住了鍾會的十萬大軍。曠ri持久,相持不下,最後還得鄧艾拼死一搏,從yin平小道繞到劍門後面偷襲,才把蜀漢給滅了。

那麼趙匡胤派了多少人呢?不到6萬,還分了兩路。而他面對的卻是當了31年皇帝,在五代十一國裡有著巨大號召力的孟昶。他的勝算在哪裡?也許他自己也有點心虛吧,在給王全斌和劉光義踐行的宴會上,他問道――西川能取得否?

千萬道目光的注視下,徵蜀主帥王全斌凜然而坐,目露兇光――回皇上,西川若在天上,固然不能到。若在地上,到即掃平矣!

沒有人敢笑話他口出狂言。王全斌,幷州太原人,他父親是後唐莊宗李存勗的手下,當他12歲的時候,他父親辦了件蠢事,沒有多大的官,卻私自儲備了親兵牙將,這犯了所有皇帝的大忌。李存勗命令他父親進京回話,這時候他父親怕了,不敢去。而12歲的王全斌說,這是皇帝在懷疑你有異心。這樣吧,把我送去當人質,皇帝就會相信你。一場滅門大禍就此消平。

再後來,李存勗把王全斌收在身邊當近衛。等到李存勗眾叛親離,亂兵入城的時候,宮廷衛士不是叛變就是逃跑,只有王全斌和符彥卿一直保著李存勗在皇宮裡苦苦支撐。直到李存勗被冷箭shè中,王全斌還把他扶到內殿,等到皇帝死了,他才痛哭而去。

這樣的執拗,這樣的忠貞,才是趙匡胤選他作平蜀主帥的原因。因為縱觀中國歷史,四川是個非常邪xing的地方,在那裡割據的政權,不管是賢明還是荒yin,不管是有劉備的胸懷還是諸葛亮的才能,都絕不會超過兩代。而外來平蜀的將軍們就更加不幸,不是死在了崇山峻嶺裡,就是在九死一生僥倖成功後,反而被自己的皇帝砍頭。

因為沒有一個皇帝不害怕,那些成功入川覆沒了一個朝廷的將領,會留在了那裡自立為王。那麼王全斌呢?趙匡胤就那麼相信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