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漢朝攻略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七章 下旨申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七章 下旨申飭

項景武本身就是一個喜歡對月吟詩、胸懷詩情畫意的人——其情感之豐富,際遇之**,又豈是常人所及?!

越是這樣的人物,對風花雪月、對刻骨相思越是極致敏感。

拿著同樣的詩詞,去問田間耕作的農夫,農夫只怕聽了也只是雲裡霧裡,若是去問用功苦讀的學生,只怕學生除了為辭藻和寓意拍案之外,並無過多的蕩氣迴腸。

可是這項景武初看之下,那隱藏在詩詞裡的感傷情懷,以及對相思的刻骨之情,用雁喻人,生死別離的痛楚,卻是直入他的肺腑。

項景武長嘆了口氣,卻是遲遲不願將目光移開,有些患得患失:“明明是個浪蕩子,卻能作出這樣感人肺腑的詩詞,真是怪哉,這個劉軒宇,如今連朕也猜他不透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說著,項景武的目光繼續落在劉凡的試卷上,卻又突然露出疑竇之色道:“軒宇的字好生奇怪啊!他是用何物寫出這樣的字來?嗯,回想起來,鄉試後他上給朕的奏摺,寫的就是這樣的字......”方才一心去看詩詞,就連書法都來不及品味,此時凝神去看,項景武又生出疑問,一時恍然,還好奇地拿起試卷放到鼻子下聞一聞,試圖找出點蛛絲馬跡。

項景武看過不少書法,可是這一次,劉凡聞所未聞、迥異的行書風格:行書之間簡捷凝練,運筆堅實峻健,點畫顧盼生情,結字俊秀而骨力遒勁,使字字結體,生動明快,清爽而又不落俗套。讓項景武不禁好奇起來,這究竟是用何物寫出來的?項景武興趣大起。

項景武看得有些痴了,忍不住朝章康問道:“章康,你可知道軒宇是用何物寫出這樣的字型?”章康小心地接過試卷,細細觀察起來,片刻,有些不確定道:“劉公子似乎是用木炭寫的。”

“哦?”項景武有些驚奇,又把試卷拿了回來,細細觀察起來,過了一會,項景武肯定道:“不錯,是用木炭寫的!這小子為何要用木炭寫呢?不過這字倒也不錯!”

項景武沉吟片刻,道:“軒宇這小子放蕩不羈,玉不琢不成器,原本朕是打算將他放置在三甲之外,打打他的傲氣的。只是這經義尋不到瑕疵,詩詞更是蕩氣迴腸,仍然取他為頭名吧。章康,你來,我下一道旨,你明兒帶著旨意到劉府去,朕要好好訓斥他一頓。”

這倒是奇了,奪了頭名,皇帝還要下旨申飭,這是什麼道理?

章康呵呵笑著,順著項景武的話道:“奴才為陛下研磨。”

項景武走至案前,舉筆蘸墨,心一想,便下筆了。

章康在旁觀看,卻忍不住暗暗吃驚,只看項景武下筆之後,那行書的風格有些改變,似乎……似乎……有一點點模仿劉凡試卷上的風格。

須知行書之人,一旦見到好的行書,心中自然會生出好感,而這種好感,也會慢慢轉變自己的行書風格,潛移默化之下,逐漸融匯到自己的風格上去。

但是這個前提是那人的書法一定要極為高絕,使觀者頓生挫折之感,默默地產生臨摹之心。

項景武莫非對劉凡的行書推崇有加?

章康內心轉了許多個念頭,恍神之間,聖旨便已經寫好了,落了筆,先叫人去風乾墨跡,隨即裝裱,命章康明早前往劉府宣讀旨意。

…………………………………………………………

宣室殿裡的事,劉凡是一概不知,此刻的他和昭姬早已回到了劉府,用罷晚飯後劉凡便去內院和劉夫人閒談。

劉夫人這些時日倒也忙得很,不僅在準備迎接淑妃娘娘回府省親事宜,便是忠勇伯的夫人,還有京城不少勳貴的夫人們來拜訪的次數也增多了,劉夫人雖然忙碌,但心情愉悅極了,以前被人光明正大的看不起,如今終是揚眉吐氣了一回。

三天後會試成績就要公佈了,劉夫人自然還是要問問考試的情況,劉凡哪裡敢說自己提前交卷的事,敷衍了幾句,便將話題轉移。

劉夫人又說到昭姬,頗有些歡喜:“昭姬姑娘不錯,性子也好,又如此鐘意凡兒你,不如會試結果出來後就選個日子把你倆的婚事辦了吧。”旁邊的昭姬頓時羞紅了臉頰:“哎呀,夫人怎麼說起了這個......”說完就捂著紅透了的臉龐跑了出去。

跟本少爺這麼久了,怎麼還這麼害羞?劉凡心裡很是歡喜,還一副假正經道:“一切全憑母親大人做主。”劉夫人不禁給劉凡的假正經逗樂了,母子倆笑成一團。

劉凡又道:“娘,看你這幾日精神似乎有些不太好,淑妃姑姑的事讓你操心了,準備迎接鳳駕事宜自是沒錯,可您也不必這般操勞,一些事該讓下人們去做的,還是得讓他們去做,您也不必事事躬親。”

說到那淑妃,劉夫人頓時黯然道:“你這孩子是不知道,淑妃娘娘與老爺有間隙,為娘這樣做,還不是為了讓他們能消除以前的隔閡?兄妹畢竟是兄妹,又能有什麼仇?咱們體體面面地迎了這鳳駕,就是希望這淑妃知道這份兄妹之情。”

劉凡附和著道:“娘說得對。”說著,便不再勸了,長輩們的事,他是不能過問的。

劉夫人笑道:“等這事忙完了,你就陪為娘到寺廟裡去燒燒香吧,最近這心裡頭總是覺得空落落的。”

劉凡一聽,隨即便笑著道:“只要娘能抽出空,凡兒隨時相陪。”娘倆兒又說了會兒體己話,劉凡便告退回了東院,一夜無話。

第二天上午,劉凡用罷早飯,便去給劉夫人請安。娘倆兒正說著話的時候,劉夫人的丫鬟香兒急促促地跑來說道:“夫人,少爺,宮裡來了旨意,讓少爺去接旨,現在公公已在門外了。”

這一句話倒是嚇了劉夫人一跳,連忙站起來,道:“接旨?為何事先沒有訊息?”

劉夫人畢竟也是見過世面的,鎮定道:“將府裡的僕役都召集起來,開中門,設香案,隨少爺去接旨,對了,快去將我的誥命禮服取來,不可失了禮數。”

劉府中門大開,隨著一聲炮仗聲響起,香案上也燃起沉香,章康還未進去,劉府上上下下上百人已在此恭候,為首的是劉凡,由劉夫人作陪,劉夫人穿戴著抹金軸的三品誥命禮服,雍容華貴,自有一副端嚴之姿,其實這心裡頭,劉夫人還是頗為忐忑的,劉凡這孩子怎麼會上達天聽,會不會是得罪了什麼人,陛下降罪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