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漢朝攻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二章 殿試(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二章 殿試(下)

其實就在劉凡奮筆疾書的時候,殿中諸人早就等得不耐煩了,一開始讀卷官還在審閱考生的文章,待這些文章俱都定了成績,這才發現還有一個貢生仍拿著毛筆在龍飛鳳舞著。

偏偏這殿試和鄉試、會試不同,鄉試、會試都有時間限制,而殿試卻只是讓大家做題,一般的策論至多也就一個時辰就能做完,可現在時間已經接近了正午,而劉凡卻還沒有落筆的趨勢。

眾人大眼瞪小眼,只得耐心等候,幾個讀卷官紛紛咳嗽,提醒劉凡時候不早,可惜劉大會元卻不作理會,絲毫沒有停下的衝動。

好不容易寫完,大家才松了口氣,劉凡吹乾了墨跡,將十幾張密密麻麻、寫滿了策論的文章交了上去,這時候他倒是不後悔了,只是朝考官們作揖道:“請諸位大人校閱。”

這些讀卷官苦笑,人家的策論都是兩三頁紙千餘字而已,而劉凡倒是不嫌麻煩,居然寫出這麼多的字。

不過劉凡“盛名”已久,誰也不敢看輕他,私德是一回事,學問又是另一回事,現在是考試,自然是以文章定高下。

最先看卷的讀卷官認真看下去,看了個開頭,倒是眉毛舒展開來,不得不說,劉凡的功底確實當得起他這會元之名,整篇文章的格局既縝密上下又銜接得極為順暢,偶爾出來幾個對句,亦都是上乘。

只是……接下來這位讀卷官卻是不禁呆了一下,臉色變得不太好看了,繼續往下看,陷入了沉思中,似乎有點拿捏不定主意。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等到整篇文章看完。讀卷官露出了苦惱之色,彷彿舉棋不定,不知該如何是好。他猶豫了一下才籲了口氣,捉起筆在劉凡的文章下頭打了個圈。

第一個讀卷官倒是透過了。接下來是傳給第二個讀卷官,這讀卷官和先前那個也差不多,先是暗暗點頭,只是看到一半察覺有些不對,又不禁暗暗搖頭,也是一副拿捏不定的模樣。他沉默再三,最後提起筆來,竟是打了一個叉。

劉凡看到這裡,已經有不好的預感了,八個閱卷官,至少要有六個人畫了圈才能進入下一關卡,現在前兩個閱卷官一個是圈一個是叉,顯然很不妙啊。

那些坐在一邊等候的貢生們,有人看到第二個閱卷官打叉的手勢,也是覺得奇怪。劉凡畢竟是會元,身為會元,若說寫不出精彩的策論來,大家是不信的。可是這才剛剛閱卷就來了這麼一個情況,顯然劉凡這次懸了。

看到這裡,尤其是那趙峰,頓時心中暗喜。雖然他和劉凡,一個是北榜會元,一個是南榜會元,但是若以文章相較,顯然劉凡比趙峰更勝一籌。此次殿試。他自認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劉凡,想要在殿試中力爭上游,自然要將劉凡打倒才成,現在見劉凡出師不利,趙峰已經預感到劉凡要馬失前蹄了,表面上雖然木然不動,但是心裡卻是樂滋滋的。

其他幾個閱卷官和前兩個都差不多,一個個先是目中放光,被劉凡的文采所折服,可是繼續往下看,老臉都不禁拉了下來,只是這時候是圈是叉卻都在猶豫著,結果前頭七個竟出現了兩個叉和五個圈!

最後這試卷到了劉希的手裡,他打起精神看了下去,半晌之後,提起硃筆,毫不猶豫地一個叉打了下去。

五個圈圈三個叉叉,基本上已經算是出局了。

劉希眼眸一闔,臉色冷漠地敲了敲桌子,隨即喚劉凡道:“貢生劉凡……”

劉凡上前,道:“學生在。”

劉希道:“你和其他未點到卯的貢生可以出宮了。”

這意思就是說,接下來已經沒你的事了,從哪裡來,滾哪裡去吧!

貢生之中曉得結果已經揭曉,不過劉大會元居然會落榜,實在出乎大家的意料,倒是那趙峰眼看大局已定,頓時眉開眼笑,彷彿這殿試的一甲一名已經向他招手了。

劉凡卻是不肯挪步,他臉上保持笑容,道:“大人這是何意?”

劉希正色道:“你已經落榜了。”

劉凡露出奇怪之色,道:“哦?莫非是學生用詞不當,策文詞不達意?”

劉凡的水平這可是響噹噹的,就算劉希再如何昧著良心,也不敢說劉凡的文章有什麼問題,他連忙道:“你這策論本屬上佳之作,用詞極為精闢,老夫為官多年,似這樣的文章已是許久未曾見過了,便是翰林幾位編修,怕一時也做不出這樣的文章來。”

這一句話實在捧得有些過份,不過也不是他故意奉承劉凡,實在是劉凡這一氣呵成的文章確實有一種靈動之感,讓人忍不住想多讀幾遍。

劉凡微微一笑,道:“既然學生的文章如此不錯,大人卻又為何要將學生拒之於門外?”

劉希倒是不客氣了,方才褒獎,就是為了現在做鋪墊,道:“殿試考的是策論,若是考文章,固然是劉貢生拔得頭籌,可惜既是策論,那麼劉貢生的策論實在有違聖人之道。”

劉凡道:“哦?莫非這策論和聖人也有關係?學生倒是覺得奇了,還想請大人指教。”

這傢伙胡攪蠻纏,若不是因為是在宮裡,劉希早就命人將他打出去了。可是考生不服,自然也得拿出個像樣的理由來,這畢竟不是童試、鄉試,坐在這裡的人,將來都是要做官的,沒有信服的理由自然說不過去。劉希正色道:“你在文章中說該誅絕突厥、以儆效尤,又列出制蠻之方,先是說設平北總督府,總鎮甘肅、陝西、山西和河北一帶,專以平蠻之用。又說邊鎮之兵不堪大用,當招募壯士、編練新軍。如此種種,本官就不一一列舉了,你的所謂策論,重術而不重略,依本官看來,卻是落了下乘,這樣的策論自然不能錄取。”

劉凡冷笑起來,開始的時候,劉凡確實為了前途,也想冠冕堂皇的說教一通,只是莫名其妙的,或許也是由於自己心底最後一點的良心作祟,竟攪得他改變了主意,既然改變了主意,要做一回‘瘋子’,那麼他也豁出去了,劉凡作為一名貢生,竟朝著堂堂的讀卷官冷笑道:“莫非大人已有平蠻良策?”

劉希心裡更加不悅了,不過其他讀卷官都不出聲,顯然是不想做這壞人,看來自己若是不駁得劉凡心服口服,怕是要被那些不明就裡的人說他有失公允了,於是道:“本官倒是有些見解,不過此次既然是殿試,自然是由貢生們來出謀獻策,本官這裡有一篇北榜會元趙貢生的策論,他的策文就比劉貢生的看法要高明得多,要應付突厥,一味進剿並不可行,要剿撫並用、誅心為上才好,一味殺人不如重在誅心,‘狄夷入華夏者,華夏之‘,這句話正合聖人的教化之道。”

劉凡冷笑道:“這麼說,大人認為學生之所以不能被錄取只是因為沒有講誅心、沒有說教化是嗎?”

劉希捋須,正色道:“這是自然,你也不必胡攪蠻纏,既然成績已經出來,多說無益,你速速退下罷。”

劉凡依舊不走,道:“那麼學生要問,秦入主中原14年,為何高祖皇帝要揭竿而起,卻不與秦談教化?秦實屬華夏者尚且不能教化,反而突厥蠻夷就能教化了?”

劉希一時語塞,劉希要談的是聖人道理,誰管得了這麼多,劉凡卻是故意將突厥實質化,讓劉希迴避不了這個問題,劉希只得道:“這個嘛,自然是要徐徐圖之。”

劉凡冷笑道:“好一個徐徐圖之,咱們大楚朝戴甲百萬,卻被區區民不滿二十萬的突厥劫掠,現在卻還要徐徐圖之,孰不知劉侍郎每徐徐圖之一日,北地便有更多的楚人被洗劫一空,被拋屍荒野,劉侍郎這徐徐圖之還真稱得上是宅心仁厚啊,莫非聖人教的也是這個道理嗎?”

他這一番話已經很不客氣了,劉希一時答不出來。

坐在一邊的趙峰終於忍受不住了,劉凡反駁教化,等於就是反駁他的卷子,而且這劉凡也忒大膽些了,居然敢質問讀卷官,他藉著這個機會正好可以給讀卷官們一個更好的印象,說不準以後入朝為官還需要仰仗這幾位大人呢,他霍然而起,一步步走來,擲地有聲地道:“劉凡,這是保和殿,不是論堂,你說這些話未免也太咄咄逼人,侍郎大人不願和你一般見識,你倒是放肆起來了!”

此時此刻,劉凡反倒腦子空明了,功名前程在此刻難得的被劉凡丟到了一邊,恢復了他的讀書人本色。

何謂讀書人?格物致知而已!既然自認掌握到了真理,就該據理力爭!

他終於感受到,這個時代的讀書人為何會有一種神聖感,因為這個群體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響到國家的走向,影響到每一個人!

劉凡從來不認為自己是什麼好人,但是他絕不能容忍因為自己的過失而導致蠻夷猖獗,絕不能容忍更多的人因此而被洗劫和虐殺!

人有的時候就是這樣的奇怪,進宮的時候,劉凡還在想著怎麼樣來賺取功名,可是現在,也不知發了什麼癔症,反倒覺得自己神靈附體,非要做一回聖人了。

他質疑讀卷官,並非是故作猖狂;與劉希爭辯,也並非是膽大包天。原因只有一個,劉凡他,認為真理站在自己這一邊。

只是他的言行終究有離經叛道之嫌,看不慣的人怕是不少,這便是時代的悲哀,當所有人仍在所謂的教化中**的時候,清醒者是不會被接受的,趙峰站了出來,毫不客氣地對劉凡大聲地呵斥,就是抓住了殿中不少人的心理,知道他此時挺身而出,非但不會被人怪罪,反而還會倍受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