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漢朝攻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一章 殿試(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一章 殿試(中)

貢生們換了幹衣衫,聽著殿外的雨聲,各自落座。

八個讀卷官並沒有指定誰是領頭的,按理來說,他們都是皇帝的讀卷官,這領頭的該是天子,只是按照規矩,讀卷官之間也需論資排輩,誰的資歷高,誰就來主持初審事宜。

八個讀卷官,其中有兩個人地位最高且不分上下,一個是禮部右侍郎,一個是翰林學士,這禮部侍郎品級高,翰林院固然是清貴,不過學士也不過是正五品,只是在大楚朝,資歷可不是這麼算的,翰林院的學士把持著翰林院,負責草擬詔書,頒佈旨意,等於是天子的秘書處,裡頭的官員大多顯貴無比,是朝廷的儲備幹部,指不定哪天就升遷成了尚書大佬,甚至是成為更高層次的左右丞相之類的人物。

從實際角度來說,翰林學士杜湘的前程遠比這位禮部侍郎劉希要似錦得多,只是另一方面,劉希是宣治十七年的進士,而杜湘卻是弘文八年的進士,如此算來,劉希的資歷還是比杜湘高一些。

劉希咳嗽了一聲,先看了杜湘一眼,也當仁不讓,隨即道:“諸生會試高中,可喜可賀,今日殿試,老夫不免要多多贅言幾句,先說一下殿試的章程。”

其實殿試相對其它考試來說,算是最寬鬆的,規矩少,也沒有兵丁搜查,全然不見緊張的氣氛,倒像是讀書人在一起聚會,或是在國子監的六堂裡聽講。

劉希開始講了一些規矩,後來連自己都覺得有些膩味了。隨即微微一笑,道:“話不多說,當即開考吧,諸生準備筆墨。”

坐在案牘後的貢生們有條不紊地開始準備,本想磨墨,卻發現這墨早已是磨好了的,於是鋪開紙來、提筆,一個個隨時要下筆的樣子。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其實這也就是裝裝樣子,就算是出了題。一般人也沒這麼快下筆,大家無非就是為了表現出一點蓄勢待發的態勢,好讓讀卷官們增添幾分好印象而已。

過不多時,便有太監取來一份聖旨,展開來念道:“殿試題曰:安國制蠻之道,又曰:朕登極十又三年,北方一地,蠻夷頻擾,愈演愈烈。蠻賊視天朝國中無人,日夜襲擾北方各鎮,北地士民深受其害……”

策論題的題目往往在五百字到一千字之間,不過字數再多。那也是空話套話,最重要還是那一句安國制蠻之道,這才是正主兒。也就是說,這場策論的中心題目就是讓考生們寫出一篇平蠻的策論出來。

貢生們聽了題。有人眉頭一動,露出喜色。有人卻是一臉苦瓜相,竟是不知如何動筆。

蠻夷,也就是突厥之患最嚴重的就是甘肅、陝西、山西和河北一帶,所以那裡的考生時不時都能聽到一些突厥的訊息,再加上民間對突厥的深痛惡絕,那些吃了沒事做的人免不了要大放厥詞,琢磨一下制蠻的方略,雖然是閒得蛋疼,但是這東西畢竟能啟發思考,許多甘肅、陝西、山西和河北一帶的考生怕是都有不少平蠻的想法。

可是對於其他地方的貢生,他們對於突厥,只是略有耳聞,並沒有所謂的“切膚”之痛,誰吃飽了撐著琢磨這個?而且這一次大家都在猜題,以為這一次朝廷考的不是遼東方略就是治水,或者是流民,結果居然出了這麼一個“難”題,這不是要命嘛?!

可是人家出了這個題目,你又不能不考,天子是不會和你講道理的,還是老老實實地扯淡吧。

劉凡聽了這個題目,心裡頓時大喜,他琢磨一下,隨即動筆,這一考就是半個時辰,半個時辰之後就有人交卷了,率先交卷的是個河北的考生,此人像個教書的先生,看起來,年齡三十有餘,像他這樣的年紀率先交卷,未免顯得有些草率。

不過深諳殿試規矩的人卻是曉得,殿試裡頭率先交卷的人卻是佔了一定的優勢,這河北來的教書大叔顯然是早有人點撥,這一次可以說是有備而來,因為大多數讀卷官對於第一份試卷都會有一種寬容的心理,往往都會與考生說上幾句,若是考生答得好,印象分更是不低。

這教書大叔將試卷交了上去,隨即這些慵懶的讀卷官們精神一振,一個個將試卷傳閱過去,若是覺得這份試卷尚可,則畫一個圈,若是覺得不好,則直接打個叉,八個閱卷官,至少要有六人畫了圈,才勉強能透過這第一關的遴選。

讀卷官們一一看著文章,當即給了答案,這教書大叔站在一邊看,面露喜色,顯然他的試卷受了大多數讀卷官的認同。

待所有考官都擬定成績之後,劉希微微一笑,對這教書大叔道:“你過來答話。”

教書大叔連忙上前行弟子禮,正色道:“學生趙峰,見過大人。”

劉希頜首點頭,隨即道:“你的文章倒是不錯,你又是河北人,想來深知突厥之患,你在文章中說殺蠻不如誅蠻之心,這句話是你自己感悟的嗎?”

趙峰正色道:“學生是河北人,久聞突厥之害,這蠻夷盡都是長途奔襲而來,窮兇惡極,可是學生想來,這些蠻夷固然可惡,可畢竟也是人,子曰:‘夷狄入華夏則為華夏,華夏入夷狄則為夷狄。’漢夷之分,在乎於禮,因此要制蠻,朝廷固然需要陳兵威懾,與此同時,更要加緊教化,這教化即是誅心,誅其噁心,而使其知禮,如此,則蠻患可平,北地可靖。”

他的一番話頓時換來不少讀卷官的認同,眾人紛紛點頭,劉希更是大加讚賞,他畢竟是禮部右侍郎,教化的事自然要歸禮部管,這下禮部少不得又要凸顯一下自己的重要性了,更何況趙峰的回話深諳聖人之道,劉希勉勵道:“很好,殺人不如誅心,進剿不如教化。你到一邊去坐著歇一歇吧。”

趙峰喜滋滋地去休息了。

接著貢生又接二連三的交卷,八個考官開始忙碌起來,因為天子還等著親自奏對,時間緊迫,自然不能耽誤,因此一份份試卷當場批閱,又過了半個時辰,大多數人都已經交了卷,唯獨劉凡卻還在凝眉不語。

有心人就會發現,劉凡的策論文已經寫了三遍,第一遍他不滿意,接著擱置到一邊,而後又重寫了一份,照舊還是不滿意,所以現在是第三遍了。

按理說,劉凡乃是穿越者,制蠻的策論要寫出來也容易,水平絕不可能在趙峰之下,其實劉凡前兩遍的思路和趙峰可謂是不謀而合,也是按著教化的宗旨來寫的,只是寫著寫著,劉大會元心裡覺得憋得慌。

什麼教化,什麼誅心,都是狗屁,都是自己騙自己的笑話,那些無用的書生或許還陶醉在所謂的教化裡頭,可是劉凡不願意做這無用的書生,他兩世為人,也親自面對過突厥,深知所謂的教化和誅心在這些如土匪般的蠻夷眼裡,簡直就是個天大的笑話。高明的人忽悠別人,往往是連自己都給忽悠了進去,偏偏劉凡是個清醒者,他第一遍的策論寫出來,水平絕對不差,若是交上去,絕對能夠過關,只是寫到後來,他心裡不知上了什麼邪火,竟是將這篇策論直接pass了。

劉凡可不是個有節操的傢伙,節操這東西一般情況下就是他劉大少爺的夜壺,有用的時候拿來用一下,沒用的時候就給踢到一邊去。可是今日卻不曉得怎麼了,寫這誅心文章的時候,他的腦海裡浮現出許多生靈塗炭的場景,耳畔彷彿傳來婦人的哀嚎,傳來嬰兒的哭啼,傳來肆無忌憚的狂笑......

他開始焦躁,硬逼著自己寫了第二遍,依舊寫他的誅心,寫他的教化!理智還是勉強戰勝了衝動,只有這樣寫才有前途,才能換來美好的未來,他心裡暗暗告誡自己,關鍵時候可千萬不要掉了鏈子,而後心裡默唸:“要臉還是要官,要臉還是要官……有了官做,還要臉做什麼?”

“我靠!”終於,他心裡默唸不下去了,心裡破口大罵一聲,隨即又將第二遍的策論給撕成粉碎!

好在所有人都沒有注意到他,否則看到這個眼睛發紅、目眥盡裂、狀若瘋癲的劉大會元,保準要被嚇一大跳。

而此時的劉凡,心思居然平靜了起來,眼眸亦是恢復了清澈,他腦海一下子清明起來,筆走龍蛇,一氣呵成,不一會兒,一千字便寫完了,可劉凡似乎還未盡興,於是繼續,又寫了三千字,似乎還覺得有些隔靴撓癢,很不爽利!於是依舊下筆,足足寫了一個多時辰,等他回過神來,才發覺自己竟洋洋灑灑地寫了近萬字。

連他都被自己的速度給嚇了一跳,兩個多小時寫了近萬字,而且還是用依舊不習慣的毛筆寫的,他都懷疑自己是否被哪位網路寫手給附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