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明二十四監最新章節列表 > 第513章明朝科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13章明朝科考

“再看看京城百姓的這精氣神,一個個就是倍足,看看剛才在米線鋪那邊,隔壁的那賣腳角粉的鋪子上,談個全民教育,如同親臨朝廷一樣,那眉飛色舞的勁跟說書的有一拼,老闆連錢都沒收,就為了自己兩個小子有沒有這個機會上學。”

宋應星說的倒不是單純的拍馬屁,從與皇上一同前往皇莊開始,兩人談的就相當的多,如近,北京城裡不僅物在變,人也在變。這種朝氣蓬勃的樣子可是得之不易的,是皇上辛辛苦苦的打戰、免稅做善行引起的。把這個話題引過來,就是他想知道一下,皇上搞的這個全民教育到底如何,他倒是挺關心的。因為他也是書香門第,下一步如果真的全民教育了,這寒門必然是受益者,國家也肯定受益。但官位就那麼多,大家都坐讀書破萬卷了,競爭者肯定也就多了。

皇上決定的事情那是沒辦法改變的,也沒有理由去阻止,國家不能因為一家一族的利益而放棄整個民族利益,這點宋應星當然拎得清。所以提前掌握下一步的規則,那就有了一個教育方向。大家都會寫字,是不是要看看誰的字寫的好寫的漂亮,練成了大家、宗師級的人物,那肯定和店鋪裡記帳的夥計不一樣吧。開春之後,就是三年一次的科舉,以前皇上對此嗤之以鼻,是不是取消還是接著搞?所以宋應星想打探一下。

“宋兄,全民教育關係到每個家庭,因為每個家庭都有孩子,都有適齡兒童,現在沒有,以後也會有,所以百姓們關心自己的切身利益是很正常的。”朱由校停在一處,看路邊有賣鐵核桃的,鋪了個小方布,上面有幾十個核桃,看了看個頭挺大,也挺周正,正宗的鐵獅子頭啊,聽著宋應星的話也隨口的答道。

獅子頭是麻核桃類中的一個品種。典型特徵是底座大、樁矮、平頂、悶尖,盤玩手感最佳。從漢朝開始,就有人開始盤核桃玩,俗話說“十指連心”,每天揉核桃,可通筋脈,養臟腑,調虛實,定氣血,維繫人體正常的功能!這手療的方法更是層出不窮,什麼搓壓拇指肚(對肝對膽都養護)、搓壓食指肚(緩解便秘腸胃病)、反覆扎中指肚(緩解頭痛降血壓)、反覆壓無名指肚(清肺理氣作用大)、壓扎小指肚(滋腎壯陽通尿路)、雙手握拳刺勞宮(強身健體護眼睛)、 雙手用力滾手心(緩解早洩治尿頻)等等功效說得是相當的邪乎。

這玩意到了建奴的手裡也是發揚光大,比如乾隆的狗屁詩“掌上旋日月,時光欲倒流。周身氣血湧,何年是白頭”。以及老北京有句順口溜說的好:“貝勒手裡三樣寶,扳指核桃籠中鳥!”這都表明了,到了清朝時核桃的盛行。

而朱由校的前後兩任,對核桃都是情有獨鍾,東林大臣們傳出的,“玩核桃遺忘國事,朱由校御案操刀”,就是說前任朱由校玩核桃的故事,但人家玩的那已經不再是強身健體了,而是藝術!桃木亦名“仙木”,是用途最為廣泛的驅邪制鬼材料。桃木所以具有這等神力,根植於古人認定桃樹為百鬼所懼的神秘觀念。由此“核桃”也被賦予了這樣的神秘魔力,人們手中時常把握具有神秘力量的核桃,就能吉祥、免災。在小小的核桃上雕刻出各種動物,人物的形象、圖案,寄託美好的寓意,明代的核桃雕刻大多是神仙人物、避邪神獸、吉祥物等等一方面可以玩賞,另一方面也成為一種富貴的象徵。

而現任的朱由校則對在穿越之前核桃不離手,沒錢買好的,那個世道是逮什麼炒什麼,一對極品核桃能炒到幾十萬去,而一般的也是一千左右。便宜的當然相當便宜了,基本上到了一塊錢兩的程度。朱由校玩的就是一對一千五。揉核桃時間長了,核桃自然會有光澤,產生玉質;碰撞之聲如骨如牙,音色如金石一般,價值陡增。揉的時間越長,核桃就越顯珍貴,更顯古樸之風!

這時候看到了好的,哪裡能不蹲下來瞧瞧的道理,先找了一個獅子,然後再找著配。擺攤的老漢一看就是剛剛來到,還沒來得及配對。老漢客氣的請朱由校自便,自己在那時開始一個一個的配對,擺好。

宋應星一看皇上的興致來了,也不便打擾,只能在一旁看著朱由校在那裡挑核桃。

這時又來了一位文仕打扮的人,剛剛的從美食街走了出來,也蹲下來看核桃。“這位公子您上眼,瞧瞧這對如何?”說著老頭從中挑了一個虎頭一個獅子頭出來。這一對長寬高肚都挺大。

“老闆,這怎麼一隻獅子一隻虎呢?”那行文仕不屑的說。

“公子,此對為獅虎獸,盤在手裡並不比一對獅子頭差到哪裡去,若公子喜歡盤一樣的,這裡也有不少。”老漢急著爭辯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朱由校笑了笑,沒想到在明朝這種叫法都有了,自己一直都感覺,兩個不一樣的核桃盤在手裡,那是沒有方法的事,什麼獅虎獸,還不是沒找到好配的?人家做生意,肯定是不能去攪局的,正好從老漢配好的一對裡拆了一個,兩個底座一對,比量了一下長寬高肚,還別說,差異很小。說極品那是離的太遠了,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不過比自己玩的還是大了一些的。

“老漢多少錢?”

“公子挑好了,三百文,”

三百文?來到大明,錢是賺了不少,但還一文錢沒花過。但想想親軍的工資才一個月一兩銀子,就值一貫銅錢,也就是一千文,那就夠一家老小生活的了,一對核桃要個二百文,這價格一比較可不算低了不低了。如果套套前世平均三四千元的工資比,基本上就是一千多塊錢了。朱由校習慣的盤算了一下,直接砍價。

“便宜點我收了,”說完這話,朱由校差點抽自己,還學以前的小家子器呢?自己現在是皇上,不是小白領,一年上千兩銀子掙著,是大明的首富。為了三百文討價還價,幸虧沒有狗仔隊跟蹤,否則的話還真成了大明第一大新聞了。

宋應星在一旁真的一驚,不明白皇上這什麼路數。皇上愛玩個刀功,雕個東西之類的,這是眾所周知的,士大夫都在玩,憑什麼皇上就不能玩呢?這點宋應星倒不會迂腐。但卻沒想到皇上能如此的市劊,還能砍價,不由的用奇怪的眼神看了一下皇上。

“戲言戲言”沒等老漢說話,就立刻的掏腰包,但很遺憾,沒有。剛才米線錢還是宋應星給的呢。宋應星會意,立刻拿了半兩的碎銀子,遞給了老漢。

“楚公子,這對核桃一般啊,我的家裡倒是有一對,祖爺爺盤著玩的,個頭挺大,要不、、、、、、、”走在路上,宋應星不由的問道。

“君子不奪他人所愛,就是隨手而為罷了。朕喜歡的東西多了,什麼玩鷹、蟲的都喜歡,但現在卻不是時候。買這一對聊勝於無了,”朱由校無奈的說著,為了樹立一個明君的形象,朱由校可是相當的自律了,真可謂是起得比雞早,睡得比雞晚了。現在這成果還是不錯的,最起碼沒有了死亡的威脅了。

“楚公子說的極是,眼看著已經近了臘月了,這忙忙碌碌的一年就要過去了,二月的禮闈就要到了,不知朝廷此次如何安排。”禮闈就是會試,明代正式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

鄉試是由南、北直隸和各布政使司舉行的地方考試。地點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駐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舉行,又叫鄉闈。考試的試場稱為貢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闈。凡本省科舉生員與監生均可應考。考試分三場,分別於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進行。鄉試考中的稱舉人,俗稱孝廉,第一名稱解元。唐伯虎鄉試第一,故稱唐解元。鄉試中舉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時,正值桂花飄香,故又稱桂榜。放榜後,由巡撫主持鹿鳴宴。席間唱《鹿鳴》詩,跳魁星舞。

會試是由禮部主持的全國考試,又稱禮闈。於鄉試的第二年即逢辰、戍、未年舉行。全國舉人在京師會試,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稱春闈。會試也分三場,分別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舉行。由於會試是較高一級的考試,同考官的人數比鄉試多一倍。主考、同考以及提調等官,都由較高級的官員擔任。主考官稱總裁,又稱座主或座師。考中的稱貢士,俗稱出貢,別稱明經,第一名稱會元。

殿試在會師後當年舉行,時間最初是三月初一。明憲宗成經八年起,改為三月十五。應試者為貢士。貢士在殿試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試由皇帝新自主持,只考時務策一道。殿試畢,次日讀卷,又次日放榜。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稱三鼎甲。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一、二、三甲通稱進士。進士榜稱甲榜,或稱甲科。進士榜用黃紙書寫,故叫黃甲,也稱金榜,中進士稱金榜題名。 宋應星哥倆來京,就是為了這個進士的。

鄉試第一名叫解元,會試第一名叫會元,加上殿試一甲第一名的狀元,合稱三元。連中三元,是科舉場中的佳話。(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