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風雲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七章 危與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七章 危與機

河南,許州,左良玉宅邸。

“報大帥,”一個小校進來,彙報道:“北京來報,入援的勤王大軍已經從大城開拔南下,將尋找在山東之東虜主力決戰。”

“決戰?”左良玉冷笑一聲,道:“也就是奏報上能看的見。通知大營,收拾行囊,明日開拔北上,咱們去北京勤王領賞去。”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是!”小校眉開眼笑的答應一聲,迅速的出去傳令去了。他們跟著左大帥,那算是跟對人了,傷亡小,收益大,左大帥真是他們的好上官呀。

幕僚趕緊過來提醒道:“大帥,巡撫那裡要怎麼說?還有理臣(熊文燦)那裡,沒有明令的話,怕是會有不測之事呀。”

左良玉毫不在意,笑道:“本軍是去勤王保駕,誰人敢有異議?咱們可不是藩王!皇上的勤王詔書那可是明白寫著的,咱們只不過是遇上叛亂,傷了元氣。咱只休整一月,之後立刻北上勤王,咱們這樣的忠勤之士都要獲罪的話,那天下還有誰人願意忠於王事呀?”

幕僚覺得有道理,於是不再勸說,退了下去。

左良玉和熊文燦的關係本來就不怎麼樣,熊總理一來,就被老左擺了一道。左良玉藉口說熊文燦自己帶著部隊呢,不聽熊文燦的調遣。熊總理無奈,只好把他從廣東帶來的官兵以水土不服的託詞打發了回去,只留下五十個做親兵。後來,關於張獻忠的真降假降的問題,兩人也是各執一詞。

他們都沒有說監軍太監盧九德,太監自然是心繫皇帝的,要是皇帝沒有了,那他們也就成了無根之木,所有的權勢都會煙消雲散。魏忠賢當年權傾朝野,號稱九千歲的,可是熹宗(天啟皇帝)一死,才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被殺死了。所以盧九德是最支援左良玉軍儘快去勤王保駕的,這一點上,他們是能說到一塊兒去的。

左良玉的大軍拔營北上,本來已經是土匪遍地的河南就更加熱鬧了。二月中旬,土賊“一斗谷”攻打拓城縣,杞縣戒備。

“公子,縣城來了訊息,說是拓城縣正在被攻打,蘇縣令怕賊寇來攻,釋出了戒嚴令,城內的守軍們都上了城牆了。”張義特意從縣城裡騎馬跑來報信兒。

李仲問道:“是誰在打拓城縣?”

“好像是匪號‘一斗谷’的。”張義回道。

李牟接著問道:“‘一斗谷’有多少人?拓城被打下來了沒有?”

張義搖搖頭,說道:“不知道,只是說土賊‘一斗谷’正在攻打縣城,別的就不知道了。”

“來的還真快啊。”李巖嘆道:“蝗蟲才過去幾天呀?這些傢伙就開始攻城掠地了。”

“有訊息說左良玉帶著大軍北上了,”張義說道:“新任巡撫請左將軍幫忙剿滅土匪,可是左良玉沒有答應,已經過了黃河了。”

“原來如此呀。”李牟大笑著說道:“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啊。”

李巖問道:“周鐵匠那裡你去過了沒有?他的機匣打造的怎麼樣了?”

“只弄出來兩個,”張義回話道:“他說以前沒弄過,所以慢一些。”

李巖無奈的搖搖頭,道:“算了,讓他慢慢打造吧。你帶幾個人回去,再運些糧食出來。”

張義道:“回不去了呀,城門都關上了。我是趁著還沒有關門之前跑出來的,說是為了防備賊寇,要封閉城門,每天只開放一個時辰。而且糧食是明令禁止外運的。”

“至於嗎?”李牟不屑的說道:“土賊還離的有多遠呢,就緊張成這個樣子了。要是真的來打縣城的話,那還不都嚇死呀?”

“縣城的城牆是剛修整過的,堅固的很。”李仲突然說道:“就算是‘一斗谷’來了,也不一定能打的下來。倒是咱們這裡,會首當其衝。”

“要是人少的話,把他們滅了就是,就是怕這些傢伙人多。能去攻縣城的,最少也得有兩三千。要是都過來的話,咱們怕是不妙呀。”李牟摸著絡腮鬍子,皺眉說道。

李巖想了一下,問道:“二哥,咱們的糧食還夠吃幾天的?”

李仲低頭想了一下,回道:“七天吧,要是省著點兒的話,估計能多支撐兩天。”

“做些準備吧,”李巖說道:“雖然拓城縣離這裡遠,但是也說不定會跑到這邊來。咱們有備無患。”

下午,士兵們停止了訓練,開始拓寬和深挖放火燒蝗蟲時挖的防火壕。溝壕要再加寬一丈,深度也要達到一丈。挖出來的土,全部堆到寨子一側,築成一道四尺高,三尺厚的土牆,只在寨門偏東的位置留出一條六尺寬的通道。其餘剩下的泥土,全部裝袋放在寨子裡,用來加強寨子木圍欄的防禦。

寨子裡的人都被通知到了,說是流賊可能會來攻打縣城,他們也要加入到對寨子加固的行列中。並且告訴他們,流賊是來搶糧食的,要是有在冊的人口投降了土匪,那麼他們全家的糧食都不在供給。而且開封、歸德、淮陽的官軍正在準備圍剿土匪,讓他們不用太緊張。

李巖這兩天一直在來往於縣城和寨子,他覺得這次是一個機會,有可能得到鄉兵的名號。他一直在避免打起流賊或是土匪的旗號,他也不太清楚到底是為什麼,但是內心中有強烈的憂慮,讓他竭力避免打流賊的旗號,至少這兩年是不行的。

“四弟,你這兩天在做什麼?怎麼總是往縣城裡跑?”李仲問道。

李巖坐下來,喝了口水,道:“去縣城打探訊息去了,看能不能和蘇縣令搭上話,要一個鄉兵的名額。”

“鄉兵有什麼好的?”李牟不滿的說道:“就算是‘一斗谷’打過來了,咱們有了鄉兵的名號,縣城裡的那些慫貨能出來救咱們?還是你想帶著這些兄弟還有家眷,躲到城裡去?”

“我跟你說啊,”李巖說道:“鄉兵的好處大著呢,有了鄉兵的名頭,咱們就能在這裡安心的發展,不用擔心官軍的威脅。你也知道,這個時候,流賊勢弱,要是咱們沒有鄉兵的旗號,那會很危險的。”

李牟不再多說,他們就是被官軍打散了的。要不是有清兵的牽制,他們估計早就成了官軍報功的首級了,所以他對李巖的權宜之計不是太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