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風雲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四十九章 北上京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四十九章 北上京城

五月初五,知道李自成還是逃了之後,李巖立刻給部隊下達了戰備命令,要求部隊隨時能夠出發。*xshuotxt/com

而在北京城之外的多爾袞,則是被北京城裡的大臣們迎進了北京城。畢竟清兵是來給崇禎皇帝報仇的,現在把流賊李自成嚇跑了,請進城來犒勞一下也是應該的。而且據說清軍已經追回了太子,過幾天就會把大明太子護送回來了。

多爾袞進了北京城之後,還算比較客氣,只是派兵接手了城牆的防務。而後一面開始撲滅李自成走時放的火,一面讓城內的前明官員組織郎中,救治那些患病的百姓。雖然郎中們都是束手無策,可是病死的人的屍體卻是都運到城外掩埋起來了,至少讓北京城又恢復了一些秩序。

北京的明朝大臣們和百姓們都很滿意,覺得這大清兵,確實是來給崇禎報仇的。從而把之前和清兵的幾次戰爭,還有清軍在直隸和山東的劫掠和殺戮全都忘掉了。他們都等著清軍把太子請回來登基繼續做大明的皇帝呢,至於如何酬謝清國,他們沒有想過。總不過是財貨和土地而已,等新皇登基了,自然會有人去操心的。

不過也有讓百姓和官員們感到恐慌的,那就是清軍把城內的官兵的頭髮都給剃了,留成了他們金錢鼠尾的樣式。有些士兵不想剃頭,卻是丟了性命。百姓和官員們擔心,自己也會被強行剃頭,所以逃跑的人也不在少數。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得知這個情況之後,多爾袞立刻貼出告示,講明大清沒有強行剃頭的做法,那些士兵是投降的軍卒,為了方便區分敵我,所以才會全部剃髮。大清的規矩是剃武不剃文,剃官不剃民。其他人等,留什麼髮式,各安其便,沒有強制剃頭一說。

有了這個告示之後,北京城內的官民們才終於安心下來。大明以孝治天下,受了這麼多年孝道教育,對於身體髮膚這種孝道的最基本的東西,還是很看中的。

多爾袞如此剋制,並不是他有多麼寬厚,而是現在條件還不成熟。現在山海關還在順軍手裡,通州還有吳三桂沒有投降,天津的李巖也是態度曖昧。要是這些不能解決好的話,等李自成重整大軍,從山西再殺過來,他們也只能又一次退回關外去。

不過對於有志於天下的他來說,現在還是邀買人心的時候。讓百姓官員們都記得大清的好,等把這些反抗的力量都肅清之後,剃髮易服那是必然要做的事情。他們的老祖宗金國,就是全盤接受了漢人的東西,而由強盛變的虛弱,最終被滅國。所以他們不會犯同樣的錯誤,在遼東的時候,就是官民一體剃髮易服,全部行滿俗,不從者殺!

多爾袞剛進了北京城三天,就收到了手下的彙報,天津的李巖率部北上,武清,香河還有東安三縣都已經失守。而且最可疑的是,這三縣的守軍一個都沒有回來。雖然每個縣只有兩百多守軍,可是對於明軍開說,那絕對是一股可怕的力量。多爾袞怎麼也不願意相信,李巖所部的戰鬥力會強到這個地步。

多爾袞出了京城,回到了在城外的指揮部。他還是按照既定的步驟,先迅速讓吳三桂投降,而後再去對付李巖。

“派斥候去三縣探查,看看咱們的人究竟去了哪裡!”多爾袞冷冷的命令道:“要是他們真的貪生怕死,躲著不敢來回報,他們的家人也會被牽連!”

他還是覺得手下有顧惜性命的人,不敢出城回來彙報軍情,所以才會出現這樣的狀況。

而後他又吩咐道:“告訴吳三桂,我再給他一天時間,若是還不投降,一旦開戰,就沒有投降的機會了!再曉諭通州的兵民,不論何時,能擒吳三桂來降者,賞銀萬兩,官加一級。”

他覺得吳三桂應該會投降,北京城頭上的大火,通州能看的見。在沒有了李自成這個新朝皇帝之後,吳三桂再堅持,還能得到什麼呢?相反,只要他投降大清,就會被封為王爵。這個誘惑,應該已經足夠大了。

如果吳三桂不投降的話,他這裡要放上兩萬兵力。除去派出去佔領周圍道路要地和追擊李自成的部隊,他現在手裡也還有十萬部隊,足夠對付李巖了。

而李巖的部隊卻是沒有停留,繼續一路北上,直逼京城。

他沒有在沿途留下守備部隊,只有在天津留下了兩千守城部隊而已。這次他可不是來佔地盤兒的,而是來和清軍決戰的。若是戰事不利,只要他的軍陣不散,彈藥糧草充足,他就能從容的退回山東去。所以他幾乎帶上了全部的彈藥箭矢,把天津的騾馬都給徵集一空了。

李巖為了不讓清軍知道自己的虛實,於是對於每個有清軍守備的縣城,都是讓騎兵在四周巡視,而後用五門四寸半的火炮轟擊城牆。二十斤的鐵彈高速砸在城牆上,別說是這些城池都年久失修,就是全新的磚牆,也能打塌。

不過三座縣城裡的清軍都不傻,沒有一個是等著城破的。他們全都第一時間想逃跑,回去報信。不過李巖的騎兵早就先繞到了前面等著,自然是不會讓他們過去。

雖然清軍的騎射功夫厲害,可是相對於有數量優勢的李巖騎兵,而且還有二十步能透重甲的手銃,清軍的騎射用處也不大了。幾次戰鬥下來,除了被射中面門,咽喉等要害而陣亡的七人之外,其他不過是受些輕傷而已。

李巖所部三萬人馬,五月初十日進抵京城以南外圍二十裡,而後向通州方向前進。

也就是同一天,也是多爾袞給吳三桂最後的投降期限,吳三桂沒有投降。因為李巖的北進,讓多爾袞改變了計劃,決定先把貿然北上的李巖擊敗,而後再集中力量對付吳三桂。

畢竟他和吳三桂都相互熟悉,知道要是吳三桂一意堅守的話,即便是有他們去年新鑄的神威大將軍炮助戰,也不會短時間結束戰事。還是先解決敢於離開城池,想要野外爭雄的李巖容易的多。也絕了吳三桂最後的指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