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風雲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九十三章 微小的進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九十三章 微小的進步

李自成這個時候還沒時間去追擊朱常汸,因為在浙東寧波一帶,方國安等人推舉魯王朱以海做監國,在對抗他的部隊。

他就納悶了,他打擊士紳地主的政策早在陝西的時候就差不多停止了,當然,在他的控制區域之內,也沒有多少士紳大戶了。可是到了現在,到了浙江,這些士紳大戶卻還是要起來反抗他的統治。

所以他要用主要的兵力,來對付浙東的敵人,因為他也需要錢塘江來做掩護,來抵擋隨時可能南下的李巖。至於朱常汸也做了監國,他此時還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也只能一個一個解決。

此時的李自成對於他的政策唯一滿意的地方,恐怕就是把朱明的藩王都解處理掉了。不過他消滅藩王的數量,顯然還是不夠多,明朝的藩王遍地,隨便拉出一個來,就能當監國做皇帝,來對抗他的統治,他還需要繼續努力。

他還有一個不明白的是,就算士紳大戶要反對他,可是浙江的平民百姓似乎也沒有支援他的,來他隊伍中參軍的都沒有幾個。不過他也知道此時已經不是五年前了,用那些烏合之眾沒有什麼用處,也就沒有大量的裹挾百姓。

此時他正在考慮,是不是把朱由崧先處理掉。讓朱由崧釋出的勸降詔書,作用很不明顯。除了那些沒有幾個駐軍的地方投降之外,其他的地方依然還是要他的部隊去攻打才能拿下來。

而率領部隊攻向長沙的左夢庚,此時卻是發現他有可能陷入張獻忠的重圍中。後方已經有張獻忠的數萬大軍追過來,據說張獻忠從南邊調來的數萬大軍也已經快要到了。

此時他的隊伍已經不是全盛時期的二十萬大軍了,被李自成一路追擊,潰散和逃跑了一些,等到江北暫避的時候,又有一些人去投靠了李巖。他此時剩下的只有不到八萬人馬,而且士氣還比較低落。

所以左夢庚不敢留在湖廣與張獻忠繼續硬拼,而是趁著張獻忠的合圍還沒有形成,迅速帶著部隊向東南逃跑,向福建方向運動。雖然福建山多地貧,可是那裡沒有強有力的對手,應該能夠相對容易的安定下來。至於鄭芝龍,他還真沒放在眼裡,一個海盜頭子,在內陸山區,還能有多大能耐?

此時南方各個勢力混戰一團,而北方地區,卻在李巖的統治下,已經基本沒有了戰亂的紛擾,各地都快速的安定下來,百姓們正在為他們自己努力的生產著。

李巖此時正在聽取水軍統領張翰的彙報,是關於車船的建造。

“船廠已經改建了一艘車船,”張翰認真的彙報著:“卑職也已經親自在近海試航過了,不過效果並不好。順風的時候,車船的槳葉太慢,非但不能讓艦船加速,還會拖累艦船的速度。在逆風的時候,雖然能讓艦船勉強前行,可是對水手們的體力消耗太大,不能堅持太長時間。”

李巖皺眉,問道:“你們用的是人力驅動?為何不用畜力?就算是兩百料的船,還放不下幾頭騾子,還有它們相應的草料?”

張翰小心的回道:“放倒是能放的下,可是,船隻在海上顛簸,牲畜怕是難以適應,反而不如水手們做的好。”

李巖一愣,隨即自嘲的笑道:“哦,這樣啊。是我錯了,亂出主意,你提醒的很好。”

“卑職不敢,請大元帥恕罪。”張翰趕緊請罪。

李巖抬手:“你沒有錯,不必請罪。誰對誰錯,事實說話,我沒有再船上呆過,自然比不上你瞭解船上的情況。今日你要是不說明原因,真的按我的意思去辦了,那我以後還真要撤了你。我這裡,只問對錯,沒有其他避諱,要是不能做到直言不諱,那才是你們的失職。”

“大元帥教訓的是,卑職記下了。”張翰感激的說著。

李巖點頭,繼續討論著車船的話題,不過他說話也平和了許多,沒有剛才那麼嚴厲。問道:“關於槳葉的速度,可以透過不同大小的齒輪來解決。一個大齒輪和一個小齒輪對接,大齒輪轉一圈兒,小齒輪卻可以轉好幾圈兒。至於省力的問題,可以透過槓桿實現,不過還要看船上的尺寸。”

“這個,卑職就不懂了。”張翰回道:“大元帥還是請更懂行的人來解決吧。”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李巖想了一下,說道:“這樣,我從匠作院調一些工匠師傅,去船廠看一看。你負責協調他們和船匠之間的溝通,讓他們來商量具體的解決辦法。”

“卑職遵命。”

李巖提醒著:“一定要讓雙方充分溝通,要充分考慮船體的承載能力,不能出現想當然的事情。你清楚了嗎?”

張翰抱拳:“明白,卑職一定讓雙方充分交流,不會鬧出笑話來的。”

“水師的擴充做的如何了?”李巖接著問道。

“已經有一千二百多人入營了。新收復的江淮地區,沿海漁民只能參加水師。而大元帥給水師官兵的糧餉又是最多的,所以水兵招募進行的還算順利。”張翰欣慰的說著。

一千兩百多人,對於陸軍來說,還比不上一個縣報名參軍的人多,可是對於水師來說,已經算是不小的收穫了。之前在山東,不但沒有參加水師的,就連水師的官兵都想要改去陸軍服役的。還好政策調整的及時,否則的話,水師恐怕是只能維持一支很小的部隊了,對於萬里海疆來說,簡直是不值一提。

“那戰船呢?”李巖接著問。

張翰回道:“已經造了幾艘小型的連環船,並且在上面也裝了車船的槳葉。由於船隻小,重量輕,反倒可以在水上飛速航行。其速度快若離弦之箭,很難被敵船擊中阻截。其中的小船裝載炸藥,快速衝撞釘住敵船,點燃炸藥之後主船又能快速撤離,這不失是一個很好的破敵戰法。再加上我們戰艦上的拋石機遠距離打擊,卑職認為,只要艦船足夠,就能擊敗任何敵人,包括南海的鄭芝龍。”

李巖卻是搖頭:“小船作戰,只是權宜之計,建造鉅艦,馳騁於大洋,才是最終的目標。”

“可是,要建大船,不但要有巨木,還要有工匠。”張翰老實的說道:“卑職尋訪多時,工匠們只是聽說先輩們能造三桅以上的大船,可是卻沒有一個人會建的。海禁時日太久,建造大船的技術已經失傳了。”

李巖不贊同的說道:“先輩們的技術又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是慢慢摸索積累之後得出來的。讓船廠的工匠們多合作,多交流,假以時日,一定能造出堅固耐用的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