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風雲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九十四章 深入草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九十四章 深入草原

入秋的草原,天高雲淡。微風吹拂,高高的牧草像海浪一樣,起伏盪漾。而草原的牧民們,則是在抓緊時間收割牧草,趕在入冬之前儲備好足夠的牧草,好讓更多的牛羊能夠活下去。那些老弱的牛羊,則會在入冬之後做成肉乾,成為他們漫長一冬的食物。

要是在以前,他們把這些工作做好之後,沒準兒男人們就會接到王爺臺吉們的徵召,去明國邊界騷擾搶掠,弄些谷糧和錢財回來。可是現在不同了,明國換了主人,軍隊厲害的很,把長城沿線的部族都收拾的沒了脾氣,他們這些離長城較遠的,也不敢輕易去襲擾了。

不過他們依然能獲得糧食布匹,但是需要用銀錢去買,用馬匹毛皮去換。雖然他們在漢人強盛的時候也是如此生存,不過前幾年跟著清國連續深入中原,一下子讓他們循規蹈矩,還是有些不適應。

現在,雖然草原上都已經知道,有一支數萬人的漢人隊伍進入草原,說是來貿易的,可是像敖漢部,乃蠻部,扎魯特部等部落,還是早早的把他們的騎兵都集中了起來。不過他們幾個部落也沒有統一意見,只不過是以防萬一而已。他們每個部落兩三千的騎兵,可不是數萬漢人騎兵的對手。

其中的乃蠻部的袞楚克郡王卻是十分緊張,因為他已經聽到訊息,說是這次漢人騎兵進入草原,是要懲戒向清國通風報信的人。他知道那說的是他自己,至於其他部落有沒有給清廷報信,他就不知道了。

所以他在收到訊息之後,就第一時間通知了清國,請清國派兵來助戰。上次漢人的兩千騎兵,清國出動了兩萬多騎,才把漢人騎兵攆走。這次可是來了數萬,單憑他們自己的力量,根本就是以卵擊石。

雖然清國的部隊還沒有過來,不過漢人的部隊也只是剛到喀喇沁而已,他們還有時間。

白世雄和馮太初帶領部隊來到了喀喇沁部落的領地,雖然數十裡才能見到一個聚居的小族群,可是這裡的人們很熱情,都早早的準備好他們的東西,來和過來的商人們做交易。他們需要茶,布匹,糧食,烈酒,針頭線腦,胭脂水粉,用他們的馬匹,牛羊,皮毛來做交換。

當然,這是普通牧民,那些王公們就不一樣了。王公們從中原可搶了不少金銀,手裡還有各種財富,他們需要的是新奇的玩意兒,是綾羅綢緞,是精巧的飾品。

白世雄看著臨時交易點熙熙攘攘的人群,還有從遠處趕著馬群和羊群過來的牧民,皺眉說道:“帶著這些商人,真是麻煩。每到一個地方,總是耽誤時間。有這麼多時間,早就追上那些清軍騎兵了。”

他上次被清軍圍攻,損失了五百多騎,這次來草原,就是找清軍報仇的。

馮太初勸道:“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時間緊,咱們自己弄不出那麼多糧草。而且,大元帥的意思,是來草原向蒙古人表明,清國在草原上也沒有絕對的統治權。不但如此,商人們跟著來,不是能更多的換到咱們需要的馬匹嗎。”

“我看這些人就是累贅。”白世雄依然不滿的說著:“看看他們帶著那麼東西,雖說都用馬車裝載著,可是要是清兵再次來攻擊的話,咱們可保護不了他們。”

馮太初笑著說道:“別小看了他們,他們可精明的很。您看,他們要的羊很少,大部分都是要求用馬匹交換。那些羊是用來做食物的,而他們換來的皮毛和金銀都馱在了馬背上,真要有危險,命和財,他們都丟不了。”

白世雄冷著臉不說話。他現在就想著能抓住清國的部隊,給死傷的弟兄們報仇。一次戰鬥傷亡了近三成,他要是沒有給弟兄們和大帥一個滿意的交代,他這個騎兵統領恐怕也該挪地方了。

他們進入草原以來,幾乎沒有什麼戰事。他們加上跟隨的商隊,有數萬人馬,就算是幾個部落聯盟,也不敢來向他們挑釁。而且大元帥又有指令,對於這些沒用敵意的部落,他們也不能開戰。白世雄他們此時渾身的力氣沒處使,正難受著呢。

“統領不要急,”馮太初勸著:“咱們這麼大的陣仗,清國方面早就知道了,就看他們敢不敢派兵過來了。再說急也沒有用,清國的那些騎兵,襲擊了您之後立馬就回遼東去了,咱們就算馬不停蹄的追,也追不上呀。”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面對他的副手,也是騎兵統領職位最有力的競爭者的提醒,白世雄迅速恢復了理智。他知道自己不能再出錯,必須要保持冷靜。同時他也不擔心馮太初會使絆子,相互拆臺的事情,是李巖絕對不允許的。

白世雄深吸一口氣,之後吩咐道:“你去選一下今晚的宿營地吧,把部隊輪換職守等事也都安排好。畢竟是在異域,不能掉以輕心。”

“屬下領命。”

而在盛京,清國的王公們也在討論著這支進入草原的李巖部隊。

“蒙古各部是我大清藩籬,絕對不能讓李巖任意來去。”多爾袞侃侃而談:“若失去蒙古諸部,我大清就失去了威脅中原的利器。到時候李巖就能心無旁騖,調集所有的兵力來直擊我大清。那個時候,就算是我大清想要同李巖和談,也斷然沒有機會了。所以蒙古必須要保護,必須要讓蒙古諸部完全誠服於我大清。”

上次調動大軍襲擊李巖的騎兵,就是多爾袞全力促成的。而且戰果還不錯,殲滅了李巖至少五六百人,還生俘二十六個。雖然這些俘虜人人有傷,不過還是有兩個已經開口了,他們也知道了李巖的虛實,這對他們今後的戰略制定十分重要。憑藉這次的功績,多爾袞恢復了郡王的爵位,又可以參與朝政了。

眾人都沉默著沒有發表意見,就是多鐸和阿濟格兩人,也沒有給多爾袞助威。上次對付李巖的兩千騎兵,他們出動了兩萬滿漢大軍,傷亡三千多騎,何況這次李巖派來了兩萬多騎呢。誰手裡的旗丁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要是傷亡太重的話,在朝廷裡的話語權就會減少。

還有就是,隨著李巖的不斷強大,那些已經入了旗籍的漢人們,也沒有原來那麼忠心了。上個月,甚至出現了有舉家出海逃跑的情況。雖然這家人漂到了吳三桂的地盤兒,被遣送了回來,而且已經被全家梟首,可是這畢竟不是個好兆頭,各旗已經開始對漢民嚴加監視。

所以對於此時出兵,各旗基本都沒什麼積極性,包括兩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