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藥師仙蹤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六章 嚴子休專科(二更之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六章 嚴子休專科(二更之一)

9日一大早,老馬就派車把嚴子休接到市區。

路上,嚴子休看了看修路的進度,估計再過一週就全都修好了。

在行署用過早飯後,老馬親自陪同嚴子休前去地區中醫院。

他們沒開車,因為離得很近。

中醫院在北海路和平安路交叉口,離火車站和汽車站都很近,交通便利。醫院大門外有幾棵高大的柳樹,門口掛著白底黑字的牌子:應天地區中醫院。

院子有三畝地大小,稀疏地長著幾棵樹,患者、家屬和工作人員,來來往往。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迎面最顯眼的是門診大樓,有三層。

嚴子休感慨,自己前不久還是個看病的常客,沒想到現在變成了給人看病的醫生。

老馬作為吳專員的秘書,面子當然還是有的。所以他們還沒進門診樓,裡面就急匆匆地迎出來一位男士,五十多歲、身材微胖、相貌和善。

“馬主任好,這位就是你說的嚴子休醫生吧?”男士伸手迎接。

老馬和男士握手:“伍院長好啊。對,這就是嚴醫生。小嚴,這是我給你說的伍季同,伍院長。”

“伍院長,你好。”嚴子休和伍季同院長握手。

“哎呀,小嚴,歡迎你啊。你的傳奇經歷,馬主任和我說了。你能在咱們應天中醫院坐診,可是廣大患者的福音啊。”伍院長很熱情,“來,我們先到辦公室坐坐。”

伍院長的辦公室在二樓樓梯左轉不遠處。他的辦公桌緊靠窗戶,可以俯瞰門診樓前的全部情形。辦公室裡面的佈置,中規中矩:辦公桌椅,沙發茶几,文件櫃;牆上有一幅書法:博採濟眾。意思是博採眾長,救助民眾。字型龍飛鳳舞,倒也寫得可以。

伍院長給老馬和嚴子休倒上茶:“馬主任,我已經騰出了一間門診室。具體算哪個科,我想聽聽你們兩位的想法。”

老馬看看嚴子休。

嚴子休說:“伍院長,是不是可以叫疑難雜症科?”他這樣說,當然是有自己的底氣。

伍院長微微一驚。

儘管他聽老馬說了嚴子休的種種神奇,還是覺得疑難雜症科的口氣有些大。一般人誰敢宣稱能治疑難雜症啊。萬一有些病看不好,招牌可就砸了。

“這?”他看向老馬。

老馬笑笑:“我是相信小嚴的。我覺得可以掛個牌子,就叫嚴子休專科。值班的時間註明一下,讓患者和家屬心裡有數。”嚴子休專科,這個稱呼可高可低。

“馬主任這個主意可以。”伍院長很佩服老馬,果然是經驗豐富,慮事周全。

這合了他的心意。如果嚴子休看得好,那自然醫院跟著沾光,水漲船高。如果看得不好,那就當作一時沒考察好,誤請了一個庸醫,到時候辭退了便是。

嚴子休沒想那麼多,能幫到患者就行。

“馬主任,你看小嚴的待遇?”伍院長有些謹慎地問。

這中醫院的難處,就在於不怎麼掙錢,但花錢的地方可不比西醫院少。

“按最低標準就行。”嚴子休主動表態。他不在意待遇,可是如果一點不要,人家也不安心。你一個人義診,其他醫生怎麼辦?

“那好吧,以後根據情況逐步增加。”伍院長隱約聽說過嚴子休有錢。

名稱和待遇,就算商量好了。

伍院長安排人讓後勤科去寫診室牌子,然後親自領著老馬和嚴子休,穿過人群來到三樓較為偏僻的一間診室。

當然偏僻也是相對的,旁邊的診室裡面,人就不少。

這個安排是合理的。因為嚴子休每週只坐診一上午,總不能把來往最便利的診室給他吧。

診室是按內科設定的,沒有隔離檢查間。其他方面很規範:

一張桌子,兩張椅子,一個凳子,一個長椅。椅子是醫生一把,患者一把,凳子是給患者家屬或醫生助手坐的。長椅是患者排隊時坐的。

一個半人高的儲物櫃,上面有一個暖水瓶,一個燒水的熱得快電器和兩個搪瓷茶缸。

一個衣帽架,掛著兩件白大褂。一個臉盆架,有臉盆、毛巾和香皂,供醫生淨手使用。一把掃帚,一個撮鬥,一個垃圾簍。

桌子上有一個聽診器,一部血壓計,一支手電筒,中醫現在也用這些。還有一個脈診的墊子。一個插掛號單用的小架子,一本處方箋,一個墨水瓶和一支蘸水筆。桌子有個抽屜是拉開的,裡面有一瓶醫用酒精,一包醫用藥棉,一盒醫用棉籤,一把醫用鑷子。

“小嚴,你看看還缺什麼?”伍院長問,還看了老馬一眼。

“伍院長費心了,這就可以了。”嚴子休道謝。對他來說,這些當然就足夠了。

“伍院長準備得很周到。對了,你們這裡吃飯是……?”老馬很細心。雖然嚴子休只坐診一個上午,可是吃飯時不能再跑到行署吧。

“啊,這個我安排好了。一會後勤會把新的碗快飯盒拿來。這些東西可以放在儲物櫃裡面。食堂的飯菜票,我給小嚴準備了三天的。喏。”伍院長遞給嚴子休一疊用橡皮筋吊住的饃票和菜票。

這是職工食堂的特色。平時到會計那裡,用錢買饃票和菜票。吃飯時,給食堂師傅按你要的饃菜湯多少,再交饃票和菜票。

嚴子休從初中到現在,從學校到單位,基本都是這個模式。

“伍院長想得真是太周到了。”嚴子休接過來,這話是他從心裡說的。

忽然門口有人問:“這裡看病嗎?”

三人回頭一看,看到一個男青年扶著一個女子,站在門口。兩個人看著像農村來的。

“看病。請進來吧。”嚴子休主動招呼,去衣帽架上取下白大褂穿上。醫生的白大褂在患者和家屬心中,是一種象徵。

女子看著很虛弱,需要青年扶著她走進來坐下。

老馬正打算回行署,一看這情況,就留下來觀摩一會。伍院長心裡想驗證嚴子休的能力,自然更不會錯過這樣的機會。

女子看起來面容清瘦,一臉病容,不想說話。

青年代替她敘述病史:“醫生,這是我愛人。她一個星期前,突然感覺頭暈目眩,天旋地轉的。又反胃又嘔吐,吃不下東西。站都站不起來,平時只能躺著。給她又打針又吃藥,就是不見效果。我就帶她來中醫院這邊來看看。可是今天人太多,到處排不上隊。看這裡開著門沒人排隊,就來問問。”

青年的臉上充滿憂慮無奈,明顯是壓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