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明初第一豪強最新章節列表 > 第249章 巡查突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49章 巡查突擊

張小磊當然並沒有把握透過孩子們的暗報就確定事情的真偽,依靠這種方法定案也難以定罪定案,而且後患很大。不過仔細一想:這世上有些事情的偵查和定性難度不小,然而有些事情的巡查確定並非很難。更不用說在這個時代,對於證據的倫理要求遠遠沒有後世那樣高。有人證,有贓物,那就可以算的上是人贓俱獲了。

隊伍出發的時候也是走水路,同時還可以攜帶不少的馬匹。經過多個月的戰備,新軍新船製造和改裝方面也有了很大進步。在留有不少冗餘的情況下,整整三千人的隊伍,還包括三千多匹馬、四十多門輕炮,可以輕而易舉毫不費力的用準備好的專門符合內河航行標準的船隻運載下來。

張小磊這一次所去的地方當然是在這一輪孩子們的查探中似乎有不少風聲的應天城頭。按照自己過去看過的不少影視劇,一開始的時候覺得考慮到對方也是有智商可以想辦法的人,一切應該沒有那麼順利。可是事情的發展,卻遠比張小磊所想象的要順利的多。

在擁有足夠的專門輪換人員踩槳拉載的人力螺旋槳專門拉載船的幫助下,整個夜晚職業蹬槳手們輪換了三波拼勁全力的蹬踏行船,不過一整夜左右的時間應天府城頭就已經臨近了。

不是進攻敵城,而是親自率領大軍來巡查,不費吹灰之力就在上岸後很快差人蹬上了應天府的幾處城頭,並立即要求南京十區的中隊還有按照計劃建立的防軍在城頭集合接受檢查。

按照中央總督區的規劃,南京城也在很大程度上被拆分了。城牆在多處地方被開啟了通道,並不是僅僅基礎城門才能進出城牆。在歷史上,“扒牆運動”大規模起始於一九三九年抗戰時期。因為抗戰時期的中**隊炮彈匱乏,特別是用於攻堅的野炮彈和爆破器材匱乏。冬季攻勢中的**發現那些傳統年代的城牆對日本人絕大多數都不可能造成什麼威脅和影響,但卻是**反攻的時候遇到的重要障礙,於軍事不利。新中國建國後,為了城鎮的發展,只存留了部分城牆,其他大多數予以拆除。

透過之前的很多作戰,張小磊也開始初步確定:城牆對於現在的新朝來說,可能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種障礙了。因為自己的政權和統治體系目標同過去根本不同。當然此時的應天城頭雖然在許多地方大開通道,整體來說還是城牆儲存比較完好。

曾經做為東南大周都城的應天府曾經有百萬上下的人口。新朝權力中心設在崇明島之後,應天城內的人口大減到五十萬上下。這五十萬上下的城鎮人口同樣在東南之地算是比較重要的大城。因此就花費為十個同小縣規模差不多大小的“區”,每個“區”五萬人。擁有正規新軍中隊十個。然而對於一個五十萬人口上下的傳統城鎮,還是富戶不少的傳統城鎮來說,兩千規模上下的人手仍然顯得太少了。包括臨時建立起來的防軍在內總共有萬人上下的規模。除此之外,應天府因為有不少可以暫時利用的府院房宅做為新學初選的場地,集中了包括應天還有其他一些地方在內至少十萬名考核期內的新學蒙學兒童。這些考核期內的蒙學兒童大概會經過半年左右的試探性教育,從中挑選出一半左右的人來。僅此一地集中的新學兒童還有地方軍隊就達到整個中央總督區二十分之一的比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張小磊沒有親自去城頭,畢竟對抗性思維習慣還有起事以來因為家底過薄帶來的謹慎習慣讓張小磊在任何事情上都比較習慣於從最壞的角度考慮。自己親自上城區挨個檢查詢問固然比較有“範”,可要是無意間踩上幾個“前朝餘孽”們留下來的地雷,或者那些人群裡冒出幾個死士,就足夠讓自己吃不了兜著走了。他相信自己身邊那些並未外出的孩子們在這種事情還是拎得清的。

按照張小磊的要求,大概從排好隊伍的新學新生、新組建的防軍、新軍國防軍各中隊中特定的按照隨機數分別抽取了一百人、二十人、五人;並讓這一百多人集中起來挨個等待著自己親自的詢問。

仔細想來,有些事情還是要自己親自來進行的,如果換個別人,那總有帶來不了足夠的威懾或者存在可能的隱患的事情。

“入學多長時間了?”張小磊對摺一名在這個時代的標準看起來並沒有什麼異樣的新學孩子詢問道。

這個年代的大多數孩子們在大人們面前還是有著一絲拘束的,更被說是面見聖主,很多人在這個時候都有些緊張的口齒不清。不過張小磊是個不習慣於擺譜的人,很快就有輕鬆的玩笑還有平易近人的話語至少讓這些孩子們能夠正常的同自己溝通了。

“入學。。。入學三個月了。。。”

“在應天的新學裡,平時的三餐通常都吃些什麼?”

“早上是米飯炒雞蛋、帶肉的燴餅、中午比較豐盛,四樣都是葷菜,還有。。。”

孩子們的回答似乎沒有什麼問題。不過張小磊也是多少有些智商的人。三個月的時間,如果都是按照自己所規定的標準伙食來的話,肯定不會是這種同民國時代照片中的土財主家孩子差不多的貧瘦氣色,肯定會在一定程度上的接近現代中國大中城鎮八零後小時候那種樣子了。一看這些人的皮膚油光水平,就能大致斷定出有沒有說假話。

“你們應該說實話,說實話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你們還都是孩子,我根本不會治你們的欺君之罪。。。”張小磊見到有些不對頭後就開始勸道。

當然了,張小磊本人不是什麼擅長開導人的大師,這些孩子們聽到這話之後似乎想起了什麼恐怖而嚴厲的警告,絕大多數都不敢承認事實。然而絕大多數無所謂,張小磊期待的就是那極少數勇敢者。一百個隨機抽選的孩子中,勇敢坦言的孩子最終還是出現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