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元末中華最新章節列表 > 收編李二餘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收編李二餘部

“楊枚!”張中頓時暈菜了,他不是韃子的益都路剿匪陣前指揮嗎?但是比他多一個心思的何權卻明白了。

楊枚的大名他們早就知曉了,他在整個山東六路的名望極高,救病弱,恤傷殘,撫孤寡,而且聽他的一張嘴能會道,極會蠱惑人心,山東道上的好漢誰不對他心服口服。

不但李二,就是劉福通也曾經拉攏過他,但是不知道為什麼他卻成了朝廷義兵統領,更奇怪的是,山東六路的好漢一半上了沂蒙山起事,另一半卻跟著他圍剿這些“亂民”。有人他身在曹營心在漢,有人他雖然心懷百姓卻對朝廷忠心耿耿。

現在看來,不管沂蒙山區的“亂民”,還是在朝廷的邸報中“累敗亂軍”,已經成了山東“主力軍”的益都義兵都在這個人的手裡控制著,真是深不可測的一個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自己和張中在算計沂蒙山區的民軍,想不到人家早就把自己算計好了。“親兵何在?”何權當機立斷,馬上高聲叫起來。

何權的話剛落音,只聽到周圍一陣喊“殺”聲。張何二人連忙望四處一看,發現剛才還憨厚老實的山民們撕下了他們人畜無害的偽面具,從草袋中抽出刀槍,目露兇光,一陣亂殺。看上去他們訓練有素,進退有度,而且個個武藝高強,配合默契,在他們面前,自己那些只會逃命的親兵就真的有“憨厚可愛”了,頓時被殺得手忙腳亂。

在更遠處,四周的山野上殺聲震天,直向自己毫無準備的大營圍過去,看來人家是早就準備把自己一鍋端了。

而在張何兩人周圍圍著的數十漢子慢慢地把背在後面的右手拿了出來,果然,那只躲躲藏藏的右手上拿著的是白晃晃的大刀片子。

絕望的張中拔出刀來,企圖做困獸鬥。可還沒等他的刀對準誰,好幾把刀已經架到了他的脖子上,白晃晃的刀面把他的臉映得蒼白。

“楊大人饒命!楊大人饒命!”何權馬上跪下求饒道,從目前的情況看來,這個楊枚估計真是身在曹營心在漢,是山東六路各義軍的真正領袖,只是人家還不願意冒出來公開旗號。既然大家都是一條道上的,只要自己服軟了,願意加入對方,估計命是可以保障的。

“饒命?嶧州一千九百四十名百姓的性命,費縣六百五十二名百姓的性命。還有三十一名被你們糟蹋的女子,她們有二十七人已經自盡了。你問問他們能不能饒了你們!”楊枚冷冷地著,聲音越變越尖銳。

何權明白了,他的臉上露出和張中一樣的絕望,他知道,一切都完了。

從徐州逃出的李二餘部,張何的萬餘人無聲無息地被楊枚收編了。張中、何權以及上千名身負血債的官兵被處決,首級遍傳嶧州、費縣。

其餘的數千人被打亂,編入程舍人的隊伍中,這些漢子被三百名楊枚的學生試牛刀,一通深入淺出的道理一講,這些貧苦人家出身的漢子頓時眼淚汪汪的,深刻認識到了階級恨民族仇了,迅速轉換為一名“有覺悟”的民軍。

楊枚順勢在義兵左中右三營各備隊設錄事,每連隊設錄事執事,每營設錄事推官,主管士兵的思想指導教化;在每連隊設軍法執事,每營設軍法判官,主管軍法,而此二官不得耽誤軍事主官的軍事指揮和訓練。

楊枚把程舍人手下二萬餘名民軍編製成三十五營,分別同左右中三營義軍對抗演練,開始浩大的大練*動。楊枚又開始在土地革命、農會機構建設最徹底的費縣、蒙陰、臨朐、沂水、萊蕪、新泰六縣試行民兵制度。

在這山東六個掌握地最牢靠的縣中,楊枚要求各地的農會組織各戶分到田地的農民們購買刀槍、弓箭,組織團練民防,由上面派來的軍事教官進行軍事訓練。並且還宣佈每年組織一次比武大會,給出豐厚的獎品,吸引各家各戶參與其中。

接著,楊枚和鄭中化等人完善自己義兵中的軍法、軍制。

楊枚堅持森嚴的軍法,也制定了豐厚的獎賞制度,而且還特意詳細地制定了軍功制度,凡戰死、受傷和有功退伍者,家人和本人將享受非常豐厚和有吸引力的政治和經濟權利。

楊枚把軍官培訓班擴大規模,規定哨隊的兩名主官,備隊主官以上為軍官,規定了每級軍官的數量,雖然目前還滿足不了這些需要,但是做為一個標準放在那裡。

然後,楊枚開始制定步兵的操練手冊,他目前只知道軍隊的基礎訓練,例如站隊、走步、長途拉練等等,至於現在各兵種該如何配合,如何操練,楊枚就不是很清楚了,只好邊學習邊完善手冊。

在冷兵器時代,關鍵的是士兵的素質,是士兵們的配合。雖然對這個時代的武器使用和配合不是很熟悉,但是做為一個現代人,楊枚還是知道術有專攻的道理。

楊枚命令根據各士兵的特長挑選刀牌手、長矛手、弓箭手、斥候等各兵種,然後每天除了配合訓練、體力訓練、基本技擊訓練外,只主要訓練他們的本職本能了。對於這些兵種,楊枚選拔最優秀的士兵會同軍官,編制標準訓練方法,做為操練手冊。並且定時舉行各兵種比賽,凡獲獎者以軍功論。

軍官、士官的選拔和完善,讓各將領明顯地感覺到隊伍好帶了,真的有如臂使指,宛如一人的感覺了。站佇列,走隊形等簡單的配合訓練,讓士兵們培養出了團隊精神,互相配合也默契多了。

而三天兩頭開練,被上下官兵視為最畏懼的訓練的長途野外拉練讓現在的義兵行軍極快,有疾如閃電,三日六百、六日一千的意思了。

加上錄事推官等所謂的“政治幹部“的加入,士兵們知道為什麼而戰了,士氣和以前比那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