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元末中華最新章節列表 > 第055章 登州的土地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55章 登州的土地法

楊枚懲治了縣令,想到百姓的困苦,要想改變現狀,必須實行土地政策:”土地是百姓賴依生活的根本,百姓沒有土地就沒有飯吃,沒有飯吃他們就敢挺而走險,拉杆子造反,所以我想在登州實行新的土地制度。”聽了楊枚這話,秦懷善問道:“大人要建立怎麼樣的土地制度?”

楊枚便將自己“平均地權,使耕者有其田”的想法解釋給秦懷善聽,秦懷善在益都也接觸過相似的政策,聽了也很同意:“大人這種政策懷善是一百個支援,在咱們那裡,老百姓沒了土地就賣兒賣女,遇著災荒年就還人吃人,那景象真是慘不忍睹,如果真能‘耕者有其田’,那到了災荒年就不會出現那樣的慘景了。”

蕭寶問道:“‘平均地權,使耕者有其田’,來容易,但做起來卻十分的困難,不曉得老爺準備如何做到‘平均地權,使耕者有其田’?”

楊枚早料到蕭寶會這樣問,於是他從袖子中取出一張紙,紙上是楊枚寫的變更土地制度的辦法。其實這些辦法也不是楊枚想出來的,這是他從太平天國借鑑來的,楊枚也不知道有什麼地方要改進的,就直接照搬過來了.

雖然這次楊枚沒有用紅巾軍的名義打土豪分田地,但此時登州已經被楊枚實行軍管,那些地主翻不出什麼大浪,而且現在元廷正到處攻打起義軍,哪裡有時間顧他,所以楊枚也不怕朝廷的責罰.

這天一大早上,天還矇矇亮的時候,登州城裡的鑼鼓就被敲得震天價的響,把全城的百姓都弄醒了。百姓們都走出家門,來到街上,相互打聽詢問發生了什麼事,有少數叫罵聲,’媽的,還讓人睡不睡覺了’,不過大多數都是疑惑的詢問.

這時一個軍士走過來道:“快到城外去,咱們登州新來的百戶楊大人要給大家發糧食了。”老百姓一聽要發糧食,那就甭提有多高興了,有的拿著簸箕,有的拿著米袋,紛紛往城外跑。

果然,在登州縣城的四門,新來的楊大人都設立了糧食發放,每個發放都有一百名士兵在維持秩序,這樣一可以使這次發糧的行動有秩序的進行,另外還可以使那些老頭老婆婆領到糧食不會被身強體壯的夥子搶走。

沒個糧食發放還有一個軍士站在高處滔滔不絕的講道:“我門大人已經將縣令家和幾個惡霸地主的土地都沒收了,這些傢伙罪大惡極,明天將會把他們在東城外菜市口行刑,我們大人準備把他們的土地都分給大夥,今後大夥就不愁沒飯吃了。”

一個七十多歲,鬚髮皆白的老頭步履蹣跚的走到那個演講的兵士的面前道:“你們大人真的發土地給俺們窮人?”

“真的,您老不信就往這裡看,這是俺們頭領新近制定的土地法。”一棵大樹上貼著楊枚親自制定的《土地法》。

“老漢不識字......”

“那我給您老讀讀。”接著,那個兵士扯開喉嚨將《土地法》從頭到尾的念了一遍。

那紙上寫的土地制度變更辦法是:一、按根據地內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凡根據地內百姓,無分男女老幼,一律平等,各擁一份土地;二、以村為單位分配,以免宗族勢力干預;三、以原耕地為基礎,肥瘦搭配;四、地主土豪,原產沒收歸公後,亦平等分配一份土地;五、做出貢獻的將士,皆平等分配一分土地;

六,土地每年所收糧食,只收兩成稅.

元朝此時對百姓極為剝削,好的時候收三四成,像現在義軍四起的時節,收五成也是極為正常的,楊枚只收兩成,是極得民心的.

在那兵士讀“土地法”的時候,本來十分嘈雜的糧食發放一下子安靜了下來,因為這是關係到每一個登州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所以每一個人,無論男女老少都側耳細聽。

當那個老頭聽問以後,仰天長嘆道:“老天爺開眼了,楊大人真是好人啊!”

第二天的一大早上,天還沒有亮,菜市口就站滿了老百姓。當第一縷陽光艱難的射透雲層,照到大地上來的時候,百姓們見到六個士兵押著縣令和幾個惡霸地主來到,每個人的背後都插亡命旗,被擁推到刑場。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在距離圍觀百姓不遠的地方,楊枚帶領著眾人正在將地主們的地畝田冊、霸買的奴僕賣身文約等等,燒成一堆大火,紙灰飛揚。百姓圍觀得擁擠不透,個個稱快,有不少人激動得流下了熱淚。

從登州東城到刑場,街道上都站滿了百姓。刑場上,每隔五步站一步兵,不讓百姓擠近監斬臺和臺前的一片空場;刑場外圈,在擁擁擠擠的人群背後,每隔十來步站一個騎兵。監斬臺的兩邊和背後,整整齊齊地站立著一層步兵、一層騎兵,步內騎外,肅靜無聲。

站在犯人左邊的刀斧手用左手將犯人的髮髻一提,同時喝道:“跪好!”時遲,那時快,人們只看見陽光下三道白光一閃,三個地主的頭顱飛落地上,三股鮮血迸出三尺以外。從刑場到城頭,看斬的百姓們迸發出震天動地的齊聲喝彩:

“好!!!”

三個擔任行刑的這個刀斧手一齊向前兩步,各自彎腰提起來被自己砍下的人頭,走向監斬臺去。遵照楊枚的命令,將三顆頭顱帶到登州東門的城門口,懸掛在城門之上,這即古人所的“梟首示眾”。

楊枚原來的名聲就不,經過這件事,他的聲望更是大漲,一些儒生也紛紛投效,希望能夠為登州的百姓服務,楊枚選了幾個有真才實幹的幫助秦懷善將登州的政務管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