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元末中華最新章節列表 > 第070章 打造大量農具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70章 打造大量農具

“是不是做壞了。”旁邊劉光仁輕聲的問。

“不是,這是正常現象,是由於內部應力不同造成的,需要用夾具進行糾正,不過,反彎就不用糾正了,彎刀更好用,不過我們先看以下著把刀的效能把。”者,楊枚把刀遞給了等在一旁的劉光仁。

劉光仁接過已經淬過火的刀,安上早已準備好的刀把,並用皮繩纏死。在沒有開刃的情況下,楊枚用一根熟鐵條,打成鐵釘,釘入木頭,當著大家的面,鐵釘被他一刀砍折,再看刀刃,基本上毫髮未損,

“好刀。”劉光仁不由得讚歎道,他確實服了,他以前打造的東西是絕對不敢這麼幹的,不過他根本沒有想到的是楊枚不過是給他玩了個把戲,這個把戲在楊枚哪個年代好多人都在玩,用沒有開刃的刀砍鋼筋,鐵絲,不過一旦開刃,在去這麼幹,那是肯定不行的。

楊枚看著四周打匠師傅們驚佩的眼前,心底也很得意,這種技術絕對比元末先進好幾百年,雖然傳出去讓多人知道不好,但周圍的鐵匠師傅都是楊枚比較信任的,而且鍊鋼廠周圍他已經派了好多守衛,沒有嚴格的程式,這些人是不準備和外人接觸的。

楊枚笑了笑:“現在可以成批生產這種獵刀了,還有砍柴刀,剪刀,解手刀等等,不過不要用這麼複雜,直接用熟鐵夾鋼就可以了,也不要用工具鋼,用中高碳鋼即可,可以降低成本,”

楊枚又看了看四周,道:“反正大家沒事,咱們再打個鐵鍬試試吧。”楊枚這次示範好了,打算以後就不必來鍊鋼廠了,實在是事情太多,可沒有那麼多精力面面俱到。

楊枚完把高速鍛錘的水閘開啟,然後取出上午用剩下的熟鐵,放入了鍛爐,加熱後,在高速鍛機每分鐘上百次的錘鍛中,熟鐵迅速變成了鐵片,經過三次加熱鍛打,他得到了厚度只有1mm左右的薄鋼板,他用錘子修掉邊緣,並把鋼片打成了鐵鍬的形狀,然後進行刃口滲碳,淬火,一把鐵鍬他不到1個時就做好了,

“太快了,太快了。”劉光仁一直不停的,看來他實在是對楊枚佩服得五體投地了。

“先打造農具和生活用具吧,至於武器,暫時還是別打了。”楊枚吩咐道。楊枚開墾了大片田地,正需要大量的農具,而武器則不是那麼緊急,打幾把好刀就行了,況且不定無廷得到自已大量打造武器的訊息,立即知道自已要起義,拉來幾萬蒙古精兵那可是慘了,還是保持現狀比較好,讓各方弄不明白自已的意圖。

因為有水力鍛錘,大師範傅徒弟開始批次打造農具和生活用具。楊枚一邊忙著這些,一邊讓木匠做了一個水輪,和變速機器,並讓石匠準備了幾塊粗細不同的中間帶有圓孔的圓形磨石出來,製作成了一臺水力磨光機,這次,工匠們不用爬到哪裡使勁的磨刀了。

楊枚看著著幾個生手師傅基本上已經可以單幹,就準備打造幾把長刀,長刀和短刀打製方法基本一樣,不過他只不過是沒有弄過罷了,為了保證長刀有足夠的韌性和強度,楊枚對熟鐵摺疊鍛打的次數進行了增加,摺疊到了0次。

因為鐵塊大,每次摺疊都需要加熱~次,基本到了五十煉,不過都是使用的鍛錘,人是不怎麼累的,要是在平常這樣鍛鍊,沒有個幾十天,是不可能完成的,長刀淬火楊枚選擇的是流動的動力水渠。而沒有使用淬火的水缸,因為長刀的蓄熱太多了,水缸裡面的水太少,無法保證在淬火的過程中溫度不變,只有動力水渠裡面的水才能保證足夠的低溫,和足夠的流動性。

楊枚的長刀在淬火後也出現了少量的反彎和微量的扭曲,扭曲經過校直後,長刀呈現出來優美的弧線,讓所有看到著把刀的人都讚歎不已,不過楊枚打製的這種夾鋼長刀並不類似於後世的包鋼燒刃的日本刀,工藝要比包鋼燒刃簡單的多.

在第一把長刀造出來以後,楊枚單獨指著劉光仁用平均每天兩把的速度生產夾鋼長刀刀坯,為了增加效率,楊枚又把摺疊的次數,減少到了15次,太高沒有必要,還浪費時間和材料,區別還不是很大。

讓劉光仁讚歎不已的是,這些刀的效能哪把都不比他打造的兵器差,尤其他那把自已家裡當作寶貝的劍如果仔細看,還可以看到細微的雜質,而這次製作的刀上可以,雜質幾乎看不見,在看著自己在楊枚指下用這麼簡單的工藝來生產品質兼優的刀,他是徹底無語了。

“這就是知識的力量,不要以為現在夠快,這算什麼,等回頭會打刀的人多了,我們可以流水線作業,速度還可以更快。”楊枚對這種速度其實還是相當不滿意的,不過現在長刀不是什麼大量需求的東西,他就沒有必要這麼做了。

而他親自打製的那把刀則被手下一個護衛要去,要慢慢仔細的研磨,要給他配上華貴的裝束,要讓刀鞘裝配的上著把刀。楊枚笑到“至於麼”不過還是明確告訴他,這把刀在握把的地方要加護手,並告訴了他護手的形狀。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打製剪刀和砍刀,菜刀,鋤具那裡,楊枚進行了分工,有一個組專門負責摺疊鍛打熟鐵,不過這裡的摺疊鍛打,不過是一兩次而已,而後開槽,夾鋼,打出大致形狀,再給第個組精細加工,第三個組乾脆都是婦女,進行安裝配件,並在刀身上打上楊枚記字樣。

楊枚毫不擔心農具的銷量,無疑這些東西肯定會和酒和紙一樣在登州大賣,還有十幾天就要過年了,楊枚得考慮給山東益都路新的達魯花赤大人送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