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850再造中華最新章節列表 > 第231章 搜求人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31章 搜求人才

黑旗軍大兵壓境,廣州城即將易主。兵戈相加,時局混亂,士紳富商各個惶恐不安,有逃往香港、澳門的,有逃回鄉下老家的,有逃回城內的……

也有很多士紳穩住釣魚臺,躲入城外土堡內,集結族人固守。他們對滿清並不留戀,對黑旗軍亦無好感,只想保護同族,在亂世之中保全家族的性命、財產。

廣州地處華夏對外交流第一線,長期對外開放,由此也積累了大量的財富,培養了許多人才。

這些財富、人才價值連城,是楊烜開展近現代事業的重要基礎。所以,儘管黑旗軍尚未完全攻下廣州,楊烜已經開始分派人手,四處蒐羅資金、人才,為即將而來的建設做準備。

海商本來就唯利是圖,對滿清並不忠誠。伍崇曜可以出馬召集海商,問題不大。

洋人這邊,除了伍崇曜外,黑旗軍海軍參謀長唐約翰、資政院議員馬修都是洋人中的上流人物,亦可以幫忙爭取洋人。

傳統士紳這邊,楊烜亦開列了一張清單,分派人手前去遊說。這些士紳都是廣州附近的名流,包括: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粵東三子”之黃培芳、張維屏(另一子譚敬昭已經去世);

學海堂學長、廣東海防書局總纂、粵海關志局總纂、順德人梁廷枏;

嶺南大儒、廣州府南海縣人朱次琦;

嶺南大儒、“東塾學派”開山鼻祖、廣州府番禺縣人陳澧;

嶺南畫派先驅、廣州府番禺縣人居巢、居廉兄弟;

測繪專家、廣州府南海縣人鄒伯奇,曾主持測繪《廣東沿海地圖》;

……

幾天前,廣州郊外燕塘,鑄炮局總辦與幫辦正在激烈的爭吵。燕塘位於廣州城東北方向,距離城北越秀山約八里。

黑旗軍大兵壓境,離廣州只剩一日行程。燕塘僻居城東北方向,離珠江較遠,相對較為安全。

因燕塘附近有個鐵礦,滿清官府在這裡設立了一個鑄炮局,專門負責為清軍鑄造火炮。

局是滿清治下特有的臨時性機構,因事而設,事畢裁撤,不佔官府編制。軍興以來,廣州當局為了應付時局,不得不設立了很多局,包括鑄炮局、團練局、賑災局、種痘局、海運局等。

和大部分局一樣,鑄炮局也人浮於事,兩廣的大員爭相往鑄炮局安插親信。

這也是滿清治下特有的弊病。滿清是小農社會,政府是小政府,官員編制很少。一個人口超過十萬的縣城,只有知縣、典史、教諭幾個正式編制。

滿清以異族統治漢族,除了以科舉正途選取官員外,還要從滿洲親貴中選取官員。嘉慶、道光以來,清廷為了籌措軍費,又大開捐納之門,賣官鬻爵十分嚴重。

很多候補官員,只得到各種“局”裡面任職,雖不是正式官職,卻也能拿個薪水。若是好“局”,如團練局、鑄炮局等,經費充足,候補官員也能從中撈取不少好處。

這倒苦了那些實幹派官員,要想幹出點成績,第一就要與那些因循守舊、顢頇無能的同事鬥法。

廣州鑄炮局有兩個職位最為緊要,第一是總辦,總攬全局事務,第二是幫辦,輔佐總辦處理局務。

總辦是個滿人,原在廣州八旗擔任副護軍參領,是個正四品的八旗武官。他是廣州將軍穆特恩、廣巡撫柏貴共同保舉的,算是局裡的一把手。

這位滿人總辦是個紈絝子弟,並不懂如何鑄炮,也不勝任不了局裡的煩務,平時都當甩手掌櫃。只要自己的銀錢一分不少,他就不大管局裡的事務。

鑄炮局幫辦叫丁日昌,是兩廣總督葉名琛、廣東陸路提督陶煜共同保舉的,雖是局裡的二把手,卻實際主持全域性事務。

丁日昌是個非常難得的人才,不僅擅長鑄炮、理財等實務,還很有手段,局裡的委員們、工匠們都很服他。

黑旗軍即將兵臨城下,滿人總辦主張把鑄炮局撤往城內,幫清軍守衛城池。他說: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咱們要把鑄炮局遷至城內,為守軍提供長炸炮、開花彈,把黑旗賊趕出廣州。”

丁日昌時年二十九歲,秀才出身,因辦團練剿匪有功,被授與縣學訓導之職,自此步入官場。

儘管只是個從八品的芝麻官,丁日昌卻很有才幹,名聲傳遍廣東官場,就是兩廣總督葉名琛也很賞識他。

他深知黑旗軍勢大,主張把鑄炮局遷往惠州,遷到廣東陸路提督駐地。此外,惠州離丁日昌的老家潮州近一些,方便丁日昌日後逃回老家。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把鑄炮局遷回城內,這不自投羅網嗎?丁日昌明確反對,對總辦說道:

“大人,遷鑄炮局至城內,此事萬萬不可。聽說黑旗軍即將攻城,廣州危在旦夕。況且,城內沒有鐵礦,鑄炮局遷到了城內,什麼事都幹不了。”

總辦是旗人,一家老小都住在廣州內城,也就是滿城裡。他主張把鑄炮局遷進城內,實有與全家老小團聚之意,便反駁道:

“兄弟,咱們鑄炮局是總督、巡撫一致要求設立的,經費都來自藩司衙門。總督、巡撫、布政使都在廣州城內,咱們如果搬到惠州,讓這些大人怎麼想?我們的經費從何著落?

“況且,現在是戰時,城內沒有鐵礦,我們可以收繳鐵鍋、銅佛,都能熔成鐵水、銅水,進而鑄成火炮。我們若是遷去了惠州,這在上峰看來可是臨陣脫逃。事後,你我面對上峰,將作何解釋?”

旗人勝任不了繁瑣的事務,卻最愛說大話。丁日昌辯論不過他,便說道:“大人是總辦,鑄炮局的事,您說了算。大人要把鑄炮局搬到城內,我們自然照辦。”

話雖這樣說,丁日昌卻並無動作。局裡的委員們都與丁日昌交好,也不願回城裡送死。總辦把鑄炮局遷往城內的主張,也就不了了之了。

最後,鑄炮局既沒遷往廣州城內,還未遷往惠州,仍舊留在燕塘。局裡機靈點的委員、工人都尋找藉口離開鑄炮局,甚至於不辭而別。

丁日昌也收拾好了行李,準備隨時跑路。

這天,黑旗軍開始進攻廣州。訊息傳至燕塘,鑄炮局內人心惶惶。總辦嚇得六神無主,找丁日昌商量半天,亦沒拿出個主見來。

丁日昌極有見識,料知事情已不可為,敷衍總辦一番,決定乘夜逃回潮州老家。

誰知,傍晚時,一隊黑旗軍騎兵馳抵燕塘,包圍了鑄炮局。

鑄炮局裡雖有很多短炸炮、開花彈,卻缺少駐軍。局裡的委員們、工人們都知道黑旗軍善待俘虜,根本未作抵抗。

黑旗軍很快攻進鑄炮局,一員小將把鑄炮局的員工集合起來,說道: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諸位兄弟,我們黑旗軍已經入主廣州。大家不要害怕,黑旗軍不僅不會傷害大家,還會繼續僱傭大家鑄炮,為大家提供更為優良的報酬。”

眾人在懼怕之餘,又生出一絲驚喜。

事後,那小將徑直找到丁日昌,說道:

“丁先生,我是黑旗軍步兵一師騎兵團長楊國瑞。今日奉大元帥之令,特意來鑄炮局尋訪請丁先生。請丁先生念及天下蒼生,出山為黑旗軍效力。”

說罷,楊國瑞拿出一封楊烜的親筆信,遞給了丁日昌。

丁日昌還未來得及拆信,另有一人從楊國瑞背後閃了過來,說道:“禹生,別來無恙?”

這人正是前廣東陸路提督陶煜的兒子陶德章,與丁日昌相熟。陶煜歸降黑旗軍,陶德章亦聽從父命,毅然歸正。他同樣拿出一封勸降信,由陶煜親筆書寫。

丁日昌頗感震?:連陶煜父子都投降黑旗軍了,可見清軍大勢已去!

丁日昌此聲地位不尊,只是個從八品的縣學訓導,何以引起楊烜破格禮遇呢?

歷史上,丁日昌可是個大名鼎鼎的人物。丁日昌,生於1823年,卒於1882年,字持靜,小名雨生,別名禹生,廣東潮州府豐順縣人,曾任江蘇巡撫、福建巡撫。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他是華夏近代富有改革精神的政治家,洋務運動中的風雲人物,李鴻章麾下的洋務干將,曾創辦江南製造總局、開發臺灣……

此人極富才幹,提出過完整的海軍建設計劃、陸軍改革計劃,主張建設北洋、東洋、南洋三支水師,將舊式陸軍分設為野戰部隊和地方治安部隊,對近現代華夏國防影響深遠。

他也是一個很有魄力的改革家,曾主持改革江蘇綠營、整理兩淮鹽務弊政、收購旗記鐵廠、修建華夏第一條電報線、開發臺灣……

此時的丁日昌年僅二十九歲,卻已在廣東官場聲名鵲起,把鑄炮局搞得有聲有色。

楊烜慧眼識珠,派楊國瑞拜訪丁日昌。丁日昌亦識時務,讀過楊烜、陶煜的親筆信後,毅然決定加入黑旗軍。

就這樣,楊烜蒐羅了不少人才,為日後建設兩廣打下了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