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晉霸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一十一章 魏主殞命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百一十一章 魏主殞命

見慕容俊要處死自己,冉閔終於松了口氣,等了這麼多天,他終於等到了這一刻,其實,自從被俘的那天起,他就知道自己必死無疑,慕容俊所謂的招降只不過是個騙局,就算他真的投降燕國,也不可能躲開慕容俊的毒手,與其屈膝而死,不如堂堂正正的赴死,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死的有價值、有尊嚴。

慕容俊走出關押冉閔的牢房,回頭向冉閔看了一眼,見冉閔依舊盤膝而坐,絲毫沒有因為死亡的臨近而動容,籲了口氣,大步離開牢房。

在返回王宮的路上,慕容俊依舊餘怒未消,並不時的在心裡咒罵冉閔。

回到王宮之後,慕容俊重重的坐在了大殿的椅子上,此刻,冉閔被處死已成定局,慕容俊招降魏國將士的計劃算是徹底的失敗了,為此,他不得不再次思考新的對策,以打破冀州方向的僵局。

“報,王上,前方急報。”就在慕容俊煩躁不已的時候,傳來了重要的訊息。

慕容俊連忙接過急報,並揮了揮手,讓所有的無關人等全都退下,僅留下陽婺一人。

“王上,何事如此機密,需要屏退下人。”陽婺輕聲問道。

慕容俊將急報交到陽婺的手中,正色道:“鄴城方向傳回訊息,大晉朝廷卸下了華安都督梁州和益州的軍務,這說明我們派遣建康城散佈謠言的活動,已經起到效果了,大晉朝廷已經不信任華安,並已經開始著手削弱其麾下的實力,這對我大燕國來說,可是天大的好消息啊!哈哈哈!”說完大笑了起來。

“恭喜王上,這的確是個好消息,只要大晉朝廷內部不和,我大燕國便可擊敗晉軍,進而稱霸天下。”陽婺連忙抱拳恭喜了一句。

慕容俊點了點頭,輕聲道:“本王也算與這個華安有一面之緣,十餘年前,在遼東的時候,本王就發現他是個人才,十餘年後,他果然成為晉軍中的中流砥柱,可惜他明珠暗投,居然效忠八九歲的小娃娃,拼盡全力為大晉效力,卻落了個被懷疑的下場,只怕最終會與當年的祖逖一樣,憂憤而死啊!本王心裡倒是有些不忍,不過,為了大燕國的千秋大業,本王必須下這個狠心。”說完,滿臉的虛偽神色。

“王上英明,如今,大晉朝廷兵馬雖多,但並不齊心,我軍以反間計便可將其各個擊破,待晉軍完全一片散沙之後,便再也不會是我大燕國鐵騎的對手了,到時候,王上便可君臨天下,實現一統天下的雄心壯志。”陽婺大聲逢迎道。

“好,那我軍就暫時按兵不動,以等待大晉朝廷發生事變。”慕容俊小聲說道。

陽婺聞言,笑了笑,他自然明白慕容俊的意思,大晉朝廷逐步削弱華安,很有可能會引起華安的反抗,從而讓大晉朝廷陷入內亂,若華安不反抗,則其麾下的實力就會越來越弱小,進而對燕國大軍構不成威脅,不論發生哪種情況,對大燕國來說,都將士好事。

“報,王上,蒲洪率領五萬人馬,已經佔據冀州東南之平原、渤海、樂陵、清河四郡,並屯兵清河城,意圖不明?”就在慕容俊高興不已的時候,前方又傳來了重要的訊息。

慕容俊聞言大驚,連忙走向地圖前,看著冀州地形圖,正色道:“清河城在襄國和鄴城的東側,距離鄴城和襄國的距離,皆在三百裡之內,蒲洪屯兵清河城,是要相助晉軍,威懾我軍主力,還是相助我軍,威懾晉魏主力呢?”說完蹙起了眉頭。

陽婺聞言,抱拳道:“王上,蒲洪原是石虎麾下大將,此人頗為驍勇,而且懷有大志,其志向只怕不再王上之下,此次,蒲洪突然渡河北上,並佔據冀州四郡,屯兵清河城,似乎是要獨自發展實力,並非是要與任何人為敵。”

見陽婺如此分析,慕容俊再次看向地圖,突然明白了一切,此時,燕國主力大軍與晉魏聯軍已成對峙之勢,誰都沒有絕對的把握消滅對方,因此,屯兵在兩軍側翼的蒲洪所部大軍,就成為了一支決定性的力量,蒲洪幫助燕軍,則燕軍勝算將大增,若蒲洪幫助晉魏聯軍,則華安與蔣幹的勝算大增,如此關鍵性的一支力量,必將成為兩軍爭取的物件,而蒲洪便可以利用這一有利態勢,極大的為自己爭取更多的利益。

“蒲洪麾下小小的五萬大軍,如今卻是同時拿下了我軍和晉軍的命脈,讓我軍和晉軍都不得不對其極力拉攏啊!這個蒲洪,可真是眼光毒辣,居然在這種時候,突然屯兵清河城。”慕容俊輕聲說道。

“王上,不論蒲洪有多大的志向,以目前河北一帶的態勢,我大燕必須極力拉攏蒲洪,否則,一旦蒲洪倒向晉軍,我大燕國在襄國城的主力大軍就危險了。”陽婺大聲說道。

慕容俊點了點頭,下令道:“你說的對,拉攏蒲洪軍團的任務就交給愛卿全權負責了,本王相信陽愛卿。”

“王上放心,微臣一定竭盡全力,至少不會讓蒲洪相助晉軍。”陽婺大聲保證道。

慕容俊聞言,滿意的點了點頭,揮了揮手,讓陽婺退下。

第二日午後,在慕容俊的命令下,一群燕國將士將冉閔押送出城,並在城外將冉閔斬殺,為了防止魏國的子民找到冉閔的屍首,慕容俊早已下達命令,讓麾下將士將冉閔的屍首埋藏在一處任何人都找不到的位置。

在這些負責埋藏冉閔屍首的士兵返回薊城之後,慕容俊以賞賜為名,將這些將士全部騙入王宮,並命令刀斧手將這些士兵全部就地斬殺,從而使埋葬冉閔屍首的位置,成為一個永遠的迷,以此打擊魏國子民對冉閔的崇拜。

冉閔被燕王慕容俊處斬的訊息,很快就傳到了鄴城,鄴城的百姓和官員聞之,無不傷心落淚,甚至,有許多忠於冉閔的大臣,在得知訊息的第一時間就拔劍自殺,追隨冉閔而去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國君身死,自然要全國戴孝,鄴城的皇宮內外更是掛滿了白色的綾羅,冉閔的皇后董氏和長子冉智,全都披麻戴孝,並在宮中為冉閔設下靈堂。

按照一般的常理,國君身死之後,新君應當立即繼位,以安定江山社稷,但此刻,魏國的群臣卻無法這麼做,因為,大魏國已經向大晉朝廷稱臣,而大晉朝廷還未正式下旨冊封,因此,冉智的職位還無法確定,自然也就無法繼位。

按照蔣幹上書大晉朝廷的要求,是要為冉智爭取王位,從而保留大魏國,但大晉朝廷接受了魏國的投降,但並未答應冊封冉智為王,冉智若是擅自登基稱王,便與謀逆無異。

不過,魏國現在已經是千瘡百孔,僅剩的國土已經沒有多少了,新君何時繼位,或者說,大魏國是否存在都不是很重要,因此,魏國的群臣倒是可以安安心心一心一意的為冉閔辦喪事了。

至於大晉朝廷是冊封冉智為王,還是冊封其為一州刺史,暫時就不用去關心它了。

在整個鄴城陷入極其悲痛的氛圍之時,華安更加嚴格的要求麾下的大軍,讓他們不可隨意離開大營,更不可說出任何不利於冉閔的言論,以免觸怒魏國的百姓,從而引起不必要的騷亂。

過了幾日之後,冉閔被慕容俊處死的訊息,傳入了建康城之中,大晉朝廷的滿朝文武,對冉閔被處死,皆是抱著冷眼旁觀的態度,甚至有部分官員表示幸災樂禍。

這些大晉朝廷的官員,之所以會有如此反應,皆是因為他們是高高在上的士族,從骨子裡看不起冉閔這樣出身貧賤的人,況且,冉閔殺胡的雷霆手段,在他們的眼裡是極其殘忍的表現,這讓他們對冉閔很是反感。

不過,既然冉閔已經被處死,而魏國也向大晉朝廷稱臣,大晉朝廷總要下達聖旨,給魏國官員一個交代,以安撫投靠大晉的魏國群臣。

此時,在建康城皇宮的大殿之上,皇太后褚蒜子召集眾大臣前來,便是要商議如何冊封冉智,以及魏國的大小官員和將領。

褚蒜子看向大殿之上的群臣,開口道:“諸位愛卿,前些日子,魏國大將蔣幹代表魏國向我大晉朝廷稱臣,進獻傳國玉璽,並為冉智求取王位,當時,朝中大臣有反對冊封冉智為王的,也有支援的,哀家一時猶豫,便決定稍後再議,如今,冉閔已經被燕王處死,此事不應該再拖了,必須立即決斷。”

“那太后的意思是?”一名大臣抱拳問道。

褚蒜子開口道:“哀家認為,既然魏國已經決定歸順大晉,並進獻了傳國玉璽,我大晉就該大營蔣幹的請求,冊封冉智為魏王,以讓魏國群臣安心,各位卿家以為如何?”說完看向大殿之上的群臣。

“太后三思啊!像冉智這樣出身卑微之輩,怎麼能有資格稱王呢?”一名士族官員,抱拳反對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