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晉霸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一十二章 冊封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百一十二章 冊封

褚蒜子聞言,心中很是不悅,她自然明白冉智的父親冉閔,曾是趙國暴君石虎的養孫,祖上更是被逼造反的乞活軍頭領,如此出身低微之人,自然是這些士族官員極為鄙視的,這些士族官員反對冊封冉智為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不過,褚蒜子擔憂的是,魏國尚有十萬大軍,而且,統領這些大軍的將領對冉閔非常的忠誠,若是大晉朝廷不冊封冉智為王,會讓這些魏國將領寒心,甚至,會造成他們反叛的結局,因此,褚蒜子下定決心要冊封冉智,同時,對蔣幹、王午、蘇亥這樣的魏國大將,也要大加賞賜,以收買其心。

褚蒜子將自己心中的想法告訴朝中的大臣,眾臣見冊封冉智是權宜之計,反對的聲音頓時小了許多,但在他們的心裡仍極度鄙視冉智,並認為若是冉智這樣出身卑賤的人都可以稱王,以他們高貴的身份也可以稱王了。

儘管朝中大臣,大多都很不樂意,但為了安撫魏國君臣將士,最終仍決定冊封冉智為魏王,並任命魏國大將蔣幹為平北將軍、蘇亥為鎮北將軍,王午為安北將軍,其餘將領也是大加賞賜。

見褚蒜子不但冊封冉智為魏王,而且對魏國的將領全都大加賞賜,冊封職位之高,讓滿朝文武都有些瞠目結舌,他們不敢相信,這些對大晉並非真心的魏國將領,居然可以受到如此高的待遇,一股憤憤不平之心從眾大臣的心裡湧起。

“太后,魏國諸將並非真心投靠我大晉,冊封如此之高的官位,是否有些太過了?”一名士族大臣站出來反對道。

“是啊!太后,像蔣幹、蘇亥、王午之流,隨便冊封偏裨之位即可,何以要冊封平北將軍、鎮北將軍、安北將軍如此高的職位,太后如此冊封,實在有失偏頗,會讓忠心為大晉效力的將領寒心的。”又一名士族官員反對道。

褚蒜子就知道如此冊封魏國降將,一定會招致滿朝的大臣的反對,不過,他也有自己的考慮,畢竟,將軍的封號再高,不過是個稱呼而已,褚蒜子之所以冊封這些魏國降將如此高的職位,為的便是籠絡魏國將士,讓他們好好的駐守冀州,阻擋燕國勢力向南發展。

“各位愛卿,這些年燕國實力逐步增強,燕王麾下兵馬足有三十餘萬兵馬,最近與代國結盟,兩國大軍足有五十萬之多,燕王不臣之心已逐步顯現,哀家冊封魏國諸將如此高的職位,便是讓他們站在阻擋燕國南下的最前沿,蔣幹、蘇亥、王午之流,雖然皆是貧賤之徒,但皆是魏國悍將,且與燕國有仇,由他們阻擋燕軍南下,我大晉的壓力將大減。”褚蒜子說出了心中所想。

見褚蒜子冊封魏國諸將,是為了讓他們成為大晉朝廷阻擋燕軍南下的炮灰,滿朝士族官員的心裡頓時舒服了不少,畢竟,官職封的再大,也不過是個稱號而已,隨便封個大官,讓蔣幹、蘇亥這些愣頭青幫助大晉阻擋燕軍南下,也不失為一條妙計,反正,大晉朝廷除了冊封之外,是不會將大晉的兵馬,交給蔣幹等人指揮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褚蒜子見滿朝文武的怨氣緩和了不少,開口道:“哪位愛卿願意率領一旅之師,前往冀州防備燕軍南下,哀家便冊封他為大將軍。”說完看向滿朝文武。

滿朝文武聞言,互相對視幾眼,而後低著頭不再說話,此刻冀州的局勢,是異常的險惡,幾十萬大軍在此處對峙,若是在此處駐守,隨時有被吞噬的危險,為此,這些出身高貴的士族臣子,自然不願意以身犯險,前往冀州立功了,畢竟,大將軍的職位再怎麼誘人,也比不上生命重要,若是命都丟掉了,還要大將軍的稱號幹什麼,況且,這些養尊處優的主兒,也不是打仗的材料,他們就算前往冀州,也起不到阻擋燕軍南下的作用,相反,很有可能會拖累冀州的大晉兵團。

見滿朝的大臣不再反對,褚蒜子便以晉穆帝司馬聃的名義,下達聖旨,正式冊封冉智為魏王,並冊封蔣幹為平北將軍、蘇亥為鎮北將軍、王午為安北將軍,並準備了大量的賞賜財物。

在一切準備就緒之後,大晉朝廷派出的使團,便攜帶著聖旨和大量的賞賜之物,離開建康城,向鄴城方向奔去。

使團離開建康城之後,大晉朝廷的肱骨大臣,便聚在一起研究如何削弱擁兵大將的實力,以穩定大晉朝廷的統治,首當其衝的自然是擁兵最多的華安。

至於華安的實力被削弱後,無法抵擋燕軍南下的問題,他們是不會考慮的,因為,他們皆以偏安江南為目的,就算華安實力銳減,最終被燕國大軍擊敗,大不了將中原河北一帶讓給燕國好了,他們在江南的利益是不會受到損害的,而且,燕國以騎兵為主,且是異族國家,是很難征服江南的。

而華安就不一樣了,他是大晉的將領,且在江南起家,對江南頗為瞭解,若是華安實力繼續膨脹,一旦滅掉燕國和代國,到時候,將擁有大晉大半的兵馬,對大晉朝廷是個巨大的威脅,一旦華安反叛,可以很容易的攻入江南,江南的百姓,對華安這個同族人並無排斥之心,華安可以很容易的在江南站穩腳跟,為了賞賜麾下有功將士,極有可能損害他們這些士族集團的利益,這是大晉眾臣最為擔憂的。

大晉朝廷的股肱大臣,在華安率軍佔領關中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對華安充滿戒心,而在建康城持續不斷謠言的刺激下,更是立即展開了行動。

為了試探華安的反應,他們慫恿皇太后褚蒜子,卸掉了華安都督梁州和益州的軍事,並交給華安麾下,已經與華安有些疏遠的心腹將領。

當然,這僅僅是個開始,他們害怕激起華安的過激反應,所以,此次行動的幅度並不大,雖然卸掉了華安都督的兩個州,但卻交給了華安麾下的股肱大將,讓華安啞巴吃黃連,找不出反對的理由,而鐵牛和雷暴,也不可能拒絕接受聖旨,這樣一來,就會使原本就與華安有些疏遠的股肱大將,與華安產生更遠的距離,從而讓益州和梁州完全擺脫華安的控制。

不過,這些朝廷大臣,對鐵牛、雷暴仍不放心,他們無法肯定,雷暴和鐵牛會不會繼續選擇誓死追隨華安,以盡兄弟之情。

為此,他們接下來要採取兩項措施,第一是利誘,給予鐵牛和雷暴更多的賞賜,並旁敲側擊,試探二人對華安的態度,而後採取逐步勸說的策略,讓鐵牛和雷暴徹底的對華安失望,從而與華安劃清界限。

第二是威逼,當然,像雷暴和鐵牛這樣的猛將,直接正面威逼自然不會起到作用,為此,他們便要採取更隱蔽的手段,派遣大量心腹官員進入梁州和益州任職,並控制益州和梁州的稅收和糧草,而一旦朝廷控制了稅收和糧草這兩樣重要物質,便是卡住了雷暴和鐵牛的脖子,畢竟,數萬大軍不可能不吃飯,士兵為國家出力,不可能不發軍餉,軍糧和軍餉對一支軍隊而言,是最為重要的核心資源,一旦這兩樣資源缺乏,軍隊就將發生譁變,進而成為一盤散沙,朝廷如此做法,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鐵牛和雷暴,從而讓此二人,不得不依附朝廷,而與華安劃清界限。

商議好策略之後,這些大臣便進入皇宮,向皇太后褚蒜子請命,派遣他們麾下的親信人員進入梁州和益州任職,以更好的控制梁州和益州。

褚蒜子雖然覺得有些不妥,但只要是為了大晉的江山社稷,她便不會反對,況且,梁州和益州被大晉收復已經有好多年了,也正該加強統治才對,於是,下達聖旨,將這些股肱大臣麾下的近百名親信,全部派往梁州和益州任職。

這些新任命的官員,在進行一番準備之後,便在數百名士兵的保護之下,啟程離開健康城,向梁州和益州方向行去。

他們此行的使命,便是先進入梁州和益州的各個重要職位,並想辦法羅列罪名,將華安安排的重要官員逮捕治罪,並取而代之,而後便可以一步步的控制益州和梁州的政局,從而讓益州和梁州,完全擺脫華安的影響,成為他們控制的州郡。

十餘日後,大晉使團抵達鄴城,並正式冊封冉智為魏王,並同時冊封了蔣幹、王午、蘇亥等魏國將領。

“大哥,朝廷已經下令,冊封冉智為魏王,蔣幹為平北將軍、蘇亥為鎮北將軍,王午為安北將軍,其餘魏國將領,也都各有冊封。”王三走進中軍大帳,大聲彙報道。

華安從王三的語氣中,聽出了一絲不忿,這也難怪,朝廷冊封冉智為魏王倒也罷了,只是蔣幹等人的職位居然被冊封的如此之高,僅比華安略低一點,比王三這些將領都要高,王三心裡不忿,也就在所難免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