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三章 折家的厚禮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三章 折家的厚禮

吳思銘大約二十六七歲,身材不高,長相很普通,眼睛裡透出一股精明,臉上的笑容讓人覺得很虛偽。李虎以前聽楊華介紹過,說他是梁山吳用的弟弟,是個學堂助教,不過怎麼看他都像一個小商販,而且還是帶著匪氣的奸商。

李虎對他的第一印象不是很好,但他是吳用的弟弟,而且又是梁山第一個和遼西取得聯系的人,所以李虎還是比較客氣。

吳思銘跪拜之後,坐在李虎的對面,神情局促不安,顯得非常緊張。李虎頗有興趣地望著他,腦海中不由地想起了《水滸傳》。

記得在《水滸傳》裡,智多星吳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無所不能,老爹說到吳用的時候神采飛揚,把他吹得比諸葛亮厲害。現在知道了,《水滸傳》裡的故事大部分都是假的,老爹根本就是胡謅,根本沒有什麼一百零八將,也沒有打敗過童貫和高俅。宋江和他的一幫兄弟滿打滿算三十六個,而且都是梁山泊周圍的莊主和盜匪,因為被西城刮田所逼得沒有活路了,於是造反,接著就是一路攻城掠地,做了京西、京東和江淮一帶的流寇,最後在淮南東路的海州全軍覆沒。

由此可知吳用的本事,充其量不過是給宋江出出主意記記賬而已。吳用都沒什麼本事,他這個弟弟也有限。不過李虎感興趣的不是吳思銘有多少才華,而是老爹編的故事。老爹肯定預知未來,這一點毋庸置疑,但他為什麼不把未來的歷史直接告訴自己,而是編成故事,真真假假夾雜在一起,讓自己無從捕捉歷史行進的方向?這難道就是所謂的天機不可洩漏?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李虎對宋江和梁山義軍的下落非常好奇,但他不說話,他等待吳思銘給出答案。

吳思銘感謝李虎當初對梁山義軍的幫助。當初如果不是李虎雪中送炭,梁山義軍幾乎在淮南支撐不下去了,但這並沒有挽救梁山義軍,就在宋江決心帶著義軍突破重圍,到海上討一條生路的時候,他們全軍覆沒了。

梁山軍全軍覆沒後,宋江不得已投降了。在海州待了一個月,隨即於京東路的軍隊會合,南下江南征剿方臘。行進到泗州的時候,宋江又造反了,但僅僅過了一個月,方臘就被宋軍剿滅了,這時河東路第四將折可存奉命率軍渡江北上,圍剿宋江。宋江寡不敵眾,連戰連敗,最後被包圍,迫不得已又投降了。

這次大宋皇帝吸取了教訓,叫折可存把宋江和梁山軍,還有這些人的家眷,統統帶到大西北去。你要造反到大西北造反去,不要總是在京畿一帶為禍,搞得雞犬不寧,吵得我頭暈。就這樣,宋江和梁山軍在折可存的看押下,走了三個月,於去年冬天到達保德軍。保德軍和府州相連,是河東第四將的駐地。

不久,折可存調到了河東第二將,第四將則由折可致統領。

李虎笑容滿面,心情非常好。

自己一直以為宋江和梁山軍已經徹底完蛋了,哪知老天和自己開了一個玩笑,宋江還活得好好的,而梁山軍也還在,而且就在西北,就在自己身邊。上次在海州沒能救出宋江,這次卻在代北和宋江再次相遇,世上的事真得太奇妙了。

老爹騙了自己,他在《水滸傳》裡說宋江是個投降派,現在看來宋江不但不是個投降派,而且還是個堅定的造反者,當然了,這個人頭腦靈活,擅長見風使舵,事見不妙就投降先保存實力,這一點和自己很像。做人嘛,就是要懂得變通,只要能達到目的,什麼手段都可以用,這才叫人才。

這個宋江不錯,有機會和他見見面,探討一下生存之術。旋即他想到了林沖,武松,還有花和尚……李虎眼花繚亂了,一幫強人啦,都是自己從小耳熟能詳的強人啦,一定要見見。

“盧俊義和林沖還在梁山軍嗎?”李虎忽然打斷了吳思銘,興致勃勃地問道。

坐在一邊的岳飛聽到這話,頓時面露驚色。

當他聽到宋江和梁山泊的時候,一臉鄙色。宋江很有名,京東賊,張榜懸賞的大反賊,這種人燒殺擄掠,無惡不作。不過大宋講究仁義治國,抓到反賊一般都是招撫,不做趕盡殺絕的事。宋江造反叫“替天行道”,他不反皇帝,反貪官汙吏,而方臘不一樣,方臘堂而皇之的做皇帝了,所以大宋一定要把他連根拔了。不過宋江和方臘殺起人來都一樣,旗鼓相當,因此官府非常痛恨,極盡誣衊之能事。大宋百姓受到愚弄欺騙,對這兩個大反賊都是切齒痛恨,好象這兩個反賊挖了他們的祖墳似的。

吳思銘驚訝地看了李虎一眼,隨即想到李虎曾有意邀請宋江和梁山軍去遼西,當然對梁山人有所瞭解了。

“他們都在。”吳思銘說道,“不過,林大哥的情況不太好,他病得很重。”

“病了?”李虎馬上想到《水滸傳》裡林沖是病死的,當即著急了,“什麼病?還能治嗎?”

吳思銘搖搖頭,黯然長嘆。

李虎本來還想問問武松、花和尚、李逵這些人的事,這下聽說林沖不行了,情緒頓時低沉,懶得再問了。

“哥,把林大哥接到大同來,大同的條件比保德軍要好得多,或許能治好林大哥的病。”岳飛湊到李虎身邊,小聲懇求道。他跟隨周侗練武的時候就知道自己有兩個師兄,一個叫盧俊義,大名府的富家公子,一個叫林沖,西北軍的將領。前幾年還曾想著長大後從軍,然後到西北跟林沖混去,誰知今天竟然聽到他們都成了反賊,這太令人震驚了。這時又聽說林沖病得快死了,他忍不住了,他也像李虎一樣,非常急切想見到兩位聞名已久的師兄。

岳飛說話的聲音雖然很小,但吳思銘還是聽到了。這次他真的很吃驚了,聽這位英俊小將的話音,他應該是李虎的弟弟,而且他們兄弟好象還和林沖有著某種親密的關係。這怎麼可能?他們之間會有什麼關係?不過,如果真有關係的話,這趟大同之行就可以滿載而歸了。

李虎猶豫了片刻,但看到岳飛那雙期待的眼睛,想到《水滸傳》裡林沖所受到的痛苦和折磨,想到林沖的仇人高俅和自己的仇人蔡京如今正在汴京逍遙快活,他也忍不住了,老子一定要把林沖救活,將來和他一起殺進汴京,砍了那些鳥賊的頭。

“我用什麼辦法才能把林沖接到大同來?”李虎鄭重其事地問道。

吳思銘呆了半晌,他們真的有關係?接著他驀然狂喜,他感覺快窒息了,梁山軍得救了,梁山人有活路了。

“你想知道我為什麼到大同來嗎?”吳思銘恭恭敬敬地問道。

李虎非常想知道。

“在河東西北邊沿,最大的鎮戍世家是折家。”吳思銘說道,“虎王投奔大宋,以雲中路為藩鎮後,虎王和折家之間產生了嚴重的利益衝突。我這次來,就是代表折家來的。”

李虎愣了半天,他看看岳飛,又看看原野,有些明白,又有些不明白,不過他知道這事很嚴重,因為這和宋軍北上支援肯定有莫大的關係。

原野遞上一份卷宗。

“三天前他就到了大同。”原野指著吳思銘說道,“夫人和霍司馬、胡支使見過他之後,馬上把宇文參軍和劉參軍請到了虎烈府,並當即由宇文參軍擬定了這份文書。請總帥仔細看看。”

這份文書寫得很詳盡,把西北鎮戍世家,尤其是折家的歷史、實力和折家對西北兵事的影響力做了詳細述說。雲中路成為李虎的藩鎮後,西北兵事隨即發生了重大變化,這個變化不但影響到了大宋的西北策略,還直接影響到了西北鎮戍世家的利益。

看完這份文書,李虎知道吳思銘來的目的了。吳思銘是梁山人,折家讓一個梁山人一個局外人來說西北的事,目的是試探李虎,或者說是提醒李虎,接下來就是李虎的事了。如果李虎主動聯絡折家,並和折家就相關的利益分配問題達成一個雙方都滿意的方案,那麼折家和李虎就是利益共同體,折家願意竭盡全力幫助李虎守住大同,否則,折家從中作梗,宋軍即使北上支援也是出工不出力,最後大同丟了,李虎一無所有,而折家則能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

就當前形勢來說,李虎沒有任何選擇,只能滿足折家的利益需求。這真是一件連做夢都想不到的事,但這不能怪他,他根本不瞭解大宋,不瞭解西北。

李虎苦笑無語,把文卷遞給了岳飛。

他感謝宇文虛中和劉韐把西北的事說得這樣透徹,也感謝折家在這個時候主動提醒自己,這是一件好事,否則自己就完蛋了。

這個世上從來沒有便宜飯可吃,要想獲取就要付出,這很正常。西北鎮戍世家估計早在自己佔據西京後就在考慮這個問題了,而時機的選擇可以說恰到好處。他們必須這樣做,他們要確保利益不受損失,而自己和他們的合作則是一種雙贏局面,當自己的利益和西北鎮戍世家的利益連為一體後,自己將獲得最大的助力,有了他們的幫助,自己可以在代北牢牢站住腳。

“折家給了一份厚禮,我要回報他們。”李虎對原野說道,“急告胡塗,請他即刻南下會合李綱,趕赴府州,和折家具體商談,能滿足他們的就儘量滿足。”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