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二章 大漠的吸引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二章 大漠的吸引力

七月初八,李虎到達深井堡。

飛雲軍主帥侯概和閻王軍主帥張高兒從野狐嶺趕來拜見李虎。金軍從青陂道撤軍後,侯概就一直尾隨,威脅其側翼,等到金軍撤出奉聖州後,他隨即和張高兒會合,再次駐守野狐嶺和桃山一線。

李虎把幽燕的形勢以及自己對未來的全新構想和兩位軍帥做了深入探討。

張高兒現在很崇拜李虎,有時候夜深人靜的時候,回想過去,他很慶幸自己當初在龍化的關鍵時刻向李虎低頭了。李虎有本事,他的才智高絕,這是天賦,沒辦法,與生俱來的,想學都學不會。李虎的未來構想在他看來就是天方夜譚,党項人立國幾十年了,大宋也打了它幾十年,但一直未能征服,難道李虎能征服?

張高兒不知道,不確定,因為李虎每次都實現了他自己所制定的計策,屢屢創造奇蹟,在別人看來根本不可能的事李虎都把它變成了現實,所以張高兒越來越崇拜李虎,信服李虎,只要是李虎說的,他都認為是正確的,即使自己有不滿的地方,他也無條件順從。比如這次戍守野狐嶺,他心裡把李虎不知罵了多少遍,但他忠實執行了李虎的計策,閻王軍十損七八,一敗再敗,最後的勝利證明李虎的計策是正確的,閻王軍即使被打完了,這個代價也完全值得,所以他對李虎就是盲目的服從,李虎說打西夏,到西北去打出一片天地,那就去,他相信奇蹟一定會出現。

侯概不一樣,他經歷了太多,他的人生閱歷告訴他一個道理,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不放棄的前提是你要活著,所以任何時候都要給自己留一條後路,因此他對李虎的未來構想嚴重缺乏信心。

大西北對遼東義軍來說,完全陌生,一無所知,尤其義軍的上層文武更缺乏對西北和大漠的瞭解,李虎的構想很大程度上是一種紙上談兵。你不知道對方的底細,僅僅靠道聽途說和自己的揣測來制定策略,顯然是非常可笑的一件事。不過他沒有把自己的懷疑表露出來。他也沒有辦法解決眼前的問題,既然自己想不出辦法,那李虎的構想即使是紙上談兵,也要去試一試,這就是沒辦法的辦法。

侯概提了一個建議,那就是擴軍,儘可能的擴軍。打仗要軍隊,沒有軍隊打什麼仗?李虎帶著義軍整體投宋了,有大宋的實力做後盾,擴軍應該沒有財政上的問題。

李虎明白侯概的意思。飛雲軍這次損失很大,先是在野狐嶺阻敵,然後又到鎮川堡作戰,西京大戰後期又被調到青陂道阻截金軍。損失大了他就想補回來,恢復過去的實力,但李虎的想法和遼西時期不一樣了。這次西京大戰暴露了很多問題,尤其在鎮川堡戰場上,軍帥們驕橫跋扈不聽指揮的事屢屢發生,派系之爭也愈演愈烈,他要想辦法整軍了。

“這次我們損耗驚人,不僅將士們傷亡慘重,府庫也嚴重虧空。”李虎對侯概和張高兒說道,“軍隊肯定要擴建,但就目前形勢而已,擴軍不現實,我們最多只能保住現有的軍隊規模,而且兵制要修改。我們現在是大宋的藩鎮,不是大宋的外藩,若想從大宋得到援助,就要向汴京妥協,接受大宋皇帝的要求,逐漸在雲中路推行和實施宋制,所以軍隊規模和兵制問題成為我們雙方彼此取得信任的重中之重。”

張高兒一直以來都反對投宋,這次迫於義軍生存危機,他不得不接受投宋以換取援助,現在義軍把金軍擊敗了,他又張狂了,“總帥,憑我們的實力,足以做一個外藩。”

“不……”李虎搖搖手,“我們的實力最多也就是一個藩鎮,我們地盤太小,軍力和財政嚴重不足,外敵環伺,這種情況下想做外藩,等於自尋死路,但外藩是我們發展的方向,為此我們要擊敗党項人,攻佔大西北。從現在開始,我們的目標就是河朔,就是河西,然後由北而南,席捲陝西。”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李虎這幾句話透漏出一個強烈的訊息,他的策略將由被動防禦轉為主動進攻,他要對軍隊進行一番大刀闊斧的整頓,這次整頓將對侯概和張高兒這些大軍主帥的切身利益產生很大影響。侯概在義軍裡資歷老,張高兒是大山會盟的老班底,但他們都不是李虎的親信,這次整軍明顯對他們不利,兩人為此忐忑不安。

七月十一日,李虎回到大同。

董小丑、霍六哥、李綱等王府官員和各軍主帥於白登山相迎。李虎和眾人一一寒暄之後,沒有回大同,而是直接進了白登山大營。

到了帥帳,董小丑當即把近期發生的一些事詳細稟報。

金軍再次向雲內發動了攻擊。

根據雙方的初步協議,漢軍退守白水濼和德州一線,金軍則於鴛鴦濼暫駐,但金軍考慮到自己的牲畜不足難以滿足大軍需要,於是要求取道金河,攻擊雲內各州,大肆擄掠。

虎烈府沒有理由不答應,雙方握手言和,再次結盟,而且相約共擊遼夏,你拿什麼理由拒絕?再說金軍的目的是擄掠,不是攻城掠地,他們把遼夏軍隊擊敗了,把牲畜搶走了,虎烈府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拿到雲內,這種便宜事到哪找去?所以李虎一口就答應了。

“完顏昱和完顏宗望率軍西進,冒雨進擊。李良輔措手不及,被金軍擊敗,急忙強渡金河,準備撤向黃河,不料金河因為連日暴雨,河水暴漲,西夏軍來不及撤退,幾乎全軍覆沒。”董小丑說到這裡看了看李虎,暗自嘆了一口氣。

說實話,他接到這個訊息的時候,心裡的感覺很奇怪,不知是高興還是鬱悶。党項人在義軍最困難的時候,趁火打劫,兩次攻打偏頭寨,致使義軍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迫使虎烈府不得不以最快的速度舉起了大宋的戰旗,但是,仇恨歸仇恨,一個月前,夏軍還是成了義軍的盟友,大家在一個戰場上並肩作戰,聯手擊敗了金軍。之後僅僅過了半個月,李虎就翻臉了,和女真人再次握手言和,反過來又聯手打遼夏軍隊。這次金軍能把李良輔打得幾乎全軍覆沒,報了殺虎口大敗之仇,正是得益於義軍的策應。李良輔對此可能有所預防,但他還是低估了李虎的狠辣,被李虎害得差點葬身金河。

“李察哥的軍隊可有什麼動靜?”李虎轉頭問原野。原野已經從府州返回,而宇文虛中則去太原了,和河東路四司具體商談一些鎮戍、回易等等各方面的合作。雲中路是藩鎮,河東路和它毗鄰,雙方的密切合作直接關係到雲中路的安全和穩定,所以宇文虛中這一趟的使命非常重要。

“至今沒有渡河跡象。”原野回道,“党項人對代北局勢的急驟變化好象準備不足,察哥的主力軍隊至今還在金肅軍和寧邊州一帶和宋軍對峙,而且目前也看不出來他有第三次攻擊偏頭寨的意圖。”

“他現在不敢打偏頭寨了。”李虎笑道,“我是大宋的藩鎮,又和金國結成盟友,三方合作強強聯手。此刻党項人在黃河一線同時遭到三個對手的攻擊,只有防守了。”

“金軍如果拒絕撤出雲內怎麼辦?”霍六哥擔心地問道,“如果他們暗中和西夏結盟,倒過來和西夏人打我們怎麼辦?”

“那女真人就永遠無法征服大漠,永遠喪失了一統北方的最佳時機,永遠都無法成為北方雄主。”李虎笑了起來,“至於說什麼中外一統,更是天大的笑話。”

“大漠對女真人的吸引力有那麼大?”霍六哥還是不敢相信。

“你知道鮮卑人嗎?”李虎問道,“鮮卑人就是起自白山黑水,他們有個首領叫檀石槐,他率領鮮卑人統一了大漠,成為北方雄主,然後鮮卑人屢屢南下,尤其在五胡禍亂中原之際,鮮卑拓跋部更是統一了黃河以北,形成了一百多年的南北兩朝對立格局。女真人若想建立類似於鮮卑人的功業,那麼很顯然,能否征服大漠至關重要,這是每一個北方強虜必然要走的路,如同我們漢人統一必須征服中原一樣。在北方,得大漠者得天下,在南方,得中原者得天下,此乃恆古不變的真理。”

霍六哥不說話了。既然李虎這麼有自信,那就無法說服了。

董小丑接著又說了幾件事。

羅青漢在汴京的談判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果,汴京竟然答應了虎烈府提出的方案,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虎烈府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治理雲中路,這樣雙方的矛盾就小了,非常有利於義軍的發展。

汴京對這次談判極其重視,派出了兩位大員,王安中和李邦彥,還有趙良嗣和馬擴。馬擴還奉旨到虎烈府就職。

聽到這個訊息李虎很興奮,一切都很順利,甚至汴京把馬擴都送到了大同,所有的條件現在都具備了,能否實現預期目標就要看自己的努力了。

“另外還有一件事,是關於折家的。”董小丑低聲說道,“你看這件事要不要在這裡談?”

李虎略略思索了片刻。目前自己所作的事對大宋都有利,也就是說不管是宋臣還是自己的部屬,短期內都能精誠合作,既然如此,何不公開秘密,把這幾位宋臣拖到一條船上,等他們意識到事情不對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下船了。

“就在這裡談。”李虎說道。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