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三章 澶淵之盟的翻版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三章 澶淵之盟的翻版

燕青從汴京送來訊息。他把折家的事問詢李師師,李師師也不清楚,但她隨即上了心,在和一些大臣的接觸過程中旁敲側擊,非常偶然的從蔡京第三子蔡絛的嘴中得知折彥直竟然是東宮太子的人。

蔡京最喜歡這個季子,可以說是溺愛,他因為自己年紀大了,精力不支,常常讓蔡絛代其批閱奏章。這件事在汴京是個公開的秘密,蔡絛不但知悉還參予中樞之事,由此成為實權人物,人皆攀附,所以他說出來的話,可信度非常高。

李虎聽完這話暗自心驚。當日李綱曾經說過,折彥直是鄆王趙楷的人,而趙楷有入主東宮的可能,這樣折家就被牽扯進了皇統之爭,誰知事實比這更複雜。如果燕青的訊息是真的,那折家這次不但被扯進了皇統之爭,而且還處在漩渦的中心,稍有不慎就有滅頂之災。這個節骨眼上,折家又把自己拉進去了,那一旦汴京有變,西京無法獨善其身,勢必惹火燒身,後果難以預料。

折家好厲害的手段,由此也可以揣測到汴京的皇統之爭已經到了非常激烈的時刻,否則折家斷然不敢拿四百年的家族基業來冒險。李虎想到這件事必然會影響到自己的西征策略,心裡不禁一陣惱怒,但隨即冷靜下來,首先要確定這個訊息的真假,其次要想出對策,如果自己能幫助太子登基稱帝,那這件事就是好事,折家算是送了一份厚禮。

李虎望向李綱。李綱坐在一邊眉頭緊鎖,凝神沉思。

“你怎麼看?”李虎問他。在座的就李綱一個宋人,大家的目光都盯著他。

李綱有些想不通。折彥直和鄆王趙楷的關係非常好,折彥直需要趙楷的權勢,而趙楷需要折家的西北勢力,這兩人又有同門之誼,所以汴京的人都認為折彥直能位居宰執之列都是因為趙楷的關係,誰知內中的秘密非常驚人,折彥直竟然阻止趙楷入主東宮,兩人是對手而不是朋友。

“如果是真的……”李綱遲疑了半天,慢吞吞的說了幾個字。

“我問你是不是真的?”李虎打斷了他的話,“折家的後面是不是太子?”

李綱搖了搖頭,他覺得折家沒有可能支援太子。現在皇帝要廢嫡立庶,皇帝身邊的近臣都支援皇帝的決定,如果不是皇帝年輕,才四十歲,還有充足的時間做好皇統更替的安排,以免引起朝野震盪,東宮太子估計早就易主了。

李綱把汴京皇統之爭的由來、過程和他對未來皇統的預測做了一番詳細的解說,“你們說說看……”李綱望著李虎、董小丑等人說道,“官家在位一天,他身邊的那些人就會支援他廢嫡立庶。現在皇統之爭突然激烈,都是因為北伐的緣故。北伐成功,收復了燕雲十六州,這是個大功勞,假如官家把這個功勞給鄆王,鄆王得到功勳,得到人心,繼承皇統當然水到渠成。東宮太子聰明的話,主動讓賢,或許留住性命,免了兄弟相殘之禍,如果不聰明,和官家、鄆王對著幹,那肯定要背上一個罪名被廢,然後被殺。你們說,事情的發展,是不是應該這樣?”

帥帳內很安靜,大家都不說話,神情都很凝重。折家都是什麼人物?這種關係到家族興衰的大事他們會選擇錯誤?

“羅帥這次汴京之行大獲成功,我認為和這件事莫大的關係。”李綱接著又說道,“使相到居庸關待了幾天,燕京形勢隨即大變,這增加了宋軍北伐的難度。在我看來使相的做法沒有錯誤,女真人對燕京的威脅太大了,必須先穩住燕京,但汴京和童貫不這麼想,他們會認為使相在拿燕京要挾大宋,所以汴京才會主動讓步,主動給使相最大的自治權,目的無非是想請使相幫忙,幫助宋軍攻克燕京,收復山前七州疆土,從而給鄆王建立蓋世功勳。”

“你的意思是說,我的人從汴京得到的訊息是假的?”李虎問道。

李綱苦笑無語。他已經三年沒有回汴京了,有些事他不知道,他無法做出判斷。

李虎在帥帳內轉了幾圈,然後站在了李綱面前,“如果折家真的是太子的人,我應該怎麼做?”

“你的意思是……”李綱臉顯驚色,“你打算參予汴京的皇統之爭?不,不,你千萬不要這麼做……”李綱連連搖手,“使相找個理由,拒絕和折家聯姻,先把這件事撇開,不要和皇統扯上絲毫的關係。”

“聯姻其實沒有多大作用,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李虎說道,“就目前的形勢來說,我們若想確保雲中路的安全,必須和西北鎮戍世家結盟,得到他們的有力支援。另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當我們收復了燕雲重建了中原屏障之後,我們就要發動西征,攻打党項人,收復西陲,這時候,我們尤其需要西北鎮戍世家的力量。折家是西北將門的老大,我和老大結盟、聯姻,都未必能得到西北將門的信任,但如果我和折家一起坐上了爭奪皇統這條船,同生死共進退,那肯定可以贏得他們的信任,所以,我決定了,我要介入到汴京的皇統之爭中。”

李綱找不到理由反對。

他內心裡承認自己到李虎身邊是對的,正是這步正確的棋,導致大宋現在基本上可以確保收復燕雲了,雖然還有李虎這個藩鎮的隱患,但隨著西征的開始,李虎會在自己設計的發展策略中耗盡全部實力。李虎不瞭解西夏,但李虎卻想佔據西北打下一片天下,這註定了他要付出慘重的代價,好在還有強悍的大宋西北軍,西征會取得勝利,最後大宋一舉兩得,既不費吹灰之力削藩、撤藩,又收復了西北失地。燕雲拿回來了,河朔河西也拿回來了,大宋的輝煌時代就此開始。

出於這種思路考慮,李綱非常支援西征。大宋幾十年沒有擊敗党項人收復西陲,最關鍵的原因就是受到了契丹人的牽制。現在契丹人雄風不再,金國又沒能一統北方,而李虎又拿到了代北,形成了對西夏的鉗形包圍,西征可以說是十拿九穩,但如果李虎利用皇統之爭蓄意破壞汴京的穩定,汴京亂了,西征之策隨即泡湯,而李虎和其它北虜可能會乘勢南下,大宋危矣。

不過,就汴京目前的狀況來說,皇帝廢嫡立庶,汴京即使不亂,前線也會連戰連敗。北伐第一仗就是個例子,汴京的朝堂鬥爭會直接延伸到前線,西征還是要敗。兩相權衡,倒不如讓李虎介入皇統之爭,讓他支援太子,確保皇統的正常繼承,這樣汴京反而不會亂了。

李綱拿定了主意,馬上說道:“那你就和折家聯手,確保太子登基。”

“這不可能。”霍六哥馬上說道,“燕青在密信中說得很清楚,皇帝有意讓鄆王出任兵馬大元帥,只待北伐軍打過白溝,兵鋒直指燕京之際,則立即讓鄆王到河北前線指揮作戰,拿到這個蓋世功勳,如此一來,太子還怎麼和鄆王爭皇統?”

李虎突然想到一件事,老爹說過,宋軍北伐失敗了,燕京是大宋從金國手上花錢買回來的。清楚了,都清楚了,知道宋軍北伐為什麼失敗了,都是該死的皇統之爭,二次北伐在汴京一幫居心叵測者的暗中操控下必然再次以失敗而告終。尤其讓人痛心的事,皇帝和童貫等人好象對此有所預感,在一年多前簽訂海上盟約的時候,竟然答應了金人,把給遼國的歲幣轉給金國,之所以答應這個屈辱的條件,就是為了一旦北伐失敗,再花錢買回燕雲,再簽訂一個“澶淵之盟”。海上之盟其實就是澶淵之盟的翻版,只不過這次大宋人“深謀遠慮”,把事情做在前面而已。

“直娘賊,一群禍國殃民的奸佞,該殺……”李虎越想越是憤怒,忍不住破口大罵,“老子總有一天把這幫人統統殺光。”

董小丑和霍六哥等人忽然看到李虎勃然大怒,個個莫名其妙。李綱聽說鄆王要出任兵馬大元帥,立即就明白了,無奈苦嘆,這就是今日之大宋啊。

“總帥,你要把哪幫人統統殺光?”霍六哥小心翼翼地問道。

“宋軍第二次北伐還是要敗,我們顧此失彼了。”李虎怒聲說道,“我和女真人說了,我不進燕京,他們就不進,但宋軍北伐失敗,女真人必然要進去搶燕京。女真人拿到了燕京,前後夾擊於我,西京肯定守不住。”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現在女真人殺到雲內把西夏軍打得大敗,我們和西夏人之間再也沒有結盟的可能。我若分兵取燕京,女真人勢必再攻西京,西夏人勢必也要趁火打劫,我顧此失彼,燕京拿不下,西京也守不住,全完了。”

董小丑和霍六哥等人恍然大悟。宋軍第一次北伐失敗得匪夷所思,如果失敗的根源在汴京,在皇統之爭,那麼第二次北伐的確有可能再次失敗,但如果失敗,對虎烈府的打擊太大了,先前所做的全部努力都白費了。

“派人急赴府州,告訴折家,馬上聯姻,同時請折可求務必到大同來一趟。”李虎對原野說道,“這個月就把婚事辦了,越快越好。”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