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六章 好日子到頭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六章 好日子到頭了

九月下,居庸關。

李虎指揮大軍連番攻擊,鐵鷹、侯概、張高兒、獨孤風、李錦輪番上陣,但耶律阿古哲憑藉居庸關的有利地形,打退了義軍的一次次攻擊,牢牢守住了關隘。

義軍從九月十七日開始打居庸關,至今已經十二天了,沒有絲毫進展,不過,遼軍的堅守傳遞給義軍一個訊息,那就是宋軍未能攻克燕京,燕京還在契丹人手上,這是個好消息。

這天,河北宣撫司來信,童貫在書信中告訴李虎,宋軍已經推進到良鄉,距離燕京只有六十多裡了,但因為遼軍的頑強阻擊,宋軍推進緩慢。童貫請李虎儘快拿下居庸關,以便和北伐軍會師燕京。

李虎趴在地圖上看了半天,看不明白。宋軍於本月初推進到涿州,至今已經二十多天了,應該早就包圍燕京了,但奇怪的是,他們竟然在良鄉停下了。遼軍有多少兵力,李虎很清楚,憑蕭幹和耶律大石,根本擋不住二十萬宋軍,另外宋軍還得到了易州高鳳和涿州郭藥師的幫助,這兩位降將手上有軍隊,熟悉燕京防禦,宋軍在他們的幫助下攻克燕京完全沒問題。

唯一的解釋就是一個,汴京阻礙了宋軍的攻擊步伐,汴京的皇帝為了讓鄆王趙楷建功立業以便名正言順地繼承大統,叫趙楷到河北指揮北伐。趙楷到了,宋軍對燕京的猛烈攻擊也就要開始了,留給義軍的時間越來越少了。

“使相……”劉韐站在李虎的對面,欲言又止,表情看上去非常猶豫,好象正在做一個艱難的決定。

“有什麼話就說嘛。”李虎抬頭笑道,“你不要逼我,我一直在努力進攻,你親眼看到的,但居庸關地形險要,攻擊面過於狹窄,太難打了。你給我時間,我一定把居庸關拿下來。”

劉韐看到李虎兩眼通紅,憔悴不堪,戰袍上還有斑斑血濺,心裡不禁湧上一絲感激。說實話,他還是第一次看到一位大軍統帥身先士卒,親自帶人衝鋒陷陣,親冒矢石,這種事只有在書本上讀到過,在現實中,大宋指揮級以上的武將就不會親自衝鋒陷陣了,因為軍紀不允許,久而久之,武將們也就沒有那份勇氣了。李虎貴為爵王,又是一軍之統帥,身份尊崇,這種人親自上戰場廝殺,親自攀爬雲梯攻城,這在劉韐看來不可思議,太瘋狂了,但李虎就是個瘋子,他用自己的勇敢和鮮血來激勵將士們,和他一起奮勇廝殺。

這種情況下,關隘還是沒有打下來,不能怪李虎和義軍將士不出力,只能怪老天不長眼了。

劉韐想了又想,終於下定決心,從懷裡掏出一封信遞給了李虎,“請使相看一看。”

李虎把信接到手上,疑惑地看看劉韐,問道:“這是誰的信?”

“這是董耘寫給我的。”

董耘是童貫的長史,他和劉韐有同窗之誼,兩人的私交很不錯。年初童貫就是派董耘到大同和李虎商談北伐的事,所以李虎對他比較熟悉。李虎迅速看完信,臉色馬上就變了。正如他的猜測,皇帝要派鄆王趙楷到河北前線,但汴京阻力大,趙楷遲遲不能成行,童貫和劉延慶為了配合皇帝,不得不延緩進攻,但將帥們不知情,紛紛求戰,於是就有了偷襲燕京失敗,導致六千多名將士陣亡的慘烈一戰。

董耘在信中告訴劉韐,太師非常擔心幽燕戰局,擔心重蹈白溝大敗的覆轍。除了汴京的因素外,北伐軍也是危機重重。

二十萬大軍,真正能打仗的也就三萬多西北軍,其它都是湊人數湊來的。試想河北都沒有軍隊了,這些處於大宋腹地的州縣還有軍隊嗎?當初宋江、方臘造反的時候為什麼勢如破竹?很簡單,大宋山東、江淮、江南一帶的軍隊一百多年沒有打過戰了,不但缺額嚴重,軍備也極度廢馳,根本不堪一擊嘛,所以二十萬北伐軍就是一頭惟妙惟肖的紙老虎,中看不中用。

西北軍將士經白溝大敗、种師道被罷職解甲後,士氣一落千丈。

都統制劉延慶資歷不夠,戰績一般,尤其嚴重的是,他從沒有擔任過大軍統帥,更沒有指揮過大戰尤其像這種規模的會戰。劉延慶之所以在西北軍中步步高昇,不是因為戰績出眾,而是因為他願意抱大腿,而且還抱對了大腿。他和童貫的關係非常好,但在西北,關係好沒有用,做為地方率臣,你還要會打仗,可惜劉延慶沒有這種本事。他很有自知之明,我沒有這種本事我就跟在後面混,沒有功勞還有苦勞嘛,結果他如願以償,拿到了武人的最高勳職節度使。

西北的大多數將門鄙視劉延慶這種人,也不齒和劉延慶為伍,而劉延慶也不想激發矛盾,他和他的家族還要在西北混啊,所以他很低調,誰也不得罪,日子一直混得很舒服。時間總是在慢慢流逝,劉仲武老得不行了,回家了,劉法戰死了,种師道被責令致仕了,姚古遠在陝西戍守西北,於是劉延慶想低調都不行了,他極度不願意地走上了北伐軍統帥的位置。劉延慶仰天長嘆,自己的好日子終於到頭了。

一幫西北悍將根本不給劉延慶面子。對於刀頭舔血的人來說,你若想折服他們,就得靠本事,沒本事你就不要去招惹他們。劉延慶偏偏犯忌了,本事不大不是他的錯,出任北伐軍統帥也不是他的錯,但你不能挖坑害人,把人害死了,招惹了人家,那就是你的錯了。高世宣是什麼人?西北高家的子弟,開國元勳開平王高懷德之後。楊可世什麼人?他的祖上曾是種世衡、種諤父子的部下,到了种師道這一輩,兩家更是親密。西北將門互相聯姻,一百多年後的今天,大家坐在一起輪輩份,都是親戚,由此可以想象,劉延慶這次得罪了多少人。

劉延慶到了良鄉就不走了,原因就在如此。他拿什麼和遼軍作戰?二十萬大軍基本上都是擺設,搶功領賞一個賽過一個,但打仗殺人的時候卻逃得比兔子還快。能打仗的西北軍人數少,西京偷襲又葬送掉六千精銳,還剩下多少?而且劉延慶又把西北將領全部得罪了,這仗還怎麼打?

所以董耘在信中懇求劉韐,不論你用什麼辦法,務必督請李虎攻克居庸關,殺進燕京,否則後果難以預料,大家有可能一起完蛋。

事情嚴重到這種地步,這是劉韐沒有想到的,但代北戰局同樣出現了很多變化,虎烈府的軍隊目前也是兩線作戰,李虎也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劉韐無奈之下,只好把這封信拿了出來。他想告訴李虎幽燕戰場的現狀,讓李虎做出選擇。燕雲是一個整體,從虎烈府的生存來說,若想在代北立足,則必須拿下幽燕,舍此以外,別無它途。

董耘這封信不可能寫得很直白,劉韐對北伐軍的事也是心知肚明,董耘只要點到即可,所以劉韐最後還是決定把這封信拿出來,他只要讓李虎知道幽燕局勢嚴重就可以了,他哪裡知道李虎早就從無顏、馬擴、李綱和宇文虛中的嘴裡獲悉了太多的秘密,這份信在李虎讀來,根本就是讀到了北伐軍的機密。

李虎把信遞劉韐,輕輕嘆了口氣。老爹的預言果然準確,宋軍兩次北伐都失敗了,目前看來,若想拿下燕京,必須調集更多的軍隊,虎烈府看樣子不得不放棄爭奪雲內了。

“使相,請你慎重考慮一下。”劉韐恭敬地說道,“從目前形勢來看,使相必須把主力調過來,如此可確保拿下燕京。”

李虎點了點頭,“我會認真考慮的。”

劉韐走了,李虎一個人坐在地圖上,想了想去都下不了決心。他對董小丑和毛軍都非常信任,既然兩人都認為先在代北立足為好,而且兩人正在和夏軍作戰,此刻改變策略顯然不對,但宋軍顯然短期內無法拿下燕京,現在正是自己奪取燕京的最好機會,如果錯失了,後悔莫及啊。

就在他無法決斷的時候,黃涉、原野匆匆而來,“總帥,羅帥來書,董帥和毛帥不經府司同意,擅自率軍撤出了雲內。”

“撤軍了?為什麼?”李虎驚訝地問道。

黃涉把書信遞給了李虎。李虎看完書信,頭都大了。他做夢也沒有想到,值此關鍵時刻,大同竟然內訌了,府司為了集中兵權,竟然藉此機會向軍帥們下手了。

“總帥,董帥和毛帥的撤軍理由實在沒有說服力。”黃涉看到李虎臉色難看,小心翼翼地說道,“府司說他們擅自撤軍,說他們驕橫跋扈,這個也沒有錯誤。”

黃涉其實也想進一步削弱和限制軍帥們的兵權,早在遼西的時候他曾和李虎討論過這個問題,但李虎一口拒絕了,這次他想趁著這個機會,再次慫恿李虎削弱軍帥兵權。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