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三章 誰是勝利者?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三章 誰是勝利者?

酒筵散後,李虎把童貫請到了書房。一老一少圍著火盆,蓋著毛褥子,慢慢說到了正題。

“我聽說,太師之所以在良鄉裹足不前,貽誤戰機,是因為汴京有意讓鄆王到前線出任大軍統帥……”李虎說到這裡,兩眼盯著童貫,觀察他的反應。童貫神色如常,眼裡露出一絲讓人不安的嘲諷之色。

火盆裡的炭火忽然發出兩聲清脆的“噼啪”聲,悄然擊碎了書房裡的寧靜,在李虎的心絃上撩撥起一絲漣漪。難道這裡面別有玄虛?汴京那個漩渦到底有多大,水又有多渾?

“折家和你聯姻,是不是把你拖進了皇統之爭?”童貫小聲問道。

李虎點了點頭。

“所以我到了燕京後,你就拒絕了我的要求?”童貫又問道。

李虎又點了點頭。

“你知道這個計策?”

李虎搖搖頭。他不知道這個計策,折家到現在也沒有來書信,而折彥直到了燕京後沒有和自己單獨接觸,如果不是燕青從汴京十萬火急送來密信,自己肯定要被這件事搞得措手不及,無法馬上做出對策。由此可以推測,汴京這幫人深處漩渦之中,也是走一步看一步,唯恐出了差錯被兇猛的漩渦吞噬了。

童貫閉目想了片刻,然後問道:“現在你知道了?”

“我可以做出推測。”李虎說道,“但我不知道對不對,我想問問你。”

“你錯了,徹底錯了。”童貫微微一笑,問道,“你知道折家為什麼不給你任何訊息?原因很簡單,就是想讓你做出錯誤的判斷。”

錯誤的判斷?李虎暗自驚凜,腦後不由掠過一絲寒意。

“你是不是認為,這個計策如果成功,我肯定會被趕出朝堂?”童貫問道,“那麼,誰來代替我?誰來指揮西征?你看看目前的朝堂,有誰可以代替我贏得皇帝的絕對信任,到西北出任大軍統帥,主持西征大計?”

李虎驀然想到什麼,駭然驚呼,“沒有西征?”

童貫笑笑,點了點頭,“沒有西征。”

沒有西征那意味著什麼?“他們要滅了我?”李虎濃眉倒豎,怒聲問道。

童貫點了點頭,“你現在才明白?”

“那皇統之爭……”

“事實上,根本沒有皇統之爭。”童貫望著李虎,眼露同情之色,這個小漢虜雖然很聰明,但他沒有在汴京待過,他根本不知道汴京的水有多深。

“沒有皇統之爭?”李虎聽不懂。這件事折家沒有必要欺騙自己,李綱和宇文虛中更不會蓄意欺瞞,這裡面必定有什麼秘密。

“原因很簡單。”童貫問道,“我為什麼能有今天的地位和權勢?蔡京為什麼三次下野,又三次復出為相?高俅不過是個踢蹴鞠的小廝,他為什麼可以成為本朝太尉?一句話,若想位極人臣,必須贏得皇帝的絕對信任。沒有皇帝的信任,誰都無法得到地位和權勢。”

李虎有些明白了,但他感覺太複雜,一時還無法理出清晰的脈絡。

“官家不喜歡太子,官家和太子的治國理念差距太大,所以官家要廢嫡立庶。”童貫不想為難李虎,給他詳細解釋,“皇帝由誰來做,對大臣們來說無所謂,關鍵在於皇帝能否滿足朝堂各方的利益需求,所謂廢嫡立庶違背祖制不過是個華麗的藉口,在這個華麗的藉口下是君臣的利益之爭,是朝堂各方勢力的利益之爭。只要皇帝把君臣之間、把各方勢力之間的利益需求給調配平衡了,滿足了大家的需要,那廢嫡立庶就變得非常簡單。”

“歷史上,這種事比比皆是,你只要稍稍想一想,就知道在皇統之爭的背後其實就是利益之爭。”

“鄆王若想入主東宮,即使在北伐中建下了蓋世功勳,也沒有任何作用,相反,汴京的阻力會更大,矛盾會更激烈。皇帝不想激起矛盾,所以他放出話來,要鄆王去參加北伐建功立業,其真正的目的是準備利用北伐來調整和平衡朝堂上的權力和利益分配。”

“今天幽燕的惡劣局面就是汴京各方爭權奪利的結果,這種結果導致汴京馬上開始了權力和利益的重新分配。”童貫指指旁邊的棋盤,“幽燕局勢就好比棋盤上的殘局,對弈者在這個殘局上進行慘烈博弈。”

“那誰是勝利者?”李虎問道。

“沒有勝利者。”童貫笑道,“這個殘局永遠都是死棋,沒人能贏。”

“皇帝要儘快確立皇統,對他來說,誰想在這輪權力和利益的再分配中得到好處,那首要條件就是支援鄆王入主東宮,所以,汴京各方為了爭權奪利,會爭先恐後地支援皇帝廢嫡立庶,然後一切就順理成章了,而我和你,則成為這場博弈的最大犧牲者。”

李虎聽懂了。折家告訴自己的皇統之爭的確存在,但不是支援太子,而是以支援太子為藉口逼迫皇帝重新分配權力和利益,等到皇帝滿足了他們的需要,他們馬上倒戈一擊,於是太子被廢,鄆王登基,主戰派和主和派勢均力敵,為下一輪的爭權奪利開始做準備。

但是,每一輪的爭權奪利都要有犧牲者,這一輪的犧牲者是太子趙恆,是太師童貫和藩王李虎。

“不出意外的話,鄆王馬上就要到燕京來,而你會把燕京交還給大宋。”童貫繼續說道,“鄆王拿到了收復幽燕的功勳,然後汴京把所有的罪責推給我,把我趕出朝堂或者下獄流配,而你回到大同後,會突然發現,自己陷入了宋遼夏金四國的圍攻,轉眼就敗亡了。”

李虎臉色鐵青,坐在那裡一言不發。直到此刻,他才發現自己很年輕,非常年輕,因為年輕而無知,因為無知而無畏,死到眼前竟然還不知道,竟然還傻乎乎地認為自己有一搏之力。這次如果不是汴京要犧牲童貫,如果不是童貫為了自救,自己就完了,被汴京那幫鳥人活活玩死了。汴京的水太深太深,漩渦太大太大,自己還沒有游進去就被吞噬了。

“太師有何對策?”李虎不得不放低姿態,躬身問策。

“如果你上次答應我,我還有阻止之力,但現在我也無力阻止了。”童貫站起來,把棋盤移到火盆邊,把裝滿黑棋的玉盒遞給了李虎,然後坐下來,慢條斯理地蓋上毛褥,嘆了口氣,“對弈者已經進入殘局,但還沒有提子,所以我們唯一的辦法就是把這盤棋還原回去,讓對弈者重新走棋。”

李虎想了一會兒,笑了起來,拿起一粒黑棋在兩指間輕輕捻動著,“太師妙計。”

童貫望著李虎,臉上堆滿了欣慰的笑容,這個小漢虜終於想通了,孺子可教也。

“太師還會西征嗎?”李虎把棋子放到了棋盤上。

童貫凝神沉思,良久,搖了搖頭,“我老了,不行了,西北是你的天下了。”

“我很想追隨太師,聆聽太師的教誨。”

童貫笑著搖搖頭,“這件事過後,你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以後你就是西北王了。”

李虎開心地笑了起來,“我如何感謝太師?”

“忠誠於大宋。”童貫鄭重說道,“忠誠於大宋,你才能成為真正的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十一月二十六日,李虎送走了童貫。

同日,他和黃涉、柴雲等人仔細商議後,馬上派人聯絡蕭幹,願意以燕京城交換蕭太后。

李虎急書平州路張覺,金軍在遼軍降將的幫助下,從小路殺到了古北口後方,古北口失陷,義軍不得不撤出燕京,為此,他請張覺自行選擇,無論是投奔大宋還是投降金國,他都支援,但他警告張覺,無論如何守住平州路,這是立身存命的本錢。

李虎急告高緣和吳雄,率虎烈軍急速後撤,日夜兼程趕到燕京會合。

李虎再告鐵鷹、董仲孫、侯概和張高兒,大軍準備撤出燕京返回大同,請他們做好準備,隨時撤向居庸關。

李虎命令高寶龍,率渤海軍在居庸關和燕京一線警戒,確保義軍在最後的時間內洗劫燕京。

李虎請來洪雲,命令他在十天內把燕京城搬空,把燕京城的財富統統擄掠而去。

二十七日,李虎書告雄州宣撫司,金軍攻克古北口,義軍迫於遼金兩軍的夾擊,不得不撤出燕京。李虎告訴童貫,我再給你十天時間,請你率軍進駐燕京,否則燕京就是別人的了。

同日,李虎上奏汴京,燕京丟失,臣已盡力,雖然皇帝和汴京誤解於臣,但臣忠誠於大宋,絕不做背信棄義之事,等到北伐軍再攻燕京之日,臣將再出居庸關,和北伐軍會師於城下。

王安中和折彥直聞訊大驚失色,一面督請童貫出兵,一邊急報汴京。

大宋宣和四年(公元11年),十二月。

十二月初一,蕭幹接管檀州、順州。初三,鐵鷹把古北口防線交給遼軍,率軍撤出古北口,直奔居庸關。

初四,李虎退出燕京,同日,蕭幹進駐燕京。

初五,柴雲到燕京接出蕭太后,然後和李虎會合,急撤居庸關。

汴京聞訊,一片大亂,皇帝和大臣們目瞪口呆,誰都沒想到李虎竟然放棄了燕京,所有的計策全部泡湯。

此刻,大宋若想收復幽燕,就得獨自面對遼金大軍,但大宋根本無法擊敗他們。

皇帝即刻下旨,叫童貫重整軍隊,準備第三次北伐,同時命令王安中、折彥直馬上趕赴大同,安撫李虎。如果李虎不願意出兵打幽燕,那只有寄希望於女真人了,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大宋也要收復幽燕。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