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九章 害你沒商量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九章 害你沒商量

金軍若想順利南下,需要幾個不可或缺的條件。

首先就是大宋的叛亂持續時間長,對大宋造成的破壞非常嚴重,足以影響到大宋的穩定。大遼的迅速衰敗就和諸蕃叛亂有直接關係,當年大漠諸蕃連續叛亂,阻卜人甚至和遼軍打了十幾年,其後遼東漢人接著造反,女真人也舉旗而起,最終重創了大遼,動搖了大遼的根基,讓女真人非常幸運地一擊致命。

其次要消滅李虎。李虎盤駐於代北,代北的位置非常好,既可以威脅中京和上京,也可以救援幽燕和河北,所以若想實現南下之策,務必擊殺李虎,或者,把他牢牢牽制在代北,令其動彈不得。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第三,就是要說服黃龍府的勃極烈,說服女真大聯盟,說服金軍各部統帥,上下齊心,這是最最關鍵的,因為此戰是南下遠征,對手是大宋,戰場在中原,風險非常非常大,稍有不慎就可能全軍覆沒,而全軍覆沒的後果太可怕了,誰也承擔不起。

現在,金軍不具備北伐的條件,也不具備南征的條件,吳乞買還有充足的時間根據形勢的變化來確定最終的決策,不過,不管是北伐還是南征,都要消滅李虎,這是吳乞買必須要打的一戰。

吳乞買請楊樸趕赴西夏,再建盟約。

李虎西征,金軍並沒有按約定牽制李虎,但好在李虎及時撤軍了,也沒有殺到興慶府,金人有非常好的條件說服西夏人,雙方聯手共擊李虎。如若把李虎擊敗了,只要給西夏人需要的土地就行了,這是互利互惠的事,西夏人沒有理由不答應。

吳乞買再派使者到汴京,一是打探大宋國內的危機,二是答應大宋的條件,只要大宋願意夾擊李虎,山後九州都是大宋的。金國已經開始籌劃南征了,擊敗李虎後,有可能接著南下打大宋,現在討論山後九州的歸屬問題其實沒有意義。

吳乞買又派使者深入大漠,探查大漠形勢的同時,設法分化離間大漠諸蕃,竭盡全力結盟一些弱小部落,給北伐做好前期準備。

還有一件事,吳乞買有些頭痛,那就是耶律馬哥。這位屢戰屢敗的契丹人不知從哪裡來的勇氣,竟然在李虎的唆使下,帶著李虎給的一支軍隊深入到大金山和大鹽濼一帶,頻頻威脅上京和中京。

吳乞買本想圍剿他,但被完顏杲和宗幹阻止了,認為時機未到。

上京和中京一帶的大山裡有很多契丹人、奚人和其它蕃人軍隊,這些小股軍隊時常偷襲州縣,燒殺擄掠,讓金軍非常頭痛。完顏杲獻計,把耶律馬哥率軍攻打上京的訊息散佈出去,把隱藏在山川森林裡的小股敵人都引誘出來,讓他們去投奔耶律馬哥。等到耶律馬哥的軍隊多了,實力大了,再設計圍殲,一戰解決所有的問題。

這個辦法的確不錯,但任由耶律馬哥這樣打下去,同樣存在危險,一旦養虎為患,那就麻煩了。

吳乞買於是下旨給宗翰,請他選擇適當的時機圍殺耶律馬哥,不要因小失大。你必須殺了耶律馬哥才能集中所有兵力攻打大同,如果讓耶律馬哥成了氣候,和李虎形成互為支援,形成前後夾擊之勢,恐怕會耽擱攻克代北的時間。

六月,大同。

虎烈府和西夏經過數個月的談判,終於達成了協定。在察哥的努力下,西夏最終用每年一萬匹河曲馬換回了前套。

去年底的宋夏大戰,察哥採納了李仁禮的建議,默許興慶府和李虎議和,皇帝則派他到南部戰場指揮作戰,結果察哥到了靈州,變被動防禦為積極防禦,派出數百支小股輕騎騷擾宋軍後方。宋軍迅速後撤,察哥因此建功。這場宋夏大戰,獲利最大的就是察哥了,他的戰功更加顯赫,威望更大,實力也更強悍了,這導致興慶府的漢蕃矛盾愈發激烈。

興慶府和虎烈府的談判非常不順利,李虎拒絕歸還前套。察哥主動請纓,於三月底趕到大同,親自和李虎談判。

他必須親自出馬,雖然西夏曾打算以前套之地換取和平,但前套是在他手上丟失的,他要把它奪回來,另外如果他成功了,他的功勞更大,在軍中的威信更大,由此在朝堂上的權勢也更大,他可以逼迫皇帝改變國策,把漢臣趕出朝堂,甚至取消漢學,重興蕃禮。

在過去的整個冬天裡,西夏人根據從各地匯聚而來的訊息,仔細研究了北方形勢的發展,並制定了一套維持西陲穩定的策略。西夏最大最危險的敵人是大宋,抵禦大宋的辦法只有結盟李虎,聯漢抗宋,但李虎同樣危險,所以西夏人還要結盟女真,聯金遏漢。金、漢有可能聯手打西北,所以西夏人必要的時候還得議和大宋,聯合大宋抵禦金、漢。

西夏是個獨立的王國,但實力弱小,在現今這個動盪不安的局面裡,它的生存充滿著危險,它必須利用一切手段來贏得生存的機會。為此,皇帝李乾順和薛元禮等大臣向宋金漢派出了議和使者,但是,察哥卻認為,皇帝制定的策略很可笑,純粹是自欺欺人。

很簡單,這個亂世中若想生存,必須靠實力,如果僅僅靠所謂的合縱連橫,靠投機取巧和耍小聰明,靠消極防禦,遲早自食惡果,所以,察哥的策略是,主動進攻,打李虎,奪代北,拓展實力,這是唯一的辦法,而具體計策就是離間宋漢關係,讓李虎失去靠山,然後遠交近攻,結盟金國聯手打大同。

若要離間汴京和李虎的關係,必須激怒汴京,因此,察哥打算和李虎聯姻,不惜一切代價拿回前套。李虎名義上是大宋的藩鎮,他在未經汴京同意的情況下和西夏聯姻,不但違律,更是對汴京的蔑視,至於前套之地,現在名義上是大宋的疆域,李虎如果把前套之地還給西夏,事實上等於叛國。李虎叛國,大宋還能繼續支援他嗎?當然不可能,雙方肯定要反目成仇。大宋和李虎決裂了,李虎失去了靠山,成了孤家寡人,西夏再聯合金國打李虎,勝算大增。察哥認為金人一定會殺李虎,除非他們打算永遠待在東北那座深山老林裡。

皇帝考慮良久,同意了察哥的策略,其實不同意也不行,以目前的形勢和察哥所擁有的武力,察哥完全可以控制夏國權柄,但察哥沒有這麼做,他還是尊重皇帝,擁戴皇帝,他所痛恨的不過是漢學和漢臣而已,皇帝目前還沒有必要和察哥直接對抗。

察哥到了大同,首先談聯姻的事。李虎答應了,你送給我女人,我為什麼不要?來者不拒,他似乎根本沒有意識到汴京對此事的態度。

接下來,察哥希望李虎歸還前套之地。他給了李虎一連串的承諾,結盟為兄弟互不進攻,聯手對抗金人和大宋人,等等。李虎竟然被他說服了,答應讓西夏以每年一萬匹河曲馬的代價買下前套。

河曲馬是北方最好的馬,只有西夏和吐蕃有,但每年一萬匹的數字太龐大了。察哥眼睛都不眨,一口答應了,他心裡有算,最多一年,金人就要打李虎,西夏充其量也就是用一萬匹河曲馬換回前套,很划算。

盟約簽訂了,然後正式聯姻。西夏的公主和送嫁的隊伍已經到了紅柳海。察哥拿到盟約後,馬上派人把公主接到了大同。

虎烈府根本無視汴京,不但不予上奏,反而在大同為李虎操辦了一場隆重的婚禮,宋金夏三國在代北的重要人物全部參加了這場婚禮。大宋的鄆王趙楷、陝西宣撫使折彥直、河東河北燕山路宣撫使譚稹;金國的移賚勃極烈、西北西南都統宗翰,副都統完顏昱、完顏斡魯;夏國的晉王察哥、舒王李仁禮、河北黑山威福監軍司指揮使李良輔……這麼多大人物齊聚大同,恭賀李虎迎娶西夏公主,太轟動了。

汴京聞訊,勃然大怒。

皇帝憤怒到了極致,從小到大,他還沒有受到過這種侮辱,不管是契丹人女真人還是党項人,都不敢如此對待一位中國的君主。

汴京的宰相和大臣們更是口誅筆伐,恨不得把李虎生吞活剝了。

現在大宋應該立即斷絕和虎烈府的一切關係,調集大軍討伐李虎,但皇帝和大臣們還沒有失去理智,目前大宋國內不穩,國庫空虛,不能激怒李虎,如果把李虎逼急了,揮軍南下,大宋將迎來一場可怕的災難。

汴京保持沉默。皇帝派遣許亢宗、趙良嗣急赴黃龍府,相約共擊李虎。

西夏使者到了,跪在地上痛哭流涕,要議和,懇求大宋皇帝鎮制一下李虎,否則西夏人要給李虎吃掉了。李虎太驕橫,極其無恥,他不但訛詐西夏人,還脅迫西夏皇帝把公主嫁給他,另外,他還口吐狂言,說要不了多久,他就要殺進汴京,把趙氏皇族的男人斬盡殺絕,把趙氏皇族的女人都賣到勾欄裡做娼妓。

皇帝氣瘋了,發誓要把李虎挫骨揚灰。

註釋:

河曲馬:是中國一個古老而優良地方馬種,歷史上常用它作貢禮。原產黃河上游青、甘、川三省交界的草原上,因地處黃河第一盤曲,故名河曲馬。它是中國地方品種中體格最大的優秀馬。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