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三章 禍亂的開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三章 禍亂的開始

李虎給自己擬定了一個人生目標,這個目標只有他自己知道,他不能告訴任何人,將來所有的決策都要圍繞著這個目標而制定。

年初從太原回來後,李虎就一直在想,一直在思考。這段時間是他幾年來最幸福最安逸的日子,他有家有妻妾有孩子,他盡情享受著天倫之樂,心靈上的滿足和安靜讓他在遐想中逐漸有了一條非常清晰的思路,他開始實施這個屬於他自己的策略。

這個策略的成功需要實力,非常強悍的實力,李虎目前的實力遠遠不夠,而天下大勢的變化對李虎又非常不利,很必然的,李虎在北方尋找不到發展機會的情況下,只好把目光轉向了南邊,轉向了河東河北和中原。

南下是唯一的辦法了,而且現在南下的機會比較好,但南下是中國,是漢人打漢人,以大宋的實力,以李虎和遼東漢人的蕃虜身份,這場戰爭註定要失敗,李虎根本沒有擊敗大宋的希望。

既然無法擊敗大宋,不能和大宋直接對抗,那麼只剩下一條路,引進外敵,迫使大宋求助於虎烈府,迫使大宋向李虎求助,請求李虎南下相助,如此一來,李虎就佔據了道義,而且在擊敗外敵的過程中可以贏得中國人的信任,可以得到中國人的認同,然後幫助鄆王贏得皇統,並就此進入大宋中樞,一步步攫取權柄,繼而實現自己的終極目標。

那麼,外敵是誰?很自然的,李虎想到了老爹故事裡的靖康之難,想到了轟轟烈烈的抗金戰爭,想到了抗金戰場上赫赫有名的岳飛和岳家軍。

金國就是外敵,《岳飛傳》裡的故事將成為歷史事實。

李虎猶豫,恐懼,彷徨……他整天思考局勢,推演和預測形勢發展。有一點是肯定的,假若虎烈軍一直待在代北,假若自己不想辦法自救,那麼宋金夏三國遲早都要聯手共擊大同。目前這個聯盟正在締結當中,只不過因為大宋有內亂,金國局勢不穩,夏國剛剛受創,時機不夠成熟而已,等到大宋平定了內亂,金國局勢穩定了,夏國恢復了元氣,虎烈府距離敗亡也就只有咫尺之遙了。

這個時間不會太長,一年或者兩年而已,也就是說,一兩年內,李虎如果沒有拿出行之有效的對策,虎烈府就要敗亡了。虎烈府敗亡了,宋金夏三國對峙,那麼,金夏結盟,聯手攻宋,大宋是否擋得住金夏聯軍?從目前的事實來看,大宋顯然擋不住金夏聯軍,看看宋軍北伐的失敗,看看汴京激烈的皇統之爭,看看大宋對百姓的橫徵暴斂,看看河北山東饑民暴亂對這些地方造成的巨大破壞,大宋無力阻止金夏聯軍的入侵。

既然結果都是一樣,李虎也就不再猶豫了。現在把外敵引進來,自己手上還有軍隊,還佔據著代北,還能牽制金軍和夏軍。時機合適的時候,大宋向虎烈府求援,自己隨即可以南下展開攻擊。那時就算放棄代北也很划算,畢竟自己可以名正言順地立足於大宋。

用什麼辦法才能引誘金軍南下攻擊?

金軍南下入侵,首先要攻取幽燕,然後由幽燕南下河北,兵逼黃河,但虎烈軍盤駐代北,金軍根本不敢南下入侵。這也是宋夏積極和金國結盟,打算聯手攻擊代北的重要原因,因為金國若想一統北方必須擊敗李虎,金軍肯定要打代北,兩虎相爭,兩敗俱傷,金軍也就失去了迅速南下入侵的實力,短期內更威脅不到西夏。

女真人不是傻子,吳乞買和宗翰這些人考慮到金國現狀和天下大勢,也不會輕易攻擊代北,更不敢輕易南下入侵,所以現在代北戰場陷入了僵局,各方對峙,都在等待機會。

機會在哪?機會什麼時候才會出現?誰都不知道,宋金夏三國都有自己的預期,這個機會一兩年內肯定能出現。

李虎處在包圍之中,他沒有機會,他必須給自己創造突圍的機會。

如何創造機會?

李虎的目光再度轉向了西夏。他只有打西夏才能創造突圍的機會。

西夏遭受重創,在沒有恢復元氣之前,只能消極防禦。虎烈府在燕京擄掠甚多,大宋處於自身考慮暫時也不敢和虎烈府決裂,如果李虎率軍打西夏,大宋求之不得,肯定要給予一定的援助,如此李虎就有條件打西夏,只不過這是一種消耗,很難取得任何實質性的戰果,除非出現奇蹟。

李虎打西夏,給宋金夏的感覺是這個人發瘋了,這個人被逼得走投無路,竟然行此下策,自取敗亡。於是,大宋會稍稍放鬆對李虎的戒備,而金人則可以考慮攻打大同了。

金人一旦展開攻擊,必定是東西兩路同時發動。宗翰率西路軍打大同,牽制虎烈軍,而宗望則率東路軍打幽燕。金軍拿下幽燕後,看到大宋河北山東等地暴亂迭起,汴京自顧不暇,必定乘勢南下擄掠,於是宋金戰爭爆發。

宋金打起來了,金軍直殺黃河,威脅汴京,汴京必定要抽調西北軍戍衛京畿,而西北軍此刻一部分正在西北戰場,短期內無法東進救援,即使救援,人數也有限,更無法收復河北。汴京無奈之下,必定要求助於李虎。假若此刻李虎安全撤回到大同,和金軍作戰,他能用來南下的軍隊數量有限,大宋可以接受,也不怕李虎賴在河北不走,於是虎烈軍可以名正言順地進入河北。

李虎擊敗了金軍,收復了河北,又收復了幽燕,那麼李虎和虎烈軍必定會得到大宋百姓的認同,而且他的地盤因此迅速增大,軍隊可以迅速擴充套件,實力可以迅速增長,大宋若想降服李虎,只有妥協,由此李虎就有實力幫助鄆王繼承大統。鄆王登基稱帝,李虎隨即可以進入中樞,執掌大宋權柄,於是接下來的事就好辦了。

李虎用來創造突圍機會的時間已經不多了,他必須儘快打西夏,但打西夏的目的是什麼?如果在中樞議事上說穿了,目的是引誘金軍南下入侵大宋,那以李綱、宇文虛中和馬擴的頭腦,必定知道李虎要幹什麼,大家勢必要翻臉。

李虎決定先翻臉,先把李綱、宇文虛中和馬擴趕出虎烈府,否則此計無法實施。

正好,折彥直到了,這給了李虎一個翻臉的機會。

“既然汴京決定要殺我,那我就不得不反擊。”李虎冷笑道,“我要讓汴京知道,陰謀誅殺我的後果是什麼?”

“使相切切不可。”折彥直急忙勸阻,“鄆王已經擬定了對策,他不會率軍攻打代北,再說即使他變卦了,還有我們西北軍嘛。我們西北人不打你,鄆王又能怎麼辦?”

李虎連連搖頭,“我不會相信你的話,我要把李綱、宇文虛中和馬擴趕回汴京,我要和汴京決裂。”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時候決裂對你有什麼好處?”折彥直極力勸說,“你和汴京決裂,既不利於大宋,更不利於於代北,使相切切不可因為憤怒而失去理智。”

“理智?”李虎怒極而笑,“我和汴京已經決裂了,我還有什麼理由把李綱、宇文虛中和馬擴留在大同?”

“但汴京最起碼沒有公開和你決裂。”折彥直沒想到李虎的反應如此激烈,這讓他非常不安,他意識到李虎很可能要以此為藉口南下,而這個後果將給大宋重重一擊。折彥直對汴京既憤怒又無奈,他很絕望,不知道用什麼辦法才能阻止李虎,“鄆王會想方設法予以挽救,請使相從大局考慮,不要如此衝動,以免給中國百姓帶來深重災難。”

李虎沉默了,似乎“百姓”兩個字讓他的憤怒有所減輕。

俗話說,禍不單行,屋漏偏逢連夜雨,當折彥直以為自己說服了李虎的時候,從汴京來了一道聖旨,皇帝緊急召回李綱、宇文虛中和馬擴,叫三人日夜兼程,急速返回汴京。

李虎暈乎了,不知道汴京這是什麼意思,而折彥直則氣得咬牙切齒,不知道罵什麼好。

這道聖旨到了大同,燕青的書信也飛速送到。自從燕青到了汴京後,他的訊息不斷,而且基本上都是透過李師師來自於中樞大員,有時候甚至直接來自皇帝本人,這給虎烈府決策幫了大忙。李綱等人一度很驚訝,不知道李虎的訊息為什麼如此迅速準確,但燕青的事只有極少數人知道,這些人不說,李綱等人理所當然地認為李虎的訊息來自於折家。

汴京結盟金人要攻殺代北的訊息,李虎其實早就從燕青的書信裡獲悉了,所以他才能從容設計。這次燕青的訊息來得同樣快速及時,他告訴李虎,皇帝緊急召回李綱、宇文虛中,是因為叛亂規模越來越大,京畿形勢越來越惡劣,而宰相王黼、張邦昌等人拿出的對策不但沒有緩解危機,反而加重了危機,這種情況下,皇帝不得不想辦法了,而起用賢臣顯然是最好最有效的辦法,所以他想起了李綱和宇文虛中。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