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章 我太冤枉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章 我太冤枉了

李師師一口答應,但對她而言,難度也非常大。

以李虎的估計,虎烈軍進入河北戰場,將要和金軍持續作戰,但汴京肯定要背後下黑手,而汴京唯一能鉗制虎烈軍的就是錢糧。虎烈府只要把錢糧解決了,虎烈軍就能在河北戰場堅持下來。

“汴京呢?汴京的問題怎麼解決?”李師師最關心的就是這個,她也希望李虎可以控制形勢,順利解決汴京的事,“你為什麼不能先進汴京?”

“我要先擊敗金軍,然後再進汴京,這個順序絕對不能錯。”李虎說道,“我是北方漢人,虎烈軍是由北方漢人組成的軍隊,如果我先進汴京,事實上和金軍入侵沒有太大區別。我以武力挾持皇帝和朝廷,必將引來皇帝和大臣們的反抗。我肯定要到河北作戰,虎烈軍主力一旦離開汴京,汴京即使不亂,也會有人逃離,然後我就成了大宋的敵人,地方上的軍隊就會勤王,紛紛殺向汴京。我腹背受敵,結果可想而知。”

“所以我必須先擊敗金軍,一則我得到了大宋人的認同,二則金軍撤離後,我再進入汴京挾持皇帝,就可以獲得充足的時間穩定地方,即使地方上要勤王,我也不會腹背受敵。”

“但是,現在汴京的形勢非常混亂,假如你在河北作戰,而汴京卻大亂,皇帝和童貫帶著朝廷逃到東南,並議和金人,聯手夾擊你,你怎麼辦?”李師師擔憂地問道。

“所以我現在不急於進入河北戰場。”李虎說道,“皇帝和童貫之所以急於南遷,關鍵是西北人逼得太狠,而我又在一旁虎視眈眈,假如西北人在河北戰場上遭受重挫,我又到了河北戰場,你說皇帝和童貫還會不會急於逃離汴京?”

李師師面色驟變,吃驚地望著李虎,就象看到一頭嗜血猛獸一般,嬌軀因為過度恐懼而輕輕戰慄。

“你要殺西北人?”

“不是我要殺西北人,而是皇帝和童貫要殺西北人。”李虎笑道,“此刻只要汴京給我錢糧,我馬上就能殺奔河北戰場,但皇帝會給我嗎?皇帝嘴上催促我支援,卻不給我錢糧,其用意太明顯了。”

“你要殺西北人。”李師師非常肯定。李虎挾持皇帝和朝廷,最大的阻礙不是童貫,而是西北人。“如果我現在就給你錢糧,你會不會到河北戰場上救援西北人?”

“問題是,你的錢糧要到兩個月後才能抵達洛陽。”李虎沒有正面回答,但這已經足以說明他的險惡用心。

“兩個月?兩個月後,金軍已經殺到汴京城下了。”李師師憤怒地說道,“西北人遭此重擊,必定對汴京恨之入骨,這時候汴京如果爆發兵變,你如何控制局勢?”

李虎笑了起來,端起茶杯慢悠悠地喝了一口。

“我知道了,原來你的目的就是要西北人發動第二次兵變,是不是?”李師師驀然醒悟,指著李虎的鼻子罵道,“你……你簡直不是人。”

“撲哧……”李虎忍俊不禁,一口茶全噴了出來,嗆得連聲咳嗽。

“這和我有什麼關係?”李虎站起來,一邊擦拭衣服上的茶水,一邊笑道,“我做了什麼嗎?我什麼也沒做啊?你這樣指責我,我太冤枉了。”

李師師氣得面紅耳赤,那憤怒的眼神恨不得化做利劍刺穿了李虎。

李虎太狡猾了,他知道自己即使進了汴京,挾持了皇帝和朝廷,也無法控制整個大宋。大宋立國一百六十餘年,趙氏皇族在大宋人心中有崇高的地位,想馬上代宋自立,根本不可能,這種情況下挾持皇帝和朝廷,必然引來地方上的反抗,內戰和分裂不可避免,而李虎沒有根基,失敗是必然的。從歷史上來看,挾持皇帝而號令天下,首先要有自己的根基之地,根基打牢了,再做這種事就簡單了,所以李虎根本無意進汴京,他就希望汴京亂,希望汴京毀滅,希望大宋分裂。大宋分裂了,他在西北就能穩定下來,然後發展壯大,然後統一中國。

李虎根本不是人,他是一頭吃人的惡虎,他要活活撕裂大宋,讓大宋在痛苦中死亡,然後再安心享受這頓豐盛的大餐。

“你不要生氣。”李虎衝著李師師搖搖手,“你也不要冤枉我。我問你,我虎烈軍這幾年打了多少仗?我去年冬天還在賀蘭山,但今年二月,我的軍隊就到了河北,你能說我沒有盡力嗎?鄆王要做皇帝,我答應他了,幫他做了皇帝,但他翻臉不認人,馬上就要來對付我,你說這能怨我嗎?我做錯了什麼?”

李師師給李虎說得啞口無言。

“我虎烈軍軍隊多,這我承認,但我虎烈將士不是牲畜,不是餵飽了就願意賣命的奴隸,我必須給他們錢,我是用錢買他們的生命和血汗,你說這錢我如果不給,還有誰給我賣命?誰聽我的指揮?朝廷不給我錢糧,我自己也是一貧如洗,你說這支軍隊拉到戰場上能打仗嗎?沒有士氣沒有戰鬥力的軍隊到了戰場上,不是送給敵人做午餐嗎?”

“洛陽有多少軍隊你知道嗎?我告訴你,八萬。我可以帶七萬軍隊到河北,我還能從太原抽調兩萬軍隊。河北還有三萬軍隊。十二萬軍隊,一個月的軍餉就是四十萬貫,加上糧食、武器的消耗,十幾萬民伕的消耗,一個月的仗打下來,至少需要五百萬貫。如果連打四個月,就是兩千萬貫。”李虎望著李師師,問道,“你說我這仗怎麼打?”

“汴京沒有錢嗎?我不相信。二月的時候,汴京議和金國,給了金國五百萬兩黃金,五千萬兩白銀,一百萬匹絹綵,這些錢從哪來的?汴京寧願把這些錢給金狗,也不願意犒勞二十萬勤王大軍。如果汴京把這些金銀絹帛賞賜給大宋將士,他們打不過金狗?你叫汴京現在給我五百萬兩黃金,五千萬兩白銀,一百萬匹絹綵,我馬上帶著軍隊進河北。”

“你再看看你手上那筆財富?那有多少錢?你不告訴我,我也能估計出來,那恐怕是個匪夷所思的數字。這些財富怎麼來的?當金軍入侵的時候,太上皇寧願逃到東南重建朝廷,也不願意把這筆錢財拿出來保護自己的江山。這樣的皇帝,這樣的大臣,還能給大宋帶來福祉嗎?還能讓大宋國富民強嗎?”

“所以說,只要汴京存在,只要皇帝和那幫無恥的大臣存在,大宋的軍隊就永遠擊敗對手。只有摧毀了汴京,大宋才能涅磐重生,大宋才能中興,才能再度崛起。”

李師師給李虎說服了。

大宋的腐敗,這個世上比她更清楚的人不多,她也知道大宋危機重重,但她從來沒有想過要讓大宋涅磐重生。或許李虎就是一代天驕,能夠重建大宋,能夠重建漢唐盛世。自己機緣巧合,能夠贏得李虎的信任,成為開創這個宏偉大業的一員,也許註定就是天意。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幾個人一直商討到凌晨。

以未來最壞的結果為出發點,虎烈府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存在嚴重的財政危機。只要戰爭不結束,只要李虎沒有實際佔據整個黃河南部疆域,那麼李虎就需要源源不斷的錢糧。

最壞的結果就是大宋分裂,中原陷入混戰,這時候,整個東南、荊湖和川蜀就成為支撐戰場的大後方,而李虎要想把勢力範圍延伸到東南,估計很難做到,他雄踞西北,三面受敵,戰場太多,戰爭也太多,財政危機是必然的。

虎烈府拿到荊湖和川蜀,實施什麼樣的政策極其重要,而李師師更是一再告誡李虎,不能再推行大宋那一套政策了,這只能讓虎烈府的財政危機越來越嚴重。

就李師師個人來說,她擁有的財富在荊湖、川蜀這些沒有戰亂的地方,可以衍生出豐厚的收益,但相比虎烈府的龐大支出來說,這些錢糧如同杯水車薪,只能救急,不能解決根本問題。若想解決根本問題,必須從政策上著手,必須即刻變法,利用這個亂世的機會,用武力為後盾,強行推行新政,以此來增加賦稅,同時確保百姓的生存,說白了,就是對既得利益團體,對那些特權階層下手。

李師師的經營範圍涉足各行各業,底子雄厚,門路也廣,等到虎烈軍實際控制川蜀和荊湖後,她還能得到官府的保護,所以她在川蜀、荊湖、東南等地可以透過非官方渠道,利用各種手段,獲得糧食等各種物資。

戰亂年代,有時候不是缺金銀財寶,而是缺糧食布帛,黃河北部已經進入戰爭狀態,田地逐漸荒蕪,作坊逐漸倒閉,商賈日漸稀少,財富急劇減少,這時候,長江以南沒有遭到戰火荼毒的地區就會迅速繁榮起來。戰爭雖然摧毀一切,但戰爭消耗極大,戰爭不但需要軍隊武器,更需要錢糧和各種物資,這將帶動和平地區各行各業的繁榮。

虎烈軍來自北方,在大宋沒有根基,對大宋不熟悉,說句不客氣的話,這些北方人到了南方,連個方言都不會說,還做個什麼生意?而大宋南方人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接受這些來自北方的漢人,他們短期內恐怕不敢到虎烈軍所控制的地區做生意。另外,虎烈府在自己的控制地區肯定要推行不同的政策,那麼不同地區不同政策的差異,也會影響商貿往來。

這時候,李師師的出現,幫助虎烈府解決了這方面的難題。這些難題虎烈府很快就會遇到,而且會嚴重阻礙虎烈府的發展,李虎花費很大力氣把李師師拉到自己這條船上,也算是末雨綢繆。

李虎叫燕青輔佐李師師,並請謝一刀帶著三百名虎衛保護李師師,而諸夏則帶著二十名精銳斥候隨同李師師南下,利用李師師在各地的莊園酒樓擴充斥候隊伍,刺探各地的訊息。

這個強悍的力量配備雖然讓李師師覺得很安全,但也有一種被李虎牢牢控制的感覺。

第二天清晨,李虎親自把李師師、燕青、諸夏和謝一刀送出了洛陽城。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