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七章 我們憤怒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七章 我們憤怒了

六月初十,李虎一行抵達長安。在這之前,因為皇帝病重,李虎急召各地大員回京議事,其中羅青漢、高寶龍、霍六哥從代北返回,範直昌從成都返回,毛軍從襄陽返回,虎烈主要大員雲集長安。

宰相李綱和一幫朝中大臣親自到城外迎接,所有人都忐忑不安,不知道李虎是不是乘機奪取國祚。這種惶恐的心理到李虎進入皇宮覲見太后時達到頂峰,因為這時候太后要和李虎商議皇統承繼的大事了。

王太后非常恐懼,皇帝突然駕崩,讓她幾乎崩潰,好在茂德公主和柔福公主早在皇帝病重的時候就到了長安,一直待在她身邊百般安慰,但這兩位公主也不知道大宋國祚是否還能延續,她們甚至比太后更害怕。

李綱、李復等宰執大臣到了長安後,首先確立了太子,然後把太子登基的事全部準備好了,與此同時,李綱以最快的速度把皇帝駕崩新君繼位的詔書送達西北軍統帥王淵,還有陝西各路的西北大將姚平仲、種溪、王玶、趙哲、劉光世、趙明等人的手上,相約如果李虎篡僭自立,則起兵勤王,誓死保護大宋國祚。

在這件事中,劉延慶的支援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劉延慶曾在李虎離開洛陽之前,迫於李虎的威脅,向李虎低頭效忠,但皇帝的突然駕崩讓他的想法改變了。李虎和虎烈人很可能要乘著這次機會迫不及待地奪取國祚,但很顯然,條件不成熟,這時候李虎奪取大宋國祚,必將引來各地大宋人的反抗,結果整體崩潰。劉延慶不管是為了西北人的利益還是為了自身考慮,都要阻止李虎即刻奪取國祚。雖然這麼做的後果很嚴重,要得罪李虎,但他沒有選擇,他不能跟著李虎一起瘋狂,一起敗亡。

王太后戰戰兢兢,極力保持鎮定,把太子登基的事說了出來,徵詢李虎的意見。

李虎一口答應了。

王太后頓時松了一口氣。李綱、李復等人卻更加緊張了,因為太子登基不是這次危機的關鍵所在,關鍵是權柄,是太后攝政宰執輔政的最高權力構架,如果李虎以退為進,獨攬攝政大權,那和他篡僭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兩者不過相差了一件遮羞的華麗外衣而已。

新帝年幼,需要有人輔政,依慣例,太后攝政。

宰相李綱正式提出太后攝政之議,不待李虎說話,董小丑、羅青漢、黃涉、柴雲當即反對。宰執大臣的意見不能統一,這件事李虎就不能當即裁定,必須再議。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李虎率宰執大臣退出禁中,於議事堂商議。

“大帥和董使相等人日夜兼程而回,需要休息一下,此事明日再議。”羅青漢拒絕連夜議事。

李綱、李復以國事為重,堅決要求連夜裁定。

“先舉行新帝登基大典。”李虎需要時間先行瞭解虎烈人對此事的意見,他也不敢隨便就做出決定,於是果斷下令,暫時擱置不議。

當夜,虎烈大員聚集在帥府,羅青漢、高寶龍、霍六哥、侯概、張高兒、毛軍等人無一例外,堅決要求李虎登基稱帝。

這件事早在李虎預料當中,虎烈大員不會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肯定要擁戴自己登基稱帝。十年了,虎烈軍從大山會盟到現在,南征北戰,為什麼?不就是為了王霸天下嗎?

當年女真人完顏阿骨打在黃龍府建國,大家都以為他犯了大忌,要遭到契丹人的迎頭痛擊,結果卻完全相反,正是因為女真人建國了,當契丹人四分五裂之時紛紛投降金國,沒有人願意投降虎烈軍。這件事給虎烈人以很大刺激,所以李虎佔據西京大同後,就有人要李虎稱帝,但李虎以各種理由拒絕,投靠大宋做了個藩王。這又過了好幾年,虎烈軍進入了中土,並且佔據了三分天下,如果李虎還不稱帝建國,必定讓虎烈人大失所望,更有可能引發一系列事故。

比如耶律馬哥和契丹大王府。早在耶律馬哥投奔李虎的時候,耶律馬哥和李虎就有約定,他絕不投降大宋。現在耶律馬哥統領大半個代北,實力大增,這時候李虎還不稱帝,契丹人還有耐心等待下去?耶律馬哥還能相信李虎有王霸天下之志?這樣好的機會李虎都不把握,耶律馬哥還會順從李虎?他在代北到底是為李虎打仗還是為大宋鎮戍國土?契丹人怎麼可能會沒有想法,沒有二心?

大宋人堅決維護趙氏國祚,虎烈人堅決要求李虎稱帝建國,李虎夾在中間,左右為難,不論他怎麼做,都會引起內部混亂。

“這件事,我和他們……”李虎指著董小丑、黃涉和柴雲說道,“我們這一路上仔細商議了,覺得時機尚不成熟。”

“總帥,這太讓兄弟們失望了。”張高兒忍不住了,冷聲說道,“你給我個話,你要等到什麼時候才登基稱帝?什麼樣的時機才算成熟?按你的說法,當年完顏阿骨打登基稱帝的時機也叫成熟?他不過佔據了巴掌大一塊地方,帳下不過兩萬大軍,但他登基稱帝了,現在你再看看,他的大金國有多大的地盤?有多少軍隊?你這個理由能說服誰?”

張高兒一開頭,高寶龍、侯概、毛軍紛紛進言,霍六哥更是氣得面紅脖子粗,把案几拍得“啪啪”作響。

羅青漢連連搖頭,一臉失望,他也沒有想到,李虎到了這個時候,竟然還拒絕登基稱帝,這一次李虎的做法會讓整個虎烈軍都非常失望。

黃涉把不能即刻稱帝的理由一一做了說明,董小丑、柴雲也做了更為詳細的補充,但這依舊未能說服虎烈諸將。

女真人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大金國就是前車之鑑,在這些反對者看來,所謂時機不成熟說白了就是畏懼,就是瞻前顧後,就是沒有勇氣,嚴重缺乏王者的霸氣。

不過,皇帝駕崩新帝登基的事還沒有詔告天下,虎烈諸將除了一些統帥,大部分都不知道,羅青漢等人也無法在這麼短的時間聯合虎烈將領擁戴李虎稱帝,因此,在李虎已經做出了決定的情況下,這件事已經沒有挽回的餘地,只有想其它辦法予以彌補。

羅青漢因此提出建議,李虎攝政,獨攬權柄,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虎烈人對李虎沒有登基稱帝的失望和憤怒,也可以安撫像耶律馬哥這樣的蕃將。

李虎答應了。

他不能不妥協,雖然先前他曾和黃涉、董小丑、柴雲三人一致達成了與宰執共同輔政的意見,但今天虎烈人對其拒絕稱帝極其失望和憤怒,這使得幾個人誰都不敢提出共同輔政的意思,以免進一步激怒虎烈諸將。

與此同時,折可求在議事堂上,把這一路上與李虎等人最終議定的結果告訴了李綱等人,這基本上滿足了他們的願望,但是,折可求最後一句話讓李綱等人意識到,事情並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

“十年前,李虎大山會盟,帶著虎烈軍開始打天下,這其中虎烈人一而再再而三要求李虎稱帝建國,但李虎都以各種理由拒絕了,這次虎烈人肯定會再一次要求李虎稱帝建國,假如李虎再次拒絕,必將引起虎烈人的強烈憤怒,後果非常嚴重,就連李虎都無法保證他的手下不會因此而舉兵叛亂,其中最有可能背叛李虎的就是耶律馬哥和契丹大軍。”折可求很無奈,面對一幫宰執大臣,苦笑搖頭,“諸位可以想一想,如果耶律馬哥和契丹人叛亂,代北必定丟失,那這一仗就算白打了,我們將陷入極度困境。”

議事堂陷入沉默。

當前必須維護大宋國祚,而維護大宋國祚就要遏制李虎權柄,而遏制李虎權柄就要引發一系列劇變,虎烈軍一旦內亂,大宋國祚也就無法維護了。

這是一個死局。李虎本人願意妥協,但虎烈人不會妥協;大宋的太后和宰執大臣們也可以妥協,但大宋人不會妥協。無論採用哪一種辦法重建大宋最高權力架構,都有可能把當前的有利局面破壞殆盡。

十一日清晨,李虎剛剛睡了兩刻時間,就被範直昌叫醒了。

範直昌參加了持續幾個時辰的帥府議事,在虎烈人威逼李虎要麼即刻稱帝、要麼獨自攝政的時候,始終一言不發。

“允中有何對策?”李虎睜開眼睛,第一句話就直奔主題。範直昌一晚上不說話,肯定有對策。

“你現在還有妥協的餘地?”範直昌瞪著血紅的眼珠子說道,“你既然暫時不能稱帝,那就只有做攝政王了。”

“我是問你如何解決大宋人的反抗。”李虎有氣無力地說道,“長安也罷,各地方也罷,一旦詔書傳告天下,必定叛亂。虎烈軍進入中土不久,雖然積極抗金,但畢竟沒有得到大宋人的認同,此刻我獨自攝政,只要不是白痴都知道我意在挾天子號令天下,很快就要奪取大宋國祚了,豈能無人反抗?再說東南已經站穩腳跟,這時候老皇帝登高一呼,應者雲集啊。”

“是啊,皇帝春秋盛年,突然病逝,接著你又攝政,東南宋廷肯定要乘機誣衊於你,說你弒君篡僭,你百口莫辯,叛亂迭起,完全可以預見。”範直昌搖頭長嘆,“皇帝此刻駕崩,對我們的打擊可謂致命啦。”

李虎聽到這話,心裡驟然一窒,眼神更有一絲慌亂,但瞬間又以濃烈的殺氣所掩飾,冷森森地說道:“既然如此,那就準備平叛吧。”

“你有多少軍隊可以用來平叛?你平叛的錢糧又從何而來?形勢一旦大亂,金國、西夏和東南叛逆三面殺來,你如何應對?”範直昌質問道。

李虎閉上眼睛,一頭倒在了榻上。他思來想去,也是苦無良策,一籌莫展。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