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六章 最後決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六章 最後決策

李清照目瞪口呆,她沒想到李虎對國政的理解到了這種不可思議的高度,而他說得每一句話都有道理。

大宋的敗亡的確源於它的基本國策,而保守的固步自封的基本國策對國家制度的影響可想而知,這種影響會深入到學術理論和教育以及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最後造就了今日的不可思議的崩潰。

李虎滔滔不絕。或許是坐在李清照身邊,讓他感受到母愛,讓他的心境突然改變了,變得平和而安寧,使得他長期以來的思考在這一刻全部匯聚到一起,終於讓他在迷茫之中找到了一條正確的路。

李清照從驚訝中平靜下來,臉帶笑容,靜靜地聽著。

“先生,我覺得未來的發展策略就是中外一統,我們不但要統一中土,更要把疆土向東北、向大漠、向西域、向西南延伸拓展,我們的疆土大了,就有更多的土地和草原,就能讓更多的百姓安居樂業,就能讓我們的國力更加強大,讓我們的王國威臨四海。”

李清照握住李虎的手,輕輕地拍了幾下,“既然你已經做出了決定,為什麼不堅持?你擔心什麼?”

是啊,我擔心什麼?李虎坐在床榻旁邊,捫心自問,我擔心什麼?我本來就一無所有,即使失去了現有的一切,我還可以重頭再來。

當天夜裡,李虎把董小丑、羅青漢、黃涉、柴雲請到書房,把自己的想法具體說了一下。

在發展戰略上,最終目標是中外一統。以此戰略為基礎,制定一系列基本國策和國家制度。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在財經制度上,堅決推行“放任自由、不抑兼併”的經濟模式。

“總帥,這樣一來,我們等於容納了驪山兩派的觀點。”柴雲笑道,“你是不是為了避免發生黨爭,才做出這種妥協?”

李虎沒有否決,“範直昌和燕青拿出的財經變革方案,著眼於將來,符合我們的發展戰略,當然要堅持。”

放任自由的經濟模式雖然短期內不能改善財政危機,但國家壟斷的弊端太大了,對經濟的傷害顯而易見,蔡京新政蛻變的後果讓所有人都心有餘悸,所以驪山東溪派雖然認為國家壟斷有利於積累財富,但也堅持農工商並重之策,只不過在很多變革制度上秉承王安石的改革措施而已。

也就是說,兩派在財經改革上有分歧,但這個分歧可以用政策來彌補,這不像兩派在大戰略上的分歧,那根本就是沒有妥協的餘地。

董小丑、羅青漢、黃涉、柴雲一致同意了李虎的決策。

深夜戌時,李虎親自趕到議事堂拜會李綱。

李綱這位宰相已經在朝廷中建立了自己的威信。他是大宋人,在金軍第一次南下入侵的時候保衛了汴京,其後出任樞密院長官,出任宰相,無論是資歷、功績還是才能,都足以勝任宰相一職,此刻李虎非常需要他的幫助。

李綱堅決反對中外一統的大戰略,重建漢唐鼎盛時期的大帝國完全脫離了現實,而這個大戰略在實施過程中必將嚴重消耗國家資源,影響國家制度,甚至影響中土統一。他堅持從現實出發,先穩定三分格局,然後全力實施中土統一大業。

李虎把自己堅持中外一統大戰略的原因做了詳細述說。

李綱耐心地聽完之後,沉默了,他沒有想到李虎考慮得如此長遠。大戰略影響國家制度,而國家制度影響到一代代的大宋人,直接決定了王朝的興亡。國家的興衰最終還是由國人來承擔,就以這次大宋和遼國遭受的劫難來說,假如大宋人和契丹人忠誠於自己的國家和君主,何至於敗亡得如此匪夷所思?

“伯紀兄,還記得當年在大同,我們倆和宇文先生握手共盟的事嗎?”李虎頗為動情地說道,“我們曾發誓,中興大宋,重建漢唐盛世,如今雖然國祚分裂,三足鼎立,但我們依舊有中外一統的實力。我們這一代人如果完成不了,那就交給下一代,下一代人還是沒有完成,那就由下下一代接著幹。這是我們中國人的終極目標,世世代代的目標,但是,如果我們沒有這個宏偉的目標,我們這一代人都沒有信心,那下一代、下下一代,乃至第四代、第五代,他們又哪來的信心?”

“大宋立國之初就是守內虛外,沒有重建漢唐盛世的決心,這導致一代代的大宋人失去了自信。大宋歷任皇帝最大的願望也就是收復燕雲十六州,但自澶淵之盟,有了百年和平後,雖然大宋的君主和一部分臣子並沒有沉浸在和平的安逸裡,他們依舊在努力,從范仲淹、王安石到蔡京、童貫,他們都在努力,但大宋最終因為整個國家的懦弱和無能無法收復燕雲十六州,甚至連大西北都給党項人搶去了,而如今大宋人更是把國祚都給敗亡了。”

“這個教訓足夠深刻了。”李虎大聲說道,“我們不能再繼續走大宋的老路,我們不能再做圍欄內的綿羊,我們要做山野裡的虎狼,我們要賓士在廣闊的天地裡,我們要用自己鋒利的爪牙打下一片大大的江山,我們要讓自己的子孫後代賓士在這片土地上,一代代地守住這片疆土,開拓更大的疆土。”

李綱暗自羞愧,斷然決定支援李虎,輔佐李虎完成這個夢想,讓中國人再一次君臨天下。

宰執大臣中,李復和趙明誠是驪山東溪派的中堅人物,這兩位可以說是新變革的策劃者,從學術理論、國是到變革策略,都是出自這兩人的手中,所以他們無法接受財經政策整體走向“放任自由、不抑兼併”的經濟模式。

這不僅僅是變革政策問題,而是直接關係到學術理論的支援問題,尤其關係到權力和利益問題。財經制度改革是變革的重中之重,這其中蘊含的權力和利益之大可想而知,如果財經制度改革走向另一條路,那麼這個權力和利益隨即被以範直昌和燕青為首的大地主大商賈所控制,試想他們怎麼可能會答應?

李虎和李綱聯袂拜會李復、趙明誠,經過一番艱難的說服,李虎和李綱承諾,關學的官學地位絕對不變,關學弟子做為變革的中堅力量絕對不變,但關學必須主動適應形勢,為農工商並重的財經改革制度做出學術理論上的支援。

大地主大商賈是驪山西觀派的主要力量,他們之所以堅決反對中外一統的大戰略,其實就是擔心重蹈蔡京新政的覆轍。在中外一統這個大戰略的背後,其實就是戰爭,而戰爭耗費驚人,戰爭將破壞資源配置和財富分配,最後勢必演變為國家對百姓的掠奪。

二十日,李虎、李綱趕到驪山西觀,與範直昌、燕青以及各地商賈進行磋商。

西觀派拿出了幾個措施。

首先他們要取得參政權,只有拿到了參政權,他們才能保證財經制度可以長期、持續和安全執行。

為此他們懇請李虎,允許一部分德高望重的大地主大商賈的代表在制置三司條例司和最高交子務中任職。制置三司條例司是一個專業而高效的變法指導監督機構,最高交子務是朝廷的交子管理機構,但這兩個機構中的官員大部分都是財經商貿方面的外行,外行指揮內行,其危險性可想而知。

其次,馬上制定新的關於財經制度方面的立法,把新的國家財經政策以律法的形式固定下來,保證政策的長期性和持續性,保證不會出現人亡政息的局面。另外,以律法的形勢確實提高和保證手工業者以及商賈的地位。

李虎、李綱一口答應,同時,他們也提出了幾個相對應的措施。

首先朝廷要以律法的形勢,確定各行各業的最低薪酬標準,以防止各行各業過度剝削普通百姓,確保農工商並重的新政策順利實施。

其次,要嚴刑峻法,堅決打擊官商勾結和行業壟斷,讓新的財經政策不會變成官僚地主商賈的發財工具,威脅到國家財政的安全。

第三,就是交子制度的實施要放慢腳步,先從統一貨幣開始,交子的發行量更要嚴格控制。

李綱認為,新的交子制度脫離實際,走得太遠了,而且操作風險極大,稍有不慎就會出事。在目前形勢下,一切為穩妥前提,暫時不要進行這種高風險的改革。在他看來,等到中土統一,工商業恢復繁榮之後,交子制度的改革隨即可以全面展開。

交子制度是整個財經制度改革的核心,但交子這個貨幣體系需要金銀銅鐵錢這些真實貨幣做為強有力的保障,在現今財政危機嚴重的情況下,稍有失控就會造成交子濫發,演變成對社會財富的掠奪,另外,交子防偽技術水平差,容易給金國和東南叛逆仿製,給財政安全帶來巨大威脅。

鉅商富賈們考慮到當今天下戰亂紛飛的事實,考慮到自身財富的安全,考慮到雙方信任的建立需要一段時間,於是也爽快地接受了。

七月二十二日,在議事大堂,李虎召集所有宰執大臣、京兆尹馬擴、御史大夫張孝純、長安大都督侯概、洛陽大都督楚逍遙,宣佈他的最後決策。

在大戰略上,堅持中外一統。

在財經制度改革上,堅持“放任自由、不抑兼併”的經濟模式,堅持農工商並重的發展策略,堅持現有的土地制度並做出適當調整,堅決提高手工業者和商賈的地位。

二十三日,這個決策在驪山宣佈,驪山兩派隨即以此決策為基礎,放棄爭論,求同存異,轉而集中精力商討具體變革政策。

這一章的很多內容取自書友馬騎兵的觀點,在這裡向他表示衷心的感謝,同時也感謝大家長久以來的支援和幫助,感激不盡,感激不盡。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