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二章 第二次博弈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二章 第二次博弈

八月初五,在李虎的努力下,驪山議政的第二階段進展順利。

八月初六,李虎在議事堂召集宰執大臣,正式宣佈西征之策。

李虎早在中原戰場擊敗金軍之後就開始謀劃西征了,不過朝廷的財政危機太嚴重,西征事實上不具備條件,但大半年來,李師師和燕青的持續援助給了李虎很大啟發,讓他意識到大宋的鉅商富賈在一百多年的發展過程中積累了龐大的財富,尤其川蜀地區,因為它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商貿非常發達,這從交子率先由川蜀而起就能看得出來。

交子是因為商貿發展而產生,到了今天,商貿發展因為戰亂而停滯退後,它又需要交子制度的進一步發展來推動商貿的復甦和進步。川蜀商賈對交子制度與商貿發展之間的關係理解透徹,故此才有了長孫康寧的財經制度改革策略,由此也可以進一步看出川蜀商賈的財富厚度。川蜀因為地理關係,戰亂較少,另外它西接吐蕃,南鄰大理,東面和北面有水陸兩道連同西北、中原和東南等地,只要政策鼓勵,商貿有條件迅速發展。

李虎由此把目光盯上了川蜀、荊湖和京西一帶的商賈,打算透過賒借、利益交換等辦法籌措糧草。目前看來,這個辦法成功了,只不過商賈們的胃口非常大,尤其在他們知道李虎急於發動西征後,更是以此為威脅,提出了參政的要求,這遠遠超過了李虎的預料。

朝中以李綱為首的大臣們對此堅決反對。國策和官制都可以修改,可以發展,但這種發展方向背離了他們所理解的儒學基本理論,偏離了一千多年的治國軌道,他們不能接受,更不允許國家的權力脫離他們的控制。但是,李虎拿出了“統一”這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一切為了統一,為了儘快統一中土,朝廷要不惜一切代價,甚至不惜改變國家的最高權力架構。

李虎非常強勢,朝中大臣們也不能在此刻與李虎反目、對峙,為此他們不得不採取“變通”的策略,一方面打著“統一”的大旗,向地主商賈們做出部分妥協,一方面利用手裡的權力,在各項政策的制定中做出了種種限制,想方設法壓制地主商賈,阻止他們進入朝堂。

李綱、李復、趙明誠等人在短短時間內也拿出了一個對策,那就是全力支持西征,利用妥協的辦法把地主商賈們的財富一點一點地掏出來,利用這些財富儘快統一中土,一旦中土統一了,朝廷的變革措施逐漸取得了成效,擺脫了財政危機,那麼接下來就用各種辦法迫使地主商賈們暴露出他們貪婪的本性,從而激怒李虎,利用李虎手裡的武力給這些地主商賈們以沉重一擊,徹底斷絕他們攫取權柄的幻想。

朝中大臣們的意見統一了,那麼不管是驪山議政還是西征之策,一切都變得很順利,而這種出人意料的順利讓李虎和驪山的地主商賈們暗自忐忑,他們意識到龐大的士人集團絕不會輕易讓步,他們肯定已經想好了對策,正在開始挖掘陷阱,未來的鬥爭會更加血洗殘酷。

李虎無所畏懼,隨著戰場上的一次次勝利,他的實力越來越大,沒有人可以威脅到他;地主商賈們也不怕,李虎的變革策略已經確立,只要李虎活著,只要虎烈人一步步控制權柄,他們的生存就不會有問題。權力的博弈總是伴隨著血腥,商賈們在千百年的血腥中逐漸成長,為了擺脫被人肆意吞噬的命運,他們要緊緊抓住這次機會,改變自己的命運。

驪山議政可以說是在李虎和虎烈人的有意推動下,讓士人集團和地主商賈集團進行了第一次交鋒,而西征,則是他們的第二次博弈。

按照樞密院的方案,西征需要徵調二十萬左右的軍隊,需要臨時徵調十萬射糧軍和大約二十萬民伕,需要大約三千貫以上的錢糧武器和其它各種戰爭物資。這個三千萬貫只能支撐三個月的戰爭需要,如果西征時間過長,拖得明天春天,長達半年以上,那麼這場戰爭的軍資消耗可能要翻一番,高達六千萬貫以上。

國庫沒有錢了,財政預算已經讓國庫嚴重虧空,西徵軍資全部要靠賒借。

在李虎的努力下,以長孫康寧為首的大地主大商賈免除了賒借利息,但他們提出了一個要求,馬上成立聯合商會,以便統一籌劃這次行動,另外,朝廷成立一個專門負責給西征戰場提供軍需的機構,原因很簡單,這筆錢糧物資都是由大地主大商賈提供,目的是為了確保西征戰場的需要,如果由朝廷經手,勢必要出現貪汙、挪用甚至侵吞的事,這將嚴重打擊大地主大商賈對朝廷的信任,同時也嚴重危害到西征大軍的安全,直接影響到西征的勝利。

這個要求的最終目的就是成立獨立於朝廷之外的聯合商會,這個聯合商會由大地主、大商賈和各行各業的行會魁首組成,一旦成立,他們將具有組織、管理和監督經濟的權力,他們可以利用自己的力量影響甚至抗衡朝廷的財經制度,繼而干涉國政。

長孫康寧率先在驪山提出建立聯合商會的方案,但李綱一眼看出了它的影響力和造成的危害,一口否決。這個聯合商會太過龐大,它的實力不能和某一個行會相比。長孫康寧之所以想出這個辦法,一方面是為了保護地主商賈的利益不受損害,一方面也是為了影響或干涉朝廷的財經制度改革,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也是和朝廷爭奪財經改革的控制權,竭盡全力擺脫任由朝廷宰割的被動局面。

改革肯定要付出代價,地主商賈不願意承擔這個代價,不願意成為改革的犧牲品,所以他們利用驪山議政的機會想方設法謀取參政議政的權力,但在朝廷的絕對強勢下,他們沒有成功,隨即虛晃一槍,打算利用聯合商會這個龐大的組織來抗衡朝廷,保護自己。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了,這些富可敵國的大地主大商賈哪個願意成為朝廷的盤中菜?

當李虎宣佈了西征大計,議事堂裡的宰執大臣們開始商討這個計策的時候,他們爭論的不是樞密院制定的攻擊計策,而是西征的軍需籌備。

李虎利用兩個晚上的時間,和長孫康寧等一幫地主商賈討論了一個籌措方案,而這個方案的重點就是成立聯合商會,並由這個聯合商會和樞密院共同承擔西徵軍需事宜,把宰相、參知政事和三省府署甩到了一邊。這個方案當然遭到了宰執大臣們的激烈反對。

李綱、李復、趙明誠,列席議事的御史大夫張孝純等人都反對,反對的理由歸結到一起,就是堅決不讓這些地主商賈干涉國政,他們對李虎一再縱容甚至慫恿地主商賈干涉國政的做法提出了尖銳批評。

李虎越聽火氣越大,直接質問李綱等人,“形勢擺在這裡,錯過了眼前這個時機,我們就很難一鼓作氣消滅党項人,收復西陲失地。西夏不滅,我們就始終處在二線、三線作戰的窘境,我們要等到那一天才能統一中土?中土遲遲不能統一,對諸位的權勢和利益沒有太大的影響,但對中土的百姓來說卻是災難,你們難道願意眼睜睜地看著中土長期分裂,生靈塗炭?”

李虎勃然大怒,氣勢駭人,議事堂裡的大臣們暗自驚凜,不敢應對。

“你們反對的理由說到底就是擔心地主商賈危害國祚,但國祚已經到了這一步,地主商賈們願意主動幫助我們實現統一大業,你們就不能給他們一點信任?不能做出一點讓步?你們說他們居心叵測、陰謀對抗朝廷,但他們有對抗的實力嗎?他們成立聯合社會,更大的目的是保護自己。他們害怕朝廷,害怕我們肆無忌憚的掠奪他們,甚至消滅他們,難道這麼簡單的事你們都看不出來?”

“大帥,現在的事實是,他們在你的支援下,正在肆無忌憚的掠奪到大宋的財富,侵吞朝廷的權力。”李綱終於忍不住了,和李虎針鋒相對。

李虎不想和他爭吵,伸出一隻大手,放在了李綱面前,“現在的事實是,我們有實力,我們控制了他們的生死,今天,我需要他們,我的手掌可以朝上……”李虎猛地一翻手掌,“如果我不需要他們了,我隨時可以置他們於死地。”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議事堂裡霎時安靜下來,人人駭然。李虎打算幹什麼?兔死狗烹?

李虎冷眼看看李綱,目光又從眾人臉上一一掃過,“還有我繼續說嗎?”

李綱苦笑,他不知道李虎的變革思路是否受到了地主商賈們的影響,他擔心李虎在未來的變革中本末倒置,那時候工商業的發展一旦脫離了正常軌道,超出了農業這個基礎本業無法承受的範圍,財政勢必瞬間崩潰。

“大帥,工商業的發展受到農業的限制,在土地和糧食無法持續增加的情況下,過度發展工商業勢必導致國祚危機的爆發。”李綱不得不提醒李虎,縱容和支援地主商賈和朝廷對抗,其結果必定是一場災難。

“所以我們才需要大戰略,需要持續征伐,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土,以此來增加我們的土地和糧食。”李虎正色說道,“但我堅定既定的變革策略,尤其在中土沒有統一之前,財政危機沒有解決之前,我肯定需要地主商賈們的絕對支援。”

初七日凌晨,在李虎的威逼下,在虎烈人的堅持下,宰執大臣們一致透過了西徵軍需籌措方案。

初七日上午,李虎以天子名義下旨,同意地主商賈們建立獨立於朝廷之外的聯合商會,並授權他們籌措西徵軍需,協同元帥府、樞密院為西征大軍輸送糧草輜重。

地主商賈集團在第二次博弈中,終於艱難勝出。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