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四章 事事牽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四章 事事牽掛

聲名顯赫的王妃羅思南到了長安,在京城引起了轟動。

李虎把李清照一家、岳飛一家都請到了帥府,吃了一餐團圓飯。

羅思南的性格開朗豁達,容易與人相處,不管是趙氏兩位公主,還是李清照和岳母姚氏,對她的印象都非常好。李明道和岳雲因為年紀相仿,很快就玩到了一起。

第二天,太后和幼帝在皇宮召見了李虎和羅思南。回到府上,在京宰執大臣、各府署官員、參加驪山議政的地主商賈紛至沓來。李虎離京之後,實際主政的就是這位王妃,而關於這位王妃的事蹟早在官員中廣為流傳,她的強勢和果敢將在未來一段時間直接決定了變革能否順利實施以及西征能否達到預定目標。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李虎在給羅思南的一封封書信中詳細述說了變革策略和朝政爭執,這使得羅思南對長安發生的事基本上有所瞭解,另外董小丑、黃涉、柴雲、原野、範直昌等人全部留在長安,可以給羅思南以有力支援。

這天晚上,李虎和羅思南徹夜長談,仔細交待每一件事情。

李虎最牽掛的就是黃河決堤後造成的水患以及那些災民的賑濟和安置。目前宋金兩軍對峙於黃河,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堵塞決口並不現實,不如因勢利導,把黃河水道一分為二,一部分沿著濟水進入山東流進大海,一部分則南下沿著泗水、汴河、渦水進入淮河,然後引入大海。這個方案省時省力,也符合當前天下三分的形勢。

“今年冬天,黃河水道的疏浚和災民安置是重點,務必全力以赴,確保中原地區的穩定。”李虎囑咐道,“朝廷沒有能力同時在兩個戰場作戰,中原一旦發生暴亂,女真人和東南叛逆勢必乘火打劫,王淵和岳飛顧此失彼,極有可能丟掉中原。”

羅思南鄭重點頭,“今年冬天我親自趕赴汴京巡視黃河防線,督促水道疏浚,確保每一個災民都能得到妥善安置。”

“這要看形勢發展,如果西北戰場的第二個攻擊階段順利完成,你可以找個時間去中原一趟。”李虎說道,“中原戰場,王淵穩重,開封一線的防禦沒有太大問題,我擔心的是江淮一線。打東南,首要條件是攻佔江淮,奪取荊襄。目前荊襄在我們手上,岳飛的任務就是攻佔江淮。他這個人打仗擅長捕捉時機,一旦時機合適,肯定要出擊。如果小規模作戰,你可以支援他,但絕對阻止他進行大規模作戰,以免讓朝廷陷入兩線作戰的窘境。”

羅思南笑了起來,“怎麼?你這個弟弟現在連你的話也不聽了?”

“我不打人家,並不代表人家就不打我。”李虎笑道,“我虎烈主力發動西征的事瞞不了多久,女真人和東南叛逆都有可能乘機攻擊中原。王淵勢必據險而守,有驚無險,但岳飛不喜歡防守,在他看來,最好的防守是進攻,這才是我擔心江淮一線的原因。”

“我會約束他的。”羅思南說道,“希望議和使者能發揮作用,給朝廷贏得足夠的時間。”

“荊襄一帶最近有幾個州縣爆發叛亂,但規模小,都是當地官員的叛逃,百姓沒有參予。隨著諸多減賦減稅措施的實施,今年秋冬百姓的日子要稍稍寬鬆一些,但有件事必須注意。”李虎的神情漸漸嚴肅,“這次西征的軍需主要來自各地的地主商賈,他們有可能乘機加大對底層百姓的盤剝,讓百姓的日子不但沒有好轉,反而瓦上加霜。你要督促各地府署,加大監督力度,密切關注,若有人膽敢和朝廷對著幹,嚴懲不貸,決不姑息。”

羅思南自然知道這件事的重要性,隨即建議往各地派出監當使臣,在監督各地賦稅徵繳的同時,也監督新政策的實施情況。李虎稍加考慮後同意了。

除了黃河水患最為李虎牽掛外,另外就是財經制度的變革實施。

李虎用了很長時間給羅思南詳細解說,但羅思南卻有自己的看法。

“現在天下三分,在我們的控制區,土地和人口的矛盾尤其突出,我們當前的重點是利用現有的土地養活龐大的人口,在糧食無法滿足需要的情況下,如何發展工商業?”羅思南對此表示不解。

“戰爭在消耗更多糧食的同時,也大量消耗其它戰爭物資,而這些物資的消耗勢必帶動手工業和其它行業的發展。比如武器,從鐵礦冶煉到製造成功,再運到戰場,其中牽涉到礦冶業、鐵器木器漆器皮革等製造行業、運輸業等等,而這些行業的發展又帶動了其它相關行業的發展。”李虎解釋道,“戰爭在消耗國力的同時,也推動了所有行業的發展,同時也解決了剩餘勞動力的生存問題。”

“但是,正如你所說,我們控制區的土地少,產出的糧食滿足不了這麼多人口的需要,這時候,商賈的作用就出來了。我們利用這些商賈和東南地區進行回易,我們用發達的手工業所產出的多餘物品來交換糧食,從而保證糧食的安全。”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東南和西南的商貿往來一直很密切,我們西南的很多鉅商富賈在東南各地都有商鋪,雖然我們和東南是對立關係,但商貿往來並沒有被完全切斷,這些商賈有各種各樣的手段和渠道繼續保持與東南各地的回易。”李虎笑道,“長孫康寧和那幫鉅商富賈既然信誓旦旦地保證我們西征的軍需,那麼他們自然就有絕對的把握,否則就是拿性命來賭博了。”

“你可以確信糧食的安全?”羅思南依舊很擔心。

“我確信在西征期間,糧食安全可以保證。”李虎說道,“我們最早也很擔心糧食的安全,但長孫康寧和那幫商賈拿出了一個詳細方案。在西征最初的三個月,大軍糧食來自於他們手裡的儲存。到了年底,秋收的餘糧可以送到戰場,另外他們從東南那邊買到的糧食也可以透過各種渠道運進來。東南各地的水稻都是一年兩熟,糧食產量高,田地數量也多,所以長孫康寧和一幫商賈在東南購有大量田產,加上他們在東南的深厚關係,完全有把握把糧食源源不斷地運進來。按他們預計的糧食數量,足以保證西征大軍半年以上的需要。”

“西征期間,我們不會佔用朝廷糧庫的儲存,這顯然保證了糧食的安全。”

“西征結束後,我們下一個目標就是東南叛逆。東南富裕,大軍南下征伐,可以一路擄掠,也不會影響到朝廷的糧食安全。等到我們平定了東南,糧食安全的問題也就徹底解決了。”

“糧食安全問題解決了,因為戰爭而快速發展起來的手工業又解決了大量的剩餘勞動力,那麼工商業的發展也就勢不可當。工商業快速發展,財富越來越多,商稅收入也就越來越高,這隨即可以保證大軍持續征伐,直到實現中外一統。”

羅思南聽明白了,這才稍微安心了一些,“所以說,這次西征能否成功,直接關係到國祚存亡,是嗎?”

李虎鄭重點頭,“這一仗,就是生死之戰。”

“西征能在最佳時機發動,完全得益於鉅商富賈的支援,而鉅商富賈之所以不惜代價給予支援,完全是因為朝廷大力發展工商業的財經制度變革策略,這個變革策略帶動的不僅僅是工商業的發展,不僅僅是解決因為土地和人口矛盾所產生的財政危機,更給未來的朝廷權力架構帶來了深重而長遠的影響。”

李虎接著把長孫康寧提出來的策議做了一番解說。

“西征期間,朝廷的權力博弈非常激烈,除了武人和文人、虎烈人和大宋人之間的爭鬥外,還有地主商賈和士人之間的爭鬥,這時候,你的決策非常重要,稍有失誤,就會引發連串衝突,極有可能造成朝廷混亂,導致西征功虧一簣。”

羅思南臉色凝重,馬上問道:“原則是什麼?”

“國是已定,變革策略已定,大力發展工商業是保證國祚長期穩定的唯一辦法,從這個基本國策出發,那麼很顯然,我們要提高工商業者的地位,他們的地位提高了,自然就應該享受應有的權力,所以大地主大商賈肯定要進入朝堂,肯定要和士人分享權柄。”

“武人其實屬於‘士’這個階層,大地主大商賈其實也是屬於‘士’這個階層,只不過各自代表的群體利益不一樣,權力博弈的背後其實就是利益博弈,所以‘士’這個階層分裂為武人和文人後,現在又分裂出一個商賈集團,說到底還是一個階層在爭鬥權力和利益。”

羅思南若有所悟,但又抓不到要害。她感覺到了李虎的成熟,尤其在權力博弈上,對國政的理解上,李虎的進步讓她驚嘆不已。偏踞代北和進入中原,果然不一樣,李虎這兩年學到了太多的東西,而且已經牢牢控制了權柄,這在兩年前是不敢想像的事。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